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可研报告材料.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84573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15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可研报告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可研报告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可研报告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可研报告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可研报告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可研报告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可研报告材料.docx(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40万m3/a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项目概况:项目名称:40万m3/a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企业名称:建设地点:建设总投资:第一章总论1.1企业概况1.2编制依据和原则1.2.1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关于“七五”城市发展商品混凝土的几点意见国家建设部;散装水泥发展“十一五”规划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商改发2003341 号);关于发展预拌混凝土的若干意见(1995全国建筑工业会议);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2005散装水泥管理办法国家商务部、财政部、建设部

2、、环保总局等7部局(2004第5号);萧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纲要;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三版;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和数据及当地水文、地质、气向资料。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协议。1.2.2编制原则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消防、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劳动保护等方面 的规定和规范;工业设备选型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合理布局、节约用地、先进性与经济性相结合,尽量减少工程投资1.2.3研究范围根据国家编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有关规定及要求,阐述项目建设的理由 及必要性,提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的类别、性质,确定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 内容和工程技术方案;阐述项目建

3、设的外部 条件;提出环境保护和消防安全措施方案; 提出项目建设进度计划;进 行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提出资金筹措方案及使用计划;对项 目进行财务效益评价、偿债能力和抗风险分析,对建设项目社会效益进行分析。1.2.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混凝土用量不断增 加,质量要求 越来越高,现场分散搅拌混凝土的小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城市大规模建设的需要,因此, 大力推广和运用予拌混凝土(又称商品 混凝土)已成历史的必然。混凝土予拌化是工业 发达国家共同的成功经 验,代表了混凝土生产的最新最先进水平,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也是我国混凝土业今后的发展方向。1、建设工程集约化、专业

4、化的需求预拌商品混凝土是工程建设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社会进步、文明施工的体现。混凝土的研制、生产、使用经历了170年的发展历史,予拌混凝土采用集中搅拌,是混凝土生产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大生产的 转变。它体现了混凝土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是建筑业依靠 技术进步,改造小生产方式,实 现建筑工业化的一项重要改革。2、建设工程质量的基本保证在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水泥、骨料、水等无法准确计量,只能依作操作人员的经 验施工,容易出现质量事故。而予拌混凝土生产是由专业技术人员在独立的试验室严格 按照配合比,采用微机控制方式,通过电子计量,准确地生产出符合建筑设计要求的各 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尤其是使

5、用了外加剂和活性掺和料生产的高强度混凝土,不但大 大加快了施工进度,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现场搅拌混凝土容易形成的质量隐患。3、城市文明建设的标志广泛使用予拌混凝土,能大大减少噪音、粉尘、道路污染问题,解决了施工扰民和 施工现场脏、舌L、差等问题,也减轻了城市道路的交通 压力。4、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体现予拌混凝土全部使用散装水泥,年产40万m的混凝土约用水泥19.45万吨,按照 国家散装水泥办公室测算,每万吨散装水泥可节约包装费35万元,节电7.29万度,减 少水泥损失500吨,带来综合经济效益1053万元。正因为如此,“九五”时期建设部已将商品混凝土列为建筑工程中推 广的10项新 技术之一。目

6、前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使用商品混凝土的比例高达80恕上,已 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在东南沿海地区其发展势头强劲,按照国家建设部要求对高层建筑 大部分县市已开始使用商品混 凝土。2003年10月,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商改发2003341号),文件规定,北京等城区从2003年12月31日起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其他省(白治区) 辖市从2005年12月31日起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并逐 步延伸到县级,为实现全国水 泥散装化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政策基础。为鼓励预拌混凝土的发展,国务院、相关部委、行业协会先后出台了关于“七五”城市发展商品混凝土

