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节古今汉语词汇异同单音词多音词.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65735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29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节古今汉语词汇异同单音词多音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二节古今汉语词汇异同单音词多音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二节古今汉语词汇异同单音词多音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二节古今汉语词汇异同单音词多音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二节古今汉语词汇异同单音词多音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节古今汉语词汇异同单音词多音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节古今汉语词汇异同单音词多音词.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节古今汉语词汇异同 单音词、多音词,一、古汉语词汇分布情况的历史考察 1、甲骨文复音词有35个,2、金文复音词有237个。3、论语1504个词,其中复音词378个,占 总词数的25.1%。4、孟子2240个词,其中复音词651个,占 总词数的29%。5、诗经4000多词,其中复音词1329个,占总词数的30%。6、说文9353个字,其中复音词1690个。7、论衡全书中有复音词2303个。8、搜神记中的双音节复合词为1967个。9、世说新语中的复音词有1541个。,现代汉语中单、双音词之比重,据现代汉语频率词典统计。使用频率高的前9000个词单音词2400,双音词6285(1:2.5)频率最

2、高的2000词单音词957,双音词1020(使用频率为2.5:1)可见单音词是汉语词汇的原始形态,在词汇系统中一直发挥核心作用。,1、从形式上去考察古汉语单音节词占绝对优势。如:曹刿论战113个词,复音节5个,占4.4%;曹刿、长勺、牺牲、败绩、勇气,;,(表一),(表二),2、从内容上去考察词的本质属性。第一,古代复音词主要记录历史词汇。例1:左传词典十画的831个词:单音词223;复音词608包括:a、名词572(占95%)人名 289,地名、氏族名109,其它168,(专有名词占71%);b、动词、形容词32(占5%)例2:左传14画的词1689个:单音节120个;复音节1569个:人名

3、892个,占57%;,第二,复音节词义项单一、功能固定、频率较低;,例如:以“大”字起头的左传名词:1、人名:大子友、大子壬(楚昭王)、大甲;2、地名:大行陉、大林、大厖、大冥、大夏、大陸;3、职官名:大司空、大司徒、大司马、大司寇;4、天文历法:大火、大梁(十二星次之一);5、音乐:大吕(钟名)、大武(舞及车名)、大夏;6、大牢:大神、大祥、大牲、大蔡(大龟);7、军事、御射:大屈(宝弓名)、大阅;8、寝室车马、服饰玩器:大路、大带、大帛、大寝、大璧;,第一、同名异物:,例1:太师:(见词典)A、载在盟府、大师职之。(鲁官,管档案)B、以授大傅阳子与大师贾佗,使行诸晋国。(晋官名)C、使为大

4、师,且掌环列之尹。(楚官名)D、使大师效巧言之卒,大师辞。(乐官)E、夫齐,甥舅之国也,而大师之后也。(姜 太公)F、不如復大师。(大军),例2:大事:(见春秋左传词典)A、凡物不足以讲大事。(祭祀)B、若之何其病败君这大事也。(战事)C、能行大事乎?(杀君或政变)D、大事奸义。(为王筑城)。E、子奉君命,以会大事。(救王室)F、冯简不能断大事。(外交策略与辞令)G、武不才,任君之大事。(国政)H、日旰矣,大事未成。(盟会),第二、同物异名:,例1、大子般蔡灵公,蔡灵侯、蔡侯斑、世 子般;例2、大了圉,晋怀公,怀公,子圉,例3、女叔侯,如齐,司马侯,叔侯。,二、古汉语单音节词的特点 1、高频性

5、(表一)2、多义性(表二)3、词义关系复杂性 4、词义灵活性,表一韩非子b声母的单、双音词使用频率比较,(表二:左传十画的单音词),例1、乘 a、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乘坐)b、使公子彭生乘公。(帮助上车)c、公与之乘。(乘车)d、命子封师车二百乘以伐京。(一辆车)e、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 虞。(驾车之马)f、楚人乘我。(凭凌,掩杀)g、晋帅乘和。(车上甲士)h、乘其饮酒也。(趁)j、有马百乘。(四马曰乘。),例2、原 a、如火之燎于原。不可弥,其犹 可扑灭。(平原)b、武夫力而拘诸原。(战场)c、兽臣司原。(田猎)d、拔木塞原。(源)e、西周国名。(东晋先轸后代之 氏族)f、晋邑

