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反应、防卫机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56837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9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挫折反应、防卫机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挫折反应、防卫机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挫折反应、防卫机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挫折反应、防卫机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挫折反应、防卫机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挫折反应、防卫机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挫折反应、防卫机制.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挫折反应及心理防卫机制,一、挫折反应,(一)非理智反应:情绪反应与行为反应情绪性反应多为消极性反应:主要表现为焦虑、冷漠、退化、幻想、逃避、固执行为反应:攻击、自杀等。,(二)理智反应,(一)非理智反应,(1)焦虑 一种模糊的、紧张不安的综合性负性情绪,常常伴随焦急、忧虑、恐惧等感受,甚至可能会出现出冷汗、恶心、心悸、手颤、失眠等神经生理反应。,(2)冷漠(apathy)指当一个人遇到挫折时,表现出的一种无动于衷和漠不关心的态度。冷漠是挫折后将愤怒情绪压抑下来的一种心理反应,个体受挫后,无法攻击或攻击无效时,表现出对挫折的表面冷淡、漠然、无动于衷、失去喜怒哀乐的冷漠的态度。冷漠这种现象表面显得

2、冷淡退让,内心深处则往往隐藏着很深的痛苦,严重者有可能演变成忧郁型精神病。一般情况下,对挫折的冷漠反应是由于一个人长期遭受挫折或感到没有任何希望摆脱或消除困境时产生的。,(一)非理智反应,3、退化(regression)退化是挫折后的一种幼稚反应,个体受到挫折后,放弃已经成熟的成人方式而采取早期幼稚的方式去应付处境和问题或用于满足自己的欲望,表现出与年龄、身份不相称的反常态度和行为。捶胸顿足、号啕大哭、撕破衣服、咬手指头等。如新婚的年轻女性可能因首次与丈夫争吵而焦虑万分,于是回到父母家中寻求庇护。譬如一个成年人,当遇到困难无法对付时,便觉得自己身上的病加重了,需要休息,以此来退回到儿童时期被人

3、照顾的生活中去,这就是无意识地使用精神防御的退行机制。,(一)非理智反应,(4)幻想 指一个人在遇到挫折时企图以自己想象的虚幻情境来应对挫折。如,有些学生在幻想中想象当自己在事业上获得了巨大成功,当自己处于很高的地位,当自己得到了意中人的青睐时,如何受到世人的敬仰,如何风流潇洒的情境。暂时的幻想可以,长期幻想不行:会使人降低对现实生活的适应能力和严重脱离现实生活,甚至可能导致精神疾病。,(一)非理智反应,(5)逃避 是以消极的态度躲开挫折现实的一种挫折反应方式。如有些学生谈恋爱失败后就不敢再谈恋爱;有些学生当众演讲失败受别人嘲笑后再也不参加集体活动等。逃避常常使人害怕困难,不求进取,长期下去将

4、大大降低人们的适应能力和自信(6)固执(fixation)固执是挫折后的一种僵硬的刻板式的反应,以一种一成不变的方式进行反应。例如一个学生因学习屡屡受挫,拒绝对不良的学习习惯进行改进。,(一)非理智反应,(7)妥协(compromise)妥协就是向挫折屈服,它是一种缓冲性反应,对减缓和避免过分心理压力的损害有防御性作用。,(一)非理智反应,(8)攻击,(一)非理智反应挫折行为反应,攻击是一种常见的激烈的立即反应行为,其表现可以是不满、愤怒、漫骂、打斗等公开对抗行为。攻击行为分为直接攻击和转向攻击两类:直接攻击是个体遭受挫折后,引起愤怒的情绪,对构成挫折的人或物立即直接的攻击;转向攻击是当受挫者

5、不能直接攻击阻碍目标的事物时,把攻击行为转向某种替代事物。通常发生在:,当个体觉察到引起挫折的真正对象不能直接攻击时把愤怒的情绪发泄到其他人或物上去,即日常生活中的迁怒。,挫折的来源不明(可能是日常生活中许多挫折积累综合作用的结果,也可能是自身疾病引起的),找不出真正构成挫折的对象,就将闷闷不乐的情绪发泄到毫不相干的人或物上去。,当个体意志薄弱,缺乏自信或悲观失望时,易把攻击的对象转向自己。如埋怨自己能力不够强、机遇不好、命运不佳、生不逢时等。,踢猫效应:转向攻击,在心理学上,“踢猫效应”是这样说的: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

