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喻山水》文化常识.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62871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2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诸子喻山水》文化常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诸子喻山水》文化常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诸子喻山水》文化常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诸子喻山水》文化常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诸子喻山水》文化常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诸子喻山水》文化常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诸子喻山水》文化常识.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诸子喻山水文化常识,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学生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2、老子,即老聃,原名李耳,字伯阳,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作道德经,又名道德真经 3孙子又称孙子兵法,作者: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先秦兵家的代表人物 4、孟子,名轲,字子舆,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被尊称为“亚圣”。5.管子,即管仲,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6.徐子:名辟,孟子弟子。,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孔子说:

2、“譬如用土堆山,就差一筐土还未完成,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填平洼地,即使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倒入,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以“为山”为喻,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事情的成败在于人的作为。做事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努力进取,终将获得成功。关键不在于力量大小,而在于意志是否坚定,是否持之以恒。,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上面如果不是有辽阔的天,就不能覆盖整个世界;心胸如果没有大地那样宽广,就不能完全负载万物。泰山对土石没有好恶之心所以能够形成它的高大;江海对细流不加选择,所以能够形

3、成它的浩瀚。所以君主的气魄要像天地那样宏大使万物齐备,心胸要像山海那样宽广使国家富强。,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韩非子大体君主没有因忿怒而对臣民的残害,臣民没有因积怨造成对君主的祸患,君主和臣下都返璞归真,以道为归宿。所以长远的利益积聚了,巨大的功业建立了,名望树立于生前,恩德流传于后世,是治理国家的最高境界。以“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为喻,揭示道理;君王要有宏大的气魄,宽广的心胸,才能使民富国强,才能建立功业且德泽后世,才能达到国家大治。,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

4、,故能成其圣。管子形势解大海不拒绝各种各样的水,所以才能成就它的博大;大山不拒绝形形色色的土石,所以才能成就它的高耸;开明的君主不满足手下的人才,所以能成就他手下众多人才;学者不厌倦学习,所以他能达到圣人的境界。以“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为喻,说明治国治学上也应有兼容并包的宏大气度,这样,明主才能聚集更多的百姓,才能达到圣人的境界。,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孔子说:“智慧的人喜好水,仁义的人喜好山;智慧的人喜好活跃的思维,仁义的人喜好宁静的处世态度;智慧的人容易快乐,仁义的人容易长寿。”聪明人通达事理,反应敏捷而思维活跃,

5、性格活泼好玩如流水,用水来喻智者,认为智者天性容易亲近水并以水为乐。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厚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像山般沉稳,用山来喻仁者,认为仁者天性自然亲近山,并因恬静自安而得以长寿。,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孔子站在河岸上说:“逝去的时光如同这河水,日夜不停。”以河水为喻,发出对时光易逝,一去不返,往事难再的慨叹;同时勉励人们珍惜时间,效法流水不舍昼夜,不断前进,不断进取的精神,努力进取修业。,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徐辟问:“孔子经常推崇水,说水啊!水啊!,从

6、水中得到什么呢?”孟子回答说:“有源泉的水都是滚滚而来,昼夜不停,先注满沟渠再前进,最终到达了大海。有本源的事物便像这样的,取这一点罢了。,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如果没有根源,就像七八月时的大雨倾盆,沟渠都被注满了;但是它们的干涸(也是)站着就能等到的。所以做学问若是名过其实,真正的君子都认为是可耻的事。”用水喻人品学识,强调务本求实,反对一个人的名誉声望与实际不符,要求人们像水一样,有永不枯竭的生命活力,不断进取,循序渐进,自强不息。,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

7、,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孟子说:“孔子登上了东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了泰山,觉得天下变小了,所以看过大海的人,就难以被别的水吸引了,在圣人门下学习的人,就难以被别的言论吸引了。观赏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观赏它的壮阔的波浪。日月都有光辉,细小的缝隙一定都被照到。流水这东西,不流满洼坑就不再向前流;君子有志于道,不到相当程度就不可能通达。”以“登山”“观海”喻“游于圣人之门”,表达为人,治学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然后以“观水有术”推进一层,说明治学基础要扎实,要循序渐进,逐步通达。,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

8、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8章 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并坚守理想),所以(水性)接近于道理。上善的人居处要(像水流低处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深渊静默的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润泽万物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堵止开流那样)守信用,为政要(像水净化污秽那样)理政治国,办事要(像水随物赋形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涸溢随时那样)顺时而动。正因为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过失。把水视为“道”之化身,歌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默默奉献的精神。,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9、,故能为百谷王。老子第66章 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他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川汇集的地方。从江海善于处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成为百川之王的角度,申述“谦下不争”的主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第78章遍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什么能胜过它。这是因为水(柔弱得)没有什么能改变它。弱胜过强,柔胜过刚,遍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从水性“柔弱”与“威猛”并存的角度,揭示水性的两重性,并从“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角度,表达老聃为政“贵柔”的主张。,夫兵形象水,

10、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虚实篇 作战的方式有点像水,水运动的规律是避开高处向下奔流,作战的规律是避开敌人坚实的地方而攻击敌人的弱点,水因地形而制约它奔流的方向,作战则根据敌情而决定取胜的方针。所以作战没有固定的方式,就像水没有固定的形态一样。能根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叫做用兵如神。从水形喻兵形,强调用兵“变”的原则,顺应敌人的变化而变化,实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一)孔子喻山水:以“为山”为喻,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事情的成败在于人的作为。做事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努力进取,终将获得成功。关键不在于力

11、量大小,而在于意志是否坚定,是否持之以恒。聪明人通达事理,反应敏捷而思维活跃,性格活泼好玩如流水,用水来喻智者,认为智者天性容易亲近水并以水为乐。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厚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像山般沉稳,用山来喻仁者,认为仁者天性自然亲近山,并因恬静自安而得以长寿。以河水为喻,发出对时光易逝,一去不返,往事难再的慨叹;同时勉励人们珍惜时间,效法流水不舍昼夜,不断前进,不断进取的精神,努力进取修业。,(二)韩非子喻山水 以“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为喻,揭示道理;君王要有宏大的气魄,宽广的心胸,才能使民富国强,才能建立功业且德泽后世,才能达到国家大治。(三)管子喻山水 以“海不辞水,故能成其

12、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为喻,说明治国治学上也应有兼容并包的宏大气度,这样,明主才能聚集更多的百姓,才能达到圣人的境界。,(四)孟子喻山水 用水喻人品学识,强调务本求实,反对一个人的名誉声望与实际不符,要求人们像水一样,有永不枯竭的生命活力,不断进取,循序渐进,自强不息。以“登山”“观海”喻“游于圣人之门”,表达为人,治学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然后以“观水有术”推进一层,说明治学基础要扎实,要循序渐进,逐步通达。,(五)老子喻山水 把水视为“道”之化身,歌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默默奉献的精神。从江海善于处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成为百川之王的角度,申述“谦下不争”的主张。从水性“柔弱”与“威猛”并存的角度,揭示水性的两重性,并从“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角度,表达老聃为政“贵柔”的主张。,(六)孙子喻山水 从水形喻兵形,强调用兵“变”的原则,顺应敌人的变化而变化,实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全文主旨,从山、水立说,设喻说理的形象化议论方法,将山水的特性、特征象征化,或喻性情,或喻时光,或与人品,或喻治学,借以深入浅出地表明从山水中获取的生命体验、治世之术、用兵之道和人生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