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梁、过梁、挑梁.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86324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圈梁、过梁、挑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圈梁、过梁、挑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圈梁、过梁、挑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圈梁、过梁、挑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圈梁、过梁、挑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圈梁、过梁、挑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圈梁、过梁、挑梁.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7.1圈梁第7.1.1条为增强房屋的整体刚度,防止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等对房屋引 起的不利影响,可按本节规定,在墙中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第7.1.2条车间、仓库、食堂等空旷的单层房屋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圈梁:1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 应增加设置数量;2砌块及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 大于5m时,应增加设置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振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或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 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第7.1.3条宿舍、办公楼等多层砌体民用房屋

2、,且层数为34层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 圈梁一道。当层数超过4层时,应在所有纵横墙上隔层设置。多层砌体工业房屋,应每层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设置墙梁的多层砌体房屋应在托梁、墙梁顶面和檐口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其他 楼层处应在所有纵横墙上每层设置。第7.1.4条建筑在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上的砌体房屋,除按本节规定设置圈梁外,尚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第7.1.5条圈梁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1圈梁宜连续地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形成封闭状;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 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中到中垂直间距的二

3、 倍,且不得小于1m;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 件可靠连接;3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度宜与墙厚相同,当墙厚h240mm时,其宽度不宜小于2h/3。圈梁 高度不应小于120mm。纵向钢筋不应少于4皿0,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按受拉钢筋考虑,箍 筋间距不应大于300mm;4圈梁兼作过梁时,过梁部分的钢筋应按计算用量另行增配。第7.1.6条 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当层数超过5层时,除在 檐口标高处设置一道圈梁外,可隔层设置圈梁,并与模层)面板一起现浇。未设置圈梁的楼 面板嵌入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120mm,并沿墙长配置不少于2p

4、10的纵向钢筋。7.2过梁第7.2.1条砖砌过梁的跨度,不应超过下列规定:钢筋砖过梁为1.5m;砖砌平拱为1.2m。对有较大振动荷载或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的房屋,应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第7.2.2条过梁的荷载,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 梁、板荷载对砖和小型砌块砌体,当梁、板下的墙体高度hwvin时(in为过梁的净跨),应计入梁、板传 来的荷载。当梁、板下的墙体高度hwin时,可不考虑梁、板荷载。2 墙体荷载1)对砖砌体,当过梁上的墙体高度hwin/3时,应按高度为in/3墙体的均布自重来采用;2)对混凝土砌块砌体,当过梁上的墙体高度hwin/2时,应按高度为in/2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第7.2.3条

5、过梁的计算,宜符合下列规定:1砖砌平拱砖砌平拱受弯和受剪承载力,可按第5.4.1条和5.4.2条的公式并采用沿齿缝截面的弯曲抗拉强度或抗剪强度设计值进行计算;2钢筋砖过梁1)受弯承载力可按下式计算:M0.85hofyAs(7.2.3)式中M-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设计值;fy-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As-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ho-过梁截面的有效高度,ho=h-as;as-受拉钢筋重心至截面下边缘的距离;h-过梁的截面计算高度,取过梁底面以上的墙体高度,但不大于in/3;当考虑梁、板传来 的荷载时,则按梁、板下的高度采用。2)受剪承载力可按第5.4.2条计算;3)钢筋混凝土过梁,应按钢筋混凝土受

6、弯构件计算。验算过梁下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时, 可不考虑上层荷载的影响。第7.2.4条 砖砌过梁的构造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砖砌过梁截面计算高度内的砂浆不宜低于M5;2砖砌平拱用竖砖砌筑部分的高度不应小于240mm;3钢筋砖过梁底面砂浆层处的钢筋,其直径不应小于5mm,间距不宜大于120mm,钢筋伸入支座砌体内的长度不宜小于240mm,砂浆层的厚度不宜小于30mm。7.3墙梁第7.3.1条 墙梁包括简支墙梁、连续墙梁和框支墙梁。可划分为承重墙梁和自承重墙梁。第7.3.2条 采用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砌体和配筋砌体的墙梁设计应符合表7.3.2的规定。墙梁计算高度范围内每跨允许设置一个洞口;洞口边至