6、边打滚的猫。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的心情,一般会随着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地位高的传向地位低的,由强者传向弱者,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便成了最终的牺牲品。,福建南平惨案,2010年3月23日早上,福建南平市延平区实验小学门口发生特大凶杀事件,死亡人数上升至8人、5人受伤外科医生为人孤僻,不爱说话,没什么朋友,基本不和同事来往。家庭:母亲、哥哥一家住一起,30多平方恋爱受挫工作:与同事吵,辞职,(9)自杀 特别是当受挫折者将受挫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并对自己丧失信心,将自己作为迁怒的对象时更易于导致自杀行为。同时大学生一般都自视较高、自尊心强,所以,当受到挫折的打击时,有时

7、是很小的挫折,也会产生自杀行为。如某高校的一名学习成绩十分优秀的女生,得知自己有一门课考试不及格时就跳楼自杀;还有些学生失恋后不能自拔而自杀等等。每个人由于个性特点不同,挫折后的行为方式是不同的。,(一)非理智反应挫折行为反应,安在焕车内点燃蜂窝煤自杀 尸体旁发现遗书 安在焕妻子郑善熙首度公开了丈夫自杀的原因,称安在焕自杀是因为他欠下了高达40亿韩元(约合2500万人民币)的巨额高利贷,韩国女星崔真实于10月2日凌晨韩国时间6时15分在位于首尔瑞草区的家中被发现自杀身亡。屡受网络暴力 最近崔真实一直受到“导致安正焕死亡的25亿韩元私人债务”的恶性谣言煎熬。一直传有抑郁症,韩国变性艺人张彩媛自杀

8、身亡,韩国变性艺人张彩媛(音译)于10月3日,也就是崔真实自杀的第二天自尽身亡。,五分之一与四分之一,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自杀人数却占世界自杀人数的四分之一!”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执行主任费立鹏今天公布的一组数据令人触目惊心:中国每2分钟有一人自杀死亡,8人自杀未遂,每年至少有25万人死于自杀。其中农村自杀率是城市的3倍、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同时,中国每年大约有13.5万未成年的孩子经历母亲或父亲死于自杀的伤痛。,这些特征包括:在自杀者中有79%居住在乡村、28%从未上过学、58%服用农药和鼠药自杀、62%被医务人员抢救但失败、47%有血缘关系的人或亲戚朋友有过自杀行为、63%

9、有精神障碍、27%有自杀未遂既往史,但仅有9%的自杀者曾在精神科就诊过。费立鹏认为导致中国相对高的自杀率和独特的自杀特征的重要原因是,中国没有强大的反对自杀的宗教或法律禁令,另外,中国自杀者所采用的自杀方式相当致命。,学生自杀,9月1日凌晨,一名14岁女孩从杨浦区延吉东路131弄某幢楼4楼跳下;9月1日清晨5点30分左右,浦东菏泽路中大丽都小区一名15岁男孩从8楼坠落受重伤,而事发时男孩父母还在睡梦中;9月1日上午9时,江桥实验中学初二男生因成绩排在年级倒数第一无法接受“留级”的事实欲跳楼,后被老师和民警劝下,而他早已在家留下遗书;9月2日上午7时左右,住在上海仙霞路486弄的12岁男孩,从家

10、中6楼阳台跳下身亡。开学才两天,就有3名中学生跳楼自杀,另有1名目前不确定是跳楼还是坠楼,这四起事件在申城引起“话题地震”。每年的9月10日是世界预防自杀日,自杀研究专家单怀海感叹,业界呼吁社会关注青少年自杀问题已经多年,但大多停留在研究和理论层面上,学校的生命教育也相对薄弱。,(二)理智反应,人们受到挫折后:保持冷静,面对现实,审时度势,积极进取,积极效应:挫折激发创造(1),1880年,美国人沃特曼做为一家保险公司的营业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谈妥一宗大的保险业务,从笔尖滴落的几大滴墨水,将已拟好的合同书弄脏了一大片,许多条款都已模糊不清当他去取另一份新合同过来时,另一家保险公司的

11、营业员乘机以更优惠的条件抢走了这笔生意,煮熟的鸭子飞了。发誓一定要发明一种不需要蘸水的笔。从植物通过内部的毛细管吸收水分受到启发,终于用橡皮细管管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支自来水笔。,积极效应:挫折激发创造(2),英国人吉利是一家公司的业务员,1895年的一天,匆忙刮胡子,忙中出错,把自己的脸和下巴刮伤了好几处。于是下决心一定要发明一种安全的刮须刀。首先想到用两块铁板把刀片夹在中间,这样安全了,但却刮不着胡子他又在刀片的边上刻成像梳子一样的沟,使胡子能够钻进去可这样刀片又接触不到脸部几经周折,终于发明。,二、挫折与心理防卫机制,(一)心理防卫机制的含义是指降低人的挫折感的一种心理调整机能。人们都希望生

