安全标准化编写提纲.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49882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PPT 页数:159 大小:300.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标准化编写提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9页
安全标准化编写提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9页
安全标准化编写提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9页
安全标准化编写提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9页
安全标准化编写提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标准化编写提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标准化编写提纲.ppt(1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材料编写提纲,前 言,我绝大多数矿山为小型企业,而且普遍存在内设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少,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的问题。企业在开展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前,虽然学习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露天矿实施指南,但是对如何创建安全标准化工作仍感到茫无头绪,无所适从。为此,我们通过对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露天矿实施指南、金属非金属地下矿、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定标准(试行)和长沙安全标准培训教材的学习,以及在协助企业创建安全标准化工作中实践体会。,根据对创建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初步认识,针对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对安全管理材料建设的要求,整理出了这本编写提纲,旨在

2、积极推进全旗地下矿、露天矿和小型采石场企业创建安全标准化工作。编写提纲主要是在金属非金属地下矿、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定标准(试行)的基础上,结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露天矿实施指南整理而成。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提纲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工作步骤,一、策划 为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拟定工作计划。明确企业各部门工作任务,确定工作人员,以及收集创建活动参考材料。二、宣传培训 在全公司宣传安全标准化创建活动,动员全体员工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培训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的业务骨干。,三、实施创建活动 各部门按工作任务积极开展创建活动,要求全员参与。四、内部审查 对创建成果,

3、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内部评审。五、申报达标 内审合格后,编写自评报告,向旗安监部门提出申请。,创建安全标准化材料的主要依据和参考资料,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实施指南2、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实施指南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小型露天采石场实施指南,4、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定标准(试行)5、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定标准(试行)6、金属非金属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标准化评定标准(试行)7、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8、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9、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10、安全生产法11、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矿山安全条例12、非煤矿山安全生

4、产许可证条例实施办法13、生产经营单位单位安全培训规定,14、各类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教材(全国)15、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16、职业病防治法、劳动保护法17、爆破安全规程、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18、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19、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2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22、危害辨别与风险评价培训教材(长沙)2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实施培训教材(长沙,2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管理材料25、安全人机工效学2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导则,目 录

5、,一、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三、安全生产组织保障四、风险管理五、安全教育培训六、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七、设施设备安全,八、作业现场安全管理九、职业卫生管理十、安全投入、安全科技与工伤保险十一、检查十二、应急管理十三、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十四、绩效测量与评价十五、自评报告,1、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1)对安全生产方针制定、传达、评审与修订,安全生产方针管理制度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职责规定。安全生产方针制定有员工参与并与相关方沟通等。安全生产方针体现:遵守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企业风险特点,预防伤害和疾病,预防财产损失,持续改进。,安全生产方针体现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主要目

6、标,安全生产方针与企业的核心业务相适应,安全生产方针清楚表达管理层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承诺。全体员工熟悉并理解安全生产方针。设立安全生产目标时考虑:管理评审结果,风险评价结果,生产和过程绩效,自我评估结果。安全生产目标包含: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努力和行动,事件的影响,如频率、严重性和其他损失。针对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的设立、沟通、回顾等确定人员与职责。,通过下列方式确保有效、充分传达安全生产方针:在显著位置张贴,作为员工岗前培训及再教育的内容,印刷在现场安全手册中。为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的实现提供下列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技术资源。每年都设立文件化的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并对安全生产目标与指

7、标进行分解。制定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的实施计划,对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的实施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在需要时对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进行及时的修正或更新。,评价各级管理层完成其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的制度,完成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的监测系统,对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的完成情况监测的比例,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及其完成情况与员工进行沟通的比例。,(2),关于印发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的通知最高管理者签发的本企业安全生产方针文件。(3)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完成情况的评价制度对各级管理层的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完成情况的评价制度。(4)年度安全生产责任状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向各车间班组分解。(5)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的实施计划制

8、定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的实施计划。(6)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考核办法对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的实施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测。,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1)员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识别与提升制度(识别、提升、跟踪)建立识别、获取、评审与更新影响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制度,确定负责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进行识别、获取、评审与更新的部门、人员及其职责。对员工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情况进行调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情况的调查涉及所有层面的员工。,识别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需求,建立获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渠道,内部人员可以获取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有适用的安全生

