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求》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63570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9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供求》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货币供求》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货币供求》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货币供求》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货币供求》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币供求》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供求》课件.ppt(9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一节 货币需求,第二节 货币供给,第三节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理解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含义及实质,以及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货币供求均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概念、类型及经济影响。,一、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量,(一)货币需求,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一节 货币需求,货币需求是指商品流通或商品交换时对货币的需求。也是指个人、企业和政府对货币流通、支付或价值储存手段的需求,或购买股票、债券,或以货币形式把价值保存起来以备将来需要时使用的需求等。由于个人对不同资产的偏好是不同的,所以人们保有财富的方式也是不同的,表现在持有各种资产的数量和比例结构是不同的,而且处

2、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整个社会的货币需求在量上是不稳定的。,一、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量,(二)货币需求量及类型,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一节 货币需求,1.微观货币需求与宏观货币需求,微观货币需求是从企业、个人或家庭等微观主体的持币动机、持币行为的角度进行考察,分析微观主体在既定的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和其他经济条件下,保持多少货币,才能使机会成本最小、所得收益最大。,宏观货币需求是从宏观经济角度进行考察,是指一个国家在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与商品生产、流通所必需的货币量。,货币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部门(个人、企业、政府)在既定的经济社会技术条件下需要货币数量的总和,一、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量,(二

3、)货币需求量及类型,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一节 货币需求,2.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是指经济主体在不考虑价格变动时的货币需求。,实际货币需求则是指各经济主体所持有的货币量在扣除物价因素之后的余额。,实际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物价指数,一、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量,(二)货币需求量及类型,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一节 货币需求,3.最适货币需求量与实质货币需求量,最适货币需求量是指既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不使经济运行出现危机及通货膨胀的合理的货币需求量。它由现有的经济状况、经济发展潜力,以及经济主体行为的变化趋势和政府的经济发展意图等因素决定。,实质货币需求量是由现实的经济主体的经济行

4、为所形成的货币需求量。它由经济主体现有的收入、支出、预期以及政府的经济政策等因素决定,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需求量。,一、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量,(二)货币需求量及类型,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一节 货币需求,4.货币存量和货币流量,货币需求的存量是指在一定经济运行条件下的某一确定时刻的货币需求量。,货币需求的流量则是在某一确定时期内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货币需求量。,二、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一)收入状况,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一节 货币需求,收入状况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其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表现为收入数量和时间间隔两个方面。在一般情况下,货币需求量与收入的高低成正比。,二、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二)信用

5、的发达程度,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一节 货币需求,在一个信用发达、信用制度健全的国家里,货币需求量较少;而在一个信用制度不健全的社会里,人们要取得贷款或现金就不太容易,增加了整个社会的货币需求量。,二、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三)市场利率,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一节 货币需求,人们根据利率升降变动,往往在持有货币和持有有价证券之间做出选择,从而引起货币需求的变动。在正常情况下,市场利率与货币需求成负相关关系。,二、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四)消费倾向,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一节 货币需求,消费倾向是指一定时期人们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消费倾向与货币需求量成同方向变动关系,即消费倾向大,则货币需求量也大

6、;反之亦然。,二、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五)货币流通速度、社会商品可供量和物价水平,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一节 货币需求,MPQ/V,M货币需求量 P物价水平 V货币流通速度 Q社会商品可供量,物价水平和商品可供量同货币需求成正比货币流通速度同货币需求成反比,二、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六)人们的心理预期和偏好,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一节 货币需求,一般而言,当人们预期企业利润趋增时便会增加交易性货币需求,相反,则减少货币的交易性需求。当人们预期证券投资收益丰厚时,就会减少货币需求而转向持有证券;预期证券投资收益微薄时,则会增加货币需求而减少证券持有量。偏好全凭个人爱好,有人偏好货币,也有人偏爱其他

