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标准(试行).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071071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陀区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标准(试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普陀区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标准(试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普陀区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标准(试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普陀区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标准(试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普陀区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标准(试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陀区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标准(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陀区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标准(试行).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普陀区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标准(试行)为加快普陀区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步伐,进一步规范全区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全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普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根据中小学教育现代化的目标需求,结合我区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应用的现状,特制定普陀区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标准。一、指导思想普陀区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标准以“办普陀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基本实现普陀区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为主线,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国家教育部、市教委制订的关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法规及意见为依据。通

2、过制定校园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全区校园信息化设备配备、环境和应用平台的建设,为二期课改提供有效支持,提高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形成一套软硬结合,以应用为核心的普陀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的机制,实现投入资金与提高效益的有效统一。二、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目标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社会信息化,为中小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正是应对这一挑战的必由之路。它为我们提供了通过校园信息化的建设及其发展与应用来改善师生教与学的素质的机遇。由此决定了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建设信息化的校园,尽可能利用信息技术的力量,匡助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获得最大的裨益。1、在信息化的校园环境

3、中,充分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使学与教逐渐转向较有创意及互动性的模式,争取三年内在30%的课程上采用信息技术辅助学与教的活动。2、以信息化的校园为“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学习体验与经验,匡助他们具有创意的思维构建数字平台。通过这一平台,为学生奠定广阔的知识基础,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有效应变的能力,以及面向未来的国际竞争能力。3、通过信息化校园环境的信息技术应用,加强学生的交流、沟通和合作;匡助学生按其本身的程度学习,养成自学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4、实现校园资源数字化、机构扁平化、管理信息化,充分体现信息校园数字化、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和效益。三、校园信息

4、化建设的内涵校园信息化建设就是通过计算机、多媒体、通讯等技术和校园计算机网、广播网、闭路电视网等网络,将学校主要教育资源数字化,建立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学习、交流和研究的学校平台,实现教育资源、信息管理、教学方式、生活方式和沟通传播方式的信息化,形成高度信息化的人材培养环境,促进高水平的师生互动,促进科学、高效的管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四、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1、为教育改革发展和教育现代化服务原则校园信息化建设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关注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与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为培养创造性人材提供优质

5、的资源和环境、有效的技术和服务,着重推进教育管理创新、教学模式创新,为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高速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材奠定坚实的基础。2、科学规划、协调发展原则信息化校园的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等诸方面,应从中小学教育的整体利益和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统筹规划、合理分工、分步实施。正确把握信息化校园建设的方向,确保信息化校园建设的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形成整体效益和整体优势,防止重复建设,避免资源浪费。坚持远期规划与近期规划相结合;坚持信息化校园建设与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同步协调发展。3、系统开放、可持续发展原则信息化校园的建设应坚持系统开放性标准,采用先进、成熟、具有

6、开放性标准的主流产品与技术,注重分布式网络环境下系统互联性、互操作性和应用软件可移植性的体系建构,提高整个系统的扩充和升级性能,实现可持续发展。4、建用结合,实用性、适度性原则要把建设与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信息化校园在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和效益。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实用性,根据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适度推进信息环境、技术应用、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有效建设。同时,信息化校园建设的经费使用要科学、合理。5、建培结合、以人为本原则信息化校园的作用和效益,最终将由人这一关键要素来实现。在信息化校园建设的同时.,要抓好信息化人材队伍建设这一重要环节,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发挥市、区、校三级培训体系

7、的优势,努力提高中小学干部、师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质。五、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通用标准普陀区中小学校园信息系统是在学校范围内建立一个基于互联网(IntCget),以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信息化教育平台、信息化学习平台,将现行的以手工作业为主的管理、教育和学习活动,转移到这个信息化平台上,实现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办学效率和质量。校园信息化建设包括校园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校园信息化应用管理平台建设、校园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和校园信息化人文环境建设。(一)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指学校信息化环境中各种硬件的配置和建设,是校园信息化的基础,它包括校园计

