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与纳税筹划课件(全).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51893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PPT 页数:247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人所得税与纳税筹划课件(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7页
个人所得税与纳税筹划课件(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7页
个人所得税与纳税筹划课件(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7页
个人所得税与纳税筹划课件(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7页
个人所得税与纳税筹划课件(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人所得税与纳税筹划课件(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所得税与纳税筹划课件(全).ppt(2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个人所得税与纳税筹划,个人所得税,第一节个人所得税的概述 个人所得税是以自然人取得的各类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一、个人所得税的发展历史 纵观世界各国个人所得税的发展历史,许多国家个人所得税的开征都与筹集战争经费密不可分。英国、美国、法国,1、个人所得税基本理论,概念:个人所得税(Individual Income tax)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个人所得税基本理论,征收范围: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四、劳务报酬所得 五、

2、稿酬所得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八、财产租赁所得 九、财产转让所得 十、偶然所得 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1、个人所得税基本理论,纳税义务人基本规定: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业户以及在中国境内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包括无国籍人员,下同)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自2000年1月1日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也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人 属人原则 在境内有住所的个人(习惯性住所)在境内居住满一年 无限纳税义务及其例外规定非居民纳税人 属地原则 无住所又不居住或无住所居住不满1年 有限纳税义务及其例外规定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征税:工资薪金支付人所在地、生

3、产经营活动实现地、提供劳务地、转让的不动产所在地、动产转让地、租赁财产使用地、特许权使用地、股息红利支付人所在地、作品发表,居民纳税人(1)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2)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就来源于中国境内和境外的全部所得纳税 非居民纳税人(1)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的个人(2)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仅就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纳税,(2)住所标准和居住时间标准住所标准:我国个人所得税法采用习惯性住所的标准,将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界定为: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人。居住时间标准: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满365日,即以

4、居住满1年为时间标准。在居住期间内临时离境的,即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一次离境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离境累计不超过90日的,不扣减日数,连续计算。,例1: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取得所得的下列外籍个人中,属于居民纳税人的是()。A.a国甲,在华工作6个月B.b国乙,2009年1月10日入境,2009年10月10日离境C.c国丙,2008年10月1日入境,2009年12月31日离境,其间临时离境28天D.d国丁,2009年3月1日入境,2010年3月1日离境,其间临时离境100天,个人所得税计算,1、工资薪金所得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4、劳

5、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的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5、财产转让所得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1、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7级累进税率)免征额3500/月,(2011年,9月11日正式执行的7级累进税率),1、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后的余额,1、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例:某员工10月份工资为16000元,个人缴纳的三险一金金额为3680元解:应纳税所得额=16000-3680-3500=8820应缴个人所得税=8820*20%-555=1209,特例分析,一次性奖金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职工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

6、-速算扣除数计税方法分两种情况:、月工资超过3500元,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照得出的数额找出所对应的税率,然后用奖金全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就是最终需要缴纳的税款额。、个人月工资不足3500元,这时需要将工资与全年一次性奖金相加后,减去3500元,得出的数额,再除以12个月,找出对应的税率,然后用这一数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得出需要缴纳的税款额。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税金额=全年一次性奖金-(3500-月工资),综合题,如某员工2012年1月工资收入5000元,并同时获发2011年度年终奖总额10000元。该员工2012年1月的个人所得税计算如下:,年终奖适用税率临界点的纳税筹划,由于年终奖适

7、用的税率相当于全额累进税率,如果全年奖金除以12个月后的数值靠近不同税率的临界点,会出现获得奖金多反而收入少的情况。案例:张先生年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为18000元,个税为18000*3%=540张先生实际获得的税后收入为17460元。王先生年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为18001元,个税为18001*10%-105=1695.1元王先生实际获得的税后收入为16305.9元。,再如:某职工年终奖54000元,月平均奖金54000 124500(元)应纳个税5400010%-1055295(元)税后收入54000-529548705(元)如果其年终奖54500元,则54500 124541.667(