9、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清单。识别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性文件及其他要求。根据调查情况制定员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的提升计划,对员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提升计划进行跟踪,按计划实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提升的比例,有效跟踪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提升行动的比例。,(2)员工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情况调查表向各部门、各车间全体员工进行调查。(3)员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的提升计划根据识别调查情况制定。按所识别的需求为员工提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培训,培训时特别针对下列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内容:培训要求,法律法规要求的员工测试,危害识别

10、要求,个体防护用品要求,记录保持和报告要求,许可要求,监测要求。,(4)法律法规变化管理制度确定识别、获取、评审与更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部门、人员及其职责。识别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需求,获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渠道。识别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性文件及其他要求。,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进行识别、获取、评审与更新。当变化发生时,及时更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清单。当变化发生时,及时将更新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融入标准化系统。新的或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得到识别、获取、评审与更新

11、的比例。当变化发生时,与变化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相关的标准化系统得以更新的比例。,5)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清单及文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性文件及其他要求。(6)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融入规定责任部门、人员及其职责,按所识别的需求为员工提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培训,(7)更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清单及文本。(8)培训记录记录本章节需要培训的主要内容。按所识别的需求为员工提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培训。培训时针对下列与安全生产相关的要求:法律法规要求的员工测试,危害识别要求,个体防护用

12、品要求,记录保持和报告要求,许可要求,监测要求。,3安全生产组织保障,(1)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是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评审与绩效测量的管理制度。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与评审的责任部门、人员职责进行规定。同时必须制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他职能部门与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最高管理者参与下列安全生产活动:制定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确保实现目标所需资源,在日常会议讨论安全生产问题,与员工一起讨论安全生产问题,至少每3个月进行1次安全生产巡视,参加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至少每年评审1次标准化系统,参与风险评价,参与标准化系统评价,参与安全生产培训,认可安

13、全生产表现,参与安全生产检查,参与安全生产事故、事件调查,至少每月回顾纠正行动。高层管理者参与上述所有安全生产的活动的比例。,中层管理者参与下列安全生产的活动:在日常会议讨论安全生产问题,与员工一起讨论安全生产问题,至少每3个月实施1次安全生产巡视,参加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至少每年评审1次标准化系统,参与风险评价,参与标准化系统评价,参与安全生产培训,认可安全生产的表现,参与安全生产检查,参与安全生产事故、事件调查,至少每月回顾纠正行为。中层管理者参与上述所有安全生产的活动的比例。,(2)会议记录和活动记录(3)安全生产承诺书管理层对安全生产的承诺:人员配置,资金支持,管理层对安全生产活动的参

14、与等。(4)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执行情况考核表,(5)安全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对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与人员任命要求、任命的更新、任命书等要求。对安全生产委员会的人员构成、会议组织、记录等规定。要求安全生产委员会定期开会,审查安全工作进展和确定方案,协调解决存在的安全问题。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接受安全生产培训和考核合格。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委员会的活动:培训程序评估,变化管理流程,检查系统,职业卫生监测,事故调查,标准化规范评价,系统评审,风险评价,内部评价。(6)关于任命安全管理人员的通知最高管理者书面任命下列职位:在高级管理层

15、中指定了安全生产管理者代表,安全负责人,员工代表,消防负责人,急救员,事故调查员,法律法规需增加的职位,与风险及其评估相关的职位,(7)员工代表的职责员工获得参与下列安全生产活动的机会:任务分析,设计与流程变化评审,安全意识提升,安全手册更新,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与外部权力机构沟通安全生产事项,风险评价,相关安全过程的行动,变化管理的评审,参与安全问题的调查,采用“问题解决小组”的方式来处理安全问题,“问题解决小组”成员接受了解决相应问题的技能培训,对员工拒绝的安全生产事项进行了公正的调查。,(8)收集并反馈员工关注的安全、健康事项的制度制度确保员工获得参与安全、健康活动的机会,确保员工有权拒

16、绝存在安全、健康问题的工作制度,收集并反馈了员工关注的安全、健康事项。收集并反馈员工关注的安全生产事项制度包括:责任部门与人员确定,职责明确,渠道畅通,收集频率确定,反馈及时。,(9)文件与资料的识别与控制制度确保企业安全规章制度产生、使用、评审、修订和控制的效力效率,规章制度能被所需的人获取。(10)安全记录控制制度内容要有:记录的填写、保存、格式、期限及日常管理要求。(11)出现变化时及时修订或废除标准化系统文件档案。,(12)安全生产记录(各章节中的):事故、事件记录,风险评价信息,培训记录,事故调查报告,检查记录,职业卫生检查与健康监护记录,安全生产会议记录,安全活动记录,法定检测记录

