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3路道路新建工程--排水工程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072147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繁昌3路道路新建工程--排水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繁昌3路道路新建工程--排水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繁昌3路道路新建工程--排水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繁昌3路道路新建工程--排水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繁昌3路道路新建工程--排水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繁昌3路道路新建工程--排水工程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繁昌3路道路新建工程--排水工程设计说明.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工程沿线适当预留支管,供周边地块雨污水接入,涉及沿线地块雨污水管均能确保接入设计排水管道。4.工程设计4.1 、设计范围和原则I、根据环境保护要求、城市排水规划、道路两侧地形条件和排水现状,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以利于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保护区域水环境。2、充分结合相关规划,依照道路走向、周围功能区规划及地理环境情况,雨水、污水管道沿规划道路设置,尽可能在管线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最大区域的污水能重力流排放,以保证排水顺畅与节省工程投资。3、根据道路规划和周围地理环境情况,雨水管道就近排入规划沟渠、现状雨水井,避免长距离输送,以减小管径与埋深,节省工程费用。5、雨污水管道尽可能避免穿越

2、地下建筑和其它障碍物,最大限度减少对交通的妨碍,并与其它管线取得优化布置。6、尽量布置管线在人行道和控制绿带内,减少在车行道布置管线,避免井靛对行车的影响。4.2 设计标准及参数4. 2.1设计方法按成都市暴雨强度公式和流域汇水面积说算,根据地块和道路设计的情况选用适当的暴雨重现期P和径流系数中。(1)雨水设计采用成都地区暴雨强度公式进行计算(综合径流系数取0.65):44.594(1+0.65lIgP)1 +,7346,2SN3*、尸-I(mmInin)其中:设计重现期(年)取3.0年,降雨历时t=tl+t2tl地面集水时间(min)取12min12管道内雨水流行时间(min)排水工程设计说

3、明1 .项目概述繁昌3路道路新建工程(以下简称“繁昌3路”)位于新都区三河街道蓉都大道旁。道路起点与繁昌】路相交(X=33226.444.Y=26155.O43),终点与蓉都大道相交(X=32997341:Y=26424.280),全长约353.521米。道路规划红线宽度为12m,整体呈东西走向,道路北侧为大都观音岸在建小区,道路南侧为恒大滨河左岸在建小区。2 .主要编制依据和相关的规范标准1、主要设计依据(1)合同规定的内容和要求:(2)甲方提供的规划用地红线图(1:1000地形图);2、主要规范及规程(1)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

4、B50069-2002)(3)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4)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I43:2002)(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6)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8)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9)球墨铸铁可调式防沉降检查井盖(DB510100-T-203-2016)以及其它相关现行各种设计规范、规程、图集和相关道路设计图。3 .设计内容概述本工程暂无雨水管网规划

5、,雨水管网按现状以及结合周边管网布设,主耍收集周边地块雨水,将雨水集中收集后排入西侧在建繁昌1路1段雨水管网,最终流入西侧毗河。本工程暂无污水管网规划,污水管网按现状以及结合周边管网布设,主要收集周边地块污水,将污水集中收集后排入西侧在建繁昌1路1段污水管网,最终流入绕城路污水主干管网。本工程雨水管采用钢筋碎承插管(GB/T11836-2009),弹性密封橡胶圈承插连接,接口作法详06MS201T-23。采用钢筋硅承插管,橡胶圈柔性接口。当管顶覆I:0.7mH4.5m时,采用H级管;管顶覆土4.5m,车行道采用D400级,其他采用C250级。若检杳井位于非机动道或车行道上,井盖面与设计地面齐平

