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71591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粉尘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粉尘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粉尘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粉尘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粉尘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粉尘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粉尘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GBZ/T229.1-2010,术语与定义,生产性粉尘: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粉尘。按粉尘性质分为:无机粉尘(含矿物性粉尘、金属粉尘、人工合成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含动物性粉尘、植物性粉尘、人工合成的有机粉尘);混合性粉尘生产性粉尘作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可能接触到生产性粉尘的作业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生产性粉尘中结晶型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术语与定义,职业接触比值:工作场所劳动者解除某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实际测量值于相应的职业接触限值的比值。呼吸性粉尘:可达到肺泡区(无纤毛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的粉尘。亦即用呼吸性粉尘采样器,按标准测定方法,从空

2、气中采集的粉尘。石棉与石棉纤维:是一种具有纤维状结构的硅酸盐矿物,分两大类:蛇纹石类(温石棉),闪石类(青石棉、铁石棉、直闪石、透闪石、阳起石、角闪石)。石棉纤维是指直径小于3微米,长度大于5微米且长度与直径比大于3:1的纤维,4、分级-4.1分级原则与基本要求,分级基础分级应在综合评估生产性粉尘的健康危害、劳动者接触程度的基础上进行。劳动者接触粉尘的程度应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浓度、劳动者接触粉尘的作业时间和劳动者的劳动强度综合判定。生产工艺及原料无改变,连续3次监测(每次间隔1个月以上),测定粉尘浓度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且无尘肺病人报告的作业可以直接确定为相对无害作业。分级前的准备 应确定

3、作业是否需要进行分级。可根据现场巡查,工作场所生产性粉尘的性质和生产过程、分布范围辨识,以及采取的控制和防护措施,结合对既往尘肺发病和事故资料的分析后确定。作业分级应与日常监测相结合。,4、分级-4.1分级原则与基本要求,分级结果与效果评估应定期对作业分级结果和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连续三次定期检测发现劳动者接触浓度有变化,提示可能与原分级结果不一致的,或因生产工艺、原材料、设备等发生改变时应重新进行分级,并提出新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建议。分级资料管理分级完成后应编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报告书,报告书的内容应包括分级依据、方法、结果以及分级管理建议和应告知的对象。分级结果应告知用人单位

4、负责人、管理者和相关劳动者。分级过程的全部资料应归档保存。,4、分级-分级依据,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的依据包括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职业接触比值和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强度等要素的权重数。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M的分级和权重数(WM)取值见表1。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职业接触比值(B)分级和权重数(WB)取值见表2。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强度(L)分级和权重数(WL)取值见表3。,4.3分级级别 生产性粉尘按危害程度分为四级:相对无害作业(0级)、轻度危害作业()、中度危害作业(级)和高度危害作业(级)4.4分级方法和计算分级指数G按下式计算:G=WMWBWL G:分级指数WM粉尘

5、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权重数;WB工作出场所空气中职业接触比值的的权重数;WL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的权重数根据分级指数G,将生产性粉尘分为如下四级,见下表。,测得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工作场所空气中那个粉尘的职业接触比值和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后,也可直接查阅下表进行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5 分级管理原则,应根据分级结果对生产性粉尘作业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一旦作业方式或防护效果发生变化,应重新分级。5.1 0级(相对无害作业):在目前的作业条件下,对劳动者健康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应继续保持目前的作业方式和防护措施。5.2(轻度危害作业):在目前的作业条件下,可能对劳动者健康存在不良影响,应改善工作

6、环境,降低劳动者实际粉尘接触水平,并设置粉尘危害及防护标识,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采取职业健康监护、定期作业场所监测等行动。,5 分级管理原则,5.3 级(中度危害作业):在目前的作业条件下,很可能引起劳动者的健康危害。应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及时采取纠正和管理行动,降低劳动者实际粉尘接触水平。5.4 级(重度危害作业):在目前的作业条件下,极有可能造成劳动者严重健康损害的作业。应立即采取整改措施,作业点设置粉尘危害和防护的明确标识,劳动者应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使劳动者实际接触水平达到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对劳动者及时进行健康检查。整改完成后,应重新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评价。,正确使用说明,

7、1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评价工作场所生产性粉尘的卫生状况,区分该作业对接触者危害程度的大小,实施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时应与生产性粉尘控制和作业分级管理办法配套使用。2 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应综合生产性粉尘的健康危害、劳动者接触浓度和劳动强度等因素进行,对粉尘接触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不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作业,还应注意段时间接触水平不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2倍。,正确使用说明,3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监测采样点和采样对象的选择按GBZ159执行。测定生产性粉尘浓度时,对于GBZ2.1种规定有呼吸性粉尘容许浓度的粉尘,应测定呼吸性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并以此计算生产性粉尘的接触比值。粉尘浓度的测定根据粉尘类别分别按G

8、BZ192.1、GBZ192.2 和GBZ192.5执行。当生产性粉尘浓度接近该粉尘的职业接触限值时,应增加测定频次。4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测定按GBZ192.4 执行5 体力劳动强度级别判定按GBZ/T189.10执行 6 石棉与石棉纤维、木尘等GB2.1标识为人类致癌物(G1)的粉尘,WM取值列入游离二氧化硅大于80%一类。,正确使用说明,7、职业接触比值B按下式计算:B=CTWA/PC-TWA100%B:生产性粉尘接触比值CTWA:工作场所生产性粉尘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的实测值,单位(mg/m3)多次检测得到的不一致时,以最大值计算接触比值。PC-TWA: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单位(mg/m3)8 工作场所存在两种以上粉尘时,参照GBZ2.1标准中附录A12进行粉尘浓度计算,游离二氧化硅权重数取各种粉尘中最大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