17、,任务观察记录,许可文件,应急演习信息,纠正与预防行动记录,承包商和供应商信息,维护和校验记录,技术资料、图纸。,(1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重大隐患整改制度,危险物品和物料管理制度,职业危害预防制度,特种作业管理与审批制度,特殊工种管理制度,事故和事件管理制度,设备和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14)内部沟通制度与外部联系的制度基层管理者在向员工分派任务时使用正确任务说明,基层管理者每月与员工就重要安全生产事项进行计划性对话,基层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召开会议并讨论安全生产事项,基层收集并处理在会议中员工关心

18、的安全生产问题,设置专栏展示安全设备状况和使用情况。及时向外界披露重大安全生产事项,外部关注的安全生产事项,外部团体或个人的抱怨,直接的社会要求。指定人员与外部联系和协调安全生产事项。,(15)合理化建议制度合理化建议箱或建议表格放置于醒目位置并方便获取,收集和评估建议并对已采纳的建议进行表扬、认可,对未采纳的建议给予必要的解释。(16)外部的安全投诉记录投诉人、时间、地点、接待人、投诉的具体内容。,17)标准化管理评审制度标准化系统评审由最高管理层组织执行,标准化系统评审所提出的行动计划执行,行动计划与责任人、员工及相关方沟通,标准化系统评审的记录。(18)系统管理评审报告由企业最高管理层组

19、织实施。评价企业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实施状况,认识不足和需要改进事项。管理评审建立在真实反映企业安全管理状态的有效信息上。,报告包括下列输入:标准化系统覆盖范围的充分性;实施标准化系统的资源(人、财、物、技术)的保障情况;现场人员职责的合理性;员工和相关方抱怨;事故统计分析;以前评审的跟踪结果;标准化系统评价报告;影响标准化系统的变化;纠正与预防措施制定及实施有效性;目标和指标完成情况;监测与检测记录。评审的结果包括:标准化系统的效力和管理过程的改善;资源需求;预防损失和对识别风险的缓减计划。,(19)供应商与承包商管理制度制定供应商、承包商选择、评价与管理的制度。指定人员处理与供应商、承包商的争

20、端,指定与供应商、承包商协调或联系的人员,识别供应商、承包商可能带来的重大风险,作为选择的参考因素。协调或联系的人员定期沟通供应商、承包商的安全生产表现。,备选供应商、承包商提供下列信息:许可,制度,能力,安全绩效。对供应商、承包商的安全生产表现进行评估。合同、协议规定供应商、承包商必须遵守的安全生产要求:合同明确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与义务,对供应商、承包商的作业现场进行检查,以识别及纠正可能的风险。,在许可供应商、承包商的员工使用企业设备设施前,对其进行下列内容的培训:操作规程,紧急处置程序,事故、事件报告程序,员工安全、健康责任,与任务相关风险,法律法规要求,防护设施与个体用品要求,许可要求

21、。,(20)安全认可与奖励制度针对安全生产表现的认可与奖励制度,有部门或人员负责评价安全生产工作表现。有公告牌或电子信息媒介展示安全信息,公告牌或电子信息媒介置于显著的位置,对员工好的安全表现给予认可,对部门执行标准化系统的绩效予以认可。,(21)工余安全管理制度工余管理有疲劳、情绪、酒精、及麻醉品,社区文化。工余安全的宣传资料传阅、张贴、播放。对员工工余的事故报告并进行分析。针对预防工余意外进行培训,定期制定工余安全生产提升计划。(22)工余安全生产提升计划每年宣传、教育、培训。针对预防工余意外进行培训。,(23)培训记录对各级管理层的安全生产职责与权限的培训,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逐级说明。

22、对供应商、承包商的员工使用企业设备设施前,对其进行下列内容的培训:操作规程,紧急处置程序,事故、事件报告程序,员工安全、健康责任,与任务相关风险,法律法规要求,防护设施与个体用品要求。,被任命的安全管理人员参加下列培训: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培训,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标准化系统评价与管理评审培训,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培训,安全生产岗位职责培训,事故、事件调查技能培训。,4.风险管理,(1)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管理制度制度明确风险评价的职责、方法、流程及风险层次控制原则。制度明确持续风险评价的要求,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确定重大的风险,通过初始、基于问题及持续的风险评价,实现对风险评价

