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疾病总论(本科).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79367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32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湿性疾病总论(本科).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风湿性疾病总论(本科).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风湿性疾病总论(本科).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风湿性疾病总论(本科).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风湿性疾病总论(本科).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湿性疾病总论(本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湿性疾病总论(本科).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风湿性疾病总论,概念:风湿性疾病(Rheumatic Disease)是一大类病因不同,但均可累积骨、关节及关节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肉、韧带、滑囊、筋膜的一组疾病。,风湿性疾病的病因列举如下:,感染性:反应性关节炎、风湿热免疫性: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如 SLE、RA、SS等代谢性:痛风内分泌性:肢端肥大症退化性:骨关节炎地理环境:大骨节病与水、食物、中低硒、真 菌毒素等有关遗传性:粘多糖病,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或胶原病)简称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是风湿性疾病中的一大类疾病。结缔组织是人体的支架组织,在皮肤、骨、软骨、肌腱、筋膜、血管和所有脏器之间质

2、均属结缔组织,任何疾病的实质细胞损伤均会累积周围的间质。,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类风湿性关节炎 红斑狼疮 硬皮病 弥漫性筋膜炎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 坏死性血管炎 干燥综合征 重叠综合征 其他如风湿性多肌痛、复发性脂膜炎等,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特点: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可查到自身抗体、高丙种球蛋白。病理改变是以血管和结缔组织炎症为基础。病变累积多个系统。具有遗传背景,例:HLA-B27 强直性脊柱炎;HLA-DR4 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个体差异大。病程反复迁延。对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有一定反应。,风湿性疾病分类:根据发病机制、病理及临床特点分类(表9-1-1)。,据流行病学调查,

3、风湿病在我国并不少见,其患病率为:,病理:风湿病的病理改变为炎症性反应,在不同的疾病其病变出现在不同的靶组织(受损最突出的部位),如表9-1-2所示,由此而构成其特异的临床症状。,病理改变是以炎症反应和血管病变为基础:,炎症性反应除痛风性关节炎是因尿酸盐结晶所致外,其余的大部分因免疫反应引起,表现为局部组织出现大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浸润和聚集。血管病变是风湿病常见的共同病理改变,以血管壁的炎症为主,造成血管壁的增厚,管腔狭窄使局部组织器官缺血,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广泛组织损害和临床表现与此有关。,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风湿病是涉及多学科、多系统的疾病,正确的诊断是建立在详细的采集病史和全面

4、查体的基础上。,关节病病史采集,起病方式受累部位受累关节数晨僵疼痛的性质与程度功能状态及演变关节外系统受累情况,查体,一般内科检查关节肿胀、压痛部位、程度关节畸形情况关节的功能等。,常见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特异性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一般检测:血、尿常规,肝肾 功能。特异性检查:关节液、血清 自身抗体和补体。,特异性检查:关节液检查:正常量约为3.5ml(膝关节)外观,白细胞分类、计数,涂片及细菌培养,晶体。用于鉴别炎症性或非炎症性 关节病变。,关节镜检查直观关节病变,采集滑膜标本,滑膜切除,关节腔灌洗等。,自身抗体检测:对风湿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是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早期诊断 至关重要。1、抗

5、核抗体(ANA及ANA谱)ANA是诊断CTD的筛选抗体,ANA滴度1/80 需要考虑CTD的可能。要确定是何种CTD需做ANA谱检查。,2、类风湿因子(RF)是抗人 IgG 分子 FC 段的抗体,主 要是IgM-RF,IgG-RF 及 IgA-RF少。是诊断 RA 的重要血清学指标之一,在 RA 阳性率为75%,但不具特异性。还见于 pSS、SLE、SSc等多种CTD,且在非CTD例如急性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疟疾、血吸虫)、慢性感染(如结核、细菌性心内膜炎)、肿瘤亦可出现阳性。,3、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对血管炎,特别是韦格纳(Wegener)肉芽肿的诊断具有特异性,阳性率为80%

6、,特异性95%,且表现为胞浆型(c-ANCA),抗原为丝氨酸蛋白酶(P R3)。显微镜下多动脉炎(M P A N)表现为核周型(p-ANCA),抗原为髓过氧化酶(MPO)。,4、抗磷脂抗体(APL):目前主要测定的为抗心磷脂抗体(ACA)。特别用于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诊断(ACA、狼疮抗凝物、假阳性梅毒血清反应)。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血小板减少、血管栓塞、习惯性流产。SLE患者还可出现狼疮脑病。,5、抗角蛋白抗体谱,是诊断早期RA特异性较高的自身抗体。抗核周因子(APF)。抗角蛋白抗体(AKA)以上两抗体的靶抗原是聚角蛋白微丝蛋白(Filaggrin)。抗Filaggrin抗体(AFA)。

7、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抗体)Filaggrin中的环瓜氨酸多肽段是其主要的抗原,故抗CCP抗体的敏感性,特异性都比AFA高。,补体:测定血清总补体(CH50)、C3和C4有助于SLE和血管炎的诊断、病情活动性及治疗反应的判定。在SLE,CH50的下降常伴有C3和C4的降低,其他CTD补体降低者少见。,影像学检查 是风湿病诊断的重要检查手段,有助于骨、关节、脊柱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疾病严重性分期、药物疗效的判断等。1、X线平片:具有上述优点,其缺点是对骨、关节破坏较小病灶(例早期病变)不易发现。2、数码X线像:影象清晰,可通过网络传送,电脑储存。,3、电子计算机体层显像(CT):对骨、关

