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交流调功电路正文.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76954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6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相交流调功电路正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单相交流调功电路正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单相交流调功电路正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单相交流调功电路正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单相交流调功电路正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单相交流调功电路正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相交流调功电路正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概述1.1晶闸管交流调功器交流调功器:是一种以晶闸管为基础,以智能数字控制电路为核心的 电源功率控制电器,简称晶闸管调功器,又称可控硅调功器,可控硅调整 器,可控硅调压器,晶闸管调整器,晶闸管调压器,电力调整器,电力调 压器,功率控制器。具有效率高、无机械噪声和磨损、响应速度快、体积 小、重量轻等诸多优点。1.2交流调压与调功交流调功电路的主电路和交流调压电路的形式基本相同,只是控制的 方式不同,它不是采用移相控制而采用通断控制方式。交流调压是在交流 电源的半个周期内作移相控制,交流调功是以交流电的周期为单位控制晶 闸管的通断,即负载与交流电源接通几个周波,再断开几个周波,通过改变 接通周波

2、数和断开周波数的比值来调节负载所消耗的平均功率。如图3-21 所示,这种电路常用于电炉的温度控制,因为像电炉这样的控制对象,其 时间常数往往很大,没有必要对交流电源的各个周期进行频繁的控制。只 要大致以周波数为单位控制负载所消耗的平均功率,故称之为交流调功电 路。1.3过零触发和移相触发过零触发是在设定时间间隔内,改变晶闸管导通的周波数来实现电压 或功率的控制。过零触发的主要缺点是当通断比太小时会出现低频干扰, 当电网容量不够大时会出现照明闪烁、电表指针抖动等现象,通常只适用 于热惯性较大的电热负载。移相触发是早期触发可控硅的触发器。它是通过调速电阻值来改变电 容的充放电时间再来改变单结晶管的

3、振荡频率,实际改变控制可控硅的触 发角。早期可控可是依靠这样改变阻容移相线路来控制。所为移相就是改 变可控硅的触发角大小,也叫改变可控硅的初相角。故称移相触发线路。2系统总体方案2.1交流调功电路工作原理单相交流调功电路方框图如图2.1.1所示。LOAD,A1HtBCR脉宽可调矩形TLC336波信号发生器Ug A2图 2.1.1交流调功电路的主电路和交流调压电路的形式基本相同,只是控制的 方式不同,它不是采用移相控制而采用通断控制方式。交流调压是在交流 电源的半个周期内作移相控制,交流调功是以交流电的周期为单位控制晶 闸管的通断,即负载与交流电源接通几个周波,再断开几个周波,通过改变 接通周波

4、数和断开周波数的比值来调节负载所消耗的平均功率。如图2.1.2 所示,这种电路常用于电炉的温度控制,因为像电炉这样的控制对象,其 时间常数往往很大,没有必要对交流电源的各个周期进行频繁的控制。只 要大致以周波数为单位控制负载所消耗的平均功率,故称之为交流调功电 路。图 2.1.2电流、频率和相位等参数。电力控制中称为交流调压。卜TIII采用周波控制方式,使得负载电压电流的波形都是正弦波,不会对电 网电压电流造成通常意义的谐波污染。此外由于在BCR导通期间,负载上 的电压保持为电源电压,因此若将此控制方式用于手电钻在低速下对玻璃 或塑性材料进行钻孔,将非常有利。2.2单相交流调压工作原理将一种形

5、式的交流电变成另一种形式的交流电,可以通过改变电压、 只改变相位而不改变交流电频率的控制,在交流 单相交流调压的典型电路如图2.2.1所示。IE P!E):(顽 l;技 i)j? ,!盟 o u 王 (U/63OV2I i:5(川 /.Iv图 2.2.1采用双向可控硅BCR (Z0409MF)取代由两个单向可控硅SCR反并联 的结构形式,并利用RC充放电电路和双向触发二极管DB3的特点,在每半 个周波内,通过对双向可控硅的通断进行移相触发控制,可以方便地调节 输出电压的有效值。由图2.2.2可见,正负半周控制角a的起始时刻均为 电源电压的过零时刻,且正负半周的控制角相等,可见负载两端的电压波形