7、金融资产。前者多,则货币需求增加;后者多,则货币需求减少。,加息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第三章 货币供求,【专栏31】,中国人民银行于2004年10月29日宣布提高利率,其中,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从原先的198,提高到225,幅度为27个基点。其他存贷款利率也相应进行了调整。这次利率调整的效应是显著的。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05年11月末,上海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9 3924亿元,当月新增3416亿元,同比多增1389亿元,同比增长151,增速比上月提高07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14 6104亿元,当月增加122亿元,同比少增787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继续回落。

8、,三、货币需求函数,(一)组成货币需求函数的变量,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一节 货币需求,1.规模变量 规模变量是指决定货币需求规模的变量,它包括财富和收入。,2.机会成本变量 机会成本变量是指那些为达到持有货币的经济效益最大而使持币比率改变的因素,包括市场利率、有价证券的收益率、预期通货膨胀率、货币自身的收益率和其他资产的收益率等。,三、货币需求函数,(一)组成货币需求函数的变量,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一节 货币需求,3.其他变量 其他变量是指除规模变量和机会成本变量之外的其他影响货币需求的经济因素,如人口、金融机构数量的变动以及现金与货币总存量比率、非银行金融资产与全部金融资产比率的变化等。,三

9、、货币需求函数,(二)凯恩斯流动性偏好货币理论及货币需求函数,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一节 货币需求,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1936年著名的就业、利息及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一种被称为流动性偏好的全新的货币需求理论。所谓流动性偏好,就是说人们宁愿持有流动性高但不能生利的现金和活期存款,也不愿持有股票和债券等虽能生利但较难变现的资产,这一流动性偏好便构成了对货币的需求。,三、货币需求函数,(二)凯恩斯流动性偏好货币理论及货币需求函数,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一节 货币需求,凯恩斯学派认为,人们心理上的“流动性偏好”或人们的货币需求是由三个动机决定的,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三、货币需求函数,(二)

10、凯恩斯流动性偏好货币理论及货币需求函数,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一节 货币需求,1.交易动机 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货币需求。这一货币需求的数量与收入成正相关关系。,2.预防动机 为了防止未来收入减少或支出增加这种意外变化,还必须经常地保持一定数量的用于应付意外的、紧急需要的货币。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与收入成正相关关系。,三、货币需求函数,(二)凯恩斯流动性偏好货币理论及货币需求函数,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一节 货币需求,3.投机动机 投机动机指人们对闲置货币余额的需求。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与利率水平成负相关关系。,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一节 货币需求,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可用函

11、数式来表示:,货币需求交易动机货币需求预防动机货币需求投机动机货币需求,交易性货币需求 M1,投机性货币需求M2,L1(Y),L2(r),关于收入Y的函数,关于利率r的函数,M=M1+M2=L1(Y)+L2(r)=L(Y,r),三、货币需求函数,(三)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理论及货币需求函数,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一节 货币需求,弗里德曼认为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1.总财富 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首要因素是预算约束,也就是说,个人所持有的货币以其总财富量为限。总财富是各种资产形式的总和。由于总财富很难直接计算,所以弗里德曼便用恒久性收入作为财富的代表。恒久性收入是指过去、现在和将来

12、的加权平均数,即长期收入的加权平均数。,三、货币需求函数,(三)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理论及货币需求函数,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一节 货币需求,2.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两者构成的比例 总财富中人力财富所占比例较大,人们为了应付紧急需要,就会持有较多的货币;反之,则只需持有较少的货币。,三、货币需求函数,(三)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理论及货币需求函数,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一节 货币需求,3.货币及其他各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人们持有多少货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人们对持有货币和持有其他资产的利弊得失的权衡,特别是对持有货币和持有其他资产所取得的收益的比较。,三、货币需求函数,(三)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

