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公司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实施方案(DOC).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53749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7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公司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实施方案(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山东公司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实施方案(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山东公司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实施方案(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山东公司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实施方案(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山东公司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实施方案(DOC).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公司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实施方案(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公司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实施方案(DOC).doc(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山东公司实施方案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2016年2月1目 录一、实施背景1二、实施目标1三、实施范围2(一)功能范围2(二)区域范围3四、组织结构3(一)领导组4(二)工作组4五、职责分工5(一)发展策划部5(二)运维检修部5(三)营销部(农电工作部)6(四)电力调控中心6(五)科技信通部(信通公司)7(六)国网山东计量中心7(七)各市县公司8六、实施内容8(一)总体实施策略8(二)实施步骤10七、实施计划16(一)总里程碑16(二)详细计划17八、风险管理24(一)系统集成风险24(二)关口计量采集质量风险25(三)营配调贯通数据校验风险25(四)线损协同管理效率风险2

2、5九、质量控制26(一)进度控制26(二)质量控制26(三)问题控制26(四)沟通控制27(五)风险管理28(六)成果控制29(七)变更控制29十、保障机制29(一)人员保障29(二)制度保障30(三)后勤保障30(四)安全保障30(五)应急保障31(六)运维保障31一、实施背景线损产生于输电、变电、配电、售电各个环节,线损率作为衡量电网企业生产经营技术经济性的重要指标,综合反映了公司规划计划设计、调度、运维和营销的技术管理水平。受传统抄表手段限制,供、售电量不能同步发行,导致线损月度间剧烈波动,“大月大”,“小月小”的问题无法解决,掩盖了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降低了其在电网企业管理中本应发挥

3、的监控、指导作用。随着国网公司“三集五大”建设全面实施,“两个转变”全面深化,对线损精益化管理提出更高要求。为进一步提升公司生产经营管理效率和效益,优化线损管理流程,消除专业管理壁垒,推动调度、运维、营销业务融合,解决专业管理中的盲点问题,实现线损管理相关业务和资源的集中运作和高效管理,充分利用调度、运维、营销等系统数据资源,打造以“技术线损优先,管理线损最小”为目标,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的全天候、全方位、全流程的线损管理平台十分重要且迫切。二、实施目标根据国网的统一安排部署完成项目上线目标,建设标准化、智能化、精益化的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1从一体化线损与管理系统的基本业务出发,为关口管理

4、、拓扑管理、档案管理、统计线损管理、同期线损管理、理论线损管理、线损监控与分析、全景展示、信息发布等各应用提供必要的横向集成数据支撑。2保证省级公司数据中心通过统一数据交换平台完成数据的共享与交换,实现总部和网省的纵向贯通;3保障发(供)、售电量和线损管理分析业务的顺利开展,使用户通过系统进行电量源头自动采集和指标自动生成、异常监控,满足省、地市、县(区)各层级业务人员日常线损管理应用。三、实施范围(一)功能范围实施功能范围包括基础管理、专业管理、高级应用、智能决策4大功能模块,关口管理、统计线损管理、同期线损管理、理论线损管理、指标管理、电量与线损检测分析、电网结构信息、线损报表管理、异常工

5、单、电量计算与统计、档案管理等33项功能类。(二)区域范围完成山东省电力公司35 千伏及以上分压、分线同期线损管理,济南供电公司和青岛供电公司实现 10 千伏及以上分压、农网分线和分台区同期线损管理。四、组织结构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项目的实施工作是一个关系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多层级多部门,多个应用系统和厂商的高复杂性工作,因此建立一个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管理有力、沟通高效的项目组织是完成项目实施的关键。根据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项目的特点,成立以省公司领导及各业务部门领导组成的项目领导组和工作组,总体指导项目实施工作。工作组下设由发展部负责的业务管理组,以及实施厂商成立的项目实施组,开展系

6、统的具体实施工作。具体组织机构见图1:图1:组织机构(一)领导组 参与部门:省公司领导、省公司发展部、省公司运检部、省公司科信部、省公司营销部、省公司调控中心、信通公司、省公司经研院。领导组负责统筹、协调并督导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实施工作,对项目重大事务进行决策和跨部门协调,对总体工作进行指导、对项目资源进行部署,定期听取工作组的汇报。(二)工作组分设业务管控组、系统技术组、数据治理组、建设实施组四个小组。1.业务管控组参与单位:省公司、各地市公司、经研院、电科院部门:省公司发展部、电科院、营销部、省公司运检部、省公司调控中心、各地市发展部业务管控组负责开展项目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并对出现