6、 只是电源电压波形的一部分。在电阻性负载下,负载电流和负载电压的波形 相同,a角的移相范围为0WaWn, a=0时,相当于可控硅一直导通,输 入电压为最大值,U0=Ui灯最亮;随着a的增大,U0逐渐降低,灯的亮度 也由亮变暗,直至a = n时,U0=0,灯熄灭。此外a=0时,功率因数cos6=1,随着a的增大,输入电流滞后于电压且发生畸变,cos6也逐渐降低,且对 电网电压电流造成谐波污染。交流调压电路已广泛用于调光控制,图 2.2.23电路设计3.1电感性负载设计交流调压电路可以带电阻性负载,也可以带电感性负载,比如感应电 动机或其它电阻电感混合负载等。由于感性负载本身滞后于电压一定角度,

7、再加上相位控制产生的滞后,使得交流调压电路在感性负载下大的工作情 况更为复杂,其输出电压、电流波形与控制角a、负载阻抗角4都有关系。11O *1,1 I图3.1其中负载阻抗角中=arctan(叫R),相当于在电阻电感负载上加上纯正 弦交流电压时,其电流滞后于电压的角度为。为了更好的分析单相交流调 压电路在感性负载下的工作情况,此处分为a 4,a =,以罚三种情况分别 进行讨论。3.2 a 4工作时的设计图3.1所示为单相反并联交流调压电路带感性负载时的电路图,以及 在控制角触发导通时的输出波形图,同电阻负载一样,在.的正半周a角 时,T触发导通,输出电压u等于电源电压,电流波形,从0开始上升。

8、ioo由于是感性负载,电流io滞后于电压uo,当电压达到过零点时电流不为0, 之后io继续下降,输出电压uo出现负值,直到电流下降到0时,T1自然关 断,输出 电压等于0,正半周结束,期间电流io从0开始上升到再次下降到0这段区间称为导通角9 。由后面的分析可知,在以工况下,4 180 因此在T脉冲到来之前T已关断,正负电流不连续。在电源的负半周T导212通,工作原理与正半周相同,在七断续期间,晶闸管两端电压波形如图3.2 所示。图3.2为了分析负载电流七的表达式及导通角9与a、小之间的关系,假设电 压坐标原点如图所示,在 =a时刻晶闸管T1导通,负载电流i 应满足 方程L + Ri = u,

9、= 2U. sin t其初始条件为i | t = a =0,解该方程,可以得出负载电流i在a Wt Wa + 9区间内的表达式为当函=a + 0时,io=0,代入上式得,可求出0与a、之间的关系为广网(函命-淑、贫Mg % 依+(gsin ( a + 0 -)=sin ( a -)e-0/tan。利用上式,可以把0与a、之间的关系用下图的一簇曲线来表示。图3.3图3.3中以为参变量,当 =0o时代表电阻性负载,此时0 =180。-a ; 若为某一特定角度,则当a 时,0随着a的 增加而减小。根据上述电路的控制角为a时,交流输出电压有效值U。、负 载电流有效值I。、晶闸管电流有效值Ir分别为0

10、+ sin 2a - 5tn( 2cc +式中,I为当a =0时,负载电流的最大有效值,其值为o maxI =o maxU i 一预2 + (O l)2I *为晶闸管有效值的标玄值,其值为TI * =T 0sin0 cos(2a+0)弋2兀2兀cos巾由上式可以看出,I*是a及的函数,图3.4给出了以负载阻抗角为参变量时,当a、已知时,可由该 曲线查出晶闸管电流标幺值,进而求出负载电流有效值10及晶闸管电流有 效值IT。J 顼 I 4J GU JJ 1UU ILL 14U 1或 1LL图3.43.3 a刊工作时的设计当控制角a二时,负载电流i的表达式中的第二项为零,相当于滞 后电源电压4角的纯

11、正弦电流,此时导通角。=1800,即当正半周晶闸管T1 关断时,T2恰好触发导通,负载电流*连续,该工况下两个晶闸管相当于 两个二极管,或输入输出直接相连,输出电压及电流连续,无调压作用。UG-PPPP图3.53.4 av工作时的设计在av4工况下,阻抗角4相对较大,相当于负载的电感作用较强, 使得负载电流严重滞后于电压,晶闸管的导通时间较长,此时式仍然适用, 由于a 180。时左端才能小于0, 因此0 180。,如图所示,如果用窄脉冲触发晶闸管,在wt = a时刻气被触 发导通,由于其导通角大于180。,在负半周wt = (a+兀)时刻为T2发出出发 脉冲时,T还未关断,T因受反压不能导通,