7、的几点意见(建设部1988年)、关于发展预拌混凝土的若干意见(全国建筑工业会议1995年)、国务院关 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2005年)、关于“十一五”期间加 快散装水泥发展的指导意见(商务部2006年)等相关政策法规。特别是在2008年8 月29日正式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 经济促进法中明确规定了 “鼓励使用散 装水泥,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为预拌混凝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 据和行政执法保证,对进一步提高预拌混凝土的推广力度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1.3项目概况(一)具体建设地点:(二)建设规模与目标一期工程:年生产能力40万m3预拌混凝土,建设预拌混凝土生产装

8、 置两套及相 应的辅助配套设施、装备。二期工程:建设道桥沥青混凝土搅拌站;及水泥预制品。(三)主要建设条件1、土地资源及规划条件:本项目规划用地用地m2,拟建项目用地符合孙土 于子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2、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条件:项目选址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供排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备,能保证项目顺利实施。3、市场供应条件:除主要生产设备需外购外,原辅材料供应近邻石料厂、水泥厂且交通便利、市场顺畅,货源充足。4、政策保障条件:国务院、相关部委相继出台了鼓励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 凝土的多个文件,为预拌混凝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四)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项目总投资9161万

9、元,其中一期工程投资6219万元;二期工程投资2942万 元。一期工程。项目总投资6219万元,其中:土建工程费用822万元,设备费用 3094万元;其它费用662万元流动资金1641万元。二期工程投资2942万元。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13050万元;税后年利润1803万元(正常 年份)。有 较好的经济效益。项目建设资金来源:项目总资金9161万元全部由企业白筹解决。(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表1-1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建设规模商品混凝土m40期一工程2总建筑面积m26558_JZ期一工程3总定员人100期一工程4建设总投资万元9161含二期投资2942万 元其中:固定

10、资产投资万元4578为一期含其他投资流动资金万元1641为一期工程5筹措方案企业白有资金万元6219业主白筹万元62197年经营收入万元13050以下均为正常年份8年总成本费用万元10017年经官成本万元97239年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63010年利润总额万元240311年所得税万元60012年所得税后利润万元180313投资利润率%38.614财务净现值万元6763Ic=12%15内部收益率%41.616全部投资回收期年3.48不含建设期17建设工期年11.4结论与建议发展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推动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我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一项重

11、要产业政策,本项目符合国 家产业政策的要求。项目建于基础配套条件良好的,环境优越。市场调查数据表明当地及周边市场对预拌混凝土需求量较大,有利于企业经营、发展,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项目采用的工艺设备较为先进,生产工艺为国内目前通用生产工艺,技术成熟、可靠。项目年销售收入可达13050万元,利税总额2403万元,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根据市场预测和企业竞争力水平分析,项目建成后,企业在该区域 具有明显的竞 争优势,只要采取合适的营销策略,完全能够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市场前景看好。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明显。(二)建议1、项目承办单位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做好项目实施前 的各项准 备工作,以便为项目

12、实施提供必要的条件。2、按基本建设程序精心组织项目管理,推行限额设计,加强项目质 量控制、 进度控制,严格控制项目投资。3、由有资质的单位做好地质勘察,为工程提供基础技术支持。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2.1.1预拌混凝土发展历程预拌混凝土作为散装水泥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社会进步、文明施工的体现。混凝土的研制、生产、使用经历了将近200年的发展历史。预拌混凝土采用集中搅拌,是混凝土生产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大生产 的转变,它实现了混凝土生产的专业化、商品 化和社会化,是建筑依靠 技术进步改变小生产方式,实现建筑工业化的一项重要改革, 而且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预拌混凝土属性:中国

13、预拌混凝土行业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20世纪90年代 开始获得蓬勃 发展。为了区分20世纪50年代冶金系统如鞍钢及包钢企业内部曾使用过的集中搅拌混 凝土,并强调其进入社会后的商品属性,曾命名它为“商品混凝土”。但在商品混凝土 的技术标准中,为了与国 际接轨,仍称其为预拌混凝土,统观整个商品混凝土行业,具 有建材行业的一般特性。周期性:由于整个建筑行业受季节影响较大,这也相应影响到建材行业,使其具有 了季节性,一般在年底和年初整个商品混凝土行业处于萎缩状态。地域性:由于建材行业受到有效运距的限制,区域市场价格差异较大。投资拉动性:预拌混凝土产量的增长直接受房地产施工及大型基础建设项目增长的