6、:若检查井位于绿化带内,井盖面应高出地面0.2m。排水检查井井盖均为中680,井盖面应分别有“雨”“污”标志,不得盖错,须符合检查井盖(GB/T23858-2009)x成都市城市道路各类地下管线检在井、井圈、井盖设计施工补充规定(2012年版)(成建委2012600号文)、成都市道路桥梁检查井盖监督管理技术规定(成城发2012241号文)、球墨铸铁可调试防沉降检杳井盖DB510100/T203-2016的耍求。1)车行道上检查井采用D400级“五防”扩盘式球墨铸铁井盖井座,外翻180度开启,并应符合球墨铸铁件(GB/T1348-2009)和球鼻铸铁可调试防沉降检查井盖DB510100/T203

7、-2016的相关要求2、雨水口连接管管径为d300mm,均以设的坡度接入临近雨水检查井。3、雨水口位置要安装正确,不得超前或退后。雨水口的篦面标高应比周围路面标高底3cm5cm,并且严格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要求:与设计路面均匀顺接,以利进水。若因道路纵坡调整、或者设竖曲线、弯道超高等原因致使道路最低点发生变化,雨水口必须随之调整至新的最低点或者在最低点增设雨水口。4、在道路凹曲线段布置雨水口时必须设在最低处,施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4.4.3可调式防沉降井盖“五防”井盖、雨水篦子1球墨铸铁球墨铸铁可调式防沉降检查井盖的球墨铸铁应使用不低于QT500-7的牌号,应符合GB/T1348的规定,

8、球化率应不小于80%,球化等级不低于T级。2橡胶条(橡胶块)硫化氯丁橡胶,橡胶条应符合GB/T23661中E类的要求。拉伸强度N12Mpa,拉断伸长率2175%,压缩永久变形(100cC22h)35%,硬度(绍尔A型)275,耐臭氧(200x10-8,40C,预拉伸20%,IOOh)表面不龟裂。3不锈钢(钱链)不锈钢(一链)材质应符合CB/T20878-2007中S30408(新牌号06Crl9Nil0)的要求。4外观要求1)井盖的外表面应完整、光洁,花纹、标记及字标清晰无缺损,无毛刺、锋利边缘、翘曲变形、龟裂,材质应均匀,不得有裂纹和影响产品性能的冷隔、鼓包、砂眼等缺陷,不得有补焊。2)盖座

9、保持顶平,井盅上表面不得有拱度。井盖与井座的接触面应平整、光滑。井盅与井座应采用同一材质。3)与井座接触的井盖底面及井座支承面应进行机械加工,井盖与井座的装配尺寸、公差等级应不低于GB/T6414-1999中CTlO的规定,保证井品与井座接触平稳。4)井盖关闭后,井盖与井座的高度差不得大于1.5ran()5)弹性缓冲减震胶垫宜镶嵌在井座支承面上,胶垫宜采用垫圈。井座支承面上设“梯形”凹槽,嵌入深度为8mm(见图6);橡胶垫圈顶面宽12mm,底面宽Mnm,高度IOmm,形图3防坠安全网5、车行道上检查井应采用检查井井周加强,井周80cm范围内采用5笔水稔碎石回填,作法详设计图。6、车行道上检行井

10、井圈应采用扩盘式井圈座,扩盘顶面带齿状物,增强与沥青层的摩擦系数。扩盘预留31200孔洞,井筒浇注时预埋相应的螺栓,井圈座与井筒顶面之间采用螺栓连接。井圈座与井筒顶面连接处的螺栓强度应符合要求,并紧密固定,井盖与井座应保证配套。井圈与井盖之间设厚度为ICm的防宸响橡胶垫圈,垫圈上下面均应有凹凸纹,避免噪音和位移,防震响橡胶垫圈应确保在10年内不脱落、不老化失效。井盖需满足球昼铸铁可调试防沉降检查井盖DB510100/T203-2016的要求.7、在井盖四周拉四条十字交叉线,仔细调整井盖顶面标高,调出井盖的纵坡和横坡,使其与路面保持一致,调整到位后用螺栓固定。8、检查井与管道连接处的下部120范