7、问题进行研究、沟通、协调等,负责项目计划执行跟踪分析,为项目实施提供业务指导。2.系统技术组参与部门:省公司发展部、省公司科信部、信通公司系统技术组负责协调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与各专业信息系统对接工作,为项目实施提供系统上的业务指导,配合项目实施组开展工作。3.数据治理组参与单位:省公司、各地市公司、各县公司、实施厂商部门:发展部、营销部、运检部数据治理组按照实施方案和数据集成方案对相关专业信息系统开展基础数据档案治理完善工作。4.建设实施组参与单位: 省公司、实施厂商部门:省公司发展部按照领导组和工作组的工作部署,建设实施组负责编写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和数据集成方案,具体实施一体化电量与线损

8、管理系统建设工作。五、职责分工(一)发展策划部1.负责编制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建设工作方案。2.组织开展专业协调工作。3.按工作周期对各单位和实施厂商的工作进行考评。4.负责梳理电量与线损同期管理技术标准,优化完善线损管理业务流程,总结建设典型经验。(二)运维检修部1.加快推进PMS2.0系统应用工作。2.负责电网设备台账运维工作,完善提升设备基础档案数据质量。3.负责协调PMS2.0等系统厂家配合开展前期数据调研、数据治理、系统集成和数据测试等相关工作。4.与营销部配合先行开展营配贯通梳理工作。5.与调控中心配合先行开展调配一体化工作。6.参与业务流程和制度标准优化完善工作,组织修订完善

9、PMS2.0系统基础数据治理业务流程和制度标准。(三)营销部(农电工作部)1.指导各单位提升各类计量点日均采集成功率,确保同期统计日采集成功率和数据质量满足国网一体化电量线损管理系统要求。2.负责厂站计量采集档案和营销客户档案台账运维工作,完善提升厂站计量采集档案和营销客户档案数据质量。3.负责组织营销业务系统厂家开发售电量月末日抽取功能,营销系统月发行电量按双段发行(除抄表例日表底外,还需月初零点表底),实现统计线损与同期线损的售电量同源,满足同期线损管理和监控需要。4.负责协调厂站电能量采集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营销SG186系统和营销业务基础数据平台等系统厂家配合开展的前期数据调研、数

10、据治理、系统集成和数据测试等相关工作。5.与运检部配合开展营配贯通梳理工作。6.参与业务流程和制度标准优化完善工作,组织修订完善营销SG186系统、厂站电能量采集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营销基础业务平台的基础数据治理业务流程和制度标准。(四)电力调控中心1.负责提供220kV及以上电网结构数据,能够在省级数据中心提供完整的电网结构数据。2.负责相关电网运行设备台账和电网拓扑关系档案运维工作,完善提升电网运行信息和拓扑信息等基础数据质量。3.负责协调SCADA系统和调度管理系统(OMS)厂家配合开展前期数据调研、数据治理、系统集成和数据测试等相关工作。4.与运检部配合先行开展调配一体化工作。5.

11、参与业务流程和制度标准优化完善工作,组织修订完善调度管理系统和SCADA系统的基础数据治理业务流程和制度标准。(五)科技信通部(信通公司)1.负责协调结构化数据中心、海量数据平台和电网GIS平台等系统厂家配合开展前期数据调研、数据治理、系统集成和数据测试等相关工作。2.组织省级数据中心的四大平台厂家与各业务信息系统厂家进行数据集成调研与接口联调工作。3.组织省级数据中心的四大平台厂家与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实施厂商进行数据集成调研与接口联调工作。4.按照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的软硬件要求,协调部署系统的软硬件资源,开放相关端口和权限,保证系统部署后的稳定运行。5.参与业务流程和制度标准优化