23、的动态、闭环的管理,定期或及时对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进行回顾,风险评价的结果文件化。,(2)风险评价的计划设备设施风险评价,工程地质风险评价,职业卫生风险评价,交通、运输风险评价,危险物料风险评价,火灾风险评价,水灾风险评价,紧急情况风险评价,为风险评价计划配备了相应的资源。(3)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概述、危害辨识、风险辨识、不可承受风险的确定、风险控制。对关键流程及其关键设备进行风险评价,分析与之相关的安全、健康影响及故障模型,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措施。,识别和评价下列职业危害及其影响,包括:粉尘、高温与低温、振动、噪声、辐射、毒物、照度、生物危害、人机工效危害、心理因素危害。列出职

24、业危害因素清单,并确定暴露于职业危害的员工人数、暴露时间及相关风险。对识别的暴露于物理、化学、生物和人机工效,可能造成严重风险的危害完成了监测。识别和评价火灾、水灾、滑坡等灾害及其影响。识别和评价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及其影响。初始风险评价结果文件化。职业危害的监测符合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比例,职业危害监测设备定期校正的比例。照度测量过程考虑应急时的照明设备、照明时间、能见度、照明源布置情况。对识别的暴露于物理、化学、生物和人机工效,可能造成严重健康风险的危害,完成定量监测的比例。,在对关键设备进行风险评价时,包括设备的下列因素: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在机械伤害风险评价时,考虑可能的不同的致因因

25、素,包括:凿岩、穿孔机械,铲装机械,提升、运输机械,排土机械,破碎机械,排水机械,压风机械,支护机械。风险概述保持:一致性,可审核性,持续性。人机工效调查包括以下方面:重复运动,使用电动工具,作业姿势,座位舒适度,环境条件,易接近程度。,在对心理性危害进行识别时,考虑下列因素:工作因素,人为因素,个人生活环境因素。机动设备与交通风险评价中,考虑下列因素:采购,维护,检查,自然环境,运输物料特性,路线,时间性。在火灾风险评价过程中,考虑可能的不同的火灾类型,包括:固体材料火灾,液体或液化固体火灾,气体或液化气泄漏火灾,粉尘燃爆火灾。,在水灾风险评价时,考虑可能的不同的突水来源,包括:地下水源,地

26、表水源,降雨及其径流,老窿水源。在滑坡、泥石流风险评价时,考虑可能的不同的致因因素,包括:矿岩性质,结构面与软岩夹层,水文地质条件与雨水冲刷,支护与加固,爆破震动等。,在中毒窒息风险评价时,考虑可能的致因因素,包括:爆破烟尘,有害气体积聚区域,通风不良,火灾影响。,(4)风险评价关键任务识别与分析制度依据关键任务分析和作业实际情况编写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存放在使用部门和工作现场,作业指导书强调关键工作的步骤和安全措施。在员工培训、一对一沟通、小组会议、作业场所执行关键任务时,使用作业指导书。实施任务分析并编制关键任务清单,执行任务分析的人员接受相关的培训。完成的风险分析用于作业人员培训、生产

27、预算、分析、事故调查、危害物料评估等。有制度确保下列活动有作业指导书:采掘作业,员工培训、角色分配、与员工沟通,小组会议。,(5)危险源辨识关键任务清单按单元划分识别危害。如:按系统和作业划分单元。()关键任务作业指导书下列活动有作业指导书:采掘作业,员工培训,角色分配,与员工沟通,小组会议等。编写的作业指导书符合下列要求:简明扼要,步骤清楚、完整,危险源辨识全面,关键步骤确定准确,安全措施齐全。作业指导书的执行效果。,()风险评价任务观察制度确保在所需现场按照计划执行完整的任务观察与局部的任务观察。执行观察的人员接受观察方法的培训,根据观察结果确定训练与培训的特殊需求。针对观察发现的问题提出