8、算机网络建设、广播电视网络建设、计算机网络中心建设、校园视频中心建设、多媒体多功能报告厅建设、计算机房及电子阅览室建设、数字化语音室建设、计算机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配置等方面。1、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标准校园计算机网络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Internet技术等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保证学校每一个教室、教师办公室、实验室、计算机房、电子阅览室、学生活动室之间互连互通,并实现对外沟通交流,为学校的教学、管理、信息交流和通讯等提供综合服务的网络应用环境。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涉及城域网接入、校园网络布线、网络交换设备、服务器等方面的建设和配置。2、广播电视网络建设标准校园广播系统应用于学校各种公共

9、场合,为学校上下课电子铃声、英语听力考试、通知、升国旗、课间操、播送课间音乐、表扬先进、召开全校大会等活动提供服务的语音系统。校园闭路电视系统是学校教育教学、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主要安装在教室、会议室、餐厅、图书馆等场所,以视频形式为学校提供文化、艺术、美育等方面服务。3、计算机网络中心建设标准计算机网络中心是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核心部份,配置有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网络安全设备等,为学校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开展的教育教学、管理、科研、沟通交流等活动的正常进行提供保障。4、校园视频中心建设标准校园视频中心是校园闭路电视系统的核心部份,具有系统控制、视频采集、视频演播、视频编辑等功能,为校

10、园闭路电视系统的正常运作提供保障。5、多媒体、多功能报告厅建设标准多媒体、多功能报告厅具备会议厅,视频会议厅,报告厅,学术讨论厅,培训厅的多种功能,承担着学校重大会议、专题报告、学术讲座等任务,是学校重要的学术活动和进行思想教育的场所。6、数字化语音室建设标准数字化语音室具有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双重功能,整个系统将声音、数据、文字、图形、影像及学习成绩的评判有机地熔于一体,大大提高了语言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使得语言教学更为生动和形象,教学效果更为理想。7、计算机配置标准计算机配置包括学校教师用计算机、学生用计算机、计算机教室和电子阅览室,分便携式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两种类型。其中教师用计算机分为办公

11、用机和专业用机两大类。办公用机指配置给教职员工个人或者组室集体用于完成常规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的计算机。专业用机指专用于学校软件开辟、网页制作、多媒体制作等技术专业或者财务、校产、图书资料、学籍、卫生、人事等管理专业工作的单一用途的台式计算机。前者称技术专用计算机,后者称管理专用计算机。学生用计算机指专门供学生在课内外参预课堂教学、拓展性学习、电子阅览查询等活动所用的台式计算机。8、多媒体教学设备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指安装或者配置于中小学教室专用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设施。普通由投影仪、视频展台、投影屏幕和计算机等设备组成。(二)校园信息化应用管理平台建设普陀区中小学信息技术的应用及管理系

12、统,应是一个基于Web的网络平台系列。信息化应用管理体系由学校教学资源、学籍管理、教务管理、科研管理、人事管理、行政办公、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家校信息等信息资源组成。形成教学应用、学习辅导、决策支持和管理信息等四大资源系统,通过网络互联实现资源共享。1、学校管理平台学校管理平台是一套基于校园网环境下的校园信息管理系统,针对学校基本信息、教务信息、学生信息等方面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包括教务管理、办公自动化、科研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财产管理和后勤管理等模块。2、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是一套基于校园网环境下的教师信息管理系统,为教师个人发展档案,教学资源共享、教育研究、德育活动等提供数

13、字化、个性化的、共享式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完善,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教师负担。3、学生学习成长平台学生学习成长平台是一套以学生为本,基于校园网环境下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平台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成长经历、学习档案、班级活动等记录,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调控,协作互动,健康成长。4、网上教学教研平台网上教学教研平台是一套基于校园网环境下,开展教育教学、教学研究活动的教育管理系统,为教师进行网络备课与授课、网上答疑、网上听课评课、课件点播等教学研究活动提供服务。5、家校信息平台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实现家长与学校、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构建一个家校信息互动平台。家长方便了解学生在