12、完善工作,修订完善结构化数据中心、海量数据平台和电网GIS平台的基础数据治理业务流程和制度标准,以及与其他专业信息系统对接工作技术标准,确保省级数据中心平台数据的准确实时更新。(六)国网山东计量中心1.具体负责提升营销基础平台和厂站电能量采集系统中厂站计量基础档案信息和电量采集信息的数据质量。2.负责及时处理省级关口计量点采集异常,保证省级关口采集成功率;指导各单位对各类关口计量装置档案的进行清理,为全面深化系统应用做好准备工作。3.参与业务流程和制度标准优化完善工作,具体负责修订完善营销基础平台和厂站电能量采集系统基础数据治理的业务流程和制度标准。(七)各市县公司1.按照本工作方案的时间节点

13、要求具体实施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前期数据调研、数据治理、数据迁移、系统上线、系统验收等工作。2. 负责提供110kV及以下电网结构数据,能够提供完整的电网结构数据。3. 负责相关电网运行设备台账和电网拓扑关系档案运维工作,完善提升电网运行信息和拓扑信息等基础数据质量。4.负责协调SCADA系统和调度管理系统(OMS)厂家配合开展前期数据调研、数据治理、系统集成和数据测试等相关工作。5.具体负责开展营销售电量双段发行实施工作。6.具体实施开展营配贯通工作。7.具体实施开展调配一体化工作。8.各单位的发展、科信、运检、营销和调控等专业部门技术人员具体负责本专业信息系统数据治理业务流程和制度标准

14、的编写工作,形成数据治理标准化作业指导手册。六、实施内容(一)总体实施策略针对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的特点,通过强化沟通、以数据集成为实施主线,确保资源投入、积极实践,推进项目实施工作。1强化沟通(1)与总部管控组及主管部门:按项目管控统一工作目标、计划及工作要求、做好项目实施各项工作;定期将项目实施单位项目进展情况、需协调问题及解决情况等工作向管控组及主管部门汇报。(2)与各业务部门:实施厂商与发展、科信、运检、调度、营销部门项目接口人保持常态化沟通协调工作;当出现需要与各业务部门协作解决的问题时,及时与各接口进行沟通协商,制定解决方案,达成一致,并及时反馈给项目相关干系人。(3)与项目实

15、施公司:收集现场需求、存在问题等,协同项目实施建设单位及时反馈到总部项目管控组、开发商等相关干系人。(4)与开发厂商:及时将实施过程中现场调研情况、业务需求、系统功能缺陷等问题反馈给开发厂商。(5)与集成厂商强化沟通:实施厂商与海量数据平台、数据中心、电网GIS平台等建设厂商接口人保持常态化沟通工作;就数据集成方案、集成任务计划等方面达成一致;做好任务计划跟踪,及时沟通任务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反馈给项目干系人协商解决。2以数据集成为实施主线:(1)开展调研工作:根据数据需求在项目实施单位调研数据存储分布情况、数据同步频度、数据同步方式等,并反馈调研结果。(2)制定集成方案:根据调研结果,进行数据

16、集成方案研讨及编制工作;(3)数据治理与集成:实施厂商根据项目需要,配合各业务部门进行数据核对、数据治理、数据贯通工作:(4)数据联调测试:实施厂商与各相关厂商进行数据集成的联调测试工作;(5)数据初始化:在上线前进行系统必要数据的配置及初始化工作,满足上线数据需求。(二)实施步骤1前期准备省公司组建项目建设组织,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和计划,明确管理职责和沟通机制,召开推广动员会议,全面部署工作。(发展部牵头,2016年1月底完成)(1)省公司分管领导牵头,组建专项领导小组和工作组,明确各专业分工;召开建设动员会,部署各项工作,落实工作人员,办公场所,设备条件,启动各项工作。(2)发展部会同各专

17、业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各专业、各市县公司以及大型供电企业单位的工作要求,报总部备案;落实专人负责,运检部、营销部、调控中心、科信部(信通公司)根据总部各专业要求和省公司工作部署,做好专业准备和配合工作。(3)科信部(信通公司)组织实施人员进场,协助编制系统实施方案。(4)实施组编制启动会材料、配合省局召开启动会,跟进部署环境准备情况。2业务调研省公司组织各项目实施单位统一梳理各层级供电关口、智能表覆盖等情况,开展各相关硬件基础、线损业务流程、各专业系统信息化等调研工作,形成调研报告,制定相关改造计划。(发展部牵头,2016年3月中旬完成)(1)省公司组织深入梳理本单位各级供电关口、智能电表安装、