14、 影响,属于投资拉动型行业,和水泥等其它建材产品一样直接受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这从整个商品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历史都可以看到这个因素对行业影响的清晰脉络。具有规模效应:企业规模优势明显,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保供能力。同时由于混凝土在发展过程中又具有一些独有的特性:生产属于简单加工性质, 进入行业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生产的非连续性,经常需要集中时段供应;区域市场设备产能容易过剩,宜引发价格竞争; 单一企业规模不宜过大,类似商业网点,适宜合理布局,方能保持 合理运距、及时供应、及时服务等。由于混凝土行业具有这些特点,所以进入行业的企业也由其区域、发展状况等而 有所不同。商品混凝土行业进入者情况主要由以下

15、几类构成:国有大型施工企业,如各地建工及市政施工企业;国外专业混凝土公司,如Hansorh Rinker等;商品混凝土上游材料供应商及设备供应商发展而来;房地产开发 商(业主)的关系人(表现在发展成熟地区仍不断有新进入企业);有一定资金和行业 相关背景的私营业主;有一定资金但没有任何相关行业背景的冒然进入者。仅以2005年上海企业构成为例,国营企业占总数47.18%;合资企业 占总数26.06% 民营企业占总数19.01%;集体企业占总数7.74%。整个行业发展的趋势将是商品混凝土 企业逐步由国有转向民营企业。2.1.2预拌混凝土的发展现状1、产业政策有力推动由于预拌商品混凝土发展初期缺乏规模

16、效益,价格高于现场搅拌混 凝土,如没有 限制或禁止现场搅拌的政策法规出台,预拌商品混凝土市场开拓十分艰难。建国初期, 我国在一些大型水利工程中采用了预拌混 凝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预拌混凝土的 生产发展比较迟缓,与发达国家相比,形成了很大的差距。近几年来,国家对发展预拌 混凝土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法规,为预拌混凝土的快速健康发展提 供了保障。2003年,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发布了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 现扬搅拌混凝土的通知,确定了 124个禁止现场搅拌的城市,并且明确规定了城区 禁止现场搅拌的时间表。2004年国家七部局又统一出台了散装水泥管理办法(5号令),办法的

17、第十四条规定:县级以 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鼓励发展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根据实际情况限期禁止 城市市区现场搅拌混凝土,具体规定由国务院商务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 管部门制定。办法同时还指 出,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擅白现场搅拌混凝土 的,由有关部门依 据有关规定处罚。各地政府根据国家政策法规,根据本地实际情况, 也纷纷出台了相关文件,大力鼓励和支持预拌混凝土,大力促进建设单位和施工队伍 使用预拌混凝土。各地制定了散装水泥管理规定,规定指出,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应 使用预拌混凝 土和散装水泥。并且配备相对应的设施、设备。广东省、上海市、天津市、哈尔滨市、 广州市等地区都出台了新的

18、有关使用散装 水泥和预拌砂浆及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方面的 地方政策法规;为了更好的规范预拌混凝土市场,上海、北京等地的混凝土协会都出台了混凝 土行业协会行业白律公约,以达到合法经营,公平竞争的效果。124个“禁现”城市覆盖了中国大部分地域。同时各地也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扶 持行业发展。因此,充分利用闲置生产力,减少资源浪费,保持城市环境,出台地方政 策法规,推广预拌商品混凝土,禁止使用袋装水泥和现场搅拌,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 是各地执法力度差别较大。2、宏观经济及重大项目提供契机据权威部门的预测,未来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建材工业 发展速度将高 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34个百分点。到2010年

