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讲解移动筹码分布与股票选择.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089078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7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讲解移动筹码分布与股票选择.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精品讲解移动筹码分布与股票选择.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精品讲解移动筹码分布与股票选择.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精品讲解移动筹码分布与股票选择.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精品讲解移动筹码分布与股票选择.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讲解移动筹码分布与股票选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讲解移动筹码分布与股票选择.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怎样看筹码,大智慧超级移动筹码,1、红色的筹码为获利盘,蓝色为套牢盘;2、中间白颜色的线为目前市场所有持仓者的平均成本线,表明整个成本分布的重心。如股价在其之下,说明大部分人是亏损的。3、获利比例:就是目前价位的市场获利盘的比例。获利比例越高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处于获利状态。4、获利盘:任意价位情况下的获利盘的数量。5、90%的区间:表明市场90%的筹码分布在什么价格之间6、集中度:说明筹码的密集程度。数值越高,表明越分散;反之越集中7、筹码穿透力:就是筹码穿透力的含义是以今日股价穿透的筹码数量除以今日换手率,穿越的筹码数量和筹码穿透力成正比,被穿越筹码数量越多筹码穿透力越大。8、浮筹比例:当前价

2、格周围聚集的最容易参与交易的筹码数量。定位为浮动筹码,大智慧超级移动筹码分布理论形成 市场主力是何时进场的?主力怎样收集筹码的?其成本是多少?何时拉升?怎样完成出货的?如果获悉主力运作的动向,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要充分了解这些,我们就要知道市场成本的流动情况。这样就引发了一个长期存在的市场事实,就是市场的持仓成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聚齐全体流通盘的股东进行交易,然后大家按照其买入成本把手中的股票放在K线相应的价位上,这样股票就会堆积起来,某价位的股票多一些,就堆的高一些,反之,就矮一些。如果有人买掉手中的股票,就将从原来的价位位置拿掉,而重新堆积买方新建仓的价位上。这样我们就可以形象的看到市

3、场交易中所发生的成本流动情况。我们把移动成本分布用一条条柱线来组成图案,每一条线加起来正好是100%的流通盘。大智慧超级移动筹码分布就是用来监测主力运作的动向的新工具。它形象地反映了市场交易中所发生的成本流动情况。而且还充分考虑了主力对到以及大宗转让交易制度下成交量和交易成本的真实分布情况,力求为让投资者提供更准确的决策依据!超级筹码分布形态表示 大智慧超级移动成本分布显著的特点就是形象性和直观性。它通过横向柱状线与股价K线的叠加形象直观地标明各价位的成本分布量。在日K线图上,随着光标的移动,系统在K线图的右侧显示若干根水平柱状线。线条的高度表示股价,长度代表持仓成本数量在价位的比例。事实上一

4、个上市公司流通盘最少也在千万以上,这样在形态上形成象一个群峰组成的图案,这些山峰实际上是由一条条自左向右的线堆积而成,越长表明该价位堆积的股票数量越多,也反映了在此位置的成本状况和持仓量,这些长短不一的线堆在一起就形成了高矮不齐的山峰状态,也就形成了筹码分布的形态。随着交易的不断进行,这些筹码(如果把一只只股票看成是一个个筹码的话)在不同的价位进行流动,使得形态分布发生变化,因而形成不同形态特征。,筹码分布筹码的双峰形态,有一种筹码形态,很有味道,那就是筹码的双峰形态,分为大双峰和小双峰。筹码分布呈现出了两个密集峰,这种筹码分布形态叫做双峰形态。上面的叫“高位峰”,下面的叫“低位峰”,而两个峰

5、之间的低谷,称之为“双峰峡谷”。,一、小双峰,小双峰,两个峰加在一起的价格空间,尚不到30%。当股价自下向上来到双峰峡谷的位置时,会引发市场上来自下方获利盘和上方割肉盘的双重抛压。这个抛压又可以称为“夹板抛压”。在大部分情况下,这只股票会受阻于这个“夹板抛压”而暂时停止上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关心股价受阻之后的表现。如果股价受阻回落,我们认为这是正常的现象,不需要予以重视;但假若在这种强大的抛压之下,这只股票的股价没有回落,而是形成在阻力区之内的横盘,这里面就有故事了。因为股价能够在这个并不太低的相对高位站住,而且又是在面临市场抛售的情况下,那么一定有一笔大资金,是它在承接着双峰峡谷中的夹板