14、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对学校教育工作献计献策,教师通过网上辅导、留言、短信互动、作业讨论与学生家校互动,方便了解学生在校外的学习生活情况。(三)校园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普陀区中小学校园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份。科学的网络管理、信息管理、安全管理等制度,是基于校园网络的教育教学管理、行政办公等管理体系安全、稳定、有序运行的保障。学校应按照这一标准,制订一系列保隙本校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的管理条例和有效的培训计划和科研计划。1、领导机构领导机构是指学校设立的专门的信息技术领导小组或者工作机构,由分管信息技术的校长负责,由学校负责信息技术工作的相关人员组成,全面负责学校的信息化工作。2、管理制度

15、管理制度是指学校针对校园信息化方面制订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和条例等,包括信息技术人员因位职责、信息技术设备台帐、信息技术设备的维护和激励机制等方面。3、建设规划建设规划是指学校制订的信息化建设长期和近期规划,分年度达成的目标等。4、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是指学校计算机网络中心、计算机教室、电子阅览室、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报告厅等信息技术环境和设备的管理与维护。5、网络和信息安全网络和信息安全是指学校的网络管理应该由专人负责,各种安全措施有效,能保证学校信息化环境的正常有效运行。(四)校园信息化人文环境建设校园信息化人文环境建设是指校园信息化文化建设,体现学校的信息化素质,包括管理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的

16、建设、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等方面。1、管理队伍的建立要建立一支善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管理的干部队伍,实现学校管理信息化和网络化。应该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教育教学理念、熟练的信息技术能力、勇于开拓的精神、灵便的教学策略、丰富的实践能力、科学的评价与评估策略、有效的保障与管理机制、创新能力等信息素质。2、师资队伍的建设要建设一支教育教学理念先进、信息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分学科教师队伍的建设、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建设和计算机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学科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指非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信息素质的培养;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指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和技术能力的提高;计算机

17、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是指学校负责设备维护、网络管理等技术要求较高的专业人员的培养。3、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是学生对信息进行识别、利用、加工、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意愿等基本品质的总和,强调的是学生个人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时的身心发展总水平,是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内容。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应该分别学习完成教育部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科教学,并达到不同程度的信息意识和技术能力。1、普陀区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标准功能细则2、普陀区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标准技术指标普陀区教育局二OC)七年五月十四日普陀区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标准功能细则校园信息化建设包括校园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校园信息化应用管理平

18、台建设、校园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和校园信息化人文环境建设。一、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校园信息化环境,为IT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学习、管理、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是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目标。它包括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广播电视网络建设、计算机网络中心建设、校园视频中心建设、多媒体多功能报告厅建设、计算机房及电子阅览室建设、数字化语音室建设、计算机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配置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各项设备的详细技术标准,均在附录中作出说明。1、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标准1.1、 城域网接入1.1.1 普陀区中小学教育城域网为一个基于宽带网络架构,以IOM光纤为校际互联的VPN专网。对于全区中

19、小学在大容量信息共享、高速数据交换、视频会议、VOD点播、IP电话等方面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有中小学应以IOM光纤接入普陀区VPN教育城域专网,从而经由区教育信息中心实现区内校际互联互通,并互联因特网。1.1.2 、为保证学校网络状况及网络信息流量的可控性、可监察性,学校校园网与区VPN专网连接端应配置一台路由器。路由器的规格由学校校园网的规模确定,其标准应支持802.IX认证。1.2、 校园网络布线网络带宽应该能够保证教学应用的需要,百兆交换到桌面。网络布线到学校所有室内活动场所,并保证每一个教室、教师办公室、实验室、学生活动专用室都装有至少一个网络节点端口。学校的计算机房、电子阅览室

20、内的所有计算机均应实现百兆桌面的网络连接。1.3、 网络交换设备(采用以太网标准)1.3.1 最低配置(合用于校园面积较小、师生数量较少的学校)网络中心配置1台或者以上具有二层交换功能、可堆叠的交换机作为中心交换机。1.3.2 标准配置(合用于普通中小学)(网络中心配置1台具有三层交换功能的交换机作为中心交换机。(根据学校楼宇和楼层分布情况,在相应楼宇或者楼层配置1台以上接入交换机。1.4、 服务器设备1.4.1、 最低配置(任何学校至少应达到的最低要求)配置至少1台专用服务器,用于学校网站、资源、管理等,支持网站发布、文件共享、校内IP的分配管理。1.4.2、 标准配置(适于普通中小学)配置

