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强夯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88474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场地强夯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场地强夯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场地强夯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场地强夯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场地强夯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场地强夯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场地强夯施工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攀钢冶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施工方案(场地强夯)工程名称:白马铁矿精矿管道输送工程1、111标段(尾站)施工单位:攀钢集团冶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石卫东攀钢冶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特种分公司施工组织(方案)设计会签单工程名称白马铁矿精矿管道输送工程i、m标段(尾站) 场地强夯编制单位攀冶特钟分公司第三项目部编制徐建岭项目负责石卫东审核刘新茂施工管理科室安全管理科室质量管理科室施工单位审定攀冶公司审定总包单位审定建设单位项目部审定建设单位工程管理部门审定白马铁矿精矿管道输送工程I、III标段(尾站)场地强夯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本工程位于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经久乡工业园区。强夯场地位于

2、标高1514m平台, 强夯总面积为8067m2,预估夯实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N160kpa,强夯有效影响深度 N10m。1.2、编制依据(1) 攀钢矿业白马铁精矿管道输送工程111标段 1514m平台场地强夯定位图设计图 纸及相关资料;(2) 现行国家有关工程施工规范、规程及技术标准;(3) 四川省及西昌市有关政策和文件规定;攀钢相关管理规定;(4) 我公司QEO体系文件;我公司历年参与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及施工能力。二、施工准备2.1设备准备2.1.1夯锤:采用钢材制作,夯锤底面为圆形。锤底面积宜按土的性质确定,锤底 静接地压力值可取40kpa,对于细颗粒土锤底静接地压力宜取较小值。夯锤的底

3、面宜对 称设置若十个与其顶面贯通的排气孔,孔径可取250- 300mm。2.1.2起重机械:宜选用起重能力25t以上的履带式起重机或其他专用起重设备, 但必须满足夯锤起吊重量和提升高度的要求,并均需设安全装置,防止夯击时臂杆后仰。2.1.3自动脱钩装置:要求有足够强度,起吊时不产生滑钩,脱钩灵活,能保持夯 锤平稳下落,挂钩方便迅速。2.1.4铲车:用作回填、整平夯坑和作地锚。2.2技术准备2.2.1应有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强夯场地平面图及设计对强夯的效果要求等技术资料。2.2.2进行测量基准交底、复测及验收工作。2.2.3测量放样:采用1台水准仪和1台全站仪按施工图要求确定强夯区域及点位 布置,

4、并在强夯范围外设置坐标控制网点基桩,同时在其周围合理布置水准点作为控制 高程、沉降的依据。2.2.4试夯:在重锤夯击施工前应试夯,以确定夯锤重量、底面积和落距,以便确 定最后下沉量及相应的最小夯击遍数和总下沉量。2.2.4强夯施工:当夯点定位后,在预定观测地段中埋设好测压(夯击应力、空隙 水压力)、测振(频率、振幅、波速)、测变形(土中、地面)的设备后,即可按设计要 求分批、分遍施工夯击。三、主要施工工艺3.1强夯工艺流程强夯施工的目的和原则是合理利用场地的地质条件、土层特性,做到因地制宜、因 时制宜;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做到技术先进、确保质量、安全可靠、 施工快速、经济合理。

5、通过强夯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压缩量,满足设计要求。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强夯施工工艺流程场地平整标高测量第一遍夯点放样1第一遍夯点施工第二遍夯点放样标高测量夯坑补填料、整平第二遍夯点施工k夯坑补填料、整平标高测量标高测量1夯坑补填料、整平复夯施工复夯夯点放样|满夯施工|H检测3.2强夯施工布点本强夯工程采用主夯、复夯、满夯三遍施工完成。在施工区域内布点如下图:f、夯击点平面布置图3.3强夯施工参数确定强夯施工参数的确定依据是本工程场地的地质条件即填方区的土质情况和具体工 程要求以确定,主要参数有:单点夯击能、夯击次数、夯击间隔时间、夯点布置及夯距。 强夯施工前,应在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上选取一个

6、或几个试验区,进行试夯或试验性施 工,以确定相应的施工参数。(1):主夯采用隔行跳打两次完成,布点方式为6mx6m等边三角形,第一遍夯击 点间距可取夯锤直径的2.53.5倍,第二遍夯击点位于第一遍夯击点之间。夯击能为 6000KN.m,最后三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100mm。锤重32.5t,提升高度18.5m。(2):复夯采用原点复夯一遍完成,布点方式为6mx6m等边三角形,夯击能为 4000KN.m,最后三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80mm。锤重32.5t,提升高度12.5m。(3):满夯时夯击能为2000KN.m,夯坑搭接1/4锤径,每个夯坑夯击次数不少于5 击,最后三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锤重