6、名。(晋臣原叔封地的简 称),例4、师军队、众人、官 长、教师、率领者、乐 师、周易卦名;例5、汉语大字典“上”字,收38义项。例6、辞源“一”字:13义 项,“中”字,15义项。,A、单音词词义如何体现具体语境。例一:族 家族:左传:“宫之奇以其族行。”灭族:史记:“毋妄言,族矣。”种族:淮南子:“万物百族”。例二:辞 辞谢:战国策“因请相之,靖郭辞。推辞:左传:“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辞别:史记:“今者出,未辞也。”,B、单音词词义如何区分?一要理顺一词多义的意义关系。如“治”:a.治水;b.管理;c.处理某项工作;d.安定,太平。二要注意的句子地位及与其他词语的关系。如“日”:a.

7、白天或昼夜。国语:“日以继夜”。b.状语。每天,一天天。孟子:“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c.往日。左传:“日君以夫公孙殿为能任其事,而赐之州田。,三要注意词在句子中的词性。如“贼”:a.残害、杀害。墨子:是贼天下之人者也。b.坏人、强盗(名)。周礼秋官:“二曰邦贼”。c.残忍、狠毒(形)。游侠列传:(郭解)少时阴贼。,3、词义关系复杂性,例一、“弱”字;a、强弱之弱。b、年少,仍叔之子来聘,弱也。(桓5)c、丧失、丧亡。又弱一个焉。(昭3)d、欺凌使我服从。楚欲弱我也。e、弱小国家。兼弱攻昧。(宣12)f、侵吞。华臣弱臬比之室。(襄17)g、失败被俘。颉遇王子,弱焉。(襄26)h、衰微。姜族弱

8、矣。(昭3)j、周人。k、邾臣。即“丘弱”。(左传词典),例二、徒a、空手,无所获。齐师徒归。(襄25)b、党徒、部下。故以三公子之徒 作乱。(僖9)c、步兵彼徒我车。(隐9)d、同“塗”道路。原、屏、咎之徒 也。(宣12、2)e、仅,只,徒欲厌私。(昭20),例三、时a、时间。必是,时也。b、时机。相时而动(隐11)c、时节。闰以正时。(文6)d、合于时。书,时也。(桓16)e、命运,时运。死亡短长,时也。f、指示代词。遵着时晦。g、时时,时常。玩好时至。,例四:疾a、病。宋穆公疾(隐3)b、憎恨。疾之也(隐4)今作“嫉”c、坏人。走出其疾矣。(桓8)d、病人。居疾于虎牢(襄9)e、急于从某

9、事。晋疾,楚将避之。(襄11)f、厉害。请侯之伐我必疾。(襄11)g、犹言罪恶。而盖其疾也。(僖2),多义单音词的内在关系:,A、纵横关系:如“徒”:横向:步行步兵【门徒、徒众、】纵向:空,B、普通与特殊关系a、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 鹿,天下共逐之。”(指帝位)b、韩非子定法:“君无术则弊 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指君 主制之权术)。c、梁书刘杳传:“自居母忧,便长断腥。”(母丧事)d、杜甫早发:“早行篙师怠,席挂风不正。”(船帆),C、泛指与特指关系:辰:荀子礼论:“星辰以行,江河以流。”左传昭元年:“迁伯阏于商丘,主辰。”(特指二十八宿之心宿)机:战国策:“公输般为楚设机,将以攻宋。

10、”史记甘茂列传:“鞭母投杼下机,墙下走。”(特指织布机)匠:庄子马蹄:“陶匠善治填木.”韩非子:“夫匠者手巧也。”(泛指工匠)项:史记:“籍福起为谢,案灌天项令谢。”(颈后部)张衡西京赋:“修额短项”。(泛指脖子),4、词义灵活性,兵兵器,土丘,兵法,甲兵,兵力书书写,书信,书简,书籍,说文中对词义的解释:、谈,语也;语,议也;论,议也;议,语也。、逆,迎也;迎,逢也;逢,遇也;遇,逢也。、逊,遁也,遁,迁也;迁,登也;登,升也。,词在句中的三种关系:以“守”字为例:,A:与概念相同或基本相同。左传:“不有居者,谁守社稷?”公羊传:“子归守国矣!”【防守、守卫】左传:“吴人获俘焉,使守舟。”史