28、针对性的改正意见,任务观察时对好的行为给予赞誉与强化。在观察的同时辨识危险源和评估风险,及时指出观察中发现的可能导致损失的行为,了解员工的工作习惯,检查现有的工作方法与制度,跟踪当前培训效果。,()强制性授权工作流程识别的制度当需要许可时,有制度保证。依据关键任务分析,认定需要许可的范围,将认定的需要许可的范围清单发放给受影响部门。为确保许可分配的一致与正确,确定识别分配许可的责任人,并对其提供培训和能力评估。确定申请与批准许可的人员,保证正确完成并递交许可申请,许可需求与最后期限满足要求并文件化。建立报告、通知的要求。保持报告、监测数据与其他外部相关的沟通记录,识别并满足新的或修订的许可需求

29、。,()培训记录记录本章节需要培训的主要内容。对观察和和关键任务分析人员进行培训。,5、安全教育培训,(1)员工安全意识识别与提升制度为提升员工安全意识提供充足的资源,建立监测、跟踪意识提升效果及深层次意识培训需求的机制。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调查与评价,制定安全意识提升计划。安全意识提升计划的形式和内容虑到各层次员工的实际情况,新员工进入企业后首先接受安全意识的培训,已对新员工提供工作现场特定的安全意识培训,当设计、工艺流程发生变化时,员工对工作现场特定要求进行回顾,当员工脱离工作岗位超过规定时间复岗时,进行工作现场特定要求的回顾,保留接受现场特定要求、安全意识的培训记录,利用各种方式来提升安全

30、意识,针对管理层安全管理职责的特定意识进行培训。,调查与评价安全意识时考虑员工对以下方面的掌握与熟练程度: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操作规程,应急程序,工作场所特定的安全要求,事故、事件报告程序,岗位职责,特定风险,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个体防护用品配备和使用,人身安全的有关知识,防止伤害的纠正行动。管理层特定要求、安全意识与其岗位职责相适应,新员工接受安全意识培训的比例。对员工安全意识培训回顾的依从性,包括:新员工安全意识培训,工作现场特定安全意识培训,复岗安全意识培训。安全意识提升计划的依从性,为提升员工安全意识提供的资源充分,员工对标准化系统的认知程度。,通过员工及管理层安全意识与要求的一致性检

31、查,确定安全意识提升的效果,通过前后安全意识调查与评价,确定安全意识提升的效果。存在由于安全意识的原因发生的事件、事故。,(2)安全意识提升计划安全意识提升计划的形式和内容考虑到各层次员工的实际情况,新员工进入企业后首先接受安全意识的培训,对新员工提供工作现场特定的安全意识培训。当设计、工艺流程发生变化时,员工对工作现场特定要求进行回顾,当员工脱离工作岗位超过规定时间复岗时,进行工作现场特定要求的回顾,保留接受现场特定要求、安全意识的培训记录,利用各种方式来提升安全意识,针对管理层安全管理职责的特定意识进行培训。,(3)培训需求识别制度培训需求识别考虑以下方面:员工的需求,领导的要求,变化的需

32、求,生产过程的回顾,记录的回顾,学员反馈意见,事故、事件信息,风险评价结果。,(4)安全教育培训计划针对已识别的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要求与计划。内容有:培训目标,培训大纲,培训教材,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教师,培训方式,考核方式。管理层就下列内容接受培训:事故调查分析技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技术,沟通技巧,检查、审核技术,法律依从性管理,应急管理,职业卫生管理,变化管理。,对安全生产可能有重大影响的员工,接受下列知识的培训:工作中潜在的风险,事故预防及应急响应中的职责,依从标准化系统的重要性,偏离制度可能的后果,操作程序、工作说明。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使用适当的方式测试学员

33、的能力,同时评估培训效果,保留了培训记录,每年回顾并适当更新培训需求,建立了培训适宜性的评估机制。对能力的要求考虑:用工连续性,变化的要求,特定岗位的能力要求,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风险评价结果。,培训时间满足下列要求:经理(矿长)不少于40学时,安全管理人员不少于120学时,职能部门负责人不少于40学时,员工不少于32学时。通过下列途径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学员反馈,绩效改善,管理层反馈,测试结果分析,现场应用能力。,(5)培训记录记录各章节培训的主要内容。管理层就下列内容接受培训:事故调查分析技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技术,沟通技巧,检查、审核技术,法律依从性管理,应急管理,职业卫生管