13、量理论及货币需求函数,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一节 货币需求,4.影响货币需求的其他因素 这类因素是指收入以外的影响货币效用的其他因素或变量。例如,对货币的偏好程度以及人们对未来经济稳定的预期等。,三、货币需求函数,(三)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理论及货币需求函数,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一节 货币需求,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MP实际货币需求;Y恒久收入;W非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的比例;rm货币的预期收益率;rb固定收益的债券收益率;re非固定收益的股票收1/Pdp/dt预期物价变动率;益率;U货币的效用和影响货币需求的其他因素,一、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量,(一)货币供给,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二节 货币

14、供给,货币供给是指货币供给主体向社会公众供给货币的经济行为。全社会的货币供给量都是通过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以及特定的存款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而形成的。货币供给主体向社会公众供给货币的经济行为,也称为动态货币供给。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完成,以中央银行供给基础货币为起点,以商业银行运用基础货币为中间环节,以非银行部门转移、结算货币为重点,形成一个复杂的货币供给系统。,货币供给主体,中央银行,现金货币供给;商业银行,存款货币供给。,为什么说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又是内生变量?,货币供给是内生还是外生,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中央银行能不能通过货币政策的实施有效的调控货币的供应量,政府能不能有效的干预经

15、济。其实很难简单的说货币供给是一个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货币供给既具有内生性,同时具有外生性。基础货币由央行投放,货币乘数受央行宏观调控,货币供给量在一定程度上受货币政策所左右,货币供给具有外生性;但是货币供给量还会受到经济体系中其他经济主体行为的影响,投资、收入、储蓄、消费这些经济因素使中央银行难以绝对控制货币供给。因此,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和外生性双重性质。,一、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量,(二)货币供给量,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二节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量是指在企业、个人以及各金融机构中的货币总存量。,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货币层次的划分,M0现金,即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金,包括居民手 中的现金和

16、企业单位的备用金,不包括商业银行的 业务库存现金。,M1M0+可转让本币存款和在国内可直接支付的外币存 款,M1是狭义货币的范畴,它是现实的购买力。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是M1的主要构成部分。,一、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量,(二)货币供给量,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二节 货币供给,M2狭义货币和准货币,即M1+一定期限内的(3个月到一 年之间)单位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外汇存款+大额可 转让定期存单(CDS)。,M3广义货币,即M2外汇定期存款+商业票据+互助金存 款+旅行支票。,一、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量,(二)货币供给量,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二节 货币供给,2.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M0=现金流通量M1=M

17、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 信用卡存款(狭义货币)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机关定期存款+证券公司客户 保证金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广义货币)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严格意义上的广义货币),二、货币供给体系和银行体系,(一)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创造通货及准备金,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二节 货币供给,1中央银行创造通货,各国法律一般都授予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的权利,只有中央银行才有权印制法定货币,并将其投放到经济运行中去。我国人民币是法定货币,由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二、货币供给体系和银行体系,(一)中央

18、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创造通货及准备金,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二节 货币供给,1中央银行创造通货,人民币发行程序,发行库,业务库,流通领域,人民币存量,(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出库,入库,现金投放,现金归行,二、货币供给体系和银行体系,(一)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二节 货币供给,2中央银行创造存款准备金,根据法律规定,商业银行要在中央银行开立存款准备金账户,并保留必要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同时也可以保留超额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提取现金要减少其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而存人现金则增加其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与其他银行结算时也可以通过存款准备金账户的变动结清差

19、额。存款准备金和现金都是中央银行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通常情况下商业银行要在中央银行开设存款准备金账户,通过该账户完成票据结算、与其它商业银行的资金往来。超额准备金: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那部分就为超额准备金。,二、货币供给体系和银行体系,(一)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二节 货币供给,2中央银行创造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增加的途径:,(1)中央银行收购黄金与外汇,要通过商业银行来完成,在增加外汇储备及收购黄金的同时,

