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点分析中的硫化程度计算.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79345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泡点分析中的硫化程度计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发泡点分析中的硫化程度计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发泡点分析中的硫化程度计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发泡点分析中的硫化程度计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发泡点分析中的硫化程度计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泡点分析中的硫化程度计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泡点分析中的硫化程度计算.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发泡点分析中(BPA)硫化程度的计算王朱遗,张庆华摘要:BPA是专门分析橡胶硫化发泡的临界时间。采用标准的楔形断面试样,以标准 测试环境来捕捉硫化中的BP (发泡点时间),同时将此时间准确计算出BP的硫化程度, 运用Excel软件,用多项式(二次式)拟合,计算出发泡点的硫化程度。改变了以正硫化 点t90来计算硫化程度。明显提高了判定水平,此方法也适用于轮胎等橡胶的硫化测温。关键词:发泡点分析仪BPA;硫化测温;发泡点时间;硫化程度;多项式BPA橡胶试样为楔形,在标准作业后,观察到气孔位置可计算出硫化时间(等效硫化 时间),此外还需对已知硫化时间确定其在硫化过程中处于什么阶段,即硫化程度(Cur

2、e Degree以下简称CD),这对胶料性能的分析很重要。行业内一直沿用以正硫化时间为基准 的方法,随着软件对数理统计功能的发展,智能化程度较高的Excel数据表,可以对散点进 行趋势线选择,其中线性和多项式基本满足要求(其中线性为一次函数,多项式为二次函数)。 两者相比较,以散点分布接近的是多项式曲线的拟合,因此用多项式曲线可以有效准确的表 征硫化程度的值。1当前的CD的计算1.1 BPA测试时CD的计算:表1 BPA各测温点的硫化时间与硫化程度测温点Ch1Ch2Ch3Ch4tEQ266.15168.5593.2745.49CD (%)57.9136.6720.299.90*摘自201406

3、17测试胎面胶试样时的数据,t90=459.6s表1中表示了四个测温点的硫化时间和硫化程度(皆以正硫化时间的比值)1.2 TBR测温时CD的计算表2轮胎测温时的硫化程度的表示通道部件名称及位置胶名t90/mintEQ/minCD/%12包布外端点(下)带束层胶20.342.441214反包端点(下)带束层胶20.342.641313反包端点(上)带束层胶20.344.272111包布外端点(上)带束层胶20.345.292612包布外端点(下)胎侧胶13.292.922212包布外端点(下)上三角胶10.212.35233胎肩中(上模)胎面胶19.377.363810胎侧(下模)外护胶19.9

4、05.97634胎肩中(下模)胎面胶19.375.8130*摘自:131023 12R22.5-XXX的TBR ,、为测温后计算的等效硫化时间(卸除内压时的硫化时间)表2为某厂12R22.5硫化测温时所测试并计算的硫化时间和CD, CD的计算同上, 国内外某些企业用195为正硫化时间计算的。2硫化时间与CD的关系为了解流变曲线中硫化时间所反映的CD,究竟是否合理,特对已知CD的硫化时间作 以下表,如下:表3 TBR中四个胶料的151C下的流变数据单位:分110So60%胎面6.18.19.310.111.2带束层4.216.99.0910.512.3垫胶4.35.56.36.87.5胎侧5.4

5、7.28.39.09.8对表3数据用Excel作散点图,来观察各胶料在同一温度下硫化时间与CD间的关系, 共分两个图,左面为线性(一次函数),右面为多项式(二次函数)详图如下:线性多项式贻血胶各硫化时间的CD图1胎面胶的各硫化时间所对应的硫化程度图2胎面胶的各硫化时间所对应的硫化程度图4带束层胶的各硫化时间所对应的硫化程度图3带束层胶的各硫化时间所对应的硫化程度肩垫胶各硫化时间的CD图5垫胶的各硫化时间所对应的硫化程度胎侧胶各硫化时间的CD的胎侧胶各硫化时间的CD70T = 1.3 flJbK1 .敬1501D *-GlD7.DSjg*IDlD11 即Tim* ffiki图6垫胶的各硫化时间所