11、围采用大坍落度的C20碎振捣充填,长度2m。9、检查井的回填必须在检查井混凝土强度达到75$(填方路段达到85%)时,方能进行井周回填。4. 4.2雨水口1、本工程雨水口采用预制混凝上装配式偏沟式单算和双算雨水口,雨水口深度为0.94m,水能子采用球墨铸铁篦子,本工程雨水口、井圈、水篦等做法参照16S518图集P42,P43,P60。雨水篦子采用“五防”球黑铸铁幕子,其荷载等级为D400。3点”C“型弹H弹性锁定装置、限位凸块示意图6井座1)井座高度:C250井座高度宜不小于12Omm,D400.E600的井座高度宜不小于19Oninu2)对于D400、E600的井盖设施,井座承载面径向宽度应

12、不小于80mm,最薄部分(不含防滑花纹高度)厚度不小于8mu3)井座的制造应当确保井盖与井座的适配性,应通过对接触表面机械加工,保证同型号井座可互换,通过防噪音的橡胶垫圈(或采用橡胶垫块的多点设计)以确保无噪音。4)井座外边缘须有3个及以上限位凸块(见图10),限位凸块与沥青层紧密接触,防止井盖晃动。5)井座净开孔设计应切实满足相关的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一般人孔井座净开孔交径应不小于600mm,其尺寸偏差符合下表的规定尺寸偏差人孔尺寸n7003700尺寸偏差/皿10106)井盖与井座应采用内置式结构或其它可靠设计进行防盗。采用皎接方式的,钱链轴、销宜采用同材质球墨铸铁或新牌号为06Crl9Ni

13、l0的不锈钢,直径不小于Mmm状为梯形:井盖闭合时与井座支承面金属间的距离为Imm2un(见图7)。若采用块状胶垫时,垫块在井座支承面上应均匀分布,间距允许误差不得超过3mm,嵌入井座支承面应稔固,高出井座支承面Imm-2mm6)雨水算子的过水缝隙应匀匀分布,过水缝隙面积不得少于雨水口总面积的40%5结构尺寸1)检查井盖上表面应有防滑花纹,C250高度为2mm6rn;D400、E600高度为3mm8mm,凹凸部分面积与整个面积相比应不小于30%,且不大于70%。2)较接井盖的仰角应不小于100。3)检查井盅的斜度e以1:10为宜。4)嵌入深度不低于25mm5)井座支承面宽度应不小于24mm6井

14、盖1)井盖厚度最薄部分(不含防滑花纹高度)不低于8mu2)井盖与井座接触面宽度不小于20mm2Omm井盖与井座接触面宽度示意图3)承载等级D400、E600的检查井盖应设置三条刚性的弹性锁定装置,当井盖闭合时可使之与支座卡口紧扣,防止井盖脱离支座,弹性锁定装置应采用整体铸造的生产工艺的施工措施费用.根据本项目情况,建议采用直接放坡开挖施工.根据本项目情况,拟定采用宜接放坡开挖的方式挖管基槽。对于部分管段沟槽开挖不能满足放坡要求,沟槽开挖需采用支护。沟槽深度在5m以内,由施工单位根据自身技术力量采用支撑措施,建议采用钢板桩支护。沟槽深度在5m以上,施工单位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支护方案。5. 4

15、管道敷设I、地基条件:管道及检查井基础应置于密实的原状土层上,要求地基承载能力RN120Kpa,管道基础采用砂石基础(中粗砂)o若遇流砂、污泥、松散杂填土及回填土等软弱地基时,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连砂石换填或其他加固措施,使其达到设计要求的承载能力。2、管道基础条件不良将导致管道和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一般会造成局部积水,严重时会出现管道断裂或接口开裂。预留措施如下:认真按设计要求施工,确保管道基础的强度和稔定性。当地基地质水文条件不良时,应进行换上改良处理,以提高基槽底部的承载力。如果槽底土壤被扰动或受水浸泡,应先挖除松软土层后和超挖部分用砂或碎石等稳定性好的材料回填密实。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土