18、采集覆盖等情况,确定改造升级需求;(2)省公司运检部、营销部、调控中心分专业针对性制定安装、改造计划;(3)实施组和省公司发展部会同各专业开展调研,摸清电网情况、用户及用电分布情况、变电站采集覆盖、智能电表安装采集、线损四分管理等情况,分析业务系统、数据平台、线损自建系统等信息化现状,最终由实施组按照统一模板要求完成调研报告。3系统开发结合调研情况优化系统功能设计,完善系统功能,确保系统性能满足大范围推广应用要求,功能满足各层级、各专业应用需求。(信通产业集团牵头,2016年6月底完成)(1)实施组协助省公司发展部会同运检部、营销部、调控中心开展本单位个性化业务需求梳理,形成需求调研报告,组织

19、本单位业务专家参与总部需求论证、评审等相关工作;(2)省公司科信部(信通公司)按照系统集成方案开展本单位方案比对工作,对个性化改造需求提交总部审核,组织线损相关系统平台厂商开展对侧接口改造工作;(3)实施组根据省公司科信部(信通公司)要求组织开展省级部署系统的相关测试工作,并形成测试报告。4基础完善加快关口采集全覆盖,优化提升计量以及营配调数据质量,加强公司公共平台数据更新维护,完成营销电量双段发行工作,保障数据源头接入。(各专业部门牵头,2017年底完成)(1)省公司调控中心会同营销部、运检部梳理变电站、窜补站、开闭站、线路联络点、环网柜、站用电、办公用电、无功补偿设备、公用台区等内部考核关

20、口的采集覆盖情况,及时开展设备加装、采集消缺和主站功能完善;(2)省公司营销部加强现场基础管理工作,提高计量档案数据和营配贯通数据准确性,提升采集覆盖率、采集成功率;(3)省公司加快双段发行电量相关系统、手持终端等设备改造,完善双段算费功能,开展双段电量报表应用,并于2016年6月起推送明细用户双段电量;(4)省公司运检部落实设备资产精益化管理要求,由实施组协助核实设备台账数据,提高营配贯通数据质量。(5)省公司科信部(信通公司)对线损相关业务系统、平台、线损自建系统进行梳理,按照集成规范对数据质量、数据集成、数据共享全面核查,开展数据完善工作。(6)实施组协助各专业进行数据质量的分析,并由实

21、施组对数据的治理情况进行跟踪。5系统部署落实软硬件环境,开放系统端口,完成系统部署、调试和用户权限初始化,开展用户培训工作。(科信部、发展部牵头,2016年4月底完成)(1)省公司科信部(信通公司)落实软硬件资源、开放相关端口权限,由实施组跟进落实情况;(2)省公司科信部(信通公司)牵头,由实施组完成线损系统省级服务部署、调试和系统的菜单、用户权限的配置等初始化工作。(3)实施组负责培训方案的编制和组织开展市县层级系统应用培训,并考核培训效果。6系统集成完善线损系统与3大专业、6大系统、4大平台的集成方案,确定接口改造计划,完成接口联调,实现电网拓扑、设备台账、用户档案、采集数据等信息的全量接

22、入与实时更新。(科信部牵头,2016年5月底完成)(1)省公司科信部(信通公司)、发展部、实施厂商根据实施方案,会同运检部、营销部、调控中心开展差异分析,结合各单位信息化现状,形成各单位的集成方案;(2)实施组督促各专业系统接口改造进度及线损系统集成进度,采用“省级公司数据中心”模式进行集成。(3)实施组按照统一集成规范、实施单位集成方案要求与SCADA、PMS、用电信息采集、营销SG186、GIS、电能量采集等各专业系统集成数据,进行对接联调,确保接口联通、数据完整。(4)实施组通过接口获取各平台数据,生成系统基础档案,做好数据初始化准备工作。7模型配置省公司组织各单位深入梳理分区、分压、分