6、对应的硫化程度图7胎侧胶的各硫化时间所对应的硫化程度图8胎侧胶的各硫化时间所对应的硫化程度以上两种趋势方法、公式再立表4如下:表4趋势曲线拟合程度的比较线性多项式胶名公式R2公式R2胎面y = 12.303%-66.2320.9916y = 0.0831X2 + 10.876% - 60.3760.9917带束层y = 7.6128%- 21.470.9936y = -0.164x2 + 1O.3O5X 一 31.1860.9964垫胶y = 19.011X- 71.5840.9931y = 0.169x2 + 20.992 - 77.1670.9932胎侧y = 14.035%-67.547

7、0.9923y = 0.3706x2 + SA217x - 47.2110.9936表4为图中拟合曲线的对比,相关性R2,两者差距不大,都能表达任意硫化时间所对 应的CD3与原计算CD的方法进行比较以胎面、垫胶为例,对已知CD的计算结果比较列表,如下:表5新旧两法CD计算的对比巳知CD%1030506070旧法胎面CD%36.5348.5055.6860.4767.07垫胶CD%38.7349.5556.7661.2667.57新法胎面CD%8.9433.3048.5558.0371.19垫胶CD%9.4032.6048.3858.0771.57注:旧法以胎面及垫胶的t90分别为16.7m,1

8、1.1m,新法以线性方程计算表6新旧两法CD计算的绝对差之比巳知CD%1030506070旧法胎面MD%26.5318.505.680.47-2.93垫胶ACD%28.7319.556.761.26-2.43新法胎面MD%-1.063.30-1.45-1.971.19垫胶ACD%-0.602.60-1.62-1.931.57注:数中的差=计算值-巳知值表5以已知CD硫化时间的t10, t30分别对不同计算CD方法进行对比。以t90作基准 计算CD (简称旧法)及用表4中线性公式计算CD (简称新法)。表6表示新旧计算方法反映的差异,旧法计算的数据在硫化最初期阶段相差悬殊,到达硫化程度60%后相

9、差减少;新法计算数据在硫化阶段相差值较小,相对比较平稳。而发泡 时间基本发生于最初阶段,旧法此阶段差异大,因此采用旧法来表征CD值是不可取的。从表5可知,当处于10%的CD时,按照旧法计算达到26.5%28.7%。表2(按旧法计 算)中大部分部位的CD都接近30%或30%以下,反包端点,包布外端点仅12%,13% (其 确切的CD应该为5%左右)。显然许多部件处于欠硫状态,旧法的计算方法很不科学。4 BPA中CD的计算4.1 BPA不同位置的CD.下图为BPA所用试样的断面图,其上下为热源,因是楔形,中心线上下表示厚度,从左 至右厚度增加,位置与厚度是相关的(因此在表示与温度等相关性上可直接以

10、位置表示), 圆点分别表示埋设的热电偶热端点(各端点间距离相等)。不同位置的CD值不同,随着位置值(厚度)的增加,CD值下降,即CD是位置的函数, 且是个减函数。位置向右,CD值下降。硫化时间从七降至t8。4.2 BPA实例根据BPA试样的楔形中心不等厚的特点,先计算出四个热电偶测温点的(等效)硫化 时间,然后按照表4所述的公式分别计算出四个测温点的CD(1)列表 将发泡点位置和四个测温点的位置列表如下:表7测温点与发泡点的水平位置与硫化程度项目Ch1Ch2Ch 3Ch 4L BPL /mm205080110105.8CD /%35.2624.6516.9011.20注:L表示水平位置间的距离

11、,Ch1- Ch4为四个测温点,LBp为BP点的距离(2)作图并画趋势线图10四个测温点的硫化程度及多项式趋势线根据多项式公式 y=0.0014x2-0.4437x+43.549求得发泡点的(Lbp)硫化度 CD%=0.0014X105.82-0.4437X 105.8+43.549=12.27 (Excel中数据计算要小些,其精度较高),正如图中两虚线所交汇点,这就是 发泡点的硫化度即tBp=t12 27说明硫化度在12.27%前胶料会发泡。5结语BPA发泡点分析仪是分析硫化中发泡点的时间,轮胎硫化测温是需获得轮胎各部件的 硫化时间。但仅知道硫化时间并不能满足要求,CD的确认很是必要。但旧法的确认已经落 伍,尤其是当硫化中的起硫阶段,彻底改变此过时的判断方法对于当今日益发展的橡胶工业 来说越来越显得有必要,相信新法的启用和发展会越来越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