19、,建材工业产值预计达到1万多亿元, 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作为预拌混凝土行业,它的供需必然受国家基础建设牵制。随着国 家房地产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预拌混凝土的产量业逐年提高;国家的 重点工程项目也是拉动预拌混 凝土产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三峡工程:三峡堤段全长约200kn整个大坝由1610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而成, 总方量居世界大坝第一位。于2007年初全线浇筑到设计高程。奥运工程:奥运场馆及配套设施项目5项,含子项共46项,总投资307亿元。南水北调工程:据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白2002年底开工建设以来,至今已有9个单项工程相继开工,涉及工程投资规模近300亿元。截至2005年底,累 计完成土

20、石方6116万立方米,占在建工程设计总量的57% c高速铁路项目:由于高速铁路造价数倍于常规铁路,所以“十一五” 期间的投资 规模,比“十五”期间翻了两番。2004年是500多亿元;2005年原计划投资1000亿 元,从2006年到2010年的5年间,总投资规模更 是猛涨到12500亿元人民币,平均 每年2050亿元,等于又翻了一番。这样的增速,尚属空前。2005年上半年试验段投标 开工的武广、郑西、京 津等3条线路全线将铺设1500公里的无硝轨道。3、产品结构调整混凝土发展至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预拌混凝土占整个混凝土 产量还是较低。 和世界各国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美国预拌混凝 土占

21、所使用混凝土产量的84% 瑞典的比例也与此接近,为83%紧随其 后的为日本、澳大利亚,而中国目前预拌混凝 土所占比例只有20%随着 国家对环境和能源的关注,中国预拌混凝土占混凝土总量的 比例将有迅 猛的提高。2010年预计将达到40%实际产量将增长一倍以上。20002004商品混凝土年复合增长率为38.38%, 20042008复合增 长率为 19.28%, 8年复合增长率为28.48%近几年行业仍处于高速增长 期。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势在必行,现场搅拌混凝土将逐步被预拌混凝土所取代。4、行业整体发展形势历年来设备利用率在50溢右徘徊,平均单个搅拌站每年的实际产量 小于20万立 方米。规模效益难以

22、显现。过去几年高增长除了宏观经济利 好等因素外,行业进入门槛 低,只要具有一定的资金或市场,任何企业和个人都可建站经营等因素一方面促成了行业高速度发展,另一方面也为行业进入恶性 竞争埋下了隐患。(1) 企业发展情况。在2003年整个混凝土企业呈现“井喷”的势头,企业数量从2000年的726家迅 速增长至1359家,增长率从2000年的6.3%人2001年的12.28%而到2003年则成为 增长的拐点,企业增长进入较为平稳的阶段。近年增速降缓主要由以下两方面决定:宏观调控加强,预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 降;设备保有量、成新度大幅提局,拌站基数不断增大。2004年,中国混凝土行业集中度整体不高,商品

23、混凝土前十强企业的总产量也仅占行业总产量的13%目前整个行业存在着企业数量多,规 模较小,企业 层次较低的现状。行业处于买方市场,企业通过恶性竞争来求得发展,处在“诸侯混 战”的时候。行业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联盟,在买方面前没有话语权,企业在面对恶意拖 欠等等行业潜规则时显得力不从心。(2) 企业分布情况。预拌混凝土在我国发展极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在北京、上海、广州、江苏等大城市,预拌混凝土使用量比较大。尤其是江苏省,2005年发展极为迅速,新建混凝土生产企业30多家,新增生产能力1000多万立方米,产量 也从2004年第二位一举反超上海。2005年数据表明,预拌 混凝土产量第一的江苏为 593

24、0万立方米,比1999年全国总产量还多500万方,上海预拌混凝土用量5016万立 方米,与1999年全国的产量相当。这证明这些城市已经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但在西部地区,有的省份还没有一家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有的省市即使有预拌混凝土搅 拌站,由于种种原因,也未充分发挥作用。目前水泥企业集团没有大规模进入,虽然令人困惑,但从另一方面也 说明时机尚 不成熟。已进入的国外专业混凝土企业虽进退维谷,但不乏虎视眈眈等待时机者。5、相关行业得到快速发展(1) 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中加入外加剂既能节约资源又能保护环境。2005年全国年产111万吨,销售收入约51亿。2005年全国共有合成企业200家,其