16、方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抗槽底部排水降水工作,确保干槽开挖,必要时可在槽坑底预留20cm厚土层,待后续工序施工时随挖随封闭。6. 5沟槽回填1、密实度要求:胸腔及管顶回填土应在管座混凝土强度达到80%以上才可进行:沟槽两侧应同时回填,两侧高差不得超过30cm。管顶50cm以上直至道路垫层底部范围内应逐层整平夯实及碾压,回填材料应对称运入槽内,严禁用机械推土回填。管道回填土压实度详设计图。2、回填材料:一般情况下,采用开挖料回填:当遇到软土地层时,则采用连砂石换填。回填材料中不得含有有机物、淤泥、树根、草皮及其腐植物、玻璃瓶以及直径大于20mm的硬物。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粒土不能

17、直接作为沟槽回填材料,控制填料含水量不大于最佳含水量20%;当土的含水量过高时,应采取晾晒或掺入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材料进行处治。遇地下水或雨后施工必须先排水再分层随填随压密实;杜绝带水回填或水其余未尽事严格按照球星传铁可调试防沉降检查井盖DB510100/T203-2016的要求5.施工注意事项5.1施工准备1、施工放线图中管线定位,根据道路桩号及综合管网标准横断面图中管线与路中线距离进行定位;特殊节点及道路交叉口节点根据坐标定位。为了避免截断管材和浪费,检查井井位可沿道路纵向移动前后调整不超过1.5m,但不允许将检查并调整至道路轮胎轨迹下。2、施工复核施工前应首先核对与本工程相交(或相接)

18、的外部道路排水管平面位置与高程,确保管线衔接平顺。施工前应了解、探测清楚现状管线位置,井采取相应保护措施,避免施工时对其它已有管线产生破坏。施工前应实测既有管道位置及标高是否与设计相符后方可施工。下管前必须按管材产品标准逐节进行外观检验,不合格者严禁下管敷设。下管方式应根据管径大小、沟槽形式和施工机具装备情况确定人工或机械将管材放入沟槽。下管时必须采用可靠吊具,平稳下沟,不得与沟壁、槽底碰撞,吊装时应设两个吊点,严禁穿心吊装。5.2沟槽开挖1、沟槽开挖边坡系数按照1:2开挖,具体沟槽开挖边坡系数m视地质情况、开挖深度而定。除执行地勘报告建议值外,还需要按四川省市政工程计价定额有关规定执行。2、

19、排水管道基底标高位于路床标高之上时,应在沟槽区域宽度范围内先回填至管顶标高以上0.5m再开挖;位于路床标高以下时,则应先开挖沟槽,再进行回填。5.3开挖支护根据四川省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的通知(川建行规【2018】3号)文件要求,本工程挖管基槽开挖深度部分超过3n,以及局部需采用起直吊装安装构件,定义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根据文件要求,本工程的基坑开挖及支护设计应由施工单位,根据地质情况进行专项设计,并报监理组织相应安全专项审查后方可施工,专项设计不属于本图设计范围,本次设计仅做必要的文字说明,清单编制应考虑相应5.9 安全措施1)、施工方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

20、安全设施到位,文明施工,随时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以保障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2)、污水管道的检修、维护、疏浚清掏等操作过程,建立健全安全操作规程和程序,操作人员应培训上岗,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和规定进行操作,强化职业安全卫生工作,防止异常情况及误操作而造成危害,保障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3)、污水管道检查井盖的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里严格把关,使人为的不安全因素降到最低。对设备、材料质量和施工安装质量严格把关,使人为的不安全因素降到最低。5.10 营运期排水设施维修及养护1、对排水管道、检查井、雨水口等排水设施应定期维护、清淤。2、排水设施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应加强口常养护工作,使系统排水通畅、