12、存得更好一些,希望在心理上得到幸福感、快乐感。当人受到挫折后,会产生意识矛盾冲突和心理不稳定状态,引起不同形式的挫折心理反应,这时会激发心理防卫机制发生作用,使挫折后的内心矛盾冲突得以缓和,痛苦、烦恼和不安得以减轻,心理活动恢复稳定和平衡。,二、挫折与心理防卫机制,(二)心理防卫方式 每个人由于个性特点不同,其心理防卫的方式也各不相同,都有其惯用的一套,成为其性格的一部分,常见的有:1、合理化作用(或文饰作用)是用一种理由来代替自己行为的真实动机或理由。如寻找好听的借口使不合理的行为合理化,从而达到推卸责任或安慰自己的目的。合理化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酸葡萄心理,即即把得不到的东西说成是不好的,就

13、像伊索寓言中所讲的那只狐狸一样,吃不到葡萄反说葡萄是酸的;又如某人想当官却未当成,便说官场黑暗啊;某人娶不到漂亮的老婆,就说漂亮的女人“红颜薄命”。,二、挫折与心理防卫机制,另一种是甜柠檬心理,即当得不到葡萄而只有柠檬时,就说柠檬是甜的,认为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东西都是好的。狐狸吃不到甜葡萄,只好吃酸柠檬,还硬说酸柠檬是甜的,正是它喜欢的,又如,某人娶不到漂亮的老婆,就说“丑妻在家使人放心”。,合理化作用,二、挫折与心理防卫机制,2、逃避作用(escape)逃向另一现实。例如回避自己没有把握的工作,而埋头于与此工作无关的嗜好或娱乐,以排除心理上的焦虑。逃向幻想世界。从现实的困难情境撤退,而逃到幻想

14、的自由境界,如此不但能避免痛苦,还可以使许多欲望获得满足。例如,“灰姑娘”型幻想,即一位在现实社会里倍受欺凌的少女,坚信她有一天可以遇到诸如英俊王子式的人物,帮助她脱离困境。例如:被人揍后,因为无力反抗,幻想痛打敌人以满足自己的报复心理。,二、挫折与心理防卫机制,2、逃避作用(escape)逃向生理疾病。例如学生害怕考试失败,竟在考试当天发烧,或士兵在战争时所患的战争神经症以及神经性视盲、神经性失声等。,二、挫折与心理防卫机制,3、压抑作用(repression)压抑是人们把痛苦的欲望、观念或经验压抑到无意识之中,减轻不安和焦虑的防卫方式。例如,失恋的人会避免提及过去的恋人,不愿回忆过去的“恋

15、情”,以避免痛苦。例如,一位中年妇女的独生女于十八岁时死于车祸,事情发生在十月份。当时她非常痛苦,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她把这不堪忍受的情绪抑制、存放到潜意识 中去,“遗忘”了。可以说感情留在意识之中,而观念却被忽视了。这些潜意识中的情绪不知不觉地影响她的情绪,果然她每年十月份均会出现自发抑郁情绪,自己不知道 为什么,药物治疗也无效。,二、挫折与心理防卫机制,4、代替作用(replacement)替代是指人的行为目标遇到障碍无法实现时,寻找其他替代目标,避免原目标受挫后发生不良心理反应。替代有升华和补偿两种方式。,二、挫折与心理防卫机制,升华是一种积极的替代,能起到积极的防卫作用。例如一个人提职未

16、成,转而潜心学术研究,取得突出成果如用跳舞,绘画,文学等形式来替代性本能冲动的发泄。又如,有位保险公司的火灾调查员,每次听到哪里有火灾,就马上跑过去看,以便调查起火的原 因,帮助公司鉴定,是否需要负责给予赔偿。这位职员每到火灾现场时,总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兴奋。因为他从小就有这种玩火的欲望,却不会随便去放火,变成纵 火犯。反而善于利用,当了一名火灾调查员,为公司服务,可以说是升华作用典型之例。例如:在学校被人欺负,是以努力考进警校,以维护社会正义。,二、挫折与心理防卫机制,又如,歌德在失恋中得到灵感与激情,才有了脍炙人口的世界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如,一女青年与男朋友在大学期间就确定了恋爱关系,但

17、男友在她的帮助下刚在城市找到满意的工作就当了“陈世美”,女青年一咬牙,考上了研究生,有了更辉煌的前途。补偿是指个人因心身某个方面有缺陷不能达到某种目标时,有意识地采取其他能够获取成功的活动来代偿某种能力缺陷而弥补因失败造成的自卑感。例如,某女子因身体发育有缺陷而努力学习,以卓越成绩赢得别人的尊崇。,二、挫折与心理防卫机制,补偿作用,I was never a good athlete,but Im a very good salesman!,二、挫折与心理防卫机制,5、投射作用(projection)投射作用是指把自己所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意念、欲望转移到外部世界或他人身上,在无意识