8、元)应纳个税5450020%-55510345(元)税后收入为54500-1034544155(元)这样,多发奖金54500-54000500(元),实际收入反而少了48705-441554550(元)。,合理分配工资和年终奖的纳税筹划,案例:2012年周先生每月工资为5500元,该年周先生的奖金预计共有60000元。月工资应纳税额:(5500-3500)*10%-105=95(元)全年工资总税额:95*12=1140(元)年终奖应纳税额:60000*20%-555=11445(元)合计:12585(元)改变发放形式:将年终奖的30000平均发放到每月工资中。,则每月工资应纳税额:(5500+

9、2500-3500)*10%-105=345(元)全年工资总税额:345*12=4140(元)年终奖应纳税额:30000*10%-105=2895(元)合计:7035(元)节税共计:12585-7035=5545(元),案例二:2012年周先生每月工资为8500元,该年周先生的奖金预计共有36000元。月工资应纳税额:(8500-3500)*20%-555=445(元)全年工资总税额:445*12=5340(元)年终奖应纳税额:36000*10%-105=3495(元)合计:5340+3495=8835(元)改变发放形式:将每月工资的500元放到年终奖发放。,则月工资应纳税额:(8000-35

10、00)*10%-105=345全年工资总税额:345*12=4140(元)年终奖应纳税额:(36000+500*12)*10%-105=4095(元)合计:4140+4095=8235(元)节税共计:8835-8235=600(元),原则:将收入平均实现,以避开高税率,在月收入适用税率不低于年终奖金适用税率条件下,只要不使年终奖金的适用税率提升一级,我们应该尽量将各种奖金都放入年终奖金一起发放。但如果月收入适用税率本身已低于年终奖金适用税率,那我们又可以将奖金调换入工资收入,这里,临界点是筹划的关键。,工资薪金福利化筹划,通常采取以下几种方式降低工资薪金所得,提高福利待遇:(1)为员工提供交通

11、便利。(2)提供免费就餐。(3)提供教育福利。(4)企业提供住所。(5)参加社会保险。,例如:王华每月从单位获得薪金10000元,但是由于单位不能提供住房,不得不每月花费1000元在外面租房居住,同时由于单位没有班车,每月上下班的交通费用为200元,则王华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10000-3500)20%-555=745(元)如果单位为王华提供宿舍,并且在宿舍与单位之间开班车,同时王华每月工资调整为8800元,则王华每月应纳的个人所得税为:(8800-3500)20%-555=505(元)这样王华每月可以少纳个人所得税240元。,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

12、税率-速算扣除数、个体工商户税率(5级超额累进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张某初中毕业后即在A市开了一家个体餐馆。由于地处黄金地段,再加上张某灵活经营,饭馆多年来一直处于盈利状态,全年取得以下收入18万元。全年发生的费用共11.8万元,上缴各种税费1.2万元。张某全年的应纳税额为多少呢?解:餐馆收入应纳税额(180000-118000-12000)20-37506350(元),个人所得税的特点,(1)实行分类征收;(2)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并用(3)费用扣除额较宽;(4)按月按次计算;(5)采用自行申报和代扣代缴两种纳税方

13、法。,A.工薪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租)经营所得,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并用,比例税率的优点是?累进税率的优点是?,B.劳务报酬、稿酬、偶然所得等其他所得,公平!,简便!,按月按次计算;,按月计算:工资薪金所得按次计算(七种):劳务报酬所得 稿酬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 财产租赁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偶然所得 其他所得,5、自行申报纳税和源泉扣缴,个人所得税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第八条,2005年底,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管理暂行办法共二十五条,分别从目的、概念、申报内容、申报期限、申报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明确了扣缴义务人该如何进行

14、扣缴申报,税务机关该如何进行管理。2007年10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今年底前,年度扣缴个人所得税款80万元以上的单位,纳入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管理;2008年底前,年度扣缴个人所得税款30万元以上的单位,纳入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管理;2009年底,全面实现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管理。,下列情况之一,自行申报,年所得在12万元以上的在境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有境外所得的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况,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