34、理,变化管理。,对安全生产可能有重大影响的员工,进行下列知识的培训:工作中潜在的风险,事故预防及应急响应中的职责,依从标准化系统的重要性,偏离制度可能的后果,操作程序、工作说明,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员工岗前前安全教育培训。,6.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1)设计管理制度确保设计满足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要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设计管理制度包括下列内容:审核设计单位资质的要求,审核设计文件(图纸)的要求,负责设计管理的部门、人员及其职责,要求设计单位(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的规定,保存相关设计文件(图纸)的规定。施工组织设计,基建期应由施工单位编制,生产期应由

35、矿山企业自行编制。,(2)采矿工艺管理制度:采矿工艺适合地质条件,考虑特殊灾害的影响。设备、设施之间相互匹配,并满足工序要求,各工序之间相互匹配,并满足生产要求。开采(回采)顺序和方式适应开采现状,开采范围在采矿许可证划定的范围内。采矿工艺运行记录齐全,采矿工艺安全高效。安全出口符合安全规程的规定,采出矿量符合设计及工艺要求,矿柱回收符合安全规程的规定,采矿工程设施满足设备安全运行的要求,凿岩、爆破、出矿能力相互匹配。,(3)(提升)运输系统管理制度矿井提升系统设置安全保护装置,提升系统设有信号装置等。,(4)供配电系统管理制度有矿井供配电系统,矿井供配电系统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地面电力设施装有

36、避雷装置,满足设计供电能力,设备、设施处于安全状态,线路敷设符合安全规程要求。,(5)排土系统管理制度采用汽车运输的排土作业对下列方面的依从程度:汽车排土作业有专人指挥,进入排土作业区内的工作人员、车辆、工程机械服从指挥人员的指挥。在同一地段进行卸车和推土作业时,设备之间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视距小于30m或遇暴雨、大雪、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停止排土作业。,(6)防排水系统管理制度地下矿要对矿区水文地质进行详细勘查,受水害威胁的矿井设置安全隔离矿柱,井下设置排水设施和设备。建设露天矿防排水系统前查明下列情况:矿区及其附近地表水流系统和汇水面积,河流沟渠汇水情况,疏水能力,积水区和水利工程情况,及时

37、了解气象和水文信息:当地降雨量,历年最高洪水位。采场的总出入沟、平硐口、排水井口和工业场地的防洪措施满足要求。,排土场防洪做到:周围修筑截洪和排水设施,场内平台设置坡度满足要求,渗流通道畅通,场内外截洪沟畅通,排水设备、设施能力满足排水要求。(7)防灭火管理制度矿山建立相应的消防隔离设施,配置消防设备和器材。,下列场所配有相应的消防设备和器材:主要建构筑物,主要采掘和机电设备,主要供配电设施,防护用品仓库,爆破器材库,液化石油气站和油库。消防设备、设施和管网符合要求,消防通道畅通。,(8)通风系统管理制度(地下)矿井建立机械通风系统,对矿井的空气质量实施监测,设置防止风流串联的通风构筑物。井下

38、炸药库和充电硐室,有独立的回风道。井下机电硐室供给新鲜风流。通风设备与设施满足要求,风速、风量及风质满足要求,没有风流短路或污风串联情况。,(9)生产工艺变化管理制度变化管理制度包括风险管理内容,为变化管理确定部门、人员及其职责。识别下列因素引起的变化:内部人员,外部人员,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机构,相关方。变化过程实施前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变化管理考虑下列事项:流程要求,机械和电气设备,监测设备,整体结构安全,应急要求,设施和设备的使用期限,人机功效因素。变化管理的输出包括下列内容:危险源,风险及其分级,风险减少措施,风险监测措施,风险控制措施。,成立有外部专家参加的专家组,进

39、行启动前检查验收。启动前检查验收完成如下工作:工程检查,适当的安全健康控制措施,更新了应急处理程序,更新了培训要求,对受影响的员工进行了针对性的培训,制定或更新了作业指导书、程序、规定,必要时有计划进行跟踪回顾,满足了强制性要求,所有的风险回顾已闭环。对执行变化管理的人员进行培训。变化文件化。,7、设施设备安全管理,(1)设备设施管理制度,对下列过程和设备设施进行管理:规划过程,采购过程,安装(建设)过程,调试过程,验收过程,使用、维护过程,报废过程。,设备设施管理制度明确下列管理要求:对设备操作人员的要求,维护要求,检验、测试及试验要求,报废要求,技术资料、图纸和记录管理要求。针对新设备,识