23、线供电关系,确定供电关口和模型配置原则,开展四分模型配置,完成分区、分压统计报表数据迁移与核对工作,确保模型配置准确。(发展部牵头,2018年4月底完成)(1)实施组协助省公司发展部和科信部(信通公司)组织开展用户培训和业务宣贯工作;(2)实施组协助省公司发展部会同调控中心、营销部组织开展35kV及以上线路关口配置工作;(3)实施组协助省公司运检部、营销部开展10kV线路线损模型配置工作;(4)实施组协助省公司营销部开展台区线损模型配置工作。8数据治理针对系统数据质量和线损计算结果深入开展数据治理工作,总结数据校验方法,完善校验工具,丰富典型案例经验库。各专业部门牵头,2018年6月底完成)(

24、1)实施组协助省公司发展部会同运检部、营销部、调控中心、科信部(信通公司)等部门制定分专业治理方案,统筹营配调贯通工作进度,开展专项数据治理工作,实施组验证治理结果;(2)省各级单位针对异常线损持续开展关口、计量、用户、台帐等数据综合治理工作,实施组按照调度双重命名原则整理设备台帐、关口信息,验证“站线变表”关系,确保数据质量;(3)实施组协助省公司各层级单位总结数据治理经验和方法,并定期上报总部。9应用上线制定上线运行方案,开展实用化评价;应用同期线损系统成果,进一步开展四分线损管理等工作,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发展部牵头,2016年5月起开始应用)(1)实施组协助省公司发展部、科信部(信通

25、公司)组织开展用户培训;(2)实施组提前预估系统上线过程中及上线后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提出应对措施,保证系统上线工作的正常开展,确保系统上线后的稳定运行;(3)建立运维机制、相关管理规范及流程。包括问题管理流程、需求变更流程、配置及文档管理要求、版本升级管理、工单部署申请规范、数据及接口维护规范,现场服务支持工作等。(4)实施组协助省公司发展部会同各部门开展四分线损管理工作,对异常工单进行督办考核;制定异常排查手册。10系统验收制定统一的验收标准,按“档案100%接入、拓扑100%准确、电量100%完整、线损100%合理、监测100%有效”要求验收,总结实施经验,编写验收材料,丰富同期线损管理经验

26、库。(发展部、科信部牵头,2018年12月底完成)(1)省公司发展部、科信部(信通公司)依据总部下发的验收工作方案,分阶段制定验收计划,编制验收材料,开展自验收工作,上报至总部;(2)省公司发展部协同其他专业部门总结并编制系统建设、数据治理等经验,上报至总部。七、实施计划(一)总里程碑(二)详细计划整个项目实施分为前期准备、业务调研、系统开发、基础完善、系统部署、系统集成、模型配置、数据治理、应用上线、系统验收10个主要阶段。详细工作计划及里程碑节点如下:任务名称任务名称开始时间完成时间1前期准备2015年12月1日2016年2月29日1.1获取总部启动会材料2015年12月11日2015年1

27、2月11日1.2前期人员入场2015年12月16日2015年12月16日1.3编制实施方案及评审2015年12月16日2016年1月15日1.4辨别干系人2015年12月16日2016年1月15日1.5获取总部管控组管控办法2016年1月18日2016年2月29日1.6跟进服务器到位情况2015年12月16日2016年2月29日2业务调研2016年1月1日2016年3月15日2.1获取总部下发的调研题纲模板和调研报告模板2016年1月4日2016年1月4日2.2调研计划2016年1月4日2016年1月6日2.3基础调研2016年1月7日2016年1月22日2.3.1电网基本调研2016年1月7

28、日2016年1月8日2.3.2用户及用电调研2016年1月8日2016年1月11日2.3.3变电站采集覆盖2016年1月11日2016年1月12日2.3.4智能电表安装采集情况2016年1月12日2016年1月13日2.3.5营配贯通情况2016年1月13日2016年1月14日2.3.6线损四分管理情况2016年1月14日2016年1月15日2.3.7抄表核算情况2016年1月15日2016年1月18日2.3.8调配一体情况2016年1月18日2016年1月19日2.3.9售电量分段发行情况2016年1月19日2016年1月22日2.3.10开展大型供电企业建设方案调研2016年1月27日20