11、记:“守冢三十户”。看守、守 护,B:超出概念界限。如:归园田居:“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 田。”汉书:“妇人有夫死三日而嫁者,有 幽居守寡不出门者。”【超出“守护”范 围,又有安于某种状况义。】,C:小于概念内涵。例如:9韩诗外传:“守夜不失时者信也。”10杜甫寺:“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有“守护”义,但无守护的具体对象。】,有些特殊语境中的单音词更有特殊含义,灵活性更大。如:“发”:孟子:“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赵歧注:“发仓禀以用赈救之。”(包括:动作、对象、目的)。辞源只有“开发、打开”义,没有具体对象。,三、单音词应注意的两个问题,古汉语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很普通的词,但在

12、文中用的是那一个义却颇费思索。例一:“忍”:1、战国策:“生则朝周,死则叱之,不忍其求也。”(忍受)2、尚书:“弗忍荼毒”(容忍)3、荀子:“志忍私然后能公。”(克制)4、新书:“恻隐怜人谓之慈,反慈为忍。”(残忍),例二:“求”:5、诗经:“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探求)6、尚书:“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乞求)7、战国策:“赵氏求救于齐。”(求助)8、谏太宗十思疏“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要求、需要),第一,注意选择合适的现代复音节词去理 解古代的某些单音节词。,1、史记太史公自序:法要严而少思。【严肃、严明、严厉、严酷】2、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安定,安宁,安静,安乐,

13、安逸,舒适】,3、尚书洪范:“无偏无颇,遵至之仪。”【偏向,偏祖,偏祖,偏极】4、左隐元年:“可矣,厚将得众。“(民心)。5、僖5年:“虢,虞之表也。”(屏障)。6、论语学而:“传不习乎?”7、泰伯:“土不可不弘毅。”,第二,不要将古代两个单音节词误认为是一个复音节词。例如:a.易: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变革天命)b.左传: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c.诗东方未明:颠倒衣裳。d.资治通鉴:杨行密入宣州,诸将争取金帛。e.霍光与左将军结婚相亲。,(续前页)再如:地方: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其实: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特征: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宣言:廉颇宣言曰:山东:

14、沛公居山东时,贪财货,好美 姬。城市: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颜色、形容: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指示:譬有瑕,请指示王。青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 乡。睡觉:云鬓半偏新睡觉。痛恨:先帝在时,每与臣说此事,未尝 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判别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着眼于单音词,从两个单音词的意义上去考虑。第二,不要用现代复音词去生搬硬套。第三,利用词不离句的原则,从前后词语的语法结构上去判别。,四、古汉语单音词占优势的成因:1、汉字表意性、独立性等特点的必然结果。(单音词与单字一样可以表意)。、上古书写条件决定的。书写困难,要求文字、文章越简单越好。3、书面

15、语与口语的分离。,五、复音词的形成与发展,1、古代复音词的一般情况A、诗经有4000个词,单字2938个,复音词1329 个,占总词汇的30%弱。B、左传与韩愈、柳宗元文比较,基本相同的篇 幅,韩柳的复音词是左传的2.5倍。,C、东汉王充论衡21万字,双音词 2300个(包括专有名词),二者之 比是1:91;D、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6.1万 字,双音词1541个,(不包括专有 名词),二者之比是1:40。可见,从上古到中古,复音词的运用越来越多,比重也越来越大。,2、古汉语复音词发展的因素(1)同义单音词连用。(占三分之一)A、疆场、正直、负担、罪戾、财贿、怠慢、灾祸、斧斤、邪僻、容貌、才能、坟

16、墓、婚姻、道路、地方、恭敬、盗贼、恐惧、挠乱、边陲B、寻常、伯仲、布帛(近义)C、寒暑、作息、狗马、风雨、公姥、(偏义复词),(2)古代书面语变化发展。例如:左传:君梦齐姜;史记:君梦见齐姜。左传:归胙于公。史记:归荐胙于公。左传:公田。史记:公出猎。左传:申生缢于新城。史记:申生自杀于新城。,古代注释用复音词解释单音词。如左传注、疏:a.蔓难图也。疏:“图谋”。b.凡物不能讲大事。疏:“讲习”。c.晋桓庄之族偪。注:“逼迫”d.不慎,寘薪焉。注:“谨慎”。e.余嘉乃勋,应乃懿德。注“功勋”。f.举正于中,民则不惑。注:“疑惑”,据统计:柳子厚墓志铭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段太尉逸事状;共计复音词14