15、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法第一条,居民纳税人,非居民纳税人,1,2,3,4,第二节纳税义务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住所标准,时间标准,1,2,3,4,按照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划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一、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无限纳税义务)(1)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2)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

16、1)现行税法中关于“中国境内”的概念,是指中国大陆地区。(2)所谓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根据实施条例第二条的规定,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人。,王先生为我驻外大使馆秘书,任期4年。赴任前,他在中国办理了户口吊销手续,属于在中国没有户籍的人,且居住在外国,但由于其家庭或经济利益仍在中国,任期届满后,必然要回到中国居住,习惯性居住地仍在中国。因此,他虽因公离境,但仍是中国的居民纳税义务人,在4年任期里取得的境内、外所得应当在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案例:何霖小姐受公司委派前往公司驻英国办事处工作,任职时间为两年。赴英国前,依据政府有关规定,她到户籍管理部门办理了户口

17、注销手续。那么,何小姐在英国期间,是否属于中国的居民纳税人?(3)住满一年:在一个纳税年度(即以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在中国境内居住满365天。,一次离境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离境累计不超过90日的,仍应被视为全年在中国境内居住。案例:法国的布朗先生因公于2011年9月1日来华工作,在2012年度内,他因出差和休假先后两次离开中国,时间分别为20天和25天。那么,在计算布朗先生在华居住时间是否可以扣除其两次离境的时间?,具体包括以下两类:(1)在中国境内居住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侨民。但不包括虽具有中国国籍,却并没有在中国大陆定居,而是侨居海外的华侨和居住在香港、澳门、台湾的同胞。(2)以

18、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海外侨胞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2.非居民纳税人(负有限纳税义务)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例如:侨居新加坡的某女士,应我国某集邮展览会的提议,将其邮品在中国展出,该女士没有来中国,但由于她的邮品在中国展示,其所得来源于中国,故该所得(境内)应在中国纳税。,非居民,无住所,不居住,(1)对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工作不超过90日,或者在税收协定规定的期间内,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超过183天的个人,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由中国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是由该雇主设在中国境

19、内机构负担的工资、薪金所得,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仅就其实际在中国境内工作期间由中国境内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或者由中国境内机构负担的工资、薪金所得纳税。,(2)对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工作超过90日,或在税收协定规定的期间内,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超过183日但不满1年的个人,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无论是由中国境内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还是由境外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均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对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征税规定可归纳为下表:,(注:代表征税,代表不征税)【注意】居住时间5年以上,从第6年起以后的各年度中,凡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应当就其来源于境

20、内、境外的所得申报纳税;凡在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仅就其该年内来源于境内的所得申报纳税。,【例题多选题】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在境内连续居住满5年的个人,从第6年起以后的各年度中,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应就来源于中国境内和境外的所得申报纳税B.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应当就来源于境内、境外所得申报纳税C.在境内居住不满1年但超过183日的,仅就其该年度来源于境内的所得申报纳税D.在境内居住不满90日的,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由境外雇主支付的部分并且不由该雇主在中国境内的机构、场所负担的部分,也应申报纳税正确答案BC,【例题】某外国人2006年2月12日来华工作,2007年2

21、月15日回国,2007年3月2日返回中国,2007年11月15日至2007年11月30日期间,因工作需要去了日本,2007年12月1日返回中国,后于2008年11月20日离华回国,则该纳税人()。A.2006年度为我国居民纳税人,2007年度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B.2007年度为我国居民纳税人,2008年度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C.2007年度和2008年度均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 D.2006年度和2007年度均为我国居民纳税人【答案】B,对无住所个人居住时间规定,对个人入、离境当日及计算在中国境内实际工作期间对其入境、离境、往返或多次往返境内外的当日,均按半天计算其在华实际工作天数。【例题单选题】琼