7、支座中心的距离气,距边支座不应小于0.15ioi,距中支座不应小于0.07ioi。对多层房屋的墙 梁,各层洞口宜设置在相同位置,并宜上、下对齐。墙梁的一般规定表7.3.2墙梁类别墙体总高度(m)跨度(m)墙高hw/i.oi托梁高hb/i. oi洞宽h /i.h oi洞高 h h承重墙梁180.41/100.30.4m h自承重墙梁181/31/15iO时,取hw=iO(对连续墙梁和多跨框支墙梁,iO取各跨的平均值);3)墙梁跨中截面计算高度H0,取Ho=hw+0.5hb;4)翼墙计算宽度bf,取窗间墙宽度或横墙间距的2/3,且每边不大于3.5h(h为墙体厚度)和0/6;5)框架柱计算高度Hc,

8、取Hc=Hcn+0.5hb; Hcn为框架柱的净高,取基础顶面至托梁底面的距离。图7.3.3墙梁的计算简图第7.3.4条墙梁的计算荷载,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使用阶段墙梁上的荷载1)承重墙梁(1)托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F1,取托梁自重及本层楼盖的恒荷载和活荷载;(2)墙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2,取托梁以上各层墙体自重,以及墙梁顶面以上各层楼(屋)盖的恒荷载和活荷载;集中荷载 可沿作用的跨度近似化为均布荷载。2)自承重墙梁墙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2,取托梁自重及托梁以上墙体自重。2施工阶段托梁上的荷载1)托梁自重及本层楼盖的恒荷载;2)本层楼盖的施工荷载;3)墙体自重,可取高度为i0max/3的墙体自

9、重,开洞时尚应按洞顶以下实际分布的墙体自重复核;i0max为各计算跨度的最 大值。第7.3.5条 墙梁应分别进行托梁使用阶段正截面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墙体受剪承载力和托梁支座上部砌体 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以及施工阶段托梁承载力验算。自承重墙梁可不验算墙体受剪承载力和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第7.3.6条 墙梁的托梁正截面承载力应按下列规定计算:1托梁跨中截面应按钢筋混凝土偏心受拉构件计算,其弯矩Mbi及轴心拉力Nbti可按下列公式计算:Mbi=MaMM2iNbti=nNM2i/H0对简支墙梁,lib aM=TM1/6 时,取 h /i =1/6;当公式(7.3.6-6)中的 h /i.1

10、/7 时,取 h /i =1/7;b 0b0b0ib 01nN-考虑墙梁组合作用的托梁跨中轴力系数,可按公式(7.3.6-5域(7.3.6-8)计算,但对自承重简支墙梁应乘以0.8 ;式中,当 hwA01 1 时,取 hw/i01=1;WM-洞口对托梁弯矩的影响系数,对无洞口墙梁取1.0,对有洞口墙梁可按公式(7.3.6-4域(7.3.6-7)计算;ai-洞口边至墙梁最近支座的距离,当ai0.35i0i时,取=0.35*2托梁支座截面应按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计算,其弯矩M可可按下列公式计算:MbJ=M1J+aMM2J(736-9)aiaM=0.75而(736-10)式中M-荷载设计值Q鸟作用下按

11、连续梁或框架分析的托梁支座弯矩;M2.-荷载设计值Q2作用下按连续梁或框架分析的托梁支座弯矩;aM-考虑组合作用的托梁支座弯矩系数,无洞口墙梁取0.4,有洞口墙梁可按公式(7.3.6-10)计算,当支座两边的墙体均有洞口时,a1取较小值。第7.3.7条对在墙梁顶面荷载Q2作用下的多跨框支墙梁的框支柱,当边柱的轴力不利时,应乘以修正系数1.2。第7.3.8条墙梁的托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按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计算,其剪力Vbj可按下式计算:VbJ=V1J+PvV2J(7.3.8)式中V.-荷载设计值Q与作用下按连续梁或框架分析的托梁支座边剪力或简支梁支座边剪力;v2j-荷载设计值q2作用下按连续梁或

