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01绪论.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069166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南大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01绪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东南大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01绪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东南大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01绪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东南大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01绪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东南大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01绪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南大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01绪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南大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01绪论.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学院、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任课教师:授课专业:环境工程课程学分:4学分课程总学时:60学时课程周学时:4学时20年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进程周次课次章节计戈U学时教学手段教学环境42第一章绪论4讲授,图片演示一教30552第二章燃烧与大气污4讲授,动画、图片演示染675第三章污染气象学基10讲授、图片演示;讨论础知识892第四章除尘技术基础4讲授、图片展示91第五章机械式除尘器102第六章湿式除尘器2讲授、图片展示、动画演112第七章袋式除尘器示11123第八章电除尘器4讲授、图片展示13143第九章吸收法净化气2讲授、图片演示态污染物6讲授、图片演示14153第十章吸附

2、法净化气6讲授、图片演示态污染物162第十一章气态污染物6讲授、图片演示的催化净化171第十二章气态污染物4讲授、图片演示的其它净化方法17183第十三章净化装置的2讲授、图片演示选择、设计和运行管理第1次课2学时上次课复习:课程简介: 课程在培养计划中的作用 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实用性和特色 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基本要求 课程对实践环节及课外作业的要求 主要参考书及建议的资料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大气及大气污染第二节大气污染的发生和发展教学要求:掌握大气组成及大气圈垂直结构分布;掌握大气污染的几种定义;了解大气污染物类型及其来源;理解并掌握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重点:大气

3、圈垂直结构(重点对流层和平流层);大气污染的定义;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全球大气污染问题;难点:大气圈垂直结构;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教学手段及教具:多媒体课件讲授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第一节大气及大气污染第二节大气污染的发生和发展讲授2学时课后作业习题1.2,1.3参考资料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林肇信主编,高教出版社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马广大编著,高教出版社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郭静,阮宜纶主编,化工出版社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蒲恩奇主编,高教出版社 环保设备设计与应用罗辉主编,高教出版社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影印版)NoeldeNeVerS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课程简介:lo使用教材郝吉明,马广大等编著.大

4、气污染控制工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O赵文霞,任爱玲.环境工程实验指导书.河北科技大学,1999。2.主要参考书蒲恩奇,任爱玲等编.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林肇信主编.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NoeIdeNeVerS主编.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影印版)(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O郭静,阮宜纶主编.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北京:化工出版社,2001。罗辉主编.环保设备设计与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课程在培养计划中的作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学科,本科生专业必修课之一。本课程系统地讨论大气污染

5、控制工程的基本知识,大气污染气象学基础知识,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主要设备和典型工艺等。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结合课程实验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技术管理等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实用性而挣色本课程内容深度和广度适中,适时增加本学科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并结合实际问题有重点的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学科的前瞻性和实用性。力争使学习者形成惯性思维、产生创造性构思,其特点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社会对环保技术人才的需要,满足国家教委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要求。基本要求: 1.了

6、解大气污染物及其主要污染源,大气环境标准及综合防治措施。 2.了解大气污染与燃烧的关系。 3.了解大气污染与气象的关系,初步学会大气污染物浓度分布和烟囱设计的估算方法。 4.基本掌握除尘技术的基本理论,学会正确选用除尘设备、设计除尘系统。 5.基本掌握气态污染物净化的基本原理,主要污染物的典型净化工艺流程和设备。 6.基本掌握设计、选择和运行大气污染净化系统。第一个大气大气污染“大气圈垂直结构乎8%,根据大气圈中大气组成状况及大气在垂直高度上的温度变化,划分大气圈层的结构如下:无线电探空气球箭火光极逸散层岛纬度地区依广、珠穆朗玛峰对流层顶-53极光暧j层【归&-113Cz-无线也波人造地球卫星

7、C低纬度地区的对流层顶-83*C-83“C2 .大气污染的定义(试比较其差别):大气污染指大气中某种物质的浓度超过正常水平,造成可测的对人体、动物、植被和材料的影响的大气状况。:大气污染指大气中某种不良成分达到一定的浓度,造成有害的影响的大气状况。这种成分可能对人体健康、植被、器物或者全球环境以及通过浑浊的空气或不愉快的气味对环境美学造成负面的影响。:如果大气中的物质达到一定浓度,并持续足够的时间,以致对公众健康、动物、植物、材料、大气特性或环境美学产生可测量的不利影响,这就是大气污染。3 .空气污染系统(AirPOIIUtiOnSyStemS)Increasingpopulationincr

8、easingeconomyTechnologicalsocietyairqualityInconvenience Healthproblems Internationalconflict Reducedfreedoms Increasingcosts Newtechnologies4 .排放源:(1) Anthropogenicsources(2)Naturalsources5 .一次大气污染物:6 .光化学烟雾7 .细微颗粒物污染8 .酸沉降:9 .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10 .臭氧层破坏:11 .室内空气污染12.中国城市的大气污染概况笫二节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L大气污染物分类:气溶胶状污染物

9、、气态状污染物主要污染物.TSP、PMI0、PM2.5、SO2、NOX、CO、CO2、有机化合物、硫酸烟雾、光化学烟雾2来源化石燃料燃烧、各种工业过程、生活、交通、自然灾害等。3.危害危害途径:表面接触、吸入、食入主要危害:2)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对植物的影响,3)对器物和材料的影响,4)对能见度和气候的影响。第2次课2学时上次课复习:1、大气圈垂直结构(重点对流层和平流层);2、大气污染的定义;3、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4、全球大气污染问题;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一章绪论第三节大气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第四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第五节大气环境质量控制标准教学要求:掌握大气污染的影响;了解

10、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规与标准体系;了解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及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对策;掌握空气污染指数的含义及应用重点:大气污染的影响: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规定的几类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的含义及应用难点: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与标准体系组成教学手段及教具:多媒体课件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第三节大气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第四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第五节大气环境质量控制标准讲授2学时课后作业习题:1.7参考资料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1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 .对植物的伤害3 .对器物和材料的影响4 .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第四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 (一)要搞好大气污染的防治,必须掌握大气环境污染的特

11、征。大气污染的特征: 1)污染物微量(百万分之一计算),浓度用ppm、mgm3计算; 2)污染物量变化(风经常影响其浓度); 3)污染物质变化(如NOX和有机物在光的作用下会产生。3、甲醛(PAN)3等; 4)与地域及气象特征密切相关 我国大气环境的特征: 1)普遍受到尘、S02为主的烟煤型污染; 2)在大城市或特大城市要注意N0的污染来源:主要是汽车; 3)酸雨; 4)局部地区的污染:如氧化物:包头、抚顺、昆明等;铅:沈阳、广州、长春、上海等。()大气污染的控制途径 1)控制污染源,改革工艺,合理的工业布局 2)控制污染源之后的排放的污染物,应用各种各样的治理技术 3)走综合防治的途径综合防治的含义,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生产生活等方面的诸因素,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运用多科学、多途径、多种手段进行防治,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 1)防与治相结合,以防为主。 2)回收资源与净化处理相结合,以回收资源为主 3)企业治理与区域治理相结合 4)人工净化与自然净化相结合 5)严格环境管理 6)经济政策第五节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种类和作用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4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5空气污染指数APl及报告介绍APl的含义、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中空气污染指数API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