12、T继续导通直到在wt = (a+K)121时刻因T电流过零关断时,T的窄脉冲已撤除,T仍然不能导通,直到12G 22下一周期T再次被触发导通。这样就形成只有一个晶闸管反复通断的不正1常情况,0始终为单一方向,在电路中产生较大的直流分量;因此为了避 免这种情况发生,应采用宽脉冲或脉冲列触发方式。4电路的测试与故障分析选用灯泡作为实验负载,从灯泡亮、暗时段的变化,可了解交流调功 电路的原理与特征。线路中双向晶闸管的触发信号由555组成振荡器,产 生一个占空比可调的触发脉冲,并通过模拟门形成可靠的触发信号,其频 率要低于市电的频率,并可在一定的范围内调节。将DJK01电源控制屏的 电源选择开关打到“

13、直流调速”侧,是输出线电压为220V,用两根导线将 220V交流电压接到DJK22的“Ui”电源输入端,按下“启动”按钮。打开交流调功电路的电源开关,用万用表测量555的电源电压,是否 接近10V,之后,用示波器观测555输出端“3”的波形及4066的输出(即 BCR触发信号)波形是否正常。当触发电路波形正常后关闭电源,接入负载 (220V、15W灯泡),并开启交流调功电路的电源开关,调节“周波控制” 电位器,观察灯泡亮暗或闪烁的变化规律。在由原555集成触发电路的基础上,又增加了4066芯片,可产生三相六 路互差60 的双窄脉冲或三相六路后沿固定、前沿可调的宽脉冲链,供触 发晶闸管使用。40

14、66的引脚功能具体如下:每个封装内部有4个独立的模拟开关,每 个模拟开关有输入、输出、控制三个端子,其中输入端和输出端可互换。 当控制端加高电平时,开关导通;当控制端加低电平时开关截止。模拟开 关导通时,导通电阻为几十欧姆;模拟开关截止时,呈现很高的阻抗,可 以看成为开路。模拟开关可传输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可传输的模拟信号 的上限频率为40MHz。各开关间的串扰很小,典型值为一50dB。再就是用到了双向可控硅BCR (Z0409MF)取代由两个单向可控硅SCR反 并联的结构形式,并利用RC充放电电路和双向触发二极管DB3的特点,在每 半个周波内,通过对双向可控硅的通断进行移相触发控制,可以方便

15、地调 节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正负半周控制角a的起始时刻均为电源电压的过零 时刻,且正负半周的控制角相等,可见负载两端的电压波形只是电源电压波 形的一部分。在电阻性负载下,负载电流和负载电压的波形相同,a角的移相范围为0WaWn, a =0时,相当于可控硅一直导通,输入电压为最大值,U=U灯最亮;随着a的增大,U逐渐降低,灯的亮度也由亮变暗,直至 0 i0a = n时,U0=0,灯熄灭。此外a=0时,功率因数cos6=1,随着a的增大,输入电流滞后于电压且发生畸变,cos6也逐渐降低。总结这次电力电子课程设计,我真正感到了设计的不容易。在平时的实验 中我没有体会到设计的辛苦与艰辛。在这次的课程设计

16、中难题有很多。我 的mat lab还需更加练习和思考。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着是我们迈向社 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 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我今天认真的进行课程 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 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前做实验都是按部就班的做,在以前的经历中没有这么多的错误, 但这次却让我不得不静下心来一个一个的查找修改,一步一步不能马虎。体现出自己单独设计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体会了学以致用、 突出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心情,从中发现自己平时学习的不足和薄弱环节, 从而加以

17、弥补。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 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 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 的,只有在真正的课题中,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 理论中得出结论,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 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 决。总之,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真的学到了很多,matlab运用的更加熟 练,电力电子的原理与应用更加了解,总之收获了很多。附录I).HFr-M-C J l -W7 0,0 iFI! KLM电源l:IV-7I2A(2.Fill妇IH .顷l;C KZ函购M F以i:总电路设计参考文献1. 石玉 栗书贤电力电子技术题例与电路设计指导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2. 王兆安 黄俊 电力电子技术(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3. 浣喜明姚为正电力电子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 莫正康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5. 郑琼林耿学文电力电子电路精选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6. 刘定建朱丹霞实用晶闸管电路大全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7. 刘祖润 胡俊达 毕业设计指导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8. 刘星平电力电子技术及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校内,19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