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楼盖.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77907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6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混凝土楼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钢筋混凝土楼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钢筋混凝土楼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钢筋混凝土楼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钢筋混凝土楼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筋混凝土楼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混凝土楼盖.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4.5 钢筋混凝土平面楼盖,单向楼盖板、梁的计算简图,4、支座宽度的影响,弯矩设计值:,剪力设计值:,均布荷载,集中荷载,3、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等跨连续梁、板承受均布荷载时的内力:,g、q-作用在梁板上的均布恒载和活载的设计值L0-计算跨度,课本P124表4-27Ln-梁净跨m-弯矩系数,见课本P129表4-28v-剪力系数,见课本P130 4-29,(四)截面配筋与构造要求1、板的计算与构造(1)板的计算,1)板的计算单元通常取为1m,按单筋矩形截面设计;,2)板一般能满足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要求,设计时可 不进行受剪承载力验算,3)板的内拱作用:对于四周与梁整体连接的单向板,由于存

2、在拱的作用,因而中间跨的跨中截面和中间支座截面的计算弯矩可减少20%,但边跨及离板端的第二支座不可以折减。,附加箍筋及吊筋布置图,1、设计资料某工业 用仓库,33*20.7,层高4.5m,四周承重墙,室内设8个立柱。(1)楼面使用活荷载为5KN/m2(2)楼面面层为20mm水泥砂浆抹面,板底及梁15mm混合砂浆抹灰。(3)材料选用 1)混凝土:采用C25 2)钢筋:纵向受力钢筋HRB335级钢筋,其他钢筋均采用HRB235级钢筋。2、设计要求(1)板、次梁内力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2)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3)绘出楼面结构平面布置图及板、次梁和主梁的配筋施工图。,1、结构布置及构件截面尺寸确

3、定(1)主梁跨度6.9m、次梁跨度6.6m,主梁每跨布置2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3m(2)按高跨比的条件确定板厚hl/40=2300/40=57.5,取板厚为80mm(3)次梁截面高度:h=1/181/12=6600/186600/12=367550mm,取h=450mm,截面宽b=200mm(4)主梁截面高度:h=1/141/10=6900/146900/10=493690mm,取h=600mm,截面宽b=250mm,(一)计算简图板按塑性理论计算,取1m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次梁宽度b=200mm,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撑长度为a=120mm,板厚80mm,板的计算跨度为:,边跨:中间跨:,(二)

4、荷载设计值:m2取1m宽板带计算:,(三)弯矩计算边跨与中间跨的跨差()/2.15%,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四)板的配筋计算 板厚80mm,h0=80-20=60mm,b=1000mm,C25混凝土,,边跨跨内正弯矩筋嵌入板面附加钢筋第二跨跨内正弯矩筋(轴线)B、C支座负弯矩筋C支座负弯矩筋第二跨跨内正弯矩筋(中间轴线)垂直主梁的板面构造筋板底分布筋各板面构造筋均有对应的分布钢筋,三、次梁的设计(塑性理论)(一)计算简图主梁截面尺寸b*h=250mm*700mm,次梁支撑240mm,(三)内力计算 1、弯矩计算结果表,2、剪力计算结果表:,(四)配筋计算次梁跨中按T型截面计算,支座按矩形截面

5、计算,支座与跨中均按一排钢筋考虑,h0=465mm,1、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2、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四、主梁截面和配筋计算,(二)计算简图,(三)弯矩、剪力计算及包络图,(四)截面配筋计算,(五)主梁吊筋计算次梁传给主梁的全部集中荷载设计值为:,吊筋选用218,As=509mm2,4.5 钢筋混凝土平面楼盖,5、现浇双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与计算,在荷载的作用下,在两个方向上弯曲,且不能忽略任一方向弯曲的板称为双向板。,(一)单区格双向板的内力计算(弹性理论),不论是单区格还是多区格都要简化成单区格查表计算,计算公式为:,支座负弯矩可直接用上式计算并用符号MX、My表示,而跨中弯矩应按上式计算

6、出MX、My后,按下式进行修正:,板的长边和短边之比,4.5 钢筋混凝土平面楼盖,(二)连续双向板的内力计算,1、区格跨中最大弯矩的计算活荷载的不利布置如图所示:,在正对称荷载(g+q/2)作用下:中间支座近似的看作固定支座中间区格均可视为四边固定的双向板,在反对称荷载(q/2)作用下:中间支座视为简支支座,中间各区格板均可视为四边简支板的双向板。,边区格按实际支撑情况,将两种情况下弯矩叠加,得跨中最大弯矩,、,2、支座最大弯矩的计算,假定全板各区格均满布(g+q)时,求得支座的负弯矩最大。这样所有中间支座可视为固定支座,边支座按实际情况考虑,按单块板进行计算,若相邻的两块板计算出来的支座弯矩