21、3台专用服务器,分别用于WEB(含DNS)、文件(含资源)、应用(含教学支持系统及各管理平台),支持网站发布(包括域名服务)、文件共享(包括资源库、数据库)、各类教学系统应用、校内IP的分配管理。根据学校应用情况,必要时可配置NAS或者FAN存储系统。2、广播电视网络建设标准2.1、 广播、电视节目接入(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均应就近接入本地区由政府主管部门主办的有线电视台网,以丰富学校的有线电视节目源。(校园广播系统应装有广播接收系统,以丰富学校的广播节目源。2.2、 校园广播系统2、 2.1、配置标准(基本配置设备为调谐器、录音卡座、DVD机、话筒、功率放大器(定压式)等。(各教室、楼道、专用教

22、室、体育场馆、办公室、报告厅、会议室和食堂都应设有广播终端,所有室内喇叭均应安装音量控制器。3、 2.2、功能标准支持分区广播功能,按照不同功能、不同楼层原则划分校园广播区域;采用电脑播音音乐铃声系统,实现上下课自动打铃;可自编或者收录广播节目;机房可监听播出情况。2.3、 校园闭路电视系统2.3.1、 配置标准(按照862MHZ宽带邻频闭路电视网建设。550MHZ至862MHZ频段内用于传输数据、通讯及教学自办节目。(各教室、报告厅、会议室和食堂都设有闭路电视终端。(在学校报告厅(会场)、会议室、室内体育场馆、听课教室等主要活动场所安装36个V返送端口,进行教学实况、重大活动摄录,用于教学、

23、评估等资料的记录或者向全校实时转播。2.3.2、 功能标准(自办教学节目频道48个。(系统应与校园网相联,做到节目资源共享。3、计算机网络中心建设标准3.1、 中心机房防静电地板铺设。所有路由器、交换机及服务器等设备均应安置于专用机柜内,机柜及防静电地板的接地必须良好,接地电阻不能大于1欧姆。3.2、 中心机房电源不能就近借用房间照明系统,应专线接入。电源可以多相供电、也可以单相供电。3.3、 采川标准配置或者高于标准配置网络设备的中心机房,应安装UPS不间断电源系统,保证所有路由器、交换机及服务器等设备(空调设备除外)的不间断供电。UPS的供电时间不低于30分钟。3.4、 中心机房应配置空调

24、设备。空调电源要与机房路由器、交换机及服务器等专用设备电源分开,应单独铺设。4、校园视频中心建设标准4.1、 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用防静电地板铺设。配置专用控制桌和电视墙。控制桌、电视墙及防静电地板的接地必须良好。(控制中心基本设备为邻频调制器1台、多路混合器1台、录相机2台、DVD机厂2台、音/视频矩阵切换主机1台、放大器1台、收监两用机46台、播放电脑1台等。(调制器、混合器、放大器、录相机、DVD机、切换机、播放电脑等设备均应安置于专用控制桌,收监两用机安置于电视墙上。(控制中心电源应专线接入,不能就近借用房间照明系统。电源可以多相供电、也可以单相供电。(控制中心应配置空调设备。空调电源要

25、与视频中心其他各专用设备电源分开,应单独铺设。4.2、 演播系统视频中心的演播系统应配有校园电视台的小型演播室和数字摄录编系统,以自行制作电视节目或者视频资料。(小型演播室1个配有演播桌、有校园电视台标识的背景幕布、演播话筒;配有正面光和背侧光的简易演播灯光系统。(专业级数码摄像机2台。(非线性编辑机1台。(数码录相机1台。5、多媒体、多功能报告厅建设标准5.1、 全区中小学均应配置一个多媒体、多功能报告厅。5.2、 多媒体、多功能报告厅应安装必要的基础设施,为多媒体、多功能的实现提供必要的技术保证(本标准不涉及报告厅的内部装修、装饰、空调系统及普通照明灯光)。(3000ANSI流明或者以上液

