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吧经营场所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导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酒吧经营场所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导则.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酒吧经营场所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导则一、适用范围全市酒吧经营场所。二、场所复工要求1 .各酒吧经营场所必须以门店为单位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签订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承诺书,做好信息采集工作,建立报备制度。2 .要全面采集了解员工健康情况(员工旅居史,是否有发热、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并登记汇总,对持有“八闽健康码绿码的员工方可复工。对未能提供“八闽健康码”绿码或八闽健康码”为橙码的,对来自境外、重点地区及高中风险地区的,有与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等任一情形的从业要员要严格按照疫情防控有关规定,落实医学观察、核酸检测等措施后方可上岗。3 .建立所有员工的健康
2、档案,要有专人每日动态监测员工体温、身体状况等。要求所有员工对身体异常状况不得隐瞒,如有发热、咳嗽、咽痛、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时要及时劝导就医筛查,并及时追踪登记就诊情况。临床排除新冠肺炎诊断的要症状消失48小时后才能复工;临床不能排除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隔离治疗。4 .各酒吧经营场所应在复工前储备充足防控物资:消毒药品(推荐84消毒液,75%医用酒精,快速手消毒剂)、体温检测设备、防护口罩、一次性手套、空调通风系统消毒剂等防护用品及消毒药械,做到防护工作全员覆盖。5 .各酒吧经营场所要设立临时隔离区域,隔离区应有足够的空间且相对独立,采光、通风良好,最好有单独使用的卫生间和洗手设施,并配备防护
3、消毒物资,要设立提醒标识,要有专人管理,避免其他人员误入。当发现疑似症状人员时,应及时引导到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迅速与120联系或用专车转运至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排查,并进行终末消毒等相关规定处理。6 .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抓好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突出安全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安全隐患务必全部整改到位,切实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复工复产前落实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制定一套复工复产方案、组织一次全面检查、举办一次安全教育活动;复工复产前落实好上述安全生产责任要求,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复工复产。三、恢复营业后的防控要求1 .实行健康绿码通行,对顾客测量体温,对正常体温的顾客
4、方可提供服务,对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综合症状的客人,应立即引导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进行信息登记。2 .要严格控制场所消费人数,在每个包厢门口根据面积大小标注可接待的人数,且两名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1米。原则上人员控制在接待量二分之一以内,超过控制接待量不得接待新来顾客。3 .每日营业前,应对店内进行全面清洁消毒(建议喷洒有效氯含量500mgL以上的84消毒液)。营业期间对场所内外公共部位(门厅、前台、独用楼道、独用电梯、楼梯、场所内卫生间、门把手等)每日至少进行两次消毒(建议使用喷雾消毒),严格按照消毒剂使用说明操作,严禁消毒剂混用,防范发生中毒、火灾等问题。设置包间的场所在消费者结束消
5、费离店后,应立即对包厢进行清洁消毒。4 .场所内的公共卫生间,应保持环境及坐具清洁消毒并做好记录,卫生间洗手池配有洗手液、免洗消毒剂、卫生纸,保持空气流通。5 .场所内应加强通风换气。保证新风量大于30立方米每人时,每日全面通风换气至少三次,独立包厢每场次要全面通风。场所如使用空调,应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所有排风直接排到室外。使用全新风空调系统的应关闭回风通道。不能保证中央空调安全的应关闭使用。空调通风系统相关清洗与消毒具体参照关于印发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指南的通知(肺炎机制综发(2020)50号)文件执行。6 .每家经营场所每日应在醒目
6、位置公示清洁消毒情况。7 .如经营中发现消费者出现发热等身体异常状况,应及时劝离就医,对员工及场内其他消费者进行正确引导,避免恐慌;如员工内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研判,隔离疑似员工,及时向卫健部门报告有关情况,落实各项防控措施。8 .全面维护保养、清洁冷冻冷藏和保鲜设备,食品原材料坚持覆盖保险膜再进行储存,防止交叉污染。9 .采购进货管理要求。一是落实采购各环节索票索证制度并存档记录;二是选择具有合法经营资质的供货商采购原材料;三是杜绝采购、饲养和现场宰杀活禽畜动物。禁止采购不明来源的食材,严禁经营、储存野生动物或野生动物制品。对肉及肉制品做好索证索票工作,确保肉类来源可追溯,尤其是加强对猪肉“
7、两证一报告”的查验,杜绝采购、使用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动物肉类及肉制品;四是所有原材料应保持新鲜,加强保鲜、冷冻、冷藏环节的处理和使用。四、消费者管理要求1 .消费者要先通过手机实名扫码(或有效证件实名登记),通过手机下载闽政通APP,做好登记,获取个人“八闽健康码”,做好“绿色健康码+戴口罩+测体温”方可进入场所。拒绝佩戴口罩的、拒绝提供姓名及联系电话的或健康码为橙色的人员,应拒绝其进入;发现被测对象体温超过37.3C,或有其它疑似症状的(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肌肉酸痛等),要及时劝导至附近的发热门诊就诊;病人疑似或确诊时应配合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2 .场所应
8、安排员工在场内巡查,提醒不必要取下口罩的消费者正确佩戴口罩。3 .为疫情防控、降低风险,须按要求严格控制场所内人数。五、对员工管理要求1 .对从疫情发生地返回的员工进行社区登记、测温并按地区防疫管理的要求落实配合。做好每日员工测温记录,员工宿舍需加强环境清洁、室内消毒,确保宿舍安全。2 .员工每日上岗前出示健康码,显示绿码且体温不超过37.3C的方可进入场所工作。3 .员工上下班途中应正确佩戴口罩。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回到家中先洗手,手机和钥匙使用消毒湿巾或75%医用酒精擦拭。4 .所有员工须戴口罩上岗,每日及时更换口罩,保持个人清洁卫生。六、做好异常情况处置1 .明确酒吧经营场所防控责任。各酒吧经营场所主要负责人是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要建立完善的内部疫情防控组织体系,明确疫情防控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把防控责任落实到部门和个人。2 .做好发现疫情的应对处置。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的酒吧经营场所,要立即配合疾控部门采取隔离措施,加强密切接触者追踪、疫点消毒等工作,暂时关闭酒吧经营场所。若有人员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症状时,应及时打120,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对其工作、生活场所及使用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应及时向疾控部门报告,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对密切接触者开展排查,实施隔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