20、也增加了商业银行存款准备。(2)中央银行向财政提供资金支持。(3)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再贴现、再贷款、证券回购、公开市场操作等,二、货币供给体系和银行体系,(二)商业银行与存款创造机制,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二节 货币供给,在二级银行制下,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可以将流通中的现金纳入银行转化为存款,发放贷款则使该存款按一定的比例派生出新的存款货币。,商业银行的存款又可按存款创造的过程分为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原始存款是指客户以现金形式存入商业银行系统的款项,是商业银行系统从中央银行获得的最初存款。派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通过放贷、贴现、投资等业务转化而来的存款,也称衍生存款。,二、货币供给体系和银行

21、体系,(二)商业银行与存款创造机制,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二节 货币供给,商业银行的派生存款过程:,前提假定:(1)银行体系由中央银行和多家商业银行组成;(2)客户不再留有现金而将全部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无现金漏损);(3)实行部分准备制,法定存款准备率为10,各商业银行均保留法定存款准备金,其余资金全部进行贷款;(4)客户的资金全部通过商业银行转账结算。,二、货币供给体系和银行体系,(二)商业银行与存款创造机制,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二节 货币供给,现有A企业将销售所得10万元支票存入开户银行甲。当这一支票经过中央银行组织的票据交换后(票据交换一般由中央银行完成),甲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账户

22、上增加了10万元,同时在客户的活期存款账户上增加金额10万元。,甲银行的T型账户表现为:,(二)商业银行与存款创造机制,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二节 货币供给,甲银行,B企业,C企业,乙银行,(保留1000001010000元的存款准备),发放贷款90000元,支付C企业的购货款90000元,存入90000元支票,甲银行和乙银行的账户情况分别为:,甲银行,(二)商业银行与存款创造机制,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二节 货币供给,乙银行,D企业,E企业,丙银行,(保留90000109000元的存款准备),发放贷款81000元,支付C企业的购货款81000元,存入81000元支票,乙银行和丙银行的账户情况分别

23、为:,乙银行,二、货币供给体系和银行体系,(二)商业银行与存款创造机制,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二节 货币供给,以此类推,只要满足存款派生的前提条件,这个过程将循环往复下去。,从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过程可以看出,当原始存款全部转化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过程标志着存款货币创造过程的结束。原始存款总额=法定存款准备金总额,二、货币供给体系和银行体系,(二)商业银行与存款创造机制,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二节 货币供给,观察上述过程,各家银行的存款额表现为一个无穷递减等比数列:100 000元,90 000元,81 000元,72 900元,可用以下公式对该数列求和:,得存款总额为:1 000 000 元,即原始

24、存款乘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二、货币供给体系和银行体系,(二)商业银行与存款创造机制,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二节 货币供给,派生存款是商业银行系统资金运用所创造出来的存款,是存款总额超过原始存款的那部分。如果用D表示存款总额,以 D表示经过派生的存款变动额,以R表示原始存款的变动额,以rd表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存在以下计算公式:,D=D+RD=R/rd 即 D/R=1/rd=k(简单派生倍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越低,派生倍数就越高,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的能力就越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越高,派生倍数就越低,商业银行存款扩张的能力就越弱。,派生倍数的计算,k为派生倍数,也称为简单存款乘数或简单派生

25、倍数,rd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原始存款增加额Dd,活期存款增加额D,,简单派生倍数=(活期)存款总额/原始存款总额,简单派生倍数=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也可以将该式理解为创造1单位存款,需要的法定准备金,简单派生倍数rd的取值一定要适度,当rd趋向于零时,也就意味着没有存款准备金,此时简单派生倍数k将趋向于无穷大,意味着很少的原始存款将派生无穷大的总存款,由此会产生巨大的信用违约风险。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越低,意味着原始存款的金额越低,存款准备金越低,用于创造存款货币的资金越多,所以存款派生倍数越大。,存款派生过程的理解,存款派生的过程实际上是全部的原始存款转化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过程,由于转化为法定