22、斯为外籍个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同时在中国境内、境外机构担任职务,2008年3月6日来华,12月20日离开。期间琼斯因工作原因,曾于6月8日离境,6月14日返回。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琼斯在中国境内实际工作天数为()天。A.282B.283 C.284D.285【答案】B【解析】3月6日、6月8日、6月14日和12月20日,均按半天计算在华实际工作天数。,(1)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超过90日或在税收协定规定的期间中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超过183日的个人。应纳税额=(当月境内外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当月境内支付工资/当月境内外支付工

23、资总额当月境内工作天数/当月天数,(2)关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超过90日或在税收协定规定的期间中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超过183日但不满1年的个人。应纳税额=(当月境内外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当月境内工作天数/当月天数,(3)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在境内居住满1年而不超过5年的个人。应纳税额=(当月境内外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当月境外支付工资/当月境内外支付工资总额当月境外工作天数/当月天数),例:英国人约翰在中国境内的一家公司工作,担任技术开发部的负责人。其2015纳税年度在中国境内工作期间有3次“临时离

24、境”。其中5月1日-28日,7月1日-26日,10月1日-29日约翰均临时离境回国。在3次临时离境期间,每次临时离境均没有超过30日,3次临时离境累计也没有超过90日。所以,约翰2015年仍然是中国的居民纳税义务人,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和来源于中国境外的个人所得都应该在中国纳税。为了达到节税的目的,约翰可以有意识地在某次离境时将离境时间延长到31天,或者使数次离境时间超过90天,这样在2015年度约翰就成为中国的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只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个人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在中国就不缴纳个人所得税。,所得来源地的认定,(一)任职、受雇和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以任职、受雇和提供

25、劳务所在地为所得来源地。(二)生产、经营所得,以从事生产、经营的所在地为所得来源地。(三)出租财产取得的所得,以被出租财产的使用地为所得来源地。(四)转让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的所得,以转让不动产坐落地为所得来源地。(五)提供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以特许权的使用地为所得来源地。(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使用资金并支付利息或分配股息、红利的公司、企业、经济组织或者个人的所在地为所得来源地。(七)得奖、中奖、中彩所得,以所得产生地为所得来源地。,下列所得无论支付地点是否在中国境内,均为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例题多选题】非居民纳税人的下列收入中,应在中国按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有()。A.在

26、中国境内任职取得的工资、薪金收入B.出租境外房屋而取得的收入C.从我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红利收入D.因履行合约而在中国境外提供各种劳务取得的报酬E.将专利权转让给中国境内企业使用而取得的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正确答案AE,案例:美国某先生受公司指派来华在一家中美合资公司任职,任期一年。根据合同规定,他在华工作期间的工资分别由美国公司和在华的中美合资公司各支付50。那么,他取得的由美国公司支付的那部分工资应如何判断其所得来源地?尽管该先生的一部分工资由美国公司支付,但是,由于该先生任职的地点是在中国,依据工资、薪金所得来源地判定的原则,其由美国公司支付的50工资也应视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案

27、例:中国作家叶某于2010年5月将自己所著的一部小说通过日本一出版机构出版,并获得该出版机构汇来的稿酬3000美元。那么,这笔所得的来源地应如何确定?依据所得来源地判定的原则,叶某取得的该笔稿酬所得应属于来源于日本的所得。因为,著作权是特许权的一种,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该特许权的使用地作为所得来源地。,第三节应税所得项目,一、工资、薪金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四、劳务报酬所得:指个人独立从事各种非雇佣劳务取得的所得

28、,五、稿酬所得(指个人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取得的所得)【例题多选题】下列项目中,属于劳务报酬所得的是()。A.个人书画展卖取得的报酬B.提供著作的版权而取得的报酬C.将国外的作品翻译出版取得的报酬D.高校教师受出版社委托进行审稿取得的报酬【答案】AD,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除外;八、财产租赁所得 九、财产转让所得 目前股票转让所得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十、偶然所得: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所得 十一、其他所得,案例:东方歌舞团歌唱演员叶某应一经纪人之邀,自行决定到上海市参加一台商业性演出。依据演出合同的规定,叶某每演出一

