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城总体规划修编文本.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89743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12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夏津城总体规划修编文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夏津城总体规划修编文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夏津城总体规划修编文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夏津城总体规划修编文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夏津城总体规划修编文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夏津城总体规划修编文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夏津城总体规划修编文本.docx(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夏津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文本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 本规划是夏津县域及夏津城市规划区内各项城市建设的指导 性文件。凡在夏津县域及夏津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 人均须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执行本规划。第二条 凡在夏津县域及夏津城市规划区内因建设需要编制的控制性 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其它专项规划均应遵照本规划要求进行。第三条本次规划期限近期:2004-2010 年;远期:2011-2020年。第四条本次城市规划区范围西至西张官屯西、许堤东、营子西一线,北至横河,东至朱庙东、八 里庄西一线,南至宋香路,总面积为104. 36灿2。第五条本次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

2、划法;2. 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3. 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标准(GBJ137-90);4. 国标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5. 国标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6. 国标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7.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8. 建设部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9. 建设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 的通知健规2002 204号);10. 建设部关于印发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 性内容暂行规定的通知;11. 德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

3、衅);12. 德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初稿)(2004-2020年);13. 夏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14. 夏津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5. 夏津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1996-2010);16. 国家、山东省、德州市其它有关城市规划建设的法规与条例。第六条本次规划指导思想以全面的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坚持“五个统筹”,遵循国家、山东省、 德州市有关城市规划建设的方针、政策,在充分考虑夏津县经济社会现状 及其发展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夏津城市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着眼长远, 突出重点,合理规划,优化环境,以历史的和发展的观点对夏津城市建设 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进行合理

4、定位,科学安排县域城镇体系,强化城市布 局形态及其运行机制的合理性与适应性,综合部署各项建设,改善人居环 境,提升城市竞争力,引领夏津城乡经济、社会、环境持续快速协调健康 发展。第七条本次规划原则1. 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原则以促进夏津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五个统筹”为首要任务,综合规划 县域城乡居民点、人口分布、土地利用、产业布局、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 增强城区的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城乡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保证城 乡共享共建、协调发展。立足于夏津自身的资源与条件,建立有机协调、 可持续发展的县域城镇体系,为夏津城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优化 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平台。2. 以人为本、最优

5、人居环境原则以满足群众需要、维护公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把环境保护与生态建 设放在战略位置,科学、合理地确定夏津城市规模,综合分析青银高速路、 德商高速路对夏津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影响,合理确定城市用地发展方向, 调整城市布局结构与形态,完善城市道路交通和基础设施体系,加强对“城 中村”综合改造和旧城更新的规划控制,创造最优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 然的和谐发展。3. 集约用地、城市经营原则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确立“城市经营”的观念,采用紧凑布局结构,集约用地、合理用地和节 约用地,建设一片、完整一片并形成一片,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实现 城市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6、4. 水网串绿、城市特色原则充分利用并整治夏津城区及周边的河道沟渠,水网串绿,构筑环境优 美、具有特色的未来夏津城市形象。第八条本规划地域名词界定1. 本规划所称的县域是指夏津县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2. 本规划所称的城区是指夏津县城所在地的规划建设用地区域。第二章县域发展战略第一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战略第九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经济结构和体制不断优化,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社会事业 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在实现 总体小康的基础上逐步向全面小康迈进,把夏津建成经济繁荣、社会文明、 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的中等城市。第十条 县域经济发展目标1. 到20

7、10年,全县GDP预计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长15% ;财政收入过5亿元。到2020年,全县GDP预计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12% ; 财政收入过15亿元。2. 到2010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约为15: 50: 35;科技进步对全县 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 o到2020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约为10: 42: 48;科技贡献率达65% o第十一条县域社会发展目标1. 到2010年,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在6%。以内;到2020年,全县人 口自然增长率在5%。以内。2. 到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00元,年均增长8% ;在 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15000元,年均增长10% o到2020

8、年,全县农民人 均纯收入达到1。元,年均增长6%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30000元, 年均增长8% o3. 到2010年,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建立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第十二条县域经济发展战略1. 结构优化战略(1涟过各种改革措施,把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转到民营经济之上,为 民营经济创造好的发展环境,推动民营经济上规模、上档次,并积极引导 民营企业向科技型、外向型、效益型方向转变。(2在不放松农业的前提下,注重农业产业功能的演变,加大二、三产 业的比重,引导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提升县域产业结构层次。2. 工业带动战略(顼衣托资源优势,大力培植支柱产业。(2)

9、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建立以立县项目为支撑、民营骨干企业为框架 的企业群体。(3) 促进企业制度、技术和管理的创新,全面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与水平。3. 农业产业化战略(1凋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2为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高产业化水平。(3为大科教兴农力度,加快农业科技进步。(4为口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4. 市场培育战略(1#高活商贸流通,繁荣城乡经济。(2加强棉花交易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增强辐射带动功能。第十三条县域社会发展战略1. 机制创新战略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优化环境为保障,通过配 套改革为夏津县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活力。2. 科教兴夏战略(1为口大科