26、准备金的那部分存款不能再参加存款货币创造过程,所以直到原始存款全部转化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无资金再转化为存款准备金),存款货币创造过程结束。简单派生倍数=(活期)存款总额/原始存款总额=(活期)存款总额/法定存款准备金总额,二、货币供给体系和银行体系,(二)商业银行与存款创造机制,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二节 货币供给,商业银行可能保留超额准备金,客户获得收入后也可能从银行提取一部分现金,当存款人把一部分活期存款转化为定期存款时,也会对派生存款造成影响。假设:超额准备率为e,现金漏损率为,定期存款的准备金率为rt,活期存款转变成定期存款的比率为t,则修正后的派生倍数为:,(三)、派生倍数的修正,现金

27、漏损率超额准备金率定期存款准备的影响,派生倍数的修正是对前面的简单派生倍数而言的,是放松了原假设。,现金漏损比率,原假设中简单假定客户将所有现金都存入银行系统,不提取现金,这是不现实的,如果在存款派生的过程中某一客户提取现金,则现金会流出银行系统,出现现金漏损,其与活期存款额之间的比率称为现金漏损比率(c),它的存在必使派生能力下降,考虑它进去,派生倍数可修正为,超额准备金,前面假定超额准备金全部贷出,实际上银行的实有准备金总会多于法定准备金,有一定数额的超额准备金(既可能因为找不到借款人也可能因为防止意外提现原因),它们与存款额之比称为超额准备金率e,也影响了银行存款的创造,于是派生倍数k进

28、一步修正为,定期存款准备,一个企业不会只有活期存款账户,总会把一些暂时不用的资金从活期存款账户转入定期存款账户(最简单的理财技能)。在前面各因素的分析中,由于现金漏损和超额准备金完全脱离存款的创造过程,我们可以将 和 直接简单地加入分母,但是定期存款比率则不行。这是因为定期存款也参与存款创造,只是它要交法定准备金,比率低于活期存款。若活期存款转定期存款的比率为,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为rt,则派生倍数k修正为:,关于修正系数里分母中的其它参数,我们可以理解为它们的作用或功能等价于存款准备金率rd。现金漏损率、超额准备金率、定期存款中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等,它们的功能都类似于活期的法定存款准备金

29、率,所以将它们都写在分母上。,例题,假设原始存款为1000元,当法定准备金率为8时,计算:(1)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的存款总额为多少;(2)派生存款总额为多少。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的存款总额为:1000/0.0812500(元)派生存款总额为:12500-100011500(元),例题,原始存款1000万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0%,提现率5%,超额准备金率5%,试计算整个银行体系的派生存款。解:派生存款总存款原始存款 10001/(10%+5%+5%)1000 4000(万元),例题,已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6,提现率为10,超额准备金率为8,定期存款与活期总存款比率为50%,定期存款的法定存款准

30、备金率为2%,试计算存款派生倍数。答案:1/(6108+50%*2%)4,二、货币供给体系和银行体系,(三)货币供给模型,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二节 货币供给,1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对于货币供给可作如下概括:(1)在二级银行体制下,货币供应量有两种形式:现金货币和存款货币。现金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由商业银行投入流通;存款货币是由商业银行系统创造出来的。现金货币与存款货币可以相互转化。(2)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的基础是准备金,包括在中央银行准备金存款(法定和超额)和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现金和中央银行准备金存款可以相互转化。(3)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款的变化,要受制于中央银行的行为。,二、货币供给体

31、系和银行体系,(三)货币供给模型,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二节 货币供给,1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款是整个货币供给的基础,通常称之为基础货币,或者高能货币;而现金和存款货币构成货币供给量。,把基础货币用字母B表示,货币供给用字母M表示,用m表示货币供给与基础货币之间的倍数关系,则有以下的基本公式:MmB,二、货币供给体系和银行体系,(三)货币供给模型,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二节 货币供给,如果C代表现金,D代表存款货币,R代表商业银行准备金存款,代入上式则推导出以下表达式:,在整个货币供给的过程中,现金的数量并没有变化,中央银行发行多少,流通中就只能有多少。,其中,m即,被称为