29、场取得报酬15000元。此次组台共演出2场,其总计获得收入30000元。那么,该笔所得应属于何种应税所得?判定一个演员的演出报酬是属于工资、薪金所得,还是属于劳务报酬所得,惟一的标准就是看他(她)的演出活动是否是由其所供职的演出团体安排的。,案例:从事餐饮业的个体老板孙某,将其家中暂时不用的一间房屋出租给他人使用,每月取得租金收入1100元。那么,这笔租金收入是否应并入孙某餐饮业的经营所得中一并纳税?孙某取得的这笔租金收入不应并入餐饮业经营所得,而应单独按财产租赁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第四节适用税率,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分别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两种积率形式。(一)工资、薪金所得工资、

30、薪金所得适用345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均适用5%35%的5级超额累进税率,(三)劳务报酬、稿酬等所得 适用20比例税率。为体现国家的税收政策,劳务报酬所得和稿酬所得在适用基本比例税率的情况下,又有一些特殊规定。具体规定如下:1、对个人一次取得的劳务报酬收入畸高的,实行加成征收,劳务报酬所得加成税率表每次收入额 每次应纳税所得额 加成税率 速算扣除不超过25000元的 不超过20000元的 20%0超过25000元至 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 30%200062500元的部分 的部分超过62500元的部分 超过50000元

31、的部分 40%7000 2、对稿酬所得,适用20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一)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费用减除标准 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2000元后的余额(2008年3月1日),为应纳税所得额。2011年,9月1日调整减除费用为3500元。但下列情况的纳税人,在按月减除3500元的基础上,可以再减除1300元的附加减除费用:1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人员;2、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工作取得工作、薪金所得的外籍专家;,3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4财政部确

32、定的取取得工资、薪金的其他人员。税率:超额累进税率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每月工资、薪金收入额一3500元或4800元)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雇主为其雇员负担个人所得税额的计算,具体分二种情况处理:全额、部分(定额、定率)(1)雇主全额为雇员负担税款。应将雇员取得的不含税收入换算成应纳税所得额后,计算单位或个人应当代付的税款。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1税率)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在上式中,公式中的税率,是指不含税所得按不含税率级距对应的税率,用“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后的余额查表;公式中的税率,是指应纳税所得额

33、按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3500,境内某公司代其雇员(中国居民)缴纳个人所得税。2011年10月支付陈某的不含税工资为4000元人民币。计算该公司为陈某代付的个人所得税。由于陈某的工资收入为不含税收入,应换算为含税的应纳税所得额后,再计算应代付的个人所得税。代付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400035000)(13%)515.46(元)应代付的个人所得税 515.46 3%015.46(元),(2)雇主为其雇员负担部分税款第一种:雇主为其雇员定额负担部分税款的,应将雇员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换算成应纳税所得额后,计算单位应当代扣代缴的税款。应纳税所得额雇员所得的工资雇主代雇员负担的税款费用扣除标准

34、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第二种:雇主为其雇员定率负担部分税款,是指雇主为雇员负担一定比例的工资应纳的税款或负担一定比例的实际应纳税款。应纳税所得额(未含雇主负担的税款的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负担比例)(1税率负担比例)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某外商投资企业雇员(外国居民)某月工资收入12000元,雇主负担其工资所得30%部分的税款。计算该纳税人当月应纳的个人所得税。(1)应纳税所得额(12000480055530%)(120%30%)7482.447(元)(2)应缴纳个人所得税7482.4420%555941.489(元)个人负担的个税税款=941.489

35、 70%=659.042企业代负担的个税税款=941.489 30%=282.447,对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纳税义务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由扣缴义务人发放时代扣代缴。计算公式如下:(1)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一速算扣

36、除数,案例:中国公民王先生2011年12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12000元,当月工资5500元,王先生12月份该如何缴税?12月工资应纳税额=(55003500)10105=95(元)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与速算扣除数 因:1200012=1000 故:适用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年终奖应纳税额=120003%0=360(元)王先生12月应纳税额=95360455(元),案例:若王先生2011年12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13000元,当月工资1000元,则按:“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确定适用税率与速算扣除数:即:13000(35001000)12=8

