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提高氧气雾化吸入注意事项知晓率.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83444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管圈活动提高氧气雾化吸入注意事项知晓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品管圈活动提高氧气雾化吸入注意事项知晓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品管圈活动提高氧气雾化吸入注意事项知晓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品管圈活动提高氧气雾化吸入注意事项知晓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品管圈活动提高氧气雾化吸入注意事项知晓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品管圈活动提高氧气雾化吸入注意事项知晓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管圈活动提高氧气雾化吸入注意事项知晓率.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品管圈活动提高氧气雾化吸入注意事项知晓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氧气雾化吸入注意事项知晓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 管圈,按照QCC十个步骤,运用品管圈手法,遵循PDCA循环工作程序,对住院支气管肺炎 患儿雾化吸入注意事项知晓率的现状进行调查,并进行要因分析、对策的拟定及实施,然后 做出效果评价,最后进行措施的改进及优化,结果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支气管肺炎患儿雾化 吸入注意事项知晓率由41.25%提高到8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0.05)。结论,品 管圈活动提高了住院支气管肺炎患儿雾化吸入注意事项知晓率,提升了护理健康教育质量, 提高了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关键词:品管圈

2、;氧气雾化吸入;注意事项;知晓率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科常见的疾病,约占儿科门诊和住院患者的60%以上。现在氧气雾化 吸入治疗已成为儿科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往往在儿科呼吸系统急症中, 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氧气雾化吸入是指药液通过雾化器,雾化变成药雾,经吸入达到病变 部位起到治疗作用的方法,直接作用于病患处,达到治疗效果1。但是在实际临床操作中, 许多患儿往往会抗拒,家长对雾化吸入疗法的认识不足,不够重视,没有将雾化吸入落实到 位,这将会极大影响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有文献表明刃健康教育对雾化吸入疗效具有重要 作用。品管圈活动(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由日本

3、石川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是 指同一工作场所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所组成的小组,小组在自我启赋、相互启发 的原则下,运用各种统计工具,以全员参加的方式不断进行维护和改善自己工作现场的活动 。2014年04月一2015年02月,我科开展以主题“提高雾化吸入注意事项知晓率”的QCC 活动,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4年5月-7月我院儿内科住院的支气管肺炎患儿80例,和2014年8月-10月我院儿内科住院的支气管肺炎患儿80例。患儿入选标准为符合诸福堂 实用儿科学的诊治标准,意识清楚且病情稳定,愿意配合本次研究的住院患者,且初次接 受雾化吸入

4、治疗;排除标准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和精神神经系统患者。将5-7月入住的80 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设为对照组,运用常规的健康宣教方式;8-10月入住的80例设为实验 组,运用品管圈活动后实行的新的健康宣教方式。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文化程度、 治疗、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住院天数等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成立品管圈于2014年4月成立品管圈,首先由护士长和科室骨干护士进行外出学习 品管圈知识,然后由护士长向大家讲解QCC的背景、十大步骤和七大手法,使圈员了解 QCC活动的意义,掌握QCC的步骤及方法,学会运用PDCA程序进行质量管理。根据

5、护士自 愿参与原则,科内9名各职称护理人员参加,经投票选定圈名、圈徽,并确定本期主题为 “提高雾化吸入注意事项知晓率”,制定活动计划的甘特图表,活动时间从2014年4月一 2015年2月1.2.2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召开圈会,通过查阅文献,圈员自行设定氧气雾化吸入注意事 项的调查问卷,根据氧气雾化吸入注意事项的涵盖内容及质量点设计出查检表,经专家鉴定 后对首次雾化吸入治疗的住院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回收率100%,计算知晓率为41.25%。所有圈员运用品管圈活动工具,得出影响注意事项知晓率的原因有对陪客宣教后未 掌握、患儿不配合、陪客文化程度不同、陪客不固定、护士未宣教。根据80/20法则,利用

6、 柏拉图得出影响原因主要是对陪客宣教后未掌握和患儿不配合,而患儿不配合排除为非真 因,不作为这次改善的重点。1.2.3目标设定 根据本科室现状设定圈能力为85%,目标值二现况值+ (1-现况值)X改善 重点X圈能力=41.25%+(1-41.25%)X77%X85%=79.7%1.2.4要因解析全体圈员利用头脑风暴,集思广益,从人物、环境、时间、材料、方法等 五个方面分析导致对陪客宣教后未掌握的原因,并绘制鱼骨图(见图二)。再次采取现场调 查、验证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要因进行逐个真因确认,最终结果为:护士一下子宣教太多, 陪客不容易记住;患儿哭闹时宣教,陪客未听;患儿及家长依从性差;护士业务不熟

7、练;护 士与家长的沟通不到位;护士责任心不强。故本圈活动的改善重点是:修订完善的氧气雾化 吸入的专科操作指引、组织科内护士学习氧气雾化吸入注意事项并考核、开展多样化的健康 教育方式。1.2.5对策拟定与实施检讨 针对改进的三个重点问题通过圈员反复的脑力激荡法拟定以下 对策并进行现场实施与反复检讨:修订氧气雾化吸入专科操作标准,对科室原有的雾化吸 入操作流程指引进行细化和路径化。将氧气雾化吸入的注意事项制定成统一的标准,包括雾 化吸入前、雾化吸入时、雾化吸入后三个时段的注意事项,还包括氧气雾化吸入药物的相关 知识。组织培训及相关学习召开科室护士会议,学习制定的标准,介绍氧气雾化吸入的 作用原理、