25、中规 模化企业近 80家,半数以上的企业规模太小。主要以荼系生产为主,产量占到808A右,局浓局效 减水剂用量还不到5%聚短酸盐周效减水剂 是我国高效减水剂发展的一个亮点,但仍处 在初级阶段,有10多家有生 产能力。目前中国外加剂销售收入十强企业中,主要产品 为荼系母料的为4家,分别为浙江五龙、天津雍阳、天津飞龙和浙江吉龙。而以江苏苏 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为首的则是以终端产品为主,2004年销售收入高达3.75亿元。同时我国外加剂企业开始谋求向国外输送产品,如浙 江五龙化工、 龙游五强等。(2)水泥。2005年继续延续2004年下半年水泥运行经济效益逐渐降低的趋势,继续惯性下 滑.2009年

26、初开始水泥价格明显出现回暖迹象,2010开始迅 速上涨,目前基本稳定, 还有上升空间。商品混凝土中磨细矿物掺合料的大量使用,不仅改善了混凝土的诸 多性能,而且 通过减少水泥熟料用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规模建设时期对水泥的强劲需求,从而 节约了国家的宝贵资源和能源。(3)混凝土机械。我国混凝土机械行业已形成多系列、多品种规格的局面。无论是搅拌机、搅拌楼、搅拌输送车还是混凝土泵(泵车)等产品,除大型 的和高技术含量 的型号外,常规产品已基本能满足施工需要。各生产厂 家的生产条件普遍得到了改善, 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外混凝土机械进口数量逐年下降,120n/h以下的搅拌站、 3125nVh以下的输

27、送泵以及 搅拌机等国产设备已占主导地位。2.1.3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我国的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上海、常州 等地。随后, 由于建设的需要和政府的支持,城市预拌混凝土发展较快,每年以约15%的幅度递增。 但在中西部地区、县级以下农村地区预拌混 凝土的发展还有广阔空间。我国的预拌混凝土行业现存的问题,主要包括:部分地方行业政策 执行力度不够, 严重阻碍商品混凝土的发展;行业整合时机未成熟,行 业集中度低,缺少龙头企业;各 地诸侯混战,产品价格逐渐降低,行业利润向亏损的边缘迈进;建筑行业的带资的潜规则造成应收帐款增加;小企业产品品质和数量难以保证;ER嗽件及GPS!统开始逐渐

28、被企业接 受,但有待进一步提高(发达地区普及率已超过50% ;企业管理粗放,缺乏专 业管理和技术人才;区域发展极不平衡,沿海发达地区已逐渐成熟,中部地区迅猛发展, 西部欠发达地区刚刚开始;发达地区进入诸侯割据时期,价格竞争激烈,缺少行业龙头 和采购方进行价格谈判,维护行业合理利润;尽管企业普遍反映应收帐款高涨和利润低 下,但是混凝土企业倒闭的消息却鲜有耳闻,说明行业内多数企业仍有合理利润,以 上海为例,混凝土价格最低的时候,经营好的混凝土企业仍然有20%勺毛利。2.1.4预拌混凝土行业展望我国商品混凝土行业现在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上,这一方面得益于政府的 政策导向的强大作用,一方面也归结于

29、我国正处在一个经 济腾飞、建筑业蓬勃的良好形 势下。各大工程项目相继开工,都在为我国混凝土行业做出杰出的贡献。随着商品混凝土行业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行业整体发展趋势将呈现下列特点:1、现场搅拌一冏品化(资源、环保)2、分散化-集团化(获得话语权)3、粗放型-技术型(获得合理利润)4、重数量一重品牌(质量效应)有理由相信:预拌混凝土具有的优越性和各级政府的重视,使许多有识之士,大胆投身到发展预拌混凝土的行业中,加快了预拌混凝土的 发展速度。在不久的将来混凝土行业进行全面整合,几个规范化、集团 化、重品牌的企业将应运而生。2.2项目建设必要性2.2.1混凝土工业发展趋势的需要混凝土,简称为“碌(t