29、16年1月27日2.4专业系统调研2016年1月25日2016年3月15日2.4.1PMS系统2016年1月25日2016年3月15日2.4.2营销业务应用系统2016年1月26日2016年3月15日2.4.3用电信息采集系统2016年1月28日2016年3月15日2.4.4电能量采集系统2016年1月29日2016年3月15日2.4.5调度管理系统2016年2月2日2016年3月15日2.4.6SCADA系统2016年2月4日2016年3月15日2.5平台调研2016年2月8日2016年3月15日2.5.1国网GIS平台数据调研2016年2月8日2016年3月15日2.5.2海量数据平台数据

30、调研2016年2月10日2016年3月15日2.5.3营销基础数据平台数据调研2016年2月12日2016年3月15日2.5.4数据中心数据调研2016年2月17日2016年3月15日2.6自建系统调研2016年2月22日2016年3月15日2.7编制调研报告2016年2月23日2016年3月15日3系统开发2016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3.1获取总部下发的需求调研题纲模板和调研报告模板2016年1月4日2016年1月4日3.2调研计划2016年1月5日2016年1月7日3.3需求调研2016年1月8日2016年2月26日3.4新开发功能的部署和测试2016年5月20日2016年6月3

31、0日4基础完善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4.1获取总部数据完善规范2016年1月6日2016年2月19日4.2数据完善计划及方案2016年2月19日2016年2月26日4.3协助调控中心进行数据治理2016年3月1日2017年12月31日4.4协助运检部进行数据治理2016年3月1日2017年12月31日4.5协助营销部进行数据治理2016年3月1日2017年12月31日5系统部署2016年2月1日2016年4月30日5.1派系统部署人员参加总部部署培训2016年2月15日2016年2月19日5.2获取线损系统程序包、大数据平台软件及部署手册2016年2月22日2016年2月26

32、日5.3测试培训环境部署2016年3月1日2016年3月31日5.3.1系统程序部署(包含大数据平台)2016年3月1日2016年3月31日5.3.2系统程序部署调试2016年3月1日2016年3月31日5.3.3与总部联调调试(总部穿透测试)2016年3月1日2016年3月31日5.4正式环境部署2016年4月1日2016年4月30日5.4.1系统程序部署(包含大数据平台)2016年4月1日2016年4月5日5.4.2系统程序部署调试2016年4月6日2016年4月12日5.4.3收集用户及岗位职责信息2016年4月13日2016年4月21日5.4.4确认组织机构信息2016年4月22日20

33、16年4月22日5.4.5用户授权及门户权限开通2016年4月22日2016年4月25日5.4.6与总部联调调试(总部穿透测试)2016年4月26日2016年4月29日5.5编写运维手册2016年4月26日2016年4月29日5.6编写应急预案2016年4月26日2016年4月29日5.7编写备份方案2016年4月26日2016年4月29日5.8编制培训方案2016年4月13日2016年4月21日5.9编制培训计划2016年4月13日2016年4月21日5.11编制培训材料等准备工作2016年4月13日2016年4月21日5.12关键用户培训2016年4月13日2016年4月21日6系统集成2

34、016年2月1日2016年5月31日6.1获取总部下发的集成方案2016年3月26日2016年3月26日6.2集成方案确认2016年3月27日2016年4月3日6.3获取总部下发数据接口程序包及部署手册2016年4月6日2016年4月6日6.4部署接口程序2016年4月7日2016年4月9日6.5督促业务系统数据推送数据中心2016年5月1日2016年5月8日6.5.1营销业务应用系统2016年5月1日2016年5月8日6.5.2用电采集信息系统2016年5月1日2016年5月8日6.5.3调度管理系统2016年5月1日2016年5月8日6.5.4电能量采集系统2016年5月1日2016年5月

35、8日6.5.5PMS2016年5月1日2016年5月8日6.6平台集成2016年5月9日2016年5月19日6.6.1数据中心集成2016年5月9日2016年5月19日6.6.2海量数据平台集成2016年5月9日2016年5月19日6.6.3营销基础数据平台集成2016年5月9日2016年5月19日6.6.4GIS平台集成2016年5月9日2016年5月19日6.7联调测试2016年5月20日2016年5月31日6.7.1数据中心集成2016年5月20日2016年5月31日6.7.2海量数据平台集成2016年5月20日2016年5月31日6.7.3营销基础数据平台集成2016年5月20日201