26、晶或者数字式投影仪1台(含电动投影屏幕)、数字式视频展台1台;(功率放大器2台、多路调音台1个、双卡座(含调谐器)1个、录相机1台、DVD机1台、会议话筒2支、领夹式无线话筒1套、音箱2对;饭抑控制器1个、电源时序器1个、专用控制台一个。6、数字化语音室建设标准6.1、 初中及以上学校每校至少配置1个48座以上的数字化语音实验室。6.2、 外国语学校及语言类特色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可配置24个24座以上的数字化语音实验室。6.3、 3、数字化语音教室可以采用数字终端的硬件系统,也可以采用基于计算机教室局域网的软件系统。不论采用哪种系统,语音系统必须是全数字化的,且至少具备下列功能数字化音频资料存贮

27、、数字化音频播放、教师音频或者学生音频向全班广播、分组、讨论、对话、录音、点播、跟读等。6.4、每一个语音教室均应配置1台2500NSI流明或者以上的液晶或者数字式投影仪(含电动投影屏幕)、1台数字式视频展台。7、计算机配置标准7.1、 教师用计算机配置教师用机分为办公川机和专业用机两大类。1、 1.1、办公用机办公用机指配置给教职员工个人或者组室集体用于完成常规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的计算机。办公用机包括便携式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7、 1.1.1、便携式计算机(最低配置(所有中小学必须达到)按学校专任教师数的15%配置;(标准配置(合用于公办普通中小学)按学校专任教师数的40%配置。7.1.

28、1.2、台式计算机(最低配置(所有中小学必须达到)按学校办公室数量配置。15人办公室,1台/室;610人办公室,2台/室;11人及以上办公室,3台/室。(标准配置(所有中小学应该逐步达到)台式机加之便携式机,达到按100%专任教师数量配置。7.1.2、专业用机专业用机指专用于学校软件开辟、网页制作、多媒体制作等技术专业或者财务、校产、图书资料、学籍、卫生、人事等管理专业工作的单一用途的台式计算机。前者称技术专用计算机,后者称管理专用计算机。学校网络中心的网管用计算机,教室和各专用室多媒体设备配套用计算机均随整套设备另行配置,不作数量规定。7.1.2.1、管理专用计算机(最低配置(任何学校必须达

29、到)校长办公室、财务、人事各1台。(标准配置(所有中小学应该逐步达到)校长办公室、人事、学籍、财务、校产、卫生、图书管理至少各1台。7.1.2.2、技术专用计算机(最低配置(任何学校必须达到)专用于技术制作或者软件开辟,至少1台。(标准配置(所有中小学应该逐步达到)课件制作、网站制作、软件开辟各1台。7.2、 学生用计算机配置及计算机教室、电子阅览室建设学生机指专门供学生在课内外参预课堂教学、拓展性学习、电子阅览查询等活动所用的台式计算机。7.2.1、 最低配置(所有中小学必须达到)7.2.1.1、 小学按学校学生人数和学生用机总数之比,不少于151o若按照学校生机比151的数量配置,学生机总

30、数少于40台的,至少应配置到40台,以保证完整建立一个30座的计算机房和一个10座的电子阅览室。7.2. 1.2、初中(含九年一贯制)按学校学生人数和学生用机总数之比,不少于IOlo若按照学校生机比IOl的数量配置,学生机总数少于60台的,至少应配置到60台,以保证完整建立一个50座的计算机房和一个10座的电子阅览室。7.3. 1.3、高中(含完中)按学校学生人数和学生用机总数之比,不少于81。若按照学校生机比81的数量配置,学生机总数少于70台的,至少应配置到70台。以保证完整建立一个50座的计算机房和一个20座的电子阅览室。7.2.2、 标准配置(所有中小学应逐步达到)7.2.3、 1、小