8、雾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以及雾化结束后的注意事项,强调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及迫切性。对新入科护士实施专人带教,护士长晨间提问时随机提问,了解大家对雾化的掌 握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宣教形式。制作雾化吸入注意事项宣传册,图文并茂、简单易 懂,并且发放到每个患儿家属手中,同时利用科室宣传栏,张贴雾化吸入的宣传图,供患儿 及患儿家属阅览。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具有不同的教育效果。指导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特点把 握最佳宣教时机,提高护患沟通效果。健康教育因人、因情况、因时(入院时、住院时、出 院前的不同阶段)及患者的知识层次,选择易于患者掌握的宣教工具,合理安排宣教的时间 和进程,应注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

9、用医学术语,利用护理工作低峰期在晨会护理 时、巡视病房等时机,避开患儿哭闹时,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告知氧气雾化吸入的 注意事项及重要性。陪客更换时,及时再次进行宣教。1.2.6评价指标 再次发放调查问卷,计算家长氧气雾化吸入注意事项知晓率是否达到预 定值。护理质量满意度: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家属进行电话随访及问卷调查,调查其对 住院期间患儿经行氧气雾化吸入的护理的满意度,内容包括护士宣教的时机安排、护士知识 掌握程度、雾化吸入药物宣教、护士巡视次数、护士服务态度5个方面。每项20分,总分 100分,其中90-100分为满意,60-89分为一般,V60分为不满意。1.2.7统计学分析数据采

10、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成分比表示,采用 X2检验,PV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有形成果通过一系列措施实施后,2014年8月-10月患者雾化吸入注意事项知晓率为83.75%,比 预期目标增加,计算出X2=30.827,PV0.05,有统计学意义。2组护理质量满意度比较见表1。表1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0.05。表1组别例数满意一般满意度(%) X2值P值对照组 80 66 15 82.5%实验组 80* 77 2 96.3% 10.764 PV0.05(*实验组中有一例失访)2.2无形成果:QCC为圈员提供

11、了新的个人成长空间,激发了个人潜能,丰富了相关知识并 提高了,使每位成员都有参与感、成就感并体会到工作的意义。通过对比活动前后全体圈员 的工作状况可以发现,科室护士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很大提高,在沟通配合能力、自身素 养及团队凝聚力等方面均有显著的提升(相关评价结果见图三雷达图)。3、讨论氧气雾化吸入是将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随着患者吸气进入呼吸道,其特点是可以调节雾量 大小均匀,药液随着深而慢的吸气可被吸到终末支气管及肺泡,达到消炎、镇咳、祛痰、解 除支气管痉挛、改变通气功能等目的。因其具有起效快、简单便捷、无创伤性、副作用小等 优点,现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呼吸系统疾病。而临床工作中由于患儿及家属

12、的种种因素,同 时没有形成系统规范的氧气雾化吸入标准工作流程指引,护士执行雾化吸入治疗中,缺乏评 估意识,忽视患儿及家属的指导教育,直接影响患者吸入方式的正确性。通过本次QCC活 动,圈员围绕存在的问题,运用科研思维,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工具进行质量改进,对流程 指引的修订改进,形成标准化,并对护士进行系统培训,指引护士按标准化的流程指引进行 工作;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宣教形式,分时段进行指导教育,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教 育,有效提高了氧气雾化吸入注意事项知晓率。QCC活动是通过圈员间的相互合作,强调的是群体的集体智慧,圈员依据PDCA循环的程序 展开QCC活动,从而提升护士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

13、在问题的观察、评估、分析及解决能力 。通过品管圈活动建立更为完整的护理规范和操作流程指引以及考核评价标准,使雾化吸 入治疗的护理管理更加规范化,同时提高了健康教育的落实率和有效率,可促进护理质量的 持续改进。图一:1.图二方法材料环境患儿足 易醒未选择 合适地 点讲 宣教太多, 易忘未脊时间股讲漏流量大小/ /流量表质量差过敏丁祝出入院护士工作腓戡昌、零 分配不合理 夜间治狞神合、.睦不配凸 宣教时间寸 不合适刖矗属木配W刺完家时间图三经济原因时间长碧蜃药物特管街接 五复谱 味道大 三紧密昙任心不就基,警1$士 I人力配舌不自身掌握不足 会轮转与患医护洵通医生者构不到位多/ 哭闹以阳年防小通不

14、到位面罩医生和谐程度兀品管准责任感沟通配合解决问题能力积极性愉悦感凝聚力参考文献:1马晓东,马晓燕,雾化吸入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J.医学信 息.2014 .12 .12(4):500-5012徐仁华,王庆华,健康教育与氧驱动雾化吸入疗效的相关性研究J,全科护 理.2007,2,2(62): 1-3.3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5.4赵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哮喘患儿雾化吸入有效性的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 2014:283-284.5伍爱.质量管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19.通讯作者:杨敏(1990.12-),女,汉族,护师,本科-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