32、货币乘数,表示货币供给与基础货币之间的倍数。图9-2表示出货币供给中各有关因素的相互关系。,C,D,R,C,基础货币(B),货币供应量(M),C,D,R,C,基础货币(B),货币供应量(M),二、货币供给体系和银行体系,(三)货币供给模型,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二节 货币供给,2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量,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高能货币,是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公众持有的现金。在货币供给机制中,基础货币是存款货币得以倍数扩大的源泉所在,是支撑整个货币供给过程的基石。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基础货币,则通过乘数作用会倍数地影响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等于通货(即流通中的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的总和

33、;而基础货币等于通货和准备金的总和。货币乘数=货币供给/基础货币=(流通中的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存款准备金+库存现金)基础货币=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通货,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即支票存款账户,通常对该账户签发支票无任何限制。西方商业银行在很长一段时间被禁止对该账户支付任何利息,只能通过一些“免费”服务来吸引客户,存款人享有对该账户签发支票、提款、转账的权利。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仍对活期存款账户支付利息的国家之一。储蓄存款,银行对该账户支付较低利息,面额不限,允许客户随时提取。定期存款(主要是大额定期可转让存单,即C

34、Ds)。有固定的到期日和确定的利率,面额不限,银行通常对定期存款账户支付较高的利息。这是银行稳定的一项资金来源,采用存折、存单形式,其中大额定期可转让存单(CDs)可在二级市场上转让,对存款人有较大的吸引力,银行常用这种工具向富有的个人筹资。以上三类存款在西方发达国家有严格的区分,二、货币供给体系和银行体系,(三)货币供给模型,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二节 货币供给,3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量,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的扩张倍数,它说明由于基础货币变化而引起的货币供应量增减的幅度。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之间存在倍数关系,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就是货币供应量。,不同的货币层次对货币乘数的影响不一样。,二、货

35、币供给体系和银行体系,(三)货币供给模型,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二节 货币供给,狭义货币供应量M1,M1=C+Dd=(1+c)/(rd+e+c+rtt)B,M1的货币乘数,广义货币供应量M2,M2=M1+A=(1+c+a)/(rd+e+c+rtt+ara)B,M2的货币乘数,(四)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货币乘数=货币供给/基础货币=(流通中的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存款准备金),1、现金(通货)比率(c)通货比率是指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取决于社会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1)公众的流动性偏好程度(2)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它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3

36、)银行体系活期存款的增减变化(活期存款作为分母影响通货比率)(4)收入、财富的变动。收入增加,流动性偏好增加时c增加(5)其他因素 信用发达程度、心理预期、突发事件、季节性因素2、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rd)其中rd越大,货币乘数越小,M2=M1+A=(1+c+a)/(rd+e+c+rtt+ara)B,(二)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3、定期存款比率(t)定期存款比率是指商业银行的定期对活期存款的比率(1)定期存款利率,t(2)其他金融资产收益率,t(3)收入或财富变动,t,M2=M1+A=(1+c+a)/(rd+e+c+rtt+ara)B,(二)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4、超额准备金比率(e)超额准备金

37、比率指商业银行保有的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那部分准备金对活期存款的比率(1)市场利率,e(2)借入资金的难易程度及资金成本如果商业银行从央行或他行拆入资金成本较低,则减少超额准备金。(3)社会大众的资产偏好及资产组合调整如果大众偏好通货,则较高的提现率使得商业银行为防止清偿能力不足而增加超额准备金(4)社会的资金需求程度如果社会需要大量资金,且利率较高,商业银行将减少超额准备金,M2=M1+A=(1+c+a)/(rd+e+c+rtt+ara)B,5 其它货币工具的影响对于广义货币M2,如储蓄存款、定期存款、CD、NOW、货币市场存款账户等,这些金融工具会影响货币乘数,这些金融工具的存款准备金率为