21、状况良好。发现非正常情况后应急时通知主管部门以便及时处理。6、其他注意事项(1)图中标注的雨水管线长度均为理论平面长度,施工时应以实测为准。2)管道纵断面中所示的检杳井设计路面标高若与道路标高不吻合,以道路标设计高为准。(3)沟槽开挖边坡放坡坡率应根据地质实际情况按照本工程大样图取值。4)施工前应校测已建各种管道的断面、高程、位置和现状使用情况,确保满足接入条件后方可施工。若开挖中发现图中未示意的排水管道,应通知业主和监理,并联系设计人员共同研究解决。(5)管内底标高是排水管道施工的主要依据,检查井面标高应根据实际路面标高合理调整,保持与完成后路面齐平。当井面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有较大出入时,应

22、及时通知设计人员进行复核。(6)预留支管应尽量设预留检查井。当无条件设置预留检查井时,预留管管端应采用砖块封堵,并作好隙蔽记录,以利起用。(7)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需与其它综合管线施工密切配合,确保所有管线平面和竖向布置合理。8)本工程施工应严格遵循现行有关施工验收规范和技术规程办理。夯法施工.在雨季施工、工期紧张、降水困难时,设计建议采用连砂石回填,但须由业主、监理等各方现场确定。3、回填作业规定:沟槽回填从管底基础部分开始到管顶以上500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回填;管顶500mm以上部位,可采用机械从管道轴线两侧同时夯实;每层回填高度应不大于200mm。5.6闭水试验除雨水连接管外,雨水和污水

23、管道均要求在回填之前带井作闭水试验,合格后方可回填。无压管道闭水试验方法及允许渗水量详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o5.7抗震要求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场地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抗震设防烈度为Vn度,设计地宸分组为第三组;为工程抗震有利地段。1、雨水管道按一般抗宸设防,污水管道按重点抗宸设防,并应符合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要求,排水管道接口均采用柔性接口。2、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存在液化上或软弱上层时,应采取

24、措施防止地基承载力失效、震陷和不均匀沉降导致构筑物或管网结构损坏;3、同一结构单元的构筑物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上,当不可避免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震陷导致结构损害,可加设垫褥等方法;4、当构筑物基底受力层内存在液化、软弱黏性或严雨:不均匀土层时,虽经地基处理,仍应采取措施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度:5、管道与构筑物、设备的连接处,应配置柔性构造措施;6、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Vn度,抗裳设防类别为丙类,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使用年限为50年。5.8施工验收施工中各分项、分部及单项工程均应采用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及时检查验收。上道工序、分部工程未按IfJ关

25、标准验收合格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或相关分部工程的施工。新都地区施工和收集的供水、降水井抽水试验资料和土工试验数据对照,位于不同空间或地质年代的同一类型岩土体的渗透性能差异不大,而组成岩土体的颗粒级配及结构构造亦是主要决定因素,故场地内各地基土层的渗透性与渗透系数(k)建议如下表:地基上层渗透性与渗透系数(k)建议也表名称杂填土粉土中、细砂卵石K(md)50.16505、气象条件成都地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少冰雪。根据成都气象台观测资料,成都地区的气象指标如下:I)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6.2C,极端最高气温40.0C,极端最低气温-59C。2

26、)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在900-KX)Omm之间,多集中于夏季,7、8月份易形成暴雨天气,最大日降水量为262.7mm。69月为丰水期,13月为枯水期,其余月份为平水期。6 .排水情况:片区及周边雨水主要排入项目北侧毗河。7 .3上位规划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住房城乡建设部,2014.行。麦年径流总量幽率与设计蛹量对应一赫较触IS制串(%)505560657075808590设计降雨垃(mm)9.811.914.417.421.226.131740.7523(9)其余未尽事宜按国家现行规范和标准执行。7、海绵城市设计7.1 设计依据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O

27、318-2O17):2、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O268-2OO8):4、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5、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6、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7、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住房城乡建设部2014.10);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9、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15MR105:10、相关道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IK成都市建设项目海绵城市专项设计编制规定及审查耍点(试行)201