31、学(学生人数W600人1个标准计算机房,40台学生机;1个电子阅览室,10台学生机。(学生人数W1200人2个标准计算机房,共80台学生机;1个电子阅览室,20台学生机。(学生人数1200人3个标准计算机房,共120台学生机;厂2个电子阅览室,共30台学生机。72.2.2、初中(学生人数W600人1个标准计算机房,50台学生机;1个电子阅览室,15台学生机。(学生人数W1200人2个标准计算机房,共100台学生机;1个电子阅览室,25台学生机。(学生人数1200人3个标准计算机房,共150台学生机;12个电子阅览室,共35台学生机。7. 2.2.3高中(学生人数600人1个标准计算机房,50台

32、学生机;1个电子阅览室,20台学生机。(学生人数1200人2个标准计算机房,共100台学生机;2个电子阅览室,共50台学生机。(学生人数1200人3个标准计算机房,共150台学生机;厂2个电子阅览室,共50台学生机。8、多媒体教学设备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指安装或者配置于中小学教室专用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设施。8.1、设施标准8.1.1, 最低配置(满足课堂教学需求的最简单的配置)1台液晶或者数字式投影仪、1台视频展台、1块投影屏幕。8.1.2, 标准配置标准配置分为固定吊装式和挪移小车式两种。固定吊装式指整套设备固定吊装于教室内;移动小车式指全套设备安装于一台可挪移的小推车内。8. 1.2

33、.1、固定吊装式(选择1一台液晶(或者数字式)投影仪、1台视频展台、1台台式计算机、1块电子书写屏、1对有源音箱、1块电动式投影屏幕。(选择2一台液晶(或者数字式)投影仪、1台视频展台、1台台式计算机、1对有源音箱、1块电子白板。注根据普陀区的实际情况,目前全区中小学固定吊装的标准配置为选择1。8. 1.2.2、挪移小车式(选择1一台液晶(或者数字式)投影仪、1台视频展台、1台台式计算机、1块电子书写屏、1对有源音箱、1块支架式投影屏幕、1辆可挪移小车。(选择2一台液晶(或者数字式)投影仪、1台视频展台、1台台式计算机、1对有源音箱、1块可挪移式电子白板、1辆可挪移小车。注根据普陀区的实际情况

34、,目前全区中小学现有挪移小车的标准配置为选择1。8.2、 数量标准8.2.1、 最低配置(任何学校必须达到)每一个年级按照设施标准中的标准配置至少配置1个固定吊装教室或者1辆挪移小车。8.2.2、标准配置(全区中小学应逐步达到)采用上海市二期课改新教材的年级,每一个班级配置一套固定吊装式多媒体教学设备;其他年级,每一个年级各配置50%的班级。以后随着采用新教材的年级的逐步增加,固定吊装式配置逐步增添,直至所有班级均配置固定吊装式多媒体设备。二、校园信息化应用管理平台建设选用最合适的技术,营造信息技术应用及管理体系,是中小学校园信息化的核心。建立中小学教育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是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重要

35、的组成部份,具有传统管理模式无可匹敌的巨大优势。1、学校管理平台1.1、 教务管理1.1.1、 教学管理包括教学计划、课表安排、补课调课选课系统等。1.1.2、 学籍管理包括班级管理、学籍管理、奖惩管理、分班管理、升留级管理、统计查询、报表打印等。1.1.3、 招生管理包括招生计划、新生录取、入学报到等。1.1.4、 考试管理包括考试安排、补考安排、成绩管理与分析等。1.2、 办公自动化包括会议管理、单位日程管理、通知发布、公共信息发布、政务信息发布、政策法规查询、文件发送与接受、在线工作讨论、BBS留言交流等。1.3、 科研管理实现对科研项目从立项到结题的全程管理,可以包括科研的申报立项管理

36、、交流管理、中期评估及结题管理、成果管理、信息共享、辅助决策分析以及网上信息发布等功能。1.4、 人事管理管理和维护单位的人事信息等。1.5、 财务管理对于学校的财务工作实现数字化管理。1.6、 资产管理对通用公用设备的购置、入帐、借用、调度和报废进行管理。1.7、 后勤管理包括对食堂、宿舍、卫生、绿化、车辆等的管理。2、教师专业发展平台2.1、 发展档案教师发展信息、教育教学反思、进修培训记录、个人获奖记录、教研科研论文等。2.2、 专业手册成绩记录、作业布置、教学进度、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备课计划、备课小结、活动记录、教学设计、例题集锦等。3、学生学习成长平台3.1、 基本信息个人资料、家