40、别出其在采购、安装、调试、验收及使用中的风险。选择的新设备明确操作、维护、检验、测试要求。对需要持上岗证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驾驶证、操作证在有效期内。以适当的方式定期公布设备运行情况。保存设备的技术资料,尤其是与安全相关的信息。,(2)设备风险评价与控制措施针对新设备识别出其在采购、安装、调试、验收及使用中的风险。(3)设备设施维护制度标识,维护过程,维护频率,要求完成的工作,备件,记录。,(4)设备设施的维护计划根据评估的结果制定下列设备设施的维护计划:露天矿山建(构)筑物,穿孔设备,铲装设备,运输设备,排土设备,电气设备,排水设备,照明设施,仪器仪表,防雷设施,备用设

41、备。地下矿山提升,通风,排水,供配电,充填,采掘,应急系统,仪器仪表,备用设备。建立设备管理档案,设备管理档案随设备变化及时更新,特种设备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并检验合格。需要取得矿用安全标志的设备取得矿用安全标志。电气设备、刀闸、开关等有永久性标签。危险区电气设备由许可人员进行安装、改造。对存在机械伤害的部位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5)特种设备检验制度特种设备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并检验合格。(6)设备异常情况报告制度制度明确对设备发生异常情况时的上报规定。有专人负责特种设备、矿用安全标志等的定期检查。发现异常情况,查明初步原因,立即上报部门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组织调查产生的原因,并采取

42、相应的措施。,(7)设备管理档案建立设备管理档案,设备管理档案随着设备变化而更新。(8)设备运行记录提升绞车、空压机、通风、排水运行记录。(9)培训记录对需要持上岗证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8作业现场安全管理,(1)交接班管理制度提前15分钟到岗,检查值班记录,故障处理交接,拒绝接班。(2)交接班记录和入坑登记。(3)作业环境管理制度(露天矿山)边界围栏,边界稳定状态,人行通道,边坡浮石,洒水车,电力线路。,露天矿边界设有围栏或警示标志,对露天矿边界上可能危及人员安全的松散岩土层、植物和不稳固矿岩进行处理。采场有人行通道,采场人行通道的有效性,包括:有安全标志和照明,上、下

43、台阶间的人行通道接近道路时,设在道路路肩以外,保持整洁和畅通。夜间工作时,有人作业或通行的场所与通道,以及钻孔、废弃巷道、采空区、溶洞、陷坑、泥浆池和水仓等危险部位有照明。,采场道路和爆堆等场所,采取防尘措施。采场最终边坡按设计要求留有安全平台、清扫平台和运输平台;边坡浮石得到及时处理。重要设备和设施设有警示标志。开采境界内的钻孔、废弃巷道、采空区、溶洞、陷坑、泥浆池和水仓等,加盖或设栅栏,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4)紧急撤离管理制度(地下)在作业过程中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并且在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时,所有作业人员应从危险区域内撤离。安全出口的有效性,包括:形式、位置和规格符合要求

44、,保持畅通,所有井下作业人员都熟悉,紧急撤离路线标识满足井下人员安全撤离要求。,(5)顶板分级管理制度(地下)对顶板不稳固的采场有监控手段和处理措施,对围岩松软不稳固的回采工作面及采准、切割巷道采取支护措施,建立监测岩体的变形与移动的岩体移动监测系统。,(6)采空区管理制度(地下)采空区得到及时处理。采用崩落法开采的矿山,采场顶部有满足要求厚度的覆盖岩层。(7)地表塌陷区管理制度(地下)地表塌陷区设明显标志和栅栏,通往塌陷区的井巷封闭,作业场所存在坠落危险的钻孔、井巷、溶洞、陷坑、泥浆池和水仓等加盖或设栅栏,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地表移动区外修筑有截洪沟。,(8)井巷、硐室维护与报废管理制度(