28、7.8:12、成都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13、成都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技术规定(试行)7.2项目概况及现状情况本项目所属规划区域为新都区石三河街道片区,现状周边道路基本形成。1 .场地条件据现场勘探资料,构成场地的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填土层(QJ)、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j)和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棕红色砂质泥岩基底。2 .场地地表水场地地表水主要为夏季低洼地段汇积的雨水,受季节降雨控制。勘察时地表未见有积水。地表水对道路路基(夏季)施工有一定的影响,但可采用明排等措施处理。3 .场地地下水地内存在的地下水分为分布于填土层中的上层滞水和赋存于砂层、卵石层中的孔

29、隙潜水两类。上层滞水主要呈零星分布,涌水量变化不定,无统一的稔定地下水位,主要受填土层孔隙分布影响,季节性较强,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经地下径流及地面蒸发排泄。勘察时未发现有该类型地下水出现。赋存于含水层(砂层、卵石层)中的孔隙潜水为该场地内的主要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及地表水和周边含水层补给,经地下径流及地面蒸发排泄。勘察时为枯水期,实测潜水的初见水位在卵石层中,稳定水位约在地面下5.26.5m,相应标高约为487.5Om(受附近施工降水影响,所测水位为非正常水位,估计正常水位标高应在489.0Om左右)。正常条件下地下水(在69月份)最高水位标高应在491.OOm左右。本区地下水位年变幅2.

30、02.5m左右。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该区丰水期为69月份,枯水期为13月,其余月份为平水期。合汇水区特征和设施的主要功能、经济性、适用性、景观效果等因素,合理选择效益最优的单项设施及其组合模式,从而达到成本最低、景观效果最优、控制目标实现佳的目的。7. 3海绵城市总体设计一、设计原则L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的要求:“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推进海绵型道路与广场建设,改变雨水快排、直排的传统做法,增强道路绿化带对雨水的消纳功能,在

31、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停车场、广场等扩大使用透水铺装,推行道路与广场雨水的收集、净化和利用,减轻对市政排水系统的压力。”2 .考虑到成都市影响海绵工程建设的主要因素:高温、降雨量大、部分区域土壤渗透条件差等,设计时不强调下港回补地下水,强调以滞、净、排为主。3 .道路人行道宜采用透水铺装,景观绿道可采用透水沥青路面。4 .道路横断面设计应优化道路横坡坡向、路面与道路绿化带及周边绿地的竖向关系等,便于径流雨水汇入低影响开发设施。5 .规划作为超标雨水径流行泄通道的城市道路,其断面及竖向设计应满足相应的设计要求,并与区域整体内涝防治系统相衔接。6低影响开发设施应采取必要的防渗措施,防止下渗雨水对道路

32、路面及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造成破坏。二、需求分析成都市降水存在季节变化大,地域差别大等特点,不均衡的降雨特征给城市水安全带来巨大的挑战。同时资源依靠调配,水污染等问题也影响着城市水环境的建设。因此,成都市需要从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等三个方面完成有成都市特色的海绵城市建设。三、设计目标:建设区域外排雨水流量径流系数W0.4,片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0%四、具体方案:透水铺装1、场地设计本工程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人行道采用透水混凝土,进行雨水滞留。2、设计策略及系统1)源头控制透水铺装T净化+入渗T地面径流T入渗T溢流2)采用的低影响开发技术设施渗滞设施:透水铺装3、技术措施透水铺装透水铺装结构应符合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188)、透水水泥混凝上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的规定。要求:透水将透水性能良好、孔隙率较高的材料应用于人行道结构中,如面层、基层等,在保证一定的路用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使雨水能够顺利进入铺面结构内部,通过具有临时贮水能力的基层,直接下渗入土基或通过铺面内部排水管排除。本项目采用架构式透水铺装,保障透水效果的同时,保证景观效果及路面承载力。4、技术组合依据各类绿地所承载的功能作用的不同、用地规模大小的差异、水文地质特点,同时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