37、庭情况、学习评价、能力评价、活动评价、综合评价、发展评价、体质状况描述、个人成果记载等。3.2、 个性特质发展科学人文、创新能力、兴趣爱好、个人特长、团队合作、课外阅读、校班工作、社团活动等。3.3、 学业发展学科课程成绩分析、学习发展折线图、平时学习表现记录、选修成果、学习档案管理等。3.4、 发展性诚信档案诚信品格自鉴、实践活动情况表、个人信用发展记录、为他人服务情况、特殊记录、平时成绩与表现、教师建议记录、兴趣特长发展图、科学素质发展图、人文素质发展图、体质状况发展图、体锻达标情况表、创新能力发展评价、个性特长发展描述等。4、网上教学教研平台4.1、 备课与授课建立以学校教学软件和课件素

38、材等构成的本地化特色资源库,为教师通过网络进行备课提供便利条件,并实现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4.2、 课件制作提供网络化平台,让教师能利用网络的优势,在网络上制作多媒体课件。4.3、 教学资源在学校资源库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积累、优化机制,为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供平台基础。4.4、 网上答疑基于网络的实时或者非实时师生交互、答疑平台。4.5、 听课评课建立教学反馈与评价信息库。4.6、 课件点播基于学生学习的课件点播系统。5、家校信息平台建立与学生、家长、社区沟通的平台。构建虚拟学校,通过Internet实现与学生、家长和社区的语音及图象信息沟通,使学校的资源真正服务于社会。这一平台

39、包括家长信息、学情查询、评语建议等。三、校园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1、领导机构设置由校长或者副校长承担的信息主管岗位,负责信息化工作的决策、责任落实。设置由信息技术人员参加的工作机构,具体操作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建设工作。分工明确,能保持正常运作,定期专题研究工作,有会议记录。2、管理制度2.1、 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规范,工作制度、岗位职责、管理规范完备,相关管理文档齐全,并有相应的激励机制。2.2、 做到制度上墙,执行制度有具体措施,各项制度执行情况有记录、有检查、有评价,反映成果的相关管理文档完备。3、建设规划3.1、学校应该按项目管理的规律来建设校园的信息化,任务要具体、清晰。3.1、有

40、学校信息化建设长期和近期规划,分年度达成的目标明确。3.1、学校推进信息化建设近期规划的措施落实、操作性强。4、设备管理4.1、 计算机教室、电子阅览室、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报告厅等专用教室管理人员落实,制度健全,责任到人。4.2、 所有设备使用有记录、有维护,完好率保证在90%以上。5、网络和信息安全5.1、 有校园信息网络设备安全使用规章,防火防盗等设施齐备。5.2、 网络管理责任落实到人,网络安全和防病毒等软件能有效运行,更新及时。5.3、 制订了校园网络信息过滤措施,不良信息的隔离措施安全有效。5.4、 学校各设备的密码管理规范,管理人员能定期修改各管理密码并上报变更信息,学校信息技术分

41、管领导掌握了各管理密码并存档保管。5.5、 学校有严格的上报制度,信息技术故障或者事故能在规定时间上报学校领导。5.6、 为保证普陀区教育城域专网的安全,所有中小学必须以IOM光纤接入普陀区VPN教育城域专网,从而经由区教育信息中心实现区内校际互联互通,并互联因特网,各学校均不允许采用其它的Internet接入。5.7、学校计算机必须谨慎使用还原卡,使用了还原卡的计算机同样要加强网络安全和防病毒等维护,保证普陀区教育城域专网的安全。四、校园信息化人文环境建设努力提高学校领导和师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质,培养对信息的敏感度,将教育观念与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结合起来,使泛博教育管理者、师生员工在学习与