17、0个,先秦已有的占45%,汉以后唐以前的15%,其余40%基本上可以断定为唐代产生的新词。,(3)不断吸收口语。例一:局陈(阵),料理,托大,寒士,天分,分别,礼拜,债主,阿堵。世说新语 例二:大凡,虚心,一意,正文,见解,文字,一般,新奇,譬如,说话,意见,如此,理会,注解,意味。朱子语类辑略,(4)修辞手法的大量运用。A、比喻:心田:内心深处;鱼肉:期凌、践踏。水火:喻暴政;B、借代:朱门:大户。东宫;太子。C、割裂:而立:三十。不惑:四十。友于:兄弟。知命:五十知天命。D、用典:渔利:鹬蚌相争之典。垂青:阮籍之典。中肯:庄子之典。染指:左传之典。E、委婉:不穀,小人,陛下,更衣,阿堵。,

18、(5)外来词A、来自西域:蒲陶,未利,石榴,琉璃,烟支B、来自佛经:菩萨,比丘,罗汉,阎罗,罗刹,C、意译佛经:世界,因果,觉悟,圆满,庄严,3、复音词发展的方式:A、添单为复。败:衰败、失败、破败、败坏 犯:触犯、冒犯、违犯、侵犯 悲:悲哀、悲伤、悲病、悲惨 技:技术、技巧、技能、技艺,文言单音动词,后来变成动宾组。引:走路 颔:点头 饯:送行 眠:睡觉 怨:怀恨 言:说话 招:招手 揖:作揖 冠:戴帽说文解字:沐:濯发也。沫:洒面也。洗:洒足也。盥:洒手也。刵:断耳也。劓:刖鼻也。,B、改单为复。鄙:边境、浅陋、轻视 诣:告诉、叫做、认为 毒:危害、祸殃、怨恨 盈:充满、满足、增长、有余

19、嗣:后代 奕:下棋 廉:便宜,C、单音加缀 子:鼻子、桌子、旗子、老子 儿:盆儿、口儿、事儿 头:石头、木头、前头 老:老家、老虎 阿:阿毛、阿娘、阿姨 头发、耳朵、云彩、巴掌(近似虚词素)。,六、复音词的分类第一阶段:(先秦)(1)连绵字:A双声:参差、栗烈、流离、黾勉、蟋蟀、B叠韵:崔嵬、逍遥、偃蹇、果赢、辗转 C非声韵:睢鸠、滂沱、噫嘻、吁嗟(2)重言:丕丕、肃肃、交交、夭夭、冲冲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3)同义复词:疆场、负担、罪戾、财贿、怠慢、灾祸,第二阶段:并列复音词:(秦汉)A近义复词:a.寻常、冠冕、伯仲、布帛、国家、b.干戈、春秋、刀笔、牺牲 B反义复词:动静、本末、

20、男女、进止、出入、首尾、消息、左右、休寝、朝夕、乾坤、往来、上下、园圃、云霓、饥寒、寒暑、作息、公姥、褒贬 C同义复词:社稷、聪明、股肱、面目、甲兵、爪牙、干戈、子孙、手足、春秋,第三阶段:主从复音词:(汉代以后)A、偏正式:黄泉、大夫、中原、先生、先进、夫子、布衣、后土、不毂、不偻、不朽B、述宾式:将军、用事、伏尸、亡命、执事、尽心、司寇、用命C、述补式:扑灭、刺伤、招至、去败、推堕、矫正D、附加式:畴昔、有方、阿母、第一、喟然、油然、率尔、男子、童子,七、复音节词特点:1、意义单一,无假借用法,引申义少。2、词根关系为句法关系。3、词根是基本词,构词能力强。如“人”字;左传:卜人、大人、妇