7、不同,取其平均值即可。,4.5 钢筋混凝土平面楼盖,4.5 钢筋混凝土平面楼盖,(三)双向板支承梁的计算 精确地确定双向板传给支承梁的荷载较为复杂,通常采用下述近似方法求得,从每一区格的四角作450线与平行于长边的中线相交,将整块板分成四个板块,每个板块的荷载传至相邻的支承梁上,因此,作用在双向板支承梁上的荷载不是均匀分布的,长跨梁上荷载呈梯形分布,短跨梁上荷载呈三角形分布。按弹性理论计算时可先将梁上的梯形或三角形荷载,根据支座转角相等的条件换算为等效均布荷载,利用等跨连续梁的计算表格求等效荷载下的支座弯矩。然后按结构力学方法计跨中弯矩。,4.5 钢筋混凝土平面楼盖,(1)双向板的厚度不宜小于

8、80mm,不宜大于160mm。(2)板的截面有效高度:短向 h0=h一20mm,长向 h0=h一30mm,(四)双向板配筋构造要求,(3)弯矩折减 双向板在荷载作用下由于支座的约束,整块板存在着隆起的作用,从而使板的跨中弯矩减小,因此对周边与梁整体连结的板,其计算弯矩可根据下列情况予以减少:(A)中间区格的跨中截面及中间支座上减少20。(B)边区格的跨中截面及从楼板边缘算起的第二支座上:当lbl1.5时减少20%当1.5lbl2.O时减少10%(C)角区格不应减少。式中l垂直于板边缘方向的计算跨度;lb沿板边缘方向的计算跨度,4.5 钢筋混凝土平面楼盖,2钢筋配置 双向板的受力钢筋沿纵横两个方

9、向配置,配筋形式类似于单向板,有弯起式和分离式两种。按弹性理论计算时,跨中弯矩沿板宽向两边逐渐减小,故配筋亦应向两边逐渐减少。考虑到施工方便,可将板在两个方向各划分成三个板带,边缘板带的宽度为较小跨度的14,其余为中间板带。在中间板带内按最大弯矩配筋,而边缘板带配筋减少一半。连续板支座负弯矩钢筋,则按各支座的最大负弯矩求得,沿全支座均匀布置而不在边缘板带内减少。,4.5 钢筋混凝土平面楼盖,9.5楼梯,按施工方法分为:整体式楼梯、装配式楼梯按构造分为:梁式楼梯、板式楼梯或其他形式的楼梯,(a)梁式楼梯:荷载较大,楼梯段水平投影长度大于3米时采用。(b)板式楼梯:荷载较小,楼梯段水平投影长度小于

10、3米时采用。(c)剪刀式楼梯:当不宜设置平台梁和平台板时可采用。(d)螺旋式楼梯:当不便设置平台或有特殊要求时采用。,4.5 钢筋混凝土平面楼盖,现浇板式楼梯的计算与构造,(1)楼梯段斜板 取1m板宽作为计算单元;可简化为简支斜板。,最大弯距为:,最大剪力为:,考虑到梯段板与平台梁为整体连接,平台梁对剃段板有弹性约束,故可减小剃段板的跨中弯距,计算时的最大弯距取:,4.5 钢筋混凝土平面楼盖,楼梯斜板的构造要求:板厚h取(1/251/35)l0,一般为80120mm。在板的支座应配置一定数量的构造负筋,可取8200,长度为l0/4。,4.5 钢筋混凝土平面楼盖,(2)平台板 一般属单向板,当板的两边与梁整体连接时,考虑梁对板的弹性约束,板的跨中弯距可取:,当板一边与梁整体连接,一边支撑在墙上时,板的弯距可取:,4.5 钢筋混凝土平面楼盖,平台板构造要求 平台板与平台梁或过梁的相接处,应配置承受负弯矩的负筋,可将下部纵筋在支座附近弯起一半,其上弯点距支座ln/10,并大于300mm,也可附加伸出支座边缘的直钩负筋,长度为ln/4,数量与弯起钢筋相同。当平台板的跨度远小于楼梯板的水平跨度时,负弯矩钢筋应通跨布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