30、ong) ”: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 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加或 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 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建工程。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建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结材料,骨 料和水按一定比 例配制,经搅拌振捣成型,在一定条件下养护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 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 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使其使用范围出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

31、,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商品混凝土就是指在工厂中生产,并做为商品出售的混凝土。与现场搅拌混凝土 相比,商品混凝土是由专业的生产企业生产,这些企业大多配有先进的生产设备,计量 精确,搅拌均匀,质量高。有完善的质检系统,保证质量。施工企业购买商品混凝土可 以减少现场建筑材料的堆放,有利于保护环境,文明施工。具体规格又分为C15、C2 0、C25、C30C80。1.商品混凝土的特点(1)由于是集中搅拌,因此能严格在线控制原材料质量和配合 比,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要求;(2)要求拌合物具有好的工作性,即高流动性、坍落度损失小,不泌水不离析、 可泵性好;(3)经济隹,要求成本低,性能价格比高。商品混凝土亦

32、称预拌混凝土或商品碌,它的产生和出现可以说是商品混凝土亦称预拌混凝土或商品碌,它的产生和出现可以说是混凝土发展历史上的一次“革命”,是 混凝土工业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标志。商品混凝土的实质就是把混凝土这种主要建筑 材料从备料、拌制到运输 等一系列生产环节从传统的施工系统中游离出来,成为一个独 立经济核算的建筑材料加工企业一一预拌混凝土厂或混凝土公司。混凝土的商品化生 产能够因为生产的高度专业化和集中化等特点为建筑工程中节省水 泥及其砂石材料,提 高工程质量,改进施工组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供可能,同时也因为能节 省施工用地,改善劳动条件,减少 环境污染而使人类受益。同时,推广商品混凝

33、土还是 推广散装水泥的重要先导措施,因此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混凝土集中搅拌,是建筑工程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一个国家商品 混凝土的应用 数量和比例,标志着这个国家的混凝土工业生产的水平。商品混凝土一般可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以上,节约水泥10%15%,降低工程成 本5%左右。与此同时,还可以保证工程质量,节约施工用地,减少粉尘污染,实现文 明施工。至V 20世纪80年代,经济发达国家的商 品混凝土应用量已达混凝土总量的 60% 80%。2.2.2适应当地城乡建设发展的需要根据附近淮北市2011年淮北市政府工作报告,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 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85万人

34、,城 镇化率达到65%城乡一体化 综合配套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建成高标准新型农民社区100个,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公共 服务均等化。加快城市“东 进、西延、南扩”,实现相山组团与滩溪组团、烈山组团基 础设施共建共享,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大市域南部开发力度,壮大百善、临涣区域 副中心,打造段园、石台、南坪、五沟特色重点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进老城区路网、街道景观整治改造,优化老城区教育、文化等综合服 务功能,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 服务设施,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加快东部新区开发建设,“十二五”末,东部新区建成 区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7万人。加快农民市民化步伐,力争今后五年农 民变市民人数超过1

35、0万人。强力推进41个基础设施类项目建设,确保完成投资47.3 亿元。加快建设公路、铁路、水运综合交通体系,继续实施省道202二期一级公路改 造,开工建设相山一岳集快速通道、滩永路改建项目,完成泗许高速淮北段征地拆迁及 部分路基工程,积极推进符夹线铁路电气化改造,做好淮北一徐州城际铁路前期工作, 启动南坪港区和航道建设。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新建示范镇6个、示范村4个。加强市 县电网规划 建设,启动滩溪变电站扩建工程,开工建设铁佛、滂汪变电站。启动东 部 新区建设。完善新区路网,确保宿丁路等12条道路以及梧桐路北段改造年底前建成通 车,加快淮海东路、长山南路南段等道路建设。启动政务新区建设,加快建