12、框架分析的托梁支座边剪力或简支梁支座边剪力;PV-考虑组合作用的托梁剪力系数,无洞口墙梁边支座取0.6,中支座取0.7;有洞口墙梁边支座取0.7,中支座取0.8。 对自承重墙梁,无洞口时取0.45,有洞口时取0.5。第7.3.9条墙梁的墙体受剪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V2 玄 32(0.2+/+普)fhhw(7.3.9)式中V2-在荷载设计值Q2作用下墙梁支座边剪力的最大值;-翼墙或构造柱影响系数,对单层墙梁取1.0,对多层墙梁,当bf/h=3时取1.3,当bf/h=7或设置构造柱时取1.5,当3 bf/h0.81时,取&=0.81。当bf/h5或墙梁支座处设置上、下贯通的落地构造柱时可不验

13、算局部受压承载力。第7.3.11条 托梁应按混凝土受弯构件进行施工阶段的受弯、受剪承载力验算,作用在托梁上的荷载可按第7.3.4条的规 定采用。第7.3.12条 墙梁除应符合本规范和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构造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1材料1)托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2)纵向钢筋宜采用HRB335、HRB400或RRB400级钢筋;3)承重墙梁的块体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计算高度范围内墙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10。2墙体1)框支墙梁的上部砌体房屋,以及设有承重的简支墙梁或连续墙梁的房屋,应满足刚性方案房屋的要求;2)墙梁的计算高度范围内的墙体

14、厚度,对砖砌体不应小于240mm,对混凝土小型砌块砌体不应小于190mm;3)墙梁洞口上方应设置混凝土过梁,其支承长度不应小于240mm ;洞口范围内不应施加集中荷载;4)承重墙梁的支座处应设置落地翼墙,翼墙厚度,对砖砌体不应小于240mm,对混凝土砌块砌体不应小于190mm,翼墙宽度不应小于墙梁墙体厚度的3倍,并与墙梁墙体同时砌筑。当不能设置翼墙时,应设置落地且上、下贯通的构造柱;5)当墙梁墙体在靠近支座1/3跨度范围内开洞时,支座处应设置落地且上、下贯通的构造柱,并应与每层圈梁连接;6)墙梁计算高度范围内的墙体,每天可砌高度不应超过1.5m,否则,应加设临时支撑。3 托梁1)有墙梁的房屋的

15、托梁两边各一个开间及相邻开间处应采用现浇混凝土楼盖,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20mm,当楼板厚度大于150mm时,宜采用双层双向钢筋网,楼板上应少开洞,洞口尺寸大于800mm时应设洞边梁;2)托梁每跨底部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通长设置,不得在跨中段弯起或截断。钢筋接长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3)墙梁的托梁跨中截面纵向受力钢筋总配筋率不应小于0.6%;4)托梁距边支座边i0/4范围内,上部纵向钢筋面积不应小于跨中下部纵向钢筋面积的1/3。连续墙梁或多跨框支墙梁的 托梁中支座上部附加纵向钢筋从支座边算起每边延伸不少于10/4;5)承重墙梁的托梁在砌体墙、柱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350mm。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座应符

16、合受拉钢筋的锚固要求;6)当托梁高度h 500mm时,应沿梁高设置通长水平腰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b7)墙梁偏开洞口的宽度及两侧各一个梁高hb范围内直至靠近洞口的支座边的托梁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应大 于 100mm(图 7.3.12)。偏开洞口时托梁箍筋加密区图 7.3.12第8章配筋砖砌体构件0 8.1网状配筋砖砌体构件0 8.2组合砖砌体构件8.1网状配筋砖砌体构件第8.1.1条网状配筋砖砌体受压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偏心距超过截面核心范围,对于矩形截面即e/h0.17时或偏心距虽未超过截面核心范围,但构件的高厚比P16时,不宜采用网状配筋砖砌体构件;

17、2对矩形截面构件,当轴向力偏心方向的截面边长大于另一方向的边长时,除按偏心受压计 算外,还应对较小边长方向按轴心受压进行验算;3当网状配筋砖砌体构件下端与无筋砌体交接时,尚应验算交接处无筋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 力。第8.1.2条网状配筋砖砌体受压构件(图8.1.2)的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N珈 fnA(8.1.2-1)fn=f+2(1疗)nJCfy(8.1.2-2)P=(VS/V)100(8.1.2-3)式中N-轴向力设计值;队-高厚比和配筋率以及轴向力的偏心距对网状配筋砖砌体受压构件承载力的影响系数,可按附录D.0.2的规定采用;fn-网状配筋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A-截面面积;e-轴向力