38、ra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Negotiable Order of Withdrawal Account)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Negotiable Certificates of Deposits),M2=M1+A=(1+c+a)/(rd+e+c+rtt+ara)B,计算题,如果现金比率(现金一存款率)是0.38,法定准备率是0.18,货币乘数是多少?如果增加100亿元的基础货币,则货币供给量会增加多少?解:货币乘数计算公式(1)货币乘数=(1+0.38)/(0.38+0.18)=2.46(2)若基础货币增加100亿元,则货币供给量会增加M=2.46X100=246亿元,中央银行想使流通中的货币量

39、增加1200万元,如果现金比率是0.2,法定准备率是0.1,中央银行需要在金融市场上购买多少政府债券?(1)货币乘数为(1+0.2)/(0.2+0.1)=4(2)中央银行需要在金融市场上购买的政府债券数量为 1200/4=300万元,货币乘数与存款派生(扩张)倍数的区别?,货币乘数与存款派生倍数的区别,(1)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存款派生(扩张)倍数又称存款乘数,是指总存款(或银行资产总额)与原始存款之间的比率。(2)货币乘数和存款货币扩张倍数的相同点为:二者都是用以阐明现代信用货币具有扩张性的特点。,货币

40、乘数与存款派生倍数的区别,(3)二者的差别:一是货币乘数和存款货币扩张倍数的分子分母构成不同,货币乘数是以货币供给量为分子、以基础货币为分母的比值;存款货币扩张倍数是以总存款为分子、以原始存款为分母的比值。二是分析的角度和着力说明的问题不同,货币乘数是从中央银行的角度进行的 宏观 分析,关注的是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与全社会货币供给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而存款货币扩张倍数是从商业银行的角度进行的 微观 分析,主要揭示了银行体系是如何通过吸收原始存款、发放贷款和办理转账结算等信用活动创造出数倍存款货币的。,一、货币供求均衡,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三节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货币供求均衡,是指货币供应量与

41、国民经济正常发展所需要的货币量大体保持一致。,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时,会产生经济过热、物价上涨,不利于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当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时,又会出现投资和消费需求不足、资源闲置、失业率上升、通货紧缩等经济萧条现象。,一、货币供求均衡,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三节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一)货币均衡,货币供求均衡是用来说明货币供给Ms与货币需求Md之间对比关系的一个概念,即Ms=Md,1.Ms=Md中的“=”并非纯数学概念,而应理解为基本平 衡和大体相等。2.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均衡,不是指某一时点上的静 态均衡,而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内的动态均衡。3.货币供求均衡既包括总量均衡,也包括结构

42、均衡。4.货币非均衡的原因往往不是单一的。,应注意几点:,一、货币供求均衡,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三节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二)信用货币供求均衡的自动实现,供求均衡的自动实现的三种方式:,1通过价格上涨实现货币供求均衡 2通过物价管制手段实现货币供求均衡 3通过动员闲置资源实现货币供求均衡,一、货币供求均衡,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三节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三)货币供求失衡的原因,1商品流通方面,假定前期货币供求是均衡的,即MV=PT。现期货币流通量MV不变,由于商品流通量发生了变化,会使货币供应量显得过多或不足。PT的变化可能来自价格水平的变化,也可能来自商品数量的变化。如果货币供应量保持稳定

43、或仅按商品数量的增长来确定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就有可能难以满足商品流量的需要,使货币供应量小于货币需求量,出现货币供求失衡。,一、货币供求均衡,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三节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三)货币供求失衡的原因,2货币流通方面,货币流通量决定于货币存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两个因素。在信用货币制度条件下,中央银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货币存量,但中央银行不能决定货币流通速度,从而不能决定货币流量。因此,货币供求的失衡原因来自货币流通方面也就不可避免。,一、货币供求均衡,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三节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四)货币供求与总供求的均衡,市场经济中,所有商品与劳务供给的目的均为取得等值的货币,以