8、节破坏较小的病变易发现,特别对骶髂关节炎的检查,确定强直性脊柱炎(AS)的早期诊断及AS 的分期很有帮助。对 SLE 的中枢神经病变的诊断,早期 CTD 的肺间质病变易于发现。4、磁共振显像(MRI):对脑病脊髓炎、骨坏死、软组织脓肿、肌肉外伤、肌炎急性期诊断均有帮助。,5、血管造影:对血管炎的诊断及病变范围有帮助。6、组织活检:确定病变性质、程度均有帮助,例干燥综合征的唇腺活检,对确诊是一重要手段。肾组织活检对狼疮肾炎的分型、预后、采取何种治疗均有帮助。,治疗:风湿病的治疗是建立在早期、正确诊断的基础上,不同病因的风湿性疾病治疗不同,即或同一疾病,在治疗上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应个体化。,风

9、湿性疾病的治疗基础教育药物治疗外科治疗康复治疗,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糖皮质激素慢作用药(Slow acting anti-rheumatic drugs,SAARDs)又称改善病情药(disease ma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NSAIDs与糖皮质激素药起效快,较快改善症状,但不能阻止病程进展。慢作用药,起效时间一般3个月左右,对改善病情进展有一定作用。,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具抗炎、镇痛、解热的一类药物。NSAIDs的分类:自从1860年合成水

10、杨酸,1899年德国拜耳公司合成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以来,人工合成抗炎药飞跃发展,特别是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90年代发现COX具有两种同功酶即COX1和COX2生产了具有选择性的COX2抑制剂,至今 NSAIDs 按化学结构分类及代表药见表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NSAIDs分类及代表药物,NSAIDs作用机制:Vane(韦恩)学说(1971年),选择性COX2抑制剂作用机制:,花生四烯酸,COX-1结构型,COX-2诱导型,前列腺素,前列腺素,保护胃粘膜肾脏,止血作用(TXA2),介导疼痛、炎症和 发热反应,选择性COX2抑制剂(昔布类),NSAIDs的适应症,风湿病中关节及肌

11、肉的急、慢性炎症外伤、手术后疼痛癌性疼痛及痛经等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脊柱炎等 此类药物均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但不 能阻止疾病的进程,故又称这类药为缓解症状 药物。,NSAIDs的副作用,可以说没有一个NSAIDs在使用中是绝对无副作用的。传统NSAIDs抑制COX1导致组织血流灌注量下降,胃酸分泌增加出现胃肠道副作用如胃痛、出血、穿孔等,重者危及生命,长期使用造成肾小管及肾间质病变。此外NSAIDs还可引起肝损伤,软骨细胞生长受抑制,血细胞三系减少,过敏反应及神经系统病变。在使用NSAIDs时应注意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2、糖皮质激素,糖皮质类激素用于治疗风湿病已有半个多世纪,它是

12、强有力的抗炎和免疫抑制对风湿病的治疗具有广泛的适应症。对SLE、坏死性血管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等,激素为首选药,它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生物活性,目前人工合成的激素有数十种。如:短效 可的松、氢化可的松 中效 泼泥松、泼泥松龙、甲基泼泥松、去炎松 长效 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激素的运转 75%激素+皮质激素转运蛋白(球蛋白)结合 15%激素+血浆白蛋白结合,转运,组织细胞,15%激素+血浆白蛋白结合,部分离解,白蛋白,游离激素,糖皮质激素在风湿病 应用的两大作用,1、免疫抑制作用 它能抑制中性多核粒细胞、单核细胞 向炎症部位游走;抑制抗原在巨噬细胞

13、的处理及递呈,使淋巴细胞的激活、分化受抑,IL-1、IL-2、-干扰素、TNF分泌受抑制;抑制未成熟的T、B淋巴细胞、活化的T 效应细胞及NK细胞;对成熟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影响较少;,2、抗炎作用:抑制炎性因子TNF-、IL-1、IL-6的分泌;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前列腺素、白三烯合成。,适应症:,弥漫性结节组织病、急性风湿热、赖特氏综 合症、过敏反应、风湿病所致间质性肺炎、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等几乎都有全身使用激素 的指针。局部用药,常在单关节或少关节反复炎症时 可行关节腔注射,注射次数以3次为宜,反复 多次注射易发生感染及类固醇晶体性关节炎,关节腔内注射可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副作用:,

14、感染、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高血压、柯兴氏综合症、无菌性骨坏死、骨 质疏松症及儿 童生长发育迟缓或停滞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静脉冲击治疗,可引起心律紊乱及停博。,3、慢作用抗风湿药物,慢作用药:是指药物在临床治疗的显效 时间一般需3个月左右,多则 半年,此类药在改善和延缓 疾病的进展上有一定作用,故又叫做改善病情药(DMARDs)能控制疾病的进程。不能治愈疾病。,药物治疗的机理 是通过不同途径抑制疾病的免疫反应 和炎症反应的不同环节达到治疗的目 的。临床常用的慢作用药有:甲氨喋呤、柳氮磺吡啶、抗疟药(磷酸氯喹、羟氨喹)、青霉胺、金制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环孢素A,植物药雷公藤。近年来还有来氟米特、骁悉等。,副作用:主要副反应:骨髓抑制、肝肾毒性、生殖系统毒性。如:CTX对卵巢毒性,雷公藤使女性闭经,男性不育,故对具有生殖能力年青患者雷公藤当慎用或不用。用药前及用药后定期监测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4、生物制剂,针对TNF-、IL-1的生物制剂,应用较多的为TNF-。例益赛普、类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