45、地下)井巷维护及报废管理有包括:维护频率合理,维护人员胜任,维护材料适合,维护质量满足要求,废弃井巷标识清楚。围岩松软不稳固的回采工作面及采准、切割巷道的支护质量符合规定,井巷、硐室的维护与报废符合规定。(9)照明管理制度采场照明设备的使用电压符合规定,夜间工作的各作业点和危险点的照明有效性。,(10)安全警示标志管理制度作业场所存在坠落危险的钻孔、井巷、溶洞、陷坑、泥浆池和水仓等的安全防护与标识符合规定,安全标志的有效性包括:清晰易见,易于识别,规范完整,维护及时。(11)(凿岩)穿孔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炮眼布置合理,防尘措施有效,采用湿式凿岩或收尘措施。,(10)安全警示标志管理制度作业场所存

46、在坠落危险的钻孔、井巷、溶洞、陷坑、泥浆池和水仓等的安全防护与标识符合规定,安全标志的有效性包括:清晰易见,易于识别,规范完整,维护及时。(11)(凿岩)穿孔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炮眼布置合理,防尘措施有效,采用湿式凿岩或收尘措施。,(14)(提升)运输作业安全管理制度道路运输作业对下列方面的依从程度:不超载运输,不用自卸汽车运载易燃、易爆物品,装车时不检查和维护车辆,装车时驾驶员不离开驾驶室,车辆在急弯、陡坡、危险地段限速行驶,不采用溜车方式发动车辆,下坡行驶时不用空档滑行,在坡道上停车时司机不离开,使用停车制动并采取安全措施,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严格控制行车速度,并保持适当的车距。,(15)排土作业

47、安全管理制度采用汽车运输的排土作业对下列方面的依从程度:汽车排土作业有专人指挥,进入排土作业区内的工作人员、车辆、工程机械服从指挥人员的指挥,在同一地段进行卸车和推土作业时,设备之间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视距小于30m或遇暴雨、大雪、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停止排土作业。,(16)边坡安全管理制度(露天)露天矿边界的围栏或警示标志符合规定,对露天矿边界的清理符合规定。露天矿边界处置的有效性,包括:围栏可靠或标志醒目,边界上2m范围内无可能危及人员安全的植物和不稳固的矿岩等,边界上覆盖的松散岩土层处于稳定状态。,(17)通风管理制度(地下)通风效果满足下列要求:有效风量率不低于60%,风量、风速与风质满足

48、要求,主要进风与回风巷道保持清洁和风流畅通,通风构筑物保持完好。掘进工作面和通风不良的采场采取局部通风措施,风筒吊挂平直、牢固,接头严密。通风情况监测的有效性包括:监测地点全面,人员胜任,监测频率合理,仪器充分、有效。,(18)放矿管理制度(地下)根据不同的采矿方法制定。(19)支护管理制度(地下)对顶板不稳定的采场采取处理措施;围岩松软不稳固的回采工作面、采准和切割巷道采取支护措施。,(20)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采购、发放、贮存、检查、保养、检测、使用、评估。建立鼓励员工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机制。下列人员参与劳动防护用品评估:安全管理人员,职业卫生、职业医务专业人员,员工或员工代表。,为

49、下列人员提供适合的劳动防护用品:员工、承包商、参观者。提供劳动防护用品的供应商具备相应的资质,劳动防护用品要求结合自身的风险,员工清楚保养劳动防护用品的职责,在发放劳动防护用品时,提供正确使用的培训,保存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记录,不合格劳动防护用品禁止使用并得到妥善处理,受污染的劳动防护用品适当地存放、处理、消除污染或弃置,回顾并更新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的频率。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的有效性,包括:种类识别充分,供应商资质符合要求,贮存方法正确,发放充分、正确。,(21)劳动防护用品评估报告评估防护需求,包括:头保护,眼睛保护,脸保护,听力保护,手保护,脚保护,呼吸保护,热、冻保护,触电保护。(22)

50、劳动防护用品发放表姓名、工种、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和种类、领用劳动防护用品人签名等。,9职业卫生管理,(1)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匹配及其资质要求,医疗、健康设施及服务要求,药品及相关物品的控制要求,职业危害的控制要求,职业卫生监测要求,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任命了合适的人员管理职业卫生工作,提供合适的职业卫生设施。,依据医学专业人员评估确定下列各工种的体检要求:上岗前体检,换岗前体检,退休前体检,特定的体检。针对体检要求制定体检计划。下列人员进行定期体检:司机、危险物品处理人员、接触粉尘人员、接触噪声作业人员。对接触有害废料的员工提供健康保护或免疫措施。,药物和相关物品的控制满足: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