21、人、庶人、府人、封人、夫人、国人、贾人、商人、寡人、库人、隶人、民人、一人、庶人、寺人、兽人,,现代本人、别人、病人、超人、成人、仇人、蠢人、大人、单人、敌人、动人、犯人、非人、夫人、妇人、个人、工人、坏人、佳人、巨人、客人、人才、人格、人证、美人蕉、主人公、仙人掌、类人猿、人贩子、人行道、人生观、人性论,八、古代复音词的几个问题:1、叠音词:又称“重言”,重言形况字,或叠字。诗经用 重言词330个。例如: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从语法角度分:一般是形容词。联绵词可以是动词、形容词、名词。例如:a、

22、眠中惊起跳踉,如与人相打。晋书b、婉贞挥刃奋斫,所当无不披靡。(动词)c、两股间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动词)d、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关睢形容词),e、敌弃炮仓皇遁。(形容词)f、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 为狼疾人也。(孟子形容词)g、蝃蝀在东,莫之敢指,鄘风蝃 蝀(名词)h、春日载阳,有鸟仓庚。豳风七 月(名词)j、至于守司囹圄,禁制刑罚,人臣擅 之,此为刑劫。(韩非子(名 词),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沈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瀌瀌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

23、,喓喓学草虫之韵,皎日彗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连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刘勰按作用分类:1、写气类(迭音象声词)。如:喈喈,喓喓。(鸟叫声,虫鸣声)关关,坎坎,萧萧(风声,马鸣声)滚滚、喁喁(细语声,蝉鸣声),咻咻(嘘气声)2、图貌类(迭音形容词)。如:灼灼,依依,杲杲,离离(茂盛),此外,还有重叠词。如: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小雅蓼莪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邶风燕燕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白居易买花)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尔雅释训有近500条叠音词。如:灼(烤),依(靠);关(动词);坎(土坎),2、联绵词(謰语、连语、联绵字)A、由两个音节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

24、体,表 示一个意义的双音节单纯词。王国维:“合二字而成一语,其实就一字也。”例如:“徘徊”;“容与”。研究成书的有:(宋)张有复古编,(明)方以智通雅,(清)朱起凤辞通(上、下册);符定一联绵字典全四册。,B、联绵词的分类双声关系:参差、伶俐、玲珑、含胡、邂逅、恍惚、唐突、浩瀚、流离、秋千、憔悴、造次叠韵关系:逍遥、窈窕、扑朔、荒唐、混沌、朦胧、依稀、须臾、逶迤、芍药、婵娟、婆娑、淡泊、窟窿、跋扈、滂沱、芙蓉,C、联绵词的特点:a.一词多形,不拘形体。王筠毛诗双声叠韵说云:“只取音谐,字不必一”。例1、犹豫犹与、犹预、由豫、由夷、犹夷、优与、犹予,容与,由与,游移。例2、逶迤委蛇,委佗,委它,

25、威夷,威迟,郁夷,逶移,倭他,归邪,委维,例3:“首鼠”a三国志吴书:“以狐疑之 心,为首鼠之事。”b周易姤:“赢豕孚石啇 躅”。c成公绥啸赋:“逍遥携手,踟 足朱”。d李华吊古战场文:“鸷鸟休 巢,征马止寺 躇。”e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 首踟蹰。皆踌躇义,B、两字一义,不可分训。古注误解联绵词。a、窈窕毛传:“幽间也”。王肃云:“善心曰窈,善容曰窕。”b、辗转郑笺:“辗,卧而不周。”朱熹:“辗者,转之半,转者,辗之周。”,c.犹豫颜注:“犹,善名也,此兽性多 疑虑,常居山中,忽闻有声,即恐 有人来且害己,每豫上树,久之无 人,然后敢下,须臾又上,如此非 一,故不决者称犹豫也。一曰:陇 西

26、俗犬子为犹,犬随人行,每豫在 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故云犹 豫也。”,d.狼狈:(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或为二物,狈 前足绝短,依二狼而行。失狼则狈无以动。故世言事乖者为狼狈。”说文:“癶,足刺拔也。”e、狼藉(狼疾,狼戾),本为纵横交错、散乱无章之状。如:史记:“履舄交错,杯盘狼藉。淮南子:“流涕狼戾不可止。”高诱注:“狼戾犹交横”。苏氏演义:“狼群常籍草而卧,起则践草使乱以灭迹。”,今人误解连绵词,如: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有人释为:“远望大洋”。其词又作“盳洋”、“望阳”、“望羊”、“盲羊”、“网养”“洋”字直到宋朝才有“海洋”之义。当为“仰视、抬头”,亦