44、做进一步的购买,并进行连续的生产与消费过程,表现为商品与劳务的供给和货币需求的联系。而货币的供给直接构成社会购买力,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如果用AS表示总供给,AD表示总需求,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联系表现为:ASMd MsAD,一、货币供求均衡,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三节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四)货币供求与总供求的均衡,由于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并且总需求更多地制约总供给的变化;而货币供给,从根本上说要满足或受制于货币需求。因此,上述关系可以进一步表示为:,AS,Md,Ms,AD,图 3-2 总供求与货币需求的关系,一、货币供求均衡,第三章 货币供

45、求,第三节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四)货币供求与总供求的均衡,从这个关系图中可以看出,总供求的均衡与货币供求均衡与否密切相关。如果货币供求失衡,或MdMs,或MsMd,在前一种状态下,货币供给不足,社会总需求不足,从而部分商品价值得不到实现形成积压;在后一种状态下,货币供给过多,社会总需求过大,会出现商品供应紧张和物价上涨。,AS,Md,Ms,AD,总供求与货币需求的关系,二、货币供求失衡的后果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三节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1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普遍地持续地上涨。,两个要点:(1)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水平即全社会所有的商品和劳务的平均价格水平的普

46、遍上涨,个别的或局部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上涨不能视为通货膨胀。(2)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过程,季节性、暂时性或偶然性的物价上涨,也不能视为通货膨胀。,二、货币供求失衡的后果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三节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1通货膨胀,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绝对均衡是难以做到的,物价水平保持在零状态是非常少见的,多数国家的大多年份,物价均处于上升状态。目前,很多国家的中央银行把物价水平控制在3%以内作为稳定物价的量化目标,二、货币供求失衡的后果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三节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2通货紧缩,大多数经济学家认同下面的看法,即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

47、平的持续与普遍下降。,在经济实践中,判断某个时期的物价下跌是否为通货紧缩,一是看物价水平是否由正转负,只有一般物价水平降为负数,才能视为通货紧缩。二是看物价水平在负数区间的持续是否超过了一定时间。,二、货币供求失衡的后果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第三章 货币供求,第三节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3中央银行对货币供求的调控,(1)应控制好基础货币的供应。(2)灵活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我国历次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第三章 货币供求,【专栏33】,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过多次通货膨胀,分别发生在1980年、19841985年、19881989年、19931994年和20032004年。199820

48、02年我国还出现了长达5年的通货紧缩,价格水平一直处于0附近。2002年底开始,我国经济出现过热苗头,2003年价格上涨再次抬头,2004年达到3.9。19931994年的通货膨胀及其治理:1993年,通货膨胀突破了两位数,199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到24.1。针对当时经济过热导致的宏观经济失衡、经济秩序紊乱的局面,1993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采取了16条以治理通货膨胀、消除经济过热为首要任务的综合治理措施。,我国历次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第三章 货币供求,【专栏33】,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坚持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49、。到1996年底,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收到明显成效,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国民经济实现“软着陆”。19982002年的通货紧缩及其治理:1998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首次出现负值,之后连续四年在0附近波动。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制定扩大内需的方针,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自1996年5月起8次降息,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引导贷款投向,执行金融稳定工作计划,促进商业银行深化改革,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到2000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了重要转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9万亿元,增长8;物价涨幅持续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4。,我国

50、历次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第三章 货币供求,【专栏33】,2003-2004年的宏观调控:2003年,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了粮食供求关系趋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等问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自2003年9月起快速上升,12月达到了3.2的水平;进入2004年后继续保持快速上涨态势,从1月份的3.2升至6月份的5.0,7、8、9三个月均维持在5以上的较高水平。2004年,中央根据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投资膨胀加剧、物价回升加快等新情况,及时加大了调控力度。2004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取得积极成效,又明确提出宏观调控仍处于关键阶段,多次强调要防止出现反弹。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