10、技创新力度,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2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3网行人口控制、计划生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规划、综合决策, 促进人口结构的优化和人口素质的提高。(4职极发展文化事业,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3. 城镇化发展战略(详见第十六条)第二节县域经济区划第十四条本次县域经济区划的原则1. 区域经济发展条件的相似性。2. 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的一致性。3. 区域内外交通联系的共同性。4. 城镇与人口分布的均衡性。5. 现行行政区划和自然地理界线的相对完整性。6. 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相关性与连续性。7. 先进地区与后进地区适当搭配,在空间上的全覆盖性。第十五条本次县域经济区域划

11、分1. 一心以夏津镇(含城区)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中心,以城区为重点,加强基 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纺织工业、食品加工业和商贸流通等工贸业,把夏 津镇建成功能齐全、实力较强的全县经济中心。2. 二区(1琪域东北部经济片区规划以东李官屯镇、雷集镇、苏留庄镇、新盛店镇作为县域东北部经 济片区;其中,又以苏留庄镇作为该片区的区域性经济中心镇。(2琪域西部经济片区规划以宋楼镇、白马湖镇、双庙镇、郑保屯镇、渡口驿乡、田庄乡作 为县域西部经济片区;其中,以双庙镇作为该片区的区域性经济中心镇。(3琪域东南部经济小区规划以香赵庄镇作为相对独立的县域东南部经济小区,大力发展建筑 业、食品加工业、交通运输业等二、三产

12、业。表2-1夏津县域经济区划经)齐片区 名称片区 中心镇产业发展方向所属乡镇区域总面积 (km 2)乡镇个数6)县域经济中心夏津镇积极发展轻纺工业、食品工 业和商贸物流业夏津镇178.761县域东北部 经)齐片区苏留庄镇一产业发展棉、油、林、果, 二产业发展纺织、食品加 工,三产业发展交通、流通苏留庄、众李官 屯、雷集、新盛店384. 954县域西部 经)齐片区双庙镇一产业发展粮、棉、条林, 二产业发展食品加工、纺织 业,三产业发展流通、交通。双庙、宋楼、白马 湖、郑保屯、渡口 驿、田庄271.066县域ih南部 小区香赵J土镇一产业发展棉、油、林、果, 二产业发展建筑业,三产业 发展交通、流

13、通香赵庄37. 131合计4871.912第三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一节县域城镇化发展战略与城镇化率预测第十六条县域城镇化发展战略1. 强化县域中心城市夏津城区。2. 重点发展双庙、苏留庄、香赵庄等中心镇。3. 扶植一般建制镇和集镇,分等级、梯度推进。4. 整体协调,资源共享。5. 保护环境,持续发展。第十七条县域总人口预测1. 到2010年,县域总人口约为52万人。2. 到2020年,县域总人口约为55万人。第十八条县域城镇化率预测1. 到2010年,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0% o2. 到2020年,全县城镇化率达56% o第二节县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第十九条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目标建立一个城镇规模等

14、级完整有序、空间分布有机协调、职能分工合理 匹配,并有一定的弹性,能适应更远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县域城镇体系。第二十条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原则1. 以点带面的原则。2. 三效益相统一的原则。3. 时空有序的原则。4. 功能特色突出的原则。第二十一条县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表3-1县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等级城镇名称人口规模陌人)近期(2010年)远期(2020年)中心城出县城区1525建 制 镇中心镇双庙镇区1.厂224苏留庄镇区香赵庄镇区般镇郑保屯镇区0.厂1. 50.厂2白马湖镇区宋楼镇区雷集镇区东李官屯镇区新盛店镇区渡口驿镇区田庄镇区集镇西李官屯、常安集、后屯、郭泰、栾 庄、41 土庄、朱庙0.厂0

15、. 20.厂0. 5第二十二条县域城镇职能结构表3-2县域城镇职能结构等级城镇名称主要职能中心城出县城区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公路交通枢纽, 以发展纺织工业、食品工业为主建 制 镇 镇 区中心镇双庙镇区经济片区中心镇,以发展工业为主苏留庄镇区经济片区中心镇,以发展农广品加工业、建 筑业和服务业为主香赵庄镇区中心镇,以发展建筑业、父通流通业为主一般镇郑保屯镇区以发展工业为主白马湖镇区以发展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宋楼镇区以发展工业、建筑业、棉花父易为主雷集镇区以发展工业、运输业为主东李官屯镇区以发展工业、建筑业为主新盛店镇区以发展运输业、建筑业为主渡口驿镇区以发展工业、商饮服务业为主田庄镇区以发展

16、商饮服务业为主集镇西李官屯、常安集、后屯、郭泰、 架li、左王庄、朱庙以为周边乡村提供社会服务为主,可分为集 贸型、加工型、边贸型第二十三条县域城镇空间结构:“一心二轴,分片发展”以夏津城区为核心,以县域308国道为发展主轴,以县域315省道为 发展次轴,向县域西部、东北部辐射,各城镇分别围绕夏津城区、双庙镇 区、苏留庄镇区、香赵庄镇区梯次发展。第三节县域基础设施规划第二十四条县域公路交通规划1. 近期完成青银且速路的建设,诳期完成德商且速路的建设。2. 近期完成308国道的改建。3. 以上等级、上水平为重点,完成省道315线二级路面改建和省道254 线一级路面建设。4. 加快县、乡、村公路网