36、设市委党校、 淮北矿业集团和淮海集团公司办公新 区、公安监管中心,开工建设淮北师范大学新校区, 做好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市人民医院东院区前期工作。高标准建设东部新区公交站场、天然气加气 子站等公用设施。以上工作的开展及项目的建设启动为 商品混凝土的销售市场提供了较 大的空间。按本项目商品混凝土辐射半径50公里计算,预计未来年需求量200万m3左 右,并逐年有所增长,本项目达到规模正常生产后,年供应能力为40万m3,仅占市场 需求量的20%产品的销售是有保障的。2.2.3市场潜力巨大本项目以当地地域资源优势为基础,以全球能源挖掘开发为契机,以市场资源优势 为动力,大力发展预拌混凝土是我国大、

37、中城市发展散装水泥的必由之路。水泥散装化 对于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粉尘排放、提高工程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它是实现水泥清洁 生产有效途径,水泥散装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技术 进步和 文明生产水平。本地区城乡建设的巨大发展为该项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空间, 作为借力而行的智者企业前景无限,市场潜力巨大。2.2.4国家发展战略与政策的扶持淮北是国务院确立的11个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城市之一,国家在资金、政策等方 面都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构筑维护 社会稳定的措施,资助试点城 市修复城市基础设施,进行棚户区改造,在产业规划、财政转移支付、金融信贷等政策 方面对试点

38、城市给以倾斜。2.2.5符合生态立市、产业强市、科技兴市的发展战略近几年,淮北、萧县加快以民营经济为接续产业的经济结构调整,千方百计发展民 营经济,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跨跃式发展,制定许多优惠政策,为商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符合产业发展战略、符合国家节能减排 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2.6实现就业和再就业,为政府减负“十一”五期间,随着我国城乡经济体制的改革,随着城乡一体化 进程的加快, 随着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的纵深发展,城乡的再就业人员呈上升趋势。我地近年来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力度,加速了民营企业的有序发展,极大地缓解了就 业和再就业的矛盾,促进了构建和谐社会、奔小康的步 伐。该项目建成后,

39、可再安置 100人就业,不但为政府减轻了负担,而 且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三章市场分析我国发展散装水泥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全国散装水泥工作者,以发展循环经济战略方针为指 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奋进,真抓实干,发展散装水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 绩。大力发展预拌混凝土是我国发展散装水泥的必由之路。水泥散装化对于节约资源和 能源、减少粉尘排放、提高工程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等 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它是实现水 泥清洁生产有效途径,水泥散装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技术进步和文明生产 水平。与国际上先进水平相比,散装水泥发

40、展我国仍处在初级阶段,水泥的散装率仍然很 低,工业化国家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就基本实现了水泥散装化(散装率达70咖上)。 到2008年末,全国散装水泥供应量已经达到6.36亿吨,是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的66倍;全国平均散装率 达到45.82%, 比1978年的14.8%高了 31个百分点。其中,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的水泥 散装率分别是96.11% 95.56% 95.09%,达 到国际先进水平。“十一五”时期是散装水 泥发展最快的时段。2001-2008年全国散装水泥供应量每年平均增长24.68%,水泥散装率每年平均 提高3.35个 百分点,实现了散装水泥量、率的同步快速增长。从区域发

41、展情况看,东部散装水泥供 应占全国总量的56%但中西部散装水泥发展 很快,内蒙等省区散装水泥发展也较快。 中西部散装水泥的快速发展,为缩小我国散装水泥区域发展差异做出了积极贡献。散装水泥物流设施设备能力快速提升。目前全国散装水泥综合运输能力达6.4亿吨, 综合发放能力6.07亿吨。比2001年分别增长了 352%和252%在散装水泥健康发展的同时,作为散装水泥产业链重要组成部分的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也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果。3.1产业政策逐步完善,立法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发展散装水泥对促进节能减排具有重要作用,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2008 年“鼓励使用散装水泥,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写