7、25.6t,提升高度7.9m。3.4强夯施工步骤3.4.1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3.4.2标识第一遍强夯点位置,并测量原地面高程3.4.3起重机就位,使夯锤中心对准夯点位置3.4.4测量夯前锤顶标高3.4.5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夯锤脱落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标高;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3.4.6重复步骤3.4.5,按设计要求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3.4.7换夯点,重复3.4.33.4.6,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3.4.8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度3.4.9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后,按以上步骤逐次完成强夯夯击遍数,最后用低能量满 夯,将表层

8、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标高。3.5强夯操作要点3.5.1强夯施工场地应平整并能承受夯击机械荷载,施工前必须清除所有障碍物及 地下管线。3.5.2强夯机械必须符合夯锤起吊重量和提升高度要求,并设置安全装置,防止夯 击时起重臂杆在突然卸重时发生后倾和减少臂杆的振动。安全装置一般采用在臂杆的顶 部用两根钢丝绳锚系到起重机前方的推土机上。不进行强夯时,推土机可作平整场地用。3.5.3强夯施工,必须严格按照试验确定的技术参数进行控制。强夯深度应用水准 仪测量控制。3.5.4每夯击一遍后,应测量场地平均下沉量,然后用土将夯坑填平,方可进行下 一遍夯实,施工平均下沉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3.5.5强夯时,首

9、先应检验夯锤是否处于中心,若有偏心时,应采取在锤边焊钢板 或增减混凝土等方法使其平衡,防止夯坑倾斜。3.5.6夯击时,落锤应保持平稳,夯位正确。如错位或夯坑倾斜度过大,应及时用 砂土将坑整平,予以补夯后可进行下一道工序。3.5.7淤泥及淤泥质土地基强夯,通常采用开挖排水盲沟(盲沟的开挖深度、间距、 方向等技术参数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确定),或在夯坑内回填粗骨料进行置换强夯。3.5.8强夯时,会对地基及周围建筑物产生一定的振动,夯击点宜距现有建筑物15m 以上,如间距不足,可在夯点与建筑物之间开挖隔振沟带,其沟深度要超过建筑物的基 础深度,沟底标高比管底标高或建筑物基础底标高低0.5m,并有足够

10、的长度,或把强 夯场地包围起来。3.5.9强夯前应检查夯锤质量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3.5.10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对于渗透性较差的粘性土地基,间隔时 间不应少于34周,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可连续夯击。3.5.11在每一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 或漏夯应及时纠正。3.5.12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次的夯沉量,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 补夯。3.6雨期强夯施工措施3.6.1强夯施工宜在干旱季节进行。在雨期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场地积水,导致 土质变软,以致出现挤出形象,降低强夯效果。3.6.2根据总图利用自然地形确定明沟排水方

11、向,按规定坡度挖好明沟,以确保施 工质量。3.6.3对强夯的区域及时进行表面碾压。3.6.4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做到事前预防。3.6.5履带式起重机在雨后强夯时,严禁在未经夯实的虚土上或低洼处作业,同时 应进行试吊,将夯锤吊离地面1.0m左右往返起落数次,确定稳妥后方可正式强夯。3.6.6使用轮胎式起重机在强夯和移机过程中都应铺设垫板。3.7施工注意事项3.7.1填土要求:施工前应先清除原地面的杂草、淤泥和耕植土。填土不得使用腐 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填土不得含杂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cm的土块应打 碎。3.7.2施工要求:填土必须根据设计要求分层压实,其分层最大厚度必须与压实机 具功能

12、相适应,逐层填压密实。3.7.3回填土的最佳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应由现场击实试验确定。点夯时要保证夯 锤的下落高度,确保夯击力,防止漏夯。满夯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低后高、 先慢后快、轮迹重叠的原则,防止漏夯并要求夯击面积重叠1/41/3。3.7.4压实标准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强夯地基施工验收规范规定。3.7.5强夯产生振动、噪音、飞石对周边建构筑物、生产设备、休息等都有一定影 响。根据现场情况,强夯场地周边的建构筑物,仅需设防振沟,不需设隔音措施。3.7.6填土经压实后,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表面不平整形象。一经发现应立 即采取返工或换石灰土等补救措施。3.7.7人机配合土方作业,必须设

13、专人指挥。机械作业时,配合作业人员严禁处在机械作业和行走范围内。配合人员在机械行走范围内作业时机械必须停止作业。3.7.8严禁机械在电力架空线路下作业。需在其一侧作业时,垂直及水平安全距离 必须符合下表规定:机械与电力架空线路的最小安全距离电压(KV)11035110220330500安全距离(m)垂直方向1.53.04.05.06.07.08.5水平方向1.52.03.54.06.07.08.53.7.9施工后,综合分析测量记录,然后做出初步的评价,并进行总结。同时配合 业主、监理组织专业部门进行荷载试验,检测地基加固的效果,检验点数量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3.7.10夯点的夯击次数,应按现