6、抛压。散户总是顺势而为的,因此有能力又肯出面托盘的只能是主力。接下来在随后的行情中,非常有力度地完成了一个双峰峡谷内的强势横盘。与此同时,原先的双峰逐渐消失,峡谷被填平,原来的双峰变成了单峰,原先的谷底又变成了新的峰顶。这个过程,被称之为“双峰填谷”。双峰填谷也是一种重要特征,它所表达的概念是主力的吸筹。不仅如此,它还是主力高效率吸筹的一种方式,因为在这个双峰峡谷内,想卖股票的人很多,主力获取大量的筹码是比较容易的,尤其是在大盘也呈现弱势的情况下。可想而知,这个时候不可能有哪个散户挺身而出,去一个相对高位接别人的获利盘,倒是主力乘人之危,巧取豪夺了大家的筹码。,二、大双峰,还有另一类的筹码双峰

7、也是值得重视的,这种筹码双峰叫“大双峰”与小双峰相比,大双峰两个峰之间的距离,要大于50%;另一方面,大双峰的高位峰与低位峰的形成次序与主力吸筹时的小双峰是不一样的。小双峰先形成的是高位峰后才有低位峰,而大双峰其低位峰很早以前就形成了,这是主力吸筹留下的遗迹,随后股价持续上扬在达到一定高度之后,股价进入横盘,高位峰因此而形成。若股价经历了一个自高位向下的急速下跌,此时的股价已跌入大双峰的双峰峡谷之中。很显然,这里有问题发生了。它的庄家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尴尬:庄家早期进货的平均成本也就是低位峰的峰顶位置,随后主力把股价做高,主力认为他已经有出货空间了,于是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出货,形成了所见到

8、的大双峰的高位峰。但随后却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转折:大盘没有“配合”主力的离场,而呈现出熊市特征,进而造成了股价迅速跳水,跌到了大双峰峡谷的谷底附近。至少半数的筹码仍然滞留在低价位区。由于这些筹码是主力的,是他们没有找到出货机会而砸在手里的,所以此时股价下跌的势头,可以轻易的跌穿这个低位峰,当然如果真这样的话,主力将面临被套。显然这对主力极为不利,因此该股的主力在自家的前沿阵地上,组织了一次有效的护盘。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双峰峡谷对股价的作用,它似乎总是在对抗当前股价的“现在进行时”。当股价上升时,双峰峡谷是阻力带;而当股价下跌时,这个峡谷又呈现出了支撑作用。尤其在大双峰峡谷时表现尤为突出。这种

9、处在大双峰峡谷之中的庄股,也称其为“受伤庄股”。而这种利用主力自救从中渔利的跟庄方式,我们叫它袭击受伤庄股,筹码分布筹码的低位锁定,股票在上涨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股价的强劲上扬会带来筹码的向上发散,但某些情况筹码并没有转移到上面,绝大部分筹码依然沉淀在低位不动,这种筹码分布状态,叫做筹码的“低位锁定”。单就筹码分布的形态而言,筹码的低位密集和低位锁定看上去是几乎是相差无几的,所不同的是要从筹码分布的股价趋势来看:筹码的低位密集呈现出的是股价深幅下跌之后的横盘,或是股价深幅下跌之后的低位震荡;而筹码的低位锁定,其股价趋势的走向应该是股价的上扬,就是说低位锁定的股价一般应正处于主力拉升的过程之中

10、。要解释这个问题,必须探讨一下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多的筹码被锁定到了低位。一旦一只股票的获利超过了10%,心态上是非常兴奋、紧张甚至是恐惧的这10%来的不容易,特别怕这到手的钱又被别人拿走了。对中小股民来说,如果浮动盈利达到10%,还只是心神不定的话,那么一旦浮动盈利达到20%,几乎就肯定是拿不住了。反观大量的筹码获利了30%之多,却不见任何人抛出,是谁有这么好的定力呢?答案只有一个:是庄家。30%对于你我来说都是个大数,对于庄家来说却是太少了。30%的价格空间,可能并不是主力想要获利了结的目标位。所以,筹码的低位锁定显示了这只股票的一个重要的信息庄家的高度持仓。既然是主力的高度持仓,那么30

