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节古代中西方教育思想遗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节古代中西方教育思想遗产.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节 古代中西方教育思想遗产,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春秋时期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而立”之年,从事创办私学的教育活动,行教四十余年。在封建社会被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1.教育的个体功能“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中庸)科学地认识到了遗传、环境、教育三者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与作用。,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一)
2、孔子的教育思想 2.教育对象:“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具有朴素的教育平等思想,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3.启发式教学:不愤不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颜渊:“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论语子罕),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4.论教师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孟子公孙丑上)关爱学生、无私无隐“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
3、语子罕)并说:“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二)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它是战国末期思孟学派的著作。全文1200多字,其内容包括教育的目的与作用、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师生关系等。它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一部最早、最完备的教育学专著。其中的教学相长、长善救失、豫时孙摩、藏息相辅、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是全文的精华。,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二)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1.教学相长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
4、曰:教学相长也。,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二)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2.启发诱导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二)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3.长善救失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三)韩愈的师道观 韩愈(768-824),唐代著名教育家、文学家。有师说、进学解等名著。他的思想核心是
5、主张复兴儒学,反对佛老学说,是一个重振儒学的卫道者。第一,尊师重道。第二,教师的任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第三,择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第四,师生关系:“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四)朱熹的读书法思想 朱熹(1130-1200),宋代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朱熹集宋代理学之大成,建立了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史称程朱理学,或程朱学派。,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四)朱熹的读书法思想 朱熹在40年的教育实践中,不仅重视如何教书,而且也非常重视指导学生读书。读书法成为朱熹整个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6、他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此不易之理也。”后来他的弟子荟萃他平日指导读书的语录,归纳为六条,称为“朱子读书法”,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等。,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一)苏格拉底(Socrates)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与其门徒柏拉图、徒孙亚里士多德并称“希腊三杰”。大约从30岁起,他开始聚徒讲学,向青年传授伦理、政治等方面的知识。把大部分精力花在教育青年的事业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苏格拉底
7、没有办过学校,他的教育活动主要是在广场、街上、作坊等场所劝人为善。,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一)苏格拉底(Socrates)的教育思想 1教育的作用与意义 人天生是有区别的,但是,不管这种区别有多大,教育能使人得到改进;禀赋差的人固然需要教育,即使禀赋好的人也应接受教育;越是秉性好的人越需要受教育,否则,好的秉赋就会使人变得难以驾驭。对于治国者来说,受教育更为必要;训练出大批具有聪颖智慧、美好道德的人才去治理国家,其贡献远远超过他一个人去参预政事。“与其自己去治人,不如训练能够治人的人更为有用。”,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一)苏格拉底(Socrates)的教育思想 2教育目的 教育
8、的目的就是培养治国人才,而治国人才首先者应该是有德行的人;道德问题是他的整个教育思想的核心;“美德即知识”。善是出于知识,而恶是出于无知。所以,美德就是关于善的知识。教育必须使人获得关于善的知识,从而去做美好的、光荣的事情。“美德是可教的”。知识是先天就有的,它们以一种模糊的状态潜藏于人们的心灵之中,必须通过教育才能使之显露、发展、明确起来。,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一)苏格拉底(Socrates)的教育思想 3产婆术(苏格拉底方法)在教育活动中,苏格拉底总是通过讨论和问答的方法来揭露对方观点中的矛盾,并逐步引导学生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教学方法被后人称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曾说:“我
9、不是授人以知识,乃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产婆术”包括四个步骤,即讥讽、助产、归纳、定义等。,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的学生。在雅典近郊阿卡德米圣殿附近的园林中创建一所学园,叫做阿卡德米学园(Academia),既开展教育活动,又进行学术研究。讲学授徒达40年。他在学园里撰写了两部巨著:理想国和法律篇,阐述了哲学王的教育思想。,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1教育的作用 首先,对国家来说,只有通过良好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理想国的顺从公民以及具有勇敢和智慧的
10、统治者;其次,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知识的种子存在于每个人的心灵之中,教师通过帮助学生自己去发现真理。教育是改造人性,陶冶德性,实现理想国的唯一手段。,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2哲学王的教育实施计划 培养执政的哲学家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武士的培养次之,而农、工、商的训练则放在最轻微的地位。国家的好坏取决于有执政的哲学王。这就是说,如果他们的理性发达,道德淳美,就能使国家达于理想境地,日益兴旺发达。教育既然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因而,柏拉图吸取了斯巴达的经验,强调教育必须掌握在国家手中,由国家严格控制。应当由德高望重,理性发达的人担任教育首长,领导一切教育事宜,其他任
11、何人不得干预,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和不变性。,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2哲学王的教育实施计划 国家领导教育,学校必有定制。第一阶段(出生-6岁):学前教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讲故事、做游戏和音乐唱歌活动。第二阶段(6-18岁):普通教育。男女儿童进入国家开办的初级学校接受教育。第三阶段(18-20岁):意志教育。培养英勇善战的军人。第四阶段(20-30岁):理智教育。使之成为哲学家,即国家的官吏。第五阶段(30-35岁):辩证法教育。培养国家的重要官职。第六阶段(35-50岁):实际锻炼。经过15年时间的锻炼,经受了各种考验,最后成为“哲学王”,即国家的最高
12、统治者。,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三)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柏拉图的得意门生;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创办吕克昂学园,亲自主持学园13年,讲授哲学和自然科学;非常重视教育。,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三)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1教育应是国家的事业 亚里士多德从其政治学说出发,极为重视教育。他说,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人从来没有也不可能以单独的个人而存在。国家的统治者必须重视教育,把每个个人都培养成为善良的公民,才能维护现存的政治制度。“教育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教育应由
13、法律规定,并且应是国家的事务”。,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三)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2体、德、智、美和谐发展的教育观 亚里士多德把人的灵魂区分为植物的、动物的和理性的三个部分,这三种灵魂是自然赋予人类的活动能力的萌芽,具有发展的倾向,但是它们的实现全赖教育,与此相适应的对儿童实施体、德、智、美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从理论上论证了身心和谐发展教育的问题。体育优先;其次是道德教育,通过德育把各种感觉、欲望引向良好的轨道,形成美好的德行。最后才是智育、美育,通过智育和美育,使灵魂中的理智与沉思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人的理智的充分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三)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3年龄分期与教育 亚里士多德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划分教育年龄时期,他把一个人受教育的年龄按每七年为一个自然阶段来划分。第一个时期(出生-7岁):学前教育。教育任务是使儿童身体能健康地发育成长。第二个时期(7-14岁):初级学校教育。教育任务是促使儿童在身体、道德智慧、审美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具体教育内容就是体育、德育、智育和美育。第三个时期(14-21岁):高级学校教育。教育任务是发展青少年的理智心灵,具体教育内容既包括哲学,也包括自然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