18、的偏心距;P-体积配筋率,当采用截面面积为As的钢筋组成的方格网(图8.1.2a),网格尺寸为a和钢筋网的竖向间距为sn时,P=2As 100/asn ;VS、V-分别为钢筋和砌体的体积;fy-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当fy大于320MPa时,仍采用320MPa。注:当采用连弯钢筋网(图8.1.2b)时,网的钢筋方向应互相垂直,沿砌体高度交错设置。sn取同一方向网的 间距。图8.1.2网状配筋砖砌体(a)用方格网配筋的砌柱(b)连弯配筋网(c)用方格网配筋的砌墙第8.1.3条网状配筋砖砌体构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网状配筋砖砌体中的体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1%,并不应大于1%;2采用钢筋网时,

19、钢筋的直径宜采用34mm;当采用连弯钢筋网时,钢筋的直径不应大于8mm;3钢筋网中钢筋的间距,不应大于120mm,并不应小于30mm;4钢筋网的竖向间距,不应大于五皮砖,并不应大于400mm;5网状配筋砖砌体所用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钢筋网应设置在砌体的水平灰缝中, 灰缝厚度应保证钢筋上下至少各有2mm厚的砂浆层。8.2组合砖砌体构件I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面层或钢筋砂浆面层的组合砌体构件第8.2.1条当轴向力的偏心距超过第5.1.5条规定的限值时,宜采用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面层或钢筋砂浆面层组成的组合砖砌体构件(图8.2.1).图8.2.1组合砖砌体构件截面第8.2.2条 对于砖墙与组合

20、砌体一同砌筑的T形截面构件(图8.2.1b),可按矩形截面组合砌体构件计算(图8.2.1c)。但构 件的高厚比P仍按T形截面考虑,其截面的翼缘宽度尚应符合第4.2.8条的规定。第8.2.3条组合砖砌体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应按下式计算:N1.080.910.930.950.970.991.00100.870.900.920.940.960.98120.820.850.880.910.930.95140.770.800.830.860.890.92160.720.750.780.810.840.87180.670.700.730.760.790.81200.620.650.680.710.730.

21、75220.580.610.640.660.680.70240.540.570.590.610.630.65260.500.520.540.560.580.60280.460.480.500.520.540.56注:组合砖砌体构件截面的配筋率p=ASbh。第8.2.4条组合砖砌体偏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NfA+f A +n f* A -q A(8.2.4-1)c c s y s s s或Ne fS +f S +n f* A (h-a)(8.2.4-2)N s c c,s s y s 0 s此时受压区的高度x可按下列公式确定:fS +f S +n f A e-c A e=0(8.2

22、.4-3)N c c,N s y s N s s NeN=e+ea+(h/2-as)(8.2.4-4)eN=e+ea-(h/2-as)(8.2.4-5)(8.2.4-6)ea=p2h(1-0.022p)/2200式中 气-钢筋As的应力;As-距轴向力N较远侧钢筋的截面面积;A-砖砌体受压部分的面积;Ac-混凝土或砂浆面层受压部分的面积;Ss-砖砌体受压部分的面积对钢筋As重心的面积矩;Sc,s-混凝土或砂浆面层受压部分的面积对钢筋As重心的面积矩;&SN-砖砌体受压部分的面积对轴向力N作用点的面积矩;Sc,N-混凝土或砂浆面层受压部分的面积对轴向力N作用点的面积矩;eN、eN-分别为钢筋As