42、进了循环经济促进法。 把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明确了 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的法律地位。为配合国家推动散装水泥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散装水泥、 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发展的政策法规。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白治区、直辖市以政府令的形式颁布了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管 理办法,部分 地区还制定、颁布了使用预拌砂浆的相关地方规章。产业 政策的完善,立法工作的突破, 使散装水泥行政管理的协同力度得到增强,社会地位认知度迅速提升。3.2散装水泥行业协会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推动我国散装水泥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始终保持了散装水泥管理机构的健全。

43、目 前已有73涉省级机构、58%勺地(市)级机构和50%勺 县(市)级机构由白收支事业 单位调整为参照公务员管理或全额拨款事 业单位,进一步稳定了散装水泥管理机构和干 部队伍。各级散装水泥行业协会发挥桥梁、纽带、参谋、助手作用,积极配合政府做好行业 管理有关工作,及时反映行业需求并开展相关服务。经过多年的推动与发展,我国专业 化的散装水泥产、运、储、用等环节构成的产业和技术链已初具规模。散装水泥、预拌 混凝土、预拌砂浆“三位一体”的散装水泥发展格局已逐步形成,发展模式也更符合科 学发展观要求,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了基础。新时期,我国散装水泥事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我们必须充分认

44、识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困难,抓住机遇,克服困难,争取“发散”和“禁现”工作上一个新台阶。(一)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的经济发展战略对散装水泥产业链的发展 提出了新的要求(二)国家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为散装水泥提供了发展平台首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确定“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 经济工作方针, 并相应出台了扩大内需、拉动投资和消费的财政、金融政策。(三)国家将保持水泥产业结构调整的连续性,继续支持新型干法水泥适度发 展,完成生产力合理布局;继续支持大型水泥企业集团的发 展,努力提高生产集中度; 加大淘汰落后水泥产能的力度,使其加快退出市场。(四)国家将继续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

45、,促进城乡经济 社会一体化发展。(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建筑业也快步走向工业化、 专业化、现代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混凝土用量不断增 加,质量要求 越来越高,现场分散搅拌混凝土的小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城市大规模建设的需要,因此, 大力推广和运用予拌混凝土(又称商品 混凝土)已成历史的必然。混凝土予拌化是工业 发达国家共同的成功经 验,代表了混凝土生产的最新最先进水平,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也是我国混凝土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全国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三位一体”的散装水泥发 展格局已逐步 形成后,发展模式也更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

46、友好型社会奠定 了基础。安徽省的混凝土迅速发展,预制水泥构件,设施装备能力不断增强 主要支撑点由预制构件板块转向为商品混凝土板块,成为散装水泥使用 的重点。截止2006年底,全 省拥有混凝土搅拌站193个,形成3961万立方米的搅拌能力;拥有散装水泥发放库 461个,中转库65个,固定接收库528个;专用汽车988辆,混凝土搅拌车2081辆, 混凝土泵车310辆,散装水泥流动罐1818个,专用车皮121节。全年实际供应预拌混 凝土 1 826万立方米,同比增加417万立方米,使用散装水泥增加量达167万吨,充分 发挥了预拌混凝土商品化对散装水泥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为城 市城区“禁现”奠定 了

47、物质基础。国家宏观政策的大环境,为商品混凝土项目建设提供了无限生机及广阔的市场。第四章 技术可行性分析4.1执行技术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O 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预拌混凝土标准GB/1490200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只2000水泥应符合GB50204勺规定;集料应符合JGJ52或JGJ53的规定(砂、石子、卵石);拌合用水应符合JGJ63的规定;外加剂应符合GB807辟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复 检应符合GB5011鳄国家现行标准规定;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矿渣粉、天然沸石粉分别应符合GB1596、GB/T18046 JGJ/T112 的规定;搅拌机应符合GB/T9142标准规定的固定式搅拌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