11、%的上涨空间是不能满足其胃口的。很显然,如果哪位投资者是在这只股票没有上涨之前就持有了这只股票,那么他现在获得了30%的浮动盈利,卖还是不卖呢?当然还是不卖为好。,筹码分布筹码的高位密集,与筹码的低位密集相反,筹码的高位密集很有可能是主力出货的迹象。这些高位的筹码是低位筹码向上转移的形态,说明在市场上发生或正在发生大量的获利了结的行为。筹码分布的高位密集,是个相当危险的个股技术特征。高位密集的市场含义是低位获利盘大规模在高位获利了结。股价之所以迅速涨高,一定是主力拉抬的结果;而主力之所以肯拉抬这些股票,一定是他拥有大量的低位筹码;而此时这些低位的筹码在高位的消失,显示了主力正在大规模的出货。可

12、以说筹码的高位密集在大多数情况下,意味着前期主力的离场。老庄家正在出售股票,承接这些股票的可能是散户,也可能是新庄家。反正有卖的就有买的,这是一个不变的市场法则,很难判断买方是谁。大部分高位密集的个股的后来走势是暴跌,但确实也有一部分个股在呈现高位密集之后,又形成了新一轮的上涨,这可能是新庄入场,做了一把接力炒做。但从投资的安全性考虑,建议不要买进高位密集的个股,因为一旦在主力出货时入场,以后解套的机会往往非常渺茫。,筹码分布筹码的低位密集,如果筹码是在低价位区实现密集,就把它称之为筹码的低位密集,而如果筹码是在高价位区实现密集,它就应该被称之为筹码的高位密集。当然,这里的高和低是个相对的概念

13、。股价的高位和低位并不是指股价的绝对值,几元钱的不一定是低,几十元钱的也并不一定是高。因此,筹码的低位密集,是指股价自某个价位深幅下跌之后,在相对的低价位区形成的新的集中。可以给筹码的低位密集做一个比较精确的定义:当筹码自高位流向低位,并且在相对低位的狭窄价格空间实现聚集,就叫“筹码的低位密集”。当筹码形成低位密集之后,这只股票的投资者就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换位:早先的高位套牢盘认赔出局。那么,到底是谁割肉离场了呢?很难想象股市的投资机构,比如说券商、基金会在巨额的亏损上认赔离场。他们是市场上的投资主力,由于他们掌握足够多的资金,所以他们没有投降的必要,实际上这些割肉盘几乎都是散户所为。可以有这

14、样的结论,一旦筹码分布上发生低位密集,那么割肉的一方一定是散户。那么又是谁承接了这些割肉盘呢?令人遗憾的是,在解析这个问题的时候,发现又是散户落入了以往的操作窠臼。,因为几乎所有的低位密集的个股在股市中都缺乏吸引力,于是散户们想:这些股票长时间盘恒于某个价位区,肯定是没有消息面上的让人兴奋的题材,所以它连个上涨的迹象也没有。他们不看好这样的个股,不理睬这样的个股。于是完全可以把筹码分布的低位密集现象理解为主力的缓慢吸筹。股市上除了散户就是庄家,散户和庄家的行为几乎总是相反的,散户们在割肉,庄家们就可能在进货。如果在发现了筹码分布的低位密集之后跟进入场,那么就可能实现跟庄的目的。事情却没那么简单

15、。主力的吸筹是个漫长的过程,当筹码分布进入低位密集时,主力未必掌握了足够的筹码,就是说主力需要在这些股票的低位密集区蛰伏很长时间,目的是为下一轮行情做准备。对于一般的散户而言,这需要长远的目光和极大的耐心。因而,简单的买进低位密集并不是最佳的选择。那么,如果有投资者参透了低位密集的筹码性质,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买进呢?其实,低位密集个股最佳的买入条件只有两个:一是确认了主力的高度控盘;二是确认大盘的中级行情已经开始。最后关于低位的幅度问题。有一些股票的股价自高位密集区下跌了30%左右再次形成密集,这种密集不叫低位密集,因为30%的下跌太少,这里所讲的低位有一定标准,即筹码的转移最少要有6个跌停