42、实践中不断提高信息素质和信息能力,使信息意识自然地融入教师、干部和学生的思想。1、管理队伍的建立建立一支善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管理的干部队伍,实现学校管理信息化和网络化。1.1、 先进的理念学校领导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教育教学理念,善于通过营造具有特色的的环境和文化以实现校园信息化。1.2、 熟练的信息技术能力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并应用以获取网络信息、处理文字、制作表格、收发邮件;能利用基于网络的学校管理系统完成学校管理工作;能够独立制作信息化演讲材料。1.3、 勇于开辟的精神1.3.1、 具备负责任的、勇于承担风险的精神,不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创新。1.3.2、 积极推动

43、以研究为基础的、运用信息技术的、讲求效率的实践。1.3.3、 在学校的政策、资金上大力支持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广。1.4、 灵便的教学策略1.4.1、 建设和管理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合作的学习环境,以促进教育创新。1.4.2、 提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环境,利用信息技术来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的、各种不同的需求。1.4.3、 推动信息技术的运用来支持教学,增强教学效果,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决策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1.5、 丰富的实践能力1.5.1、 规范应用信息技术的常规性、目的性,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效率。1.5.2、 运用信息技术与师生员工、家长、学生进行交流与协作。1.5.3、 激励、培养和

44、支持教职员工运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1.5.4、 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参加持之以恒的、与工作相关的专业学习。1.5.5、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潜力,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组织机构建设的改进。1.6、 科学的评价与评估1.6.1、 采用有效的评估与评价手段,评估教职员工运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技能和成绩,并依据结果来促进高质量的教师专业发展。1.6.2、 运用信息技术来搜集分析数据,以改善教学实践与学生学习。1.6.3、 运用信息技术来评估、评价、管理行政体制和运作机制。1.7、 有效的保障与管理1.7.1、 贯彻政策与指导方针,制定以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为基础的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监督实施情况,以确

45、保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各个要素之间的相协调。1.7.2、 调配资金,安排人力,确保教育信息化计划的完成,采取有序的步骤来推动教育信息化体系的可持续性发展,并确保所有的学习者与教育者都能平等享用各种教育信息资源。1.7.3、 将学校发展的战略计划、校园信息化设计和其他改革计划与政策结合起来,调整学校的投入、资源的安排,使各个部份得到协调发展。1.7.4、 通过鉴别、交流、规范,并加强社会、法制和道德的实践,促使师生负责任地使用教育信息技术。1.7.5、 促进和加强运用教育信息技术的环境安全和健康习惯,注重隐私性、可靠性和安全性。1.8、 新和亲和力学校领导应该在具有负责任的、勇于承担风险的创新精神

46、的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与亲和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诸方面,对学校员工投入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努力赋予积极支持。2、师资队伍的建设2.1、学科教师队伍完善具备较强的网络信息能力及信息技术应用和教学能力、能有效自如地应用信息技术和网络信息资源指导学生学习的学科教师队伍建设。2.1.1、师资培训2.1.1.1、学校有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计划和档案,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纳入个人专业化发展计划。2.1.1.2、鼓励教师参加市、区各级培训,学校有推动机制和奖励方案。2.1.1.3、学校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有计划、有措施、能落实。2.1.2、信息素质2.L2.1、100%的教师接受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培训,达到新四

47、个模块的技术要求,并在教研、备课和课堂教学活动中熟练运用。2.1.2.2、掌握信息化手段的教师(能独立完成较复杂的动态多媒体课件制作、拥有较强的网络运用技术)占全体教师的比率三年内应达到不低于40%。2. L2.3、能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的教师(能制作电子教案,简单的课件、熟练使用多媒体设备)三年内应达到95%o2.1. 3、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2.1.3.1、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三年内应达到每周超过30%的课时,以优化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2.1.3.2、配有计算机的教师应该有完整的电子教案,学校有教案资源库。2.L3.3、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习需求,运用技术来支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技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2.1.3.4、学校开设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等拓展性教学活动。2. 1.3.5、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学校、区、市(全国)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题研究、展示课和优秀课评选活动。2.1、 3.6、倡导在各年级开设信息科技课程。2.2、 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完善一支具有较高信息素质和专业课程教学能力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队伍。2.2.1、 专职教师配备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