27、作“怅然失意”。(清)王念孙指出:“凡连语之字,皆上下同义,不可分训,说者望文生义,往往穿凿而失其本指。”(读书杂志),D.如何掌握联绵词王念孙说:“大抵双声迭韵之字,其义即存于声,求诸声则得,求诸其文则惑矣”。义存于声,因声求义,不拘形体。例如:(1)喽啰(聪明能干者)、玲珑(物之小巧者)、伶俐(人之精巧者)、离娄(心空目明者),(2)盘桓(磐桓)回旋转动貌。判涣(伴奂、判援)不进貌。傍徨、徘徊犹豫迟疑貌。(3)酩酊醉甚貌。考其他双声迭韵的词:望洋(望羊、望佯、望阳)惆怅貌。茫洋(盲羊)漭盈、网养、漭浪、罔两(魍魉)皆模糊不清貌。,(清)程瑶田“果蠃转语记”果蠃(其实栝楼),岣嵝(山)、拘留

28、、蓓蕾、鹿卢(剑名)、葫芦、头颅,3、偏义复词用两个单音节的近义词或 反义词为词素构成双音节词,只取其中一 个词素的意义。”(1)墨子公输:“今有一人于此,入 人园圃,窃其桃李。”说文云:“园所以树果,种菜曰圃”。(2)出师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淳于意)骂其妻曰:“生子不生 男,有缓急,非有益也。”,(续)(4)怀怒未发,休祲降于矢。(5)陟罚藏否,不宜异同。(6)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7)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8)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9)昼夜勤作息,犹嫌小妇迟。(10)多少残生事,飘零任转蓬。(11)惟恐落人褒贬,故费尽精神。,现代汉语动静、好歹、深浅、窗户、兄弟 古

29、人误作“衍文”处理。(1)墨子:“是古文古者天子立三公、诸 侯、卿之宰,乡长家君,非特富贵游佚而择之 也,将使助治乱刑政也。”孙诒让墨子间 诂:“治”下“乱”字衍。(2)韩非子:“授之以鼎俎,则罢健效矣。”顾广圻云:“俎字衍。”(3)史记:“(侯羸)神态倨傲,摄敝衣 冠,登车而驱。”“摄”是整理衣服,与冠无 关。有人以为“冠”是衍文。,九、汉语复音化的原因第一,社会发展,词汇丰富,语言求区别的要求。1、历史词汇消亡王侯、将相、天子、诸 侯、公卿、司马、刖、里正、官2、基本词汇被继承山川、人物、风云、雷电、大小、多少、道德、制度、人民、规 则、扑灭、修饰、讨论、正直3、新词汇不断文革、双清、四化

30、,计算 机、克隆、纳米、,斯大林说:“不是以废除旧的,建设新的那种方法来实现的,而是以新词去充实现有词汇的方法来实现的。这些新词是由于社会制度的改变,由于生产、文化、科学等等发展而产生的。同时,虽然通常从语言的词汇中消失一些已经陈旧的词,可是增添的新词数量却要多得多。”(马克思主义语言学问题),衣食住甲骨文15字,金文71字,说文297个。汉语大词典37万个词。如果单音词无限发展,有两条路:一是不断造新词,则字符系统将无穷大。二是字符兼职,造同音词(六书假借)。,尹文子:“郑人谓玉未琢为璞,周人 谓鼠未腊者璞。周人过郑贾人曰:欲买璞乎?郑贾曰:欲之。出璞示之,乃鼠也。因谢不取。”晏子:“公使韩子休追之曰:孤不仁,不能顺教,以至此报,夫子休国焉而往,寡人将从而后。晏子遂鞭马而返。”,以上二法同音词多,影响交际,影响语言清晰度。最终人们找到了延长词形的道路。如:访访查、访问、拜访、采访、过访、走访、寻访等劣低劣、恶劣、卑劣节竹节、关节、时节、节操、节制、气节、节约、调节。,第二、汉语内部音节结构的简化。切韵与现代汉语普通话比较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