36、6年5月31日6.7.4GIS平台集成2016年5月20日2016年5月31日6.8与总部联调2016年5月24日2016年5月31日7模型配置2016年4月1日2017年7月31日7.1协助省公司完成关口配置2016年4月1日2017年7月31日7.2编制培训方案2016年4月1日2016年4月30日7.3编制培训计划2016年4月1日2016年4月30日7.4编制培训材料等准备工作2016年4月1日2016年4月30日7.5关键用户培训2016年4月1日2016年5月30日8数据治理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8.1接口数据质量分析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8.1.1

37、协助调控中心进行数据治理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8.1.1.1配合调控中心检查海量数据平台中供电计量点、电能量采集测点等数据是否完整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8.1.1.2调度部门及相关厂商导出CIM模型到数据中心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8.1.1.3验证数据中心的CIM模型能否被解析,并写入数据中心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8.1.1.4结合集成方案,检查解析的CIM模型数据是否满足线损系统需求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8.1.1.5配合调控中心、调度管理系统、电能量采集系统厂商进行数据完善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

38、8.1.2协助运检部进行数据治理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8.1.2.1配合运检部检查数据中心输、变、配台账是否完整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8.1.2.2配合运检部检查GIS平台低压设备台账是否完整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8.1.2.3结合集成方案,检查数据中心输、变、配设备台账是否满足线损系统需求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8.1.2.4结合集成方案,检查GIS平台低压设备台账是否满足线损系统需求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8.1.2.5配合运检部、PMS2.0系统厂商、GIS平台厂商进行数据完善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

39、日8.1.3协助营销部进行数据治理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8.1.3.1配合营销部检查营销基础数据平台中营销档案数据是否完整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8.1.3.2结合集成方案,检查营销基础数据平台的营销档案是否满足线损系统需求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8.1.3.3配合营销部、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厂商进行数据完善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8.2调度双重命名一致性检查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8.2.1检查数据中心PMS2.0主网设备台账与调度系统是否一致,检查设备命名是否与调度双重命名一致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8.2.

40、2配合调控中心、运检部及相关系统厂商进行数据完善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8.3营配贯通数据检查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8.3.1配合运检部检查线变关系是否正确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8.3.2配合营销部核对台户关系是否正确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8.3.3配合营销部、运检部进行营配贯通数据完善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8.4源头数据质量分析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8.4.4数据问题清单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8.4.2数据问题解决方案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8.5获取数据校验工具201

4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8.6部署数据校验工具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8.7数据质量验证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8.7.1电厂采集质量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8.7.2变电站采集质量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8.7.3开闭站采集质量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8.7.4配网“拉手”线路开关采集质量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8.7.5智能电表安装及采集质量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8.7.6调配一体工作质量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8.7.7营配贯通工作质量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

42、30日8.7.8校验数据治理质量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8.8上报数据治理经验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9应用上线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9.1实施单位申报上线时间计划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9.2编写上线试运行申请单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9.3获取上线方案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9.4获取总部上线通知2016年5月1日2017年8月30日9.5系统运维及技术支持2016年5月1日2018年12月31日9.5.1同期线损率实用化2016年5月1日2018年12月31日9.5.2统计线损率实用化2016年5月1日

43、2018年12月31日9.5.3理论线损率实用化2016年5月1日2018年12月31日9.5.4报表应用化2016年5月1日2018年12月31日9.6试运行报告2016年5月1日2018年12月31日9.7知识转移、建转运2016年5月1日2018年12月31日9.8编制培训方案2016年5月1日2018年12月31日9.9编制培训计划2016年5月1日2018年12月31日9.10编制培训材料等准备工作2016年5月1日2018年12月31日9.11用户培训2016年5月1日2018年12月31日10系统验收2016年1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10.1总结建设经验2016年1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10.2验收材料2016年1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10.3验收申请2016年1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10.4召开验收会2016年1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八、风险管理(一)系统集成风险风险分析营配调贯通基础信息整治工作量大,存在整改不到位的情况,信息未能及时与电网结构同步调整,与同期线损管理要求存在差距。应对措施建立以同期线损指标为核心的校核和验收机制,完善电网拓扑、设备台账、用户档案、计量表计等基础数据质量,建立同步更新机制。(二)关口计量采集质量风险风险分析关口采集装置老旧,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