14、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并 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最后两次的夯沉差小于50mm(2)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3)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3.7.11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可采用点夯23遍,对于渗透性差 的细颗粒土,必要时夯击遍数可适当增加。最后再以低能量满夯2遍,满夯可采用轻锤 或低落距多次夯击,锤印相切。3.7.12两遍夯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 散时间。3.7.13根据初步确定的强夯参数,提出强夯试验方案,进行现场试夯。应根据不同 土质条件待试夯结束一至数周后,对试夯场地进行检测,并与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 检验

15、强夯效果,确定工程采用的各项强夯参数。3.7.14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边缘的宽度宜为基地下 设计处理深度的1/22/3,并不宜小于3m。3.7.15强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可根据夯后原 位测试和土工试验指标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有 关规定确定。3.7.16强夯地基变形计算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有关规定。夯后有效加固深度内土层的压缩模量应通过原位测试或 土工试验确定。四、施工质量保证措施为确保施工质量,施工采取如下质量保证措施:(1)加强施工前质量教育,提

16、高质量意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正确理解 质量与效益的关系。(2)加强技术管理,严格执行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要求。(3)强化工序管理,建立健全,三检制”,对每道工序、质量均按规范标准进行检查、 验收,杜绝不合格工序进入下一道工序。(4)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及施工记录,各种原始报表须做到真实、准确、齐全。(5)实行值班经理全班巡查制度,技术员、质监员跟班作业,监督检查质量实施情 况。(6)施工过程中,首先放点要准确,误差不应大于10cm。其次要确保锤的起吊高度, 保证夯击能。如果有特殊原因造成单点击数不能一次夯完,应在图纸上标注,以便于下 遍补夯。满夯时应搭接1/4d,以免造成漏击。五、施工

17、安全保证措施5.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设立专职安全员,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和规 程。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交底工作,进入工地必须戴安全帽、穿工作服、防滑鞋、戴 防护手套。5.2、施工现场所有设备、设施、安全装置、工具配件以及个人劳保用品必须经常 检查,确保完好和使用安全。5.3、施工作业过程中随时排专人对操作平台及平台下方边坡土方就行监护,一旦 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人员撤离现场,待相关单位进行现场处理并确认后方 可重新施工。5.4、施工用电动力用电和现场照明用电必须分线进入或引出主线采用电缆直埋地下通过,接头 处应预留长度,用硬质塑料套管联接,并不受拉力作用。支线应用电杆架配备

18、绝缘材料 固定架设,电线不得随地拖拉或绑在脚手架上,危险或潮湿场所照明灯具,应采用符合 要求的防护罩保护。所有配电箱、柜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金属箱必须做接地或接零,配电箱和开关 箱应有门锁、危险标记和统一编号,设备用电实行一机一闸一保险,配电室必须符合“四 防一通”要求,配有安全防护品和消防器材,并有警告牌,保持室内清洁无杂物。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框图项目经理1 .保证施 工人员技 术素质进 行上岗前 的安全学 习和教育。2 .提供必 需劳动保 护用具用 品,保证安 全操作。3 .控制超 时工作,注 意劳逸结 合。1 .保证安 全措施实 施项目的 正常需要。2 .负责卫 生、环保等 工作,预 防、

19、治疗麻 痹、疲劳等 现象发生。3 .实行全 员安全防 护责任。1 .监督施 工全过程 的安全生 产纠正违 章和安全 隐患。2. 配合有 关部门排 除安全障 碍。3. 全员安 全活动和 安全教 育。4. 执行安 全奖罚制 度,处理 安全事 故。1. 制定项 目安全技 术措施和 分项安全 方案。2. 负责安 全技术交 底。3 .解决施 工中的不 安全技术 问题,排 除事故之 源。1. 在安全 前提下, 合理安排 生产计 划。2 .组织施 工安全技 术措施的 实施检 查。发现 事故隐患 及时消 除。1 .保证项 目使用 的各类机 械设备安 全运行。2. 监督机 械操作人 员持证遵 章作业。3. 配备

20、各 类机械的 防护设 施。1 .保证防 火设施齐 全、有效。 2.消除火 灾隐患。3 .组织现 场的日常 消防工作 和学习。安全保证体系框图11六、现场文明施工及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措施文明施工是施工企业的形象,施工的文明程度反映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促使文 明施工,在现场施工中制定以下措施:6.1、建立和健全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及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我公司有完整的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及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设有文明施工领导 小组,并开展文明施工检查活动。公司每月进行一次文明施工工地检查评比活动。项目 经理部将文明施工作为日常工作常抓不懈。6.2施工机械、用具及用电管理要求所有进场施工机械必须配备单独电箱、漏电保护器及接地接零线,电箱有编号、 设门、有防潮保护与安全警告表示。施工机械清洁干净,按规定做好维修保养工作。现 场机械零件使用后要及时检查及清理。七、施工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