16、板的空间。之所以这样定位低位密集,是因为需要通过筹码的低位密集寻找潜力个股。没有足够深的跌幅,则不敢确认这些低位的筹码就是主力的吸筹。为什么必须是6个以上的跌停板呢?因为主力的吸筹往往需要30%左右的震荡空间,而主力的出货同样也需要至少30%左右的震荡空间。如果仅仅是6个跌停板,那么在主力的进货箱体之上就是主力的出货箱体。主力的一出一进,其盈利非常有限,如果获利数目比这个数目还要少,主力就会认为没有什么做庄的价值了。毕竟主力处心积虑又老谋深算地操作了许多时间,没有一个象点样的回报行吗?,筹码分布的基础知识,“筹码分布”的准确的学术名称应该叫“流通股票持仓成本分布”。其实,“筹码分布”是一个很中

17、国化的名字,因为在世界范围内,可能只有中国人管股票叫筹码,或许也只有中国人把投资股票叫“炒股”。而股票加上“炒”字,就有了更多的人为操作的味道,有了更多的博弈的味道。而如果把股票的仓位叫做“筹码”,那就无异于把股市当成了赌场。在股市的这场博弈中,人们要做的是用自己的资金换取别人的筹码,再用自己的筹码换取别人的资金,于是乎就赚了别人的钱。所以对任何一个炒股的人,理解和运用筹码及筹码分布是极其重要的。“筹码分布”的市场含义可以这样理解:它反映的是在不同价位上投资者的持仓数量。一个公司的流通盘最少也有1000万股,其价位分布是相当广阔的。筹码分布图被放在K线图的右边,在价位上它和K线图使用同一个坐标

18、系。当大量的筹码堆积在一起的时候,筹码分布看上去像一个侧置的群山图案。这些山峰实际上是由一条条线堆积而成,每个价位区间拥有一条代表持仓量的横线。持仓量越大则线越长,这些长短不一的线堆在一起就形成了高矮不齐的山峰状态,也就形成了筹码分布的形态。,由于证券交易所不向公众提供投资者的帐目信息,所以各类软件中的筹码分布状况均是通过历史交易计算出来的近似值。假定筹码的抛出概率与浮动盈利及持股时间有关,可以在一定数量的投资群体中进行抽样检测,以获得这个抛出概率的函数,然后再根据这个抛出概率,认定每日交易中哪些原先的老筹码被冲销,并由现在的新筹码来代替。把问题说得再简单一点:根据相当多的投资者的获利了结的习

19、惯,尤其就散户而言,在获利10%至20%之间最容易把股票卖掉;而对主力而言,很难在盈利30%以下时卖出他的大部分仓位。那么,获利15%的获利盘对当日成交的贡献就比获利25%要大一些。这是较为精确的计算筹码分布的方法,有时候出于计算量的考虑,也可以用相等的抛出概率来代替真实的抛出概率统计,这样会引发一定的误差,不过这个误差是可以承受的。因为在实际的投资分析中,某个价位的筹码量多一些或少一些不会影响最终的结论。,筹码分布的基本形态密集与发散,如果一只股票在某一个价位附近横盘了很长的时间,就会造成横盘区上方和下方的筹码向这个横盘区集中,甚至会形成在20%左右的价格空间内,聚集了该只股票几乎所有的筹码

20、,这种状态称之为筹码分布的密集状态。反之,如果一只股票的筹码分布在比较广阔的价格空间之内,我们就称其为筹码分布的发散状态。筹码的密集状态和发散状态,是筹码分布的两个最基本的形态,它们的市场含义是截然不同的。筹码分布的密集往往是一轮新的多空之战的前奏,而筹码的发散则是表明了战役的现在进行时。当筹码形成低位密集之后,这只股票的投资者就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换位:早先的高位套牢盘认赔出局。那么,到底是谁割肉离场了呢?很难想象股市的投资机构,比如说券商、基金会在巨额的亏损上认赔离场。他们是市场上的投资主力,由于他们掌握足够多的资金,所以他们没有投降的必要,实际上这些割肉盘几乎都是散户所为。可以有这样的结论

21、,一旦筹码分布上发生低位密集,那么割肉的一方一定是散户。那么又是谁承接了这些割肉盘呢?令人遗憾的是,在解析这个问题的时候,发现又是散户落入了以往的操作窠臼。,因为几乎所有的低位密集的个股在股市中都缺乏吸引力,于是散户们想:这些股票长时间盘恒于某个价位区,肯定是没有消息面上的让人兴奋的题材,所以它连个上涨的迹象也没有。他们不看好这样的个股,不理睬这样的个股。于是完全可以把筹码分布的低位密集现象理解为主力的缓慢吸筹。股市上除了散户就是庄家,散户和庄家的行为几乎总是相反的,散户们在割肉,庄家们就可能在进货。如果在发现了筹码分布的低位密集之后跟进入场,那么就可能实现跟庄的目的。事情却没那么简单。主力的