18、中减轻自己的内疚、压力、焦虑和不安。如待人尖刻刁钻的人,往往觉得别人不怀好意;想占公家便宜的人,也相信别人都在占公家的便宜。如,一个学生平素学习不努力,考试作弊,则认为别的同学学习也不努力,考试善于作弊,而且与自己比较有过之而无不及。“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属于这种情况。如强奸犯认为受害者穿着暴露,才引发他犯罪。,二、挫折与心理防卫机制,二、挫折与心理防卫机制,6、表同作用(identification)表同作用是指自己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建立与另一个人、另一团体的同一性。如:借抬高自己所在学校、所在单位的同时,间接地赞誉和抬高自己,求得别人的认同。如炫耀表白自己和某名人的关系,把别人具有的、

19、自己羡慕的品质加在自己头上,以提高自己的信心、声望、地位,从而减轻挫折感。如个人为了迎合对自己利益相关的人,如父母、师长、上级,在思想及行为上模仿他们,照着他们的希望行动以减少可能的挫折,就是一种表同作用。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成功或满足时,将自己比拟为某一成功者,模仿他的穿着、言行,宛如自己获得了成功,以此得到心理满足。比如追星族弄一发型跟他心中的某个偶像一模一样,就是因为这能让他潜意识里觉得自己身上有偶像的一部分,于是对自己的自我意象有提升作用。,二、挫折与心理防卫机制,表同作用的一种形式,二、挫折与心理防卫机制,7、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个体为了防止某些不

20、好的动机呈现于外表行为,或防止不必要的伤害,采取与动机相反的行为方式。例如,明明是内心需要,喜爱的对象,在行为上反而极力排斥;过分炫耀自己的优点,可能是由严重的自卑所致;过分的逢迎献媚者,可能是怀有敌意或某种企图。再如,对丈夫前妻留下的孩子怀有敌意的继母,往往特别溺爱孩子,企图证明她没有敌视孩子;“恨”自己真正喜欢的某人或某事物,或者“爱”自己所恨的竞争对手或 所不喜爱的职务。又如,某些人发现自己有同性恋倾向,无法接受,结果成为强烈的反同性恋者。,二、挫折与心理防卫机制,8、抵消(undoing)抵消作用是指用某种象征性的活动或事情来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借以赎罪补过,减少心理冲突和痛苦

21、。如某人做了错事或坏事以后,便采取忏悔、苦修、修庙建寺、造福他人等形式,使潜意识中的罪恶感获得解脱,消除来自超我与外界的压力。如一个丈夫在娱乐城玩得太晚而回家很迟,他也许会为妻子带回较贵重的礼物来抵消他的愧咎之情。如不小心打喷嚏沾到人,说对不起,以抵消自己内疚的心理。,二、挫折与心理防卫机制,9、否认作用(denial)否认作用是把发生的不愉快事情加以否定,认为它根本没有发生。这属于一种较简单而原始的心理防御机制,在日常生活中也较常见。例如,小孩打破东西闯了祸,往往用手把眼睛蒙起来;癌症病人否认自己患了癌症;妻子不相信丈夫突然意外死亡;某些女孩被人强奸后,回忆起强奸过程会一片空白,或记忆不清楚

22、,这就是无意中启动了否认。每个人由于个性特点不同,采取的防卫方式也是不同的。,以上挫折防卫机制,往往是人们在遇到挫折时不自觉地运用的挫折防卫机制,它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挫折防卫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人们提高和保持个人自尊,躲避或减轻焦虑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可以起到使人适应挫折,减轻精神痛苦,促进发展的作用,如:其中“升华”是最有积极性和建设性的,“补偿、认同、幽默、淡化”等也有积极意义,积极的挫折防卫机制是把挫 折变为前进动力的重要方式。,二、挫折与心理防卫机制,另一方面挫折防卫机制如果使用不当,或者过度,不仅不能减轻紧张和焦虑,反而可能破坏心理活动的平衡,会使人逃避现实,降低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妨碍个人的社会适应,从而导致更大的挫折,还有可能造成心理异常和行为偏差,甚至心理疾病,如:“文饰、反向”等具有掩饰性,“压抑、幻想、否定、逃避、退化”等具有 逃避性,“转移、投射”等具有攻击性。因此我们必须学会适当地运用 挫折防卫机制。,二、挫折与心理防卫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