23、和As重心至轴向力N作用点的距离(图8.2.4);e-轴向力的初始偏心距,按荷载设计值计算,当e小于0.05h时,应取e等于0.05h;ea-组合砖砌体构件在轴向力作用下的附加偏心距;h0-组合砖砌体构件截面的有效高度,取h0=h-as; a、a -分别为钢筋A和A重心至截面较近边的距离。图8.2.1组合砖砌体偏心受压构件(a)小偏心受压(b)大偏心受压第8.2.5条组合砖砌体钢筋As的应力(单位为MPa,正值为拉应力,负值为压应力)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小偏心受压时,即次(8.2.5-1)4=650-800g-fyQsfy(8.2.5-2)大偏心受压时,即&M稣气=fy(8.2.5-3)g=x

24、/h0(8.2.5-4)式中&-组合砖砌体构件截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fy-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组合砖砌体构件受压区相对高度的界限值稣,对于HPB235级钢筋,应取0.55;对于HRB335级钢筋,应取0.425。第8.2.6条 组合砖砌体构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面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宜采用C20。面层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10。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7.5;2竖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8.2.6中的规定。竖向受力钢筋距砖砌体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5mm;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表8.2.6环境条件室内正常环境露天或室内潮湿环境构件类别墙1525柱2535注:当面层为

25、水泥砂浆时,对于柱,保护层厚度可减小5mm。3砂浆面层的厚度,可采用3045mm。当面层厚度大于45mm时,其面层宜采用混凝土;4竖向受力钢筋宜采用HPB235级钢筋,对于混凝土面层,亦可采用HRB335级钢筋。受压钢筋一侧的配筋率,对砂浆面层,不宜小于0.1%,对混凝土面层,不宜小于0.2%。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1%。竖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8mm,钢筋的净间距,不应小于30mm;5箍筋的直径,不宜小于4mm及0.2倍的受压钢筋直径,并不宜大于6mm。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20倍受压钢筋的直 径及500mm,并不应小于120mm;6当组合砖砌体构件一侧的竖向受力钢筋多于4根时,应

26、设置附加箍筋或拉结钢筋;7对于截面长短边相差较大的构件如墙体等,应采用穿通墙体的拉结钢筋作为箍筋,同时设置水平分布钢筋。水平分布 钢筋的竖向间距及拉结钢筋的水平间距,均不应大于500mm(图8.2.6);8组合砖砌体构件的顶部及底部,以及牛腿部位,必须设置钢筋混凝土垫块。竖向受力钢筋伸入垫块的长度,必须满足 锚固要求。图8.2.6混凝土或砂浆面层组合墙II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第8.2.7条 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成的组合砖墙(图8.2.7)的轴心受压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n=fA +n(f A +f A)n c c y sN珈 com(8.2.7-1)(8.2.7-2)式中pc

27、om-组合砖墙的稳定系数,可按表8.2.3采用;n-强度系数,当i/bc小于4时取i/bc等于4;I-沿墙长方向构造柱的间距;bc-沿墙长方向构造柱的宽度;An-砖砌体的净截面面积;Ac-构造柱的截面面积。图8.2.7砖砌体和构造柱组合墙截面第8.2.8条组合砖墙的材料和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砂浆的强度 等级不应低于M5,构造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2柱内竖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表8.2.6的规定;3构造柱的截面尺寸不宜小于240mmx240mm,其厚度不应小于墙厚,边柱、角柱的截面宽度宜适当加大。柱内竖向受 力钢筋,对于中柱,不宜少于4p12;对于边柱、角柱,不宜少于

28、4p14。构造柱的竖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也不宜大于16mm。 其箍筋,一般部位宜采用?6、间距200mm,楼层上下500mm范围内宜采用?6、间距100mm。构造柱的竖向受力钢筋 应在基础梁和楼层圈梁中锚固,并应符合受拉钢筋的锚固要求;4组合砖墙砌体结构房屋,应在纵横墙交接处、墙端部和较大洞口的洞边设置构造柱,其间距不宜大于lm。各层洞口宜 设置在相应位置,并宜上下对齐;5组合砖墙砌体结构房屋应在基础顶面、有组合墙的楼层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宜小于240mm; 纵向钢筋不宜小于4p12,纵向钢筋应伸入构造柱内,并应符合受拉钢筋的锚固要求;圈梁的箍筋宜采用6、间距200mm; 6砖砌体与构造柱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6拉结钢筋,且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600mm;7组合砖墙的施工程序应为先砌墙后浇混凝土构造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