22、吸筹是个漫长的过程,当筹码分布进入低位密集时,主力未必掌握了足够的筹码,就是说主力需要在这些股票的低位密集区蛰伏很长时间,目的是为下一轮行情做准备。对于一般的散户而言,这需要长远的目光和极大的耐心。因而,简单的买进低位密集并不是最佳的选择。那么,如果有投资者参透了低位密集的筹码性质,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买进呢?其实,低位密集个股最佳的买入条件只有两个:一是确认了主力的高度控盘;二是确认大盘的中级行情已经开始。最后关于低位的幅度问题。有一些股票的股价自高位密集区下跌了30%左右再次形成密集,这种密集不叫低位密集,因为30%的下跌太少,这里所讲的低位有一定标准,即筹码的转移最少要有6个跌停板的空间

23、。之所以这样定位低位密集,是因为需要通过筹码的低位密集寻找潜力个股。没有足够深的跌幅,则不敢确认这些低位的筹码就是主力的吸筹。为什么必须是6个以上的跌停板呢?因为主力的吸筹往往需要30%左右的震荡空间,而主力的出货同样也需要至少30%左右的震荡空间。如果仅仅是6个跌停板,那么在主力的进货箱体之上就是主力的出货箱体。主力的一出一进,其盈利非常有限,如果获利数目比这个数目还要少,主力就会认为没有什么做庄的价值了。毕竟主力处心积虑又老谋深算地操作了许多时间,没有一个象点样的回报行吗?,筹码穿透率:,筹码穿透率就是股价上升时穿透筹码区能力。众所周知庄家吸筹充分时通常形成一个密集峰(筹码分布窗口显示就是

24、长长一个山峰)庄家要启动必然要上穿这一密集区,而上穿这一密集区所用成交量越少越证明庄家实力强。筹码穿透率就是根据成交量和当时价区密集度而设计,这个原理相当于一颗子弹穿透钢板越厚能量越大。市场承接力就是看当前市场中买盘力度,市场买盘力度不够时就会产生回调。筹码穿透率就是用每天解套的筹码数量除以当日的换手率,于是就得到了被解套的筹码量和当日的换手率的比值,其市场含义就是当日穿越筹码分布空间能力,也就是单位换手率下股价穿越了多少筹码。筹码穿透率取值如果大于0,说明解套筹码数量增多,反之,筹码穿透率取值小于0,说明解套筹码数量减少,很显然从其算法中可以知道,换手率越低,筹码穿透率值就越大,当股价处于相

25、对高位时,如果筹码穿透率数值小于0,但绝对值却较大,说明相对高位,换手率不够,高位接盘承接力不足,此时解套筹码减少也表明市场有向下寻求支撑压力。,筹码穿透率的应用:,如果股价的一根长阳线穿越套牢密集区,那么说明当天有大量的筹码被解套,这时就特别关心解套的抛压。很显然,穿越筹码密集区的成交量大小是有一定市场含义的,成交量越小,说明此时用很少的成交量就可以穿越筹码密集区,说明穿越筹码区时遇到的抛压小(很可能说明此时庄家高控盘)。如果换手率越低,说明解套抛压越弱,同时也就说明这个筹码密集区越容易被向上穿越。换手率越低,筹码穿透率也就越大。也可以这么认为,向上穿越的时候筹码穿透率越高,说明很容易穿上去;如果这个值越低,说明必须用很大的换手率才能穿越筹码密集区,表明这个时候的抛压是很大的。筹码穿透率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在股价向上穿越筹码密集区时寻找解套抛压较轻的个股,如果筹码穿透率的数值越高,表明筹码的抛压越小,有可能是主力逐渐控盘的股票,那么股价就有可能会持续的上涨。如果在突破筹码密集区时以较小的换手率引发了一个比较高的穿透率,说明该股在穿越筹码密集区时无量轻松越过,表明当时穿越的筹码区已经大部分被主力控制,这时如配合基本面有较多的利好预期,则可以走出了新行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