37、75 故:适用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 王先生12月应纳税额=13000(35001000)3%0=315(元),中国公民李某2011年l12月份每月工资4100元,12月份除当月工资以外,还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15000元。李某2011年应缴纳个人所得税是多少()元。A.2505B.2905C.2200D.3875【答案】D,【解析】各月工资应纳税额合计(41002000)15%1258+(4100-3500)3%1520181538(元)15000121250(元),适用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25,全年一次奖金应纳税额150003%0450(元)合计应纳税额15384501988(元),假

38、定中国公民李某2011年在我国境内1至12月每月的工资为1500元,12月31日又一次性领取年终资金18500元。请计算李某取得该笔奖金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答案】(1)该笔奖金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为:按12个月分摊后,每月的奖金18500(35001500)121375(元),根据工资、薪金所得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的规定,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3%、0元。(2)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应纳税额(奖金收入当月工资与1500元的差额)适用的税率速算扣除数18500(35001500)3%0495(元),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换算为含税奖金计征个人所得税

39、的具体方法为:(一)按照不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的商数,查找相应适用税率A和速算扣除数A;(二)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不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速算扣除数A)(1-适用税率A);,(三)按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的商数,重新查找适用税率B和速算扣除数B;(四)应纳税额=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B-速算扣除数B。“适用税率A”应明确为“是指不含税所得按不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适用税率B”应明确为“是指应纳税所得额按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某个人取得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为24000元。第一,将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的商数2000,查找相应的适用税率为10%

40、和速算扣除数为105;第二,将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24000元换算成含税奖金收入为26550元(24000-105)(1-10%);第三,将换算成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26550除以12的商数2212.5,查找相应的适用税率为10%和速算扣除数为105;第四,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2655010%-1052550元。,如果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规定费用扣除额的,案例:某个人取得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为24000元,当月工资薪金收入为2000元。第一,将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24000元减去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部分1500元(3500-2000),得到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

41、金收入为22500元;第二,将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22500元除以12的商数1875,查找相应的适用税率为10%和速算扣除数为105;,第三,将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22500元换算成含税奖金收入为24883.333元(22500-105)(1-10%);第四,将换算成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24883.333除以12的商数2073.611,查找相应的适用税率为10%和速算扣除数为105;第五,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 24883.333 10%-1052383.333元,雇主为雇员定额负担税款的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雇员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雇主替雇员定额负担的税款当月工资薪金低于费用

42、扣除标准的差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B-速算扣除数B 实际缴纳税额=应纳税额-雇主为雇员负担的税额“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B”应明确为“是指应纳税所得额按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案例:某企业职工张某,2011年度每月工资收入2000元,2011年12月发放全年一次性奖金20000元。经计算张某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为3500-2000=1500元。该公司为张某负担全年一次性奖的个人所得税1000元,其余在支付奖金时向张某扣缴。1.应纳税所得额=雇员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雇主替雇员定额负担的税款当月工资薪金低于费用扣除标准的差额=20000+1000-1500=1

43、9500元,2.查找税率及速算扣扣除数 1950012=1625 适用税率为10%和速算扣除数为105。3.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950010%-105=1845元 张某实际缴纳税额=应纳税额-雇主为雇员负担的税额=1845-1000=845元 因此,该公司应向税务机关扣缴申报个人所得税1845元,其中,公司为张某负担1000元,公司向张某扣缴845元。,雇主为雇员按一定比例负担税款的计算公式:,1.查找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未含雇主负担税款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12,根据其商数找出不含税级距对应的适用税率A和速算扣除数A2.计算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纳

44、税所得额(未含雇主负担税款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当月工资薪金低于费用扣除标准的差额不含税级距的速算扣除数A雇主负担比例)(1不含税级距的适用税率A雇主负担比例),3、计算应扣缴税款 将应纳税所得额12,根据其商数找出对应的适用税率B和速算扣除数B,据以计算税款。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B-速算扣除数B实际缴纳税额=应纳税额-雇主为雇员负担的税额,该公司发放全年一次性奖金20000元(未含雇主负担税款),承诺为张某负担一半的个人所得税税款。(一)计算应纳税所得额1.查找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20000-1500)12=1541.667,适用税率A为10%和速算

45、扣除数A为1052.计算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 应纳税所得额(未含雇主负担税款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当月工资薪金低于费用扣除标准的差额不含税级距的速算扣除数A雇主负担比例)(1不含税级距的适用税率A雇主负担比例)=(20000-1500-10550%)(110%50%)=18447.5 0.95=19418.421元,(二)计算应纳税额1.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19418.42112=1618.202,对应的适用税率B为10%和速算扣除数B为105,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B-速算扣除数B=19418.42110%-105=1836.842元张某实际缴纳税额=1836.842

46、50%=918.421元因此,该公司应向税务机关扣缴申报个人所得税1836.842元,其中,公司为张某负担918.421元,公司向张某扣缴918.421元。同时,雇主为雇员负担的个人所得税款,应属于个人工资薪金的一部分。凡单独作为企业管理费列支的,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不得税前扣除。,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将、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例题计算题】中国公民王某为某文艺团体演员,2011年10月收入情况如下:每月取得工薪收入6000元,第二季度的奖金4000元;【答案】工薪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6000

47、+4000-3500)20%-555=745(元),工资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的性质转化,案例一:林教授在某名牌大学广告系教学,月工资收入4200,同时应某广告制作公司邀请,每月为该公司广告制作人员讲学一次,每次收入5000元。林教授如何筹划每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1)如果林教授与广告公司存在雇佣关系(4200+5000-3500)20%-555=585(元)(2)如果不存在固定的雇佣关系(4200-3500)3%=21(元)5000(1-20%)20%=800(元)每月可节省236元。,案例二:由于从2008年开始单位效益大幅度下滑,林女士每月只能从单位取得工薪收入3500元,后经朋友介绍从1

48、月份开始为某电脑公司提供技术服务,每月报酬为2000元,5月份林女士缴纳了240元个人所得税,与收入差不多的其他人相比,林女士觉得自己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太多,则如何事林女士少缴个人所得税?,(1)如果不存在雇佣关系(3500-3500)*3%=0(元)(2000-800)*20%=240(元)合计:240(元)(2)如果存在固定的雇佣关系(3500+2000-3500)*10%-105=95(元)可节税:240-95=145(元),案例三:杨先生为一网络公司的高级程序员,3月工资薪金4000元,同时,还获得某公司的收入62800元。如果杨先生和该公司存在稳定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则应按工薪所得缴税

49、。应纳税所得额为:62800+4000-3500)=59800(元)应纳税额=59800*35%-5505=16650(元)如果杨先生和该公司不存在稳定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则该项所得应按劳务报酬所得缴税。应纳税所得额为:62800*(1-20%)=50240(元)应纳税额为:50240*40%-7000=13096(元)合计13096+(4000-3500)*3%=13111(元)因此,如果杨先生与该公司不存在稳定的雇佣关系,节省税收3539元。,其他各项收入的纳税规定,1、在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国驻华机构工作的中方人员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应纳税额计算。在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国驻华

50、机构工作的中方人员取得的工资、薪金收入,凡是由雇佣单位和派遣单位分别支付的,支付单位应依照税法第八条的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以纳税义务人每月全部工资、薪金收入减除规定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为了有利于征管,对雇佣单位和派遣单位分别支付工资、薪金的,采取由支付者中的一方减除费用的方法,即只由雇佣单位在支付工资、薪金时,按税法规定减除费用,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派遣单位支付的工资、薪金不再减除费用,以支付全额直接确定适用税率,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雇佣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纳税额=(月工薪收入额一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 派遣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纳税额=月工薪收入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