17、络建设,新建或改建省际、市际接头路。5. 近期完成县汽车站的迁建和货运站场的建设。6. 进一步完善县域各乡镇与城区的交通联系,新建中心镇与周边城镇 的联系道路,争取在县域构成环状路网。第二十五条县域电力规划1. 规划在保留现状UOkV霍庄变、llOkV华芳变、llOkV北铺店变的 同时,在城区新建2座llOkV变,在宋楼、朱庙、双庙各新建llOkV变1 座。2. 规划远期根据县域城乡用电负荷的增长情况,对现状220kV夏津变 进行增容。第二十六条县域通信规划1. 电信(1觌划期末县域电话装机容量为22. 5万门。(2觌划近期实现村村通电话,实现县内主杆全部光缆化。(3觌划增加县域移动通讯设施,

18、设置小区制移动通讯系统。2. 邮政规划近、远期在城区新建邮政支局所,并要求县域各乡镇已建的邮政 支局所扩大规模,增加服务项目,满足乡镇通邮需要。3. 广播电视(1腿高夏津电视台的节目制作水平和能力,逐步建成规模中等、设备 齐全、档次先进的电视节目演播制作中心。(2胺“一地一网”的建设原则,实现全县与全市、全省有线电视主干 网络的联网。(3完善乡镇小调频站的建设,解决偏远农户收听广播难、收听效果差 的问题。第四节 县域社会设施规划第二十七条县域文化设施规划规划在城区重点加强对文化馆、剧场、画院等文化设施的改建;在各 建制镇设置文化中心,在一般集镇设置科普文化站;在各建制镇和一般集镇均配置图书馆室

19、)。第二十八条县域教育设施规划1. 完善县域各类教学设施,优化各类学校的教学、住宿条件,扩大招 生规模。2. 逐步改善现有普通高中,并在城区新建2所高中,满足全县生源发j 仗3. 逐步撤除县域乡镇现有初中,向城区集中归并。4. 按合理的服务半径调整县域现有小学布局,适当减少乡镇小学数 量,并建立标准化小学。第二十九条县域卫生设施规划L规戈I期内重点在城区新建医院。2. 在县域各乡镇相应配设医疗卫生设施,重点完善苏留庄、双庙、新 盛店、东李官屯的中心卫生院。3. 在县域建立完善的医卫服务体系,强化妇幼保健、卫生管理等职能。第三十条县域体育设施规划1. 在城区新建体育中心1处。2. 在县域各乡镇建

20、立体育机构,设置体育场所;在双庙、苏留庄、香 赵庄各设置体育场官)1处。第三十一条县域殡葬设施规划1. 规划近期将位于城区的火化厂搬迁至郊区,使烈士陵园、殡仪馆、 火化厂、公墓合成一处。2. 在县域各乡镇利用荒地设置公共墓地。第四章城市性质与规模第一节城市性质第三十二条城市性质夏津城区是“以发展新型轻纺工业、绿色食品工业和现代商贸物流业 为主的现代化中等城市”。第二节城市规模第三十三条 城区人口规模1. 近期夏津城区人口规模为15万人。2. 远期夏津城区人口规模为25万人。第三十四条 城区用地规模1. 近期夏津城区建设用地规模为18. 75kn)2,人均建设用地约为125m 2。2. 远期夏津

21、城区建设用地规模为29. 55kn)2,人均建设用地约为118m 2/ Ao第五章城区总体布局第一节城区用地发展方向第三十五条城区用地发展策略“北进、东拓、西调、南改”。第三十六条 城区用地发展方向以向北发展为主,有限度地向东和向西发展,限制向南发展(以改造为 主)。总的指导思想是“提升老城,建设新区,发展西部工业区/第二节城区规划结构第三十七条 城区空间结构:“一城两片、双心并立、一轴统率、分区 建设1. 城两片规划城区以银城路为界,分为南、北两大片区;其中,南片区为旧城 改造完善区,北片区为新城开发建设区。2. 双心并立规划在南片区以原旧城区为基础形成全市性的商贸服务中心,在北片 区以新行

22、政中心为主形成行政科教中心。3. 一轴统率规划以中山路作为统率城区南、北两大片区的发展主轴。4. 分区建设规划远期在城区形成6个功能区。第三十八条 城区路网结构:“一环、三纵、八横”1. 一环规划以现有的南环路、西环路、北环路西段为基础,新建东环路及北 环路东段,形成城区外环。2. 三纵规划以银山路、中山路、城东路作为城区南北向交通联系的3条主干 线。3. 八横规划以步云街、胜利路、银城路、砚池街、河津街、朝阳街、文化街、 广顺街作为城区东西向交通的8条主干线。第三十九条 城区功能结构:“两心、六区1. 两心(1窟片区中心:是城区的商贸服务中心。(2此片区中心:是城区的行政科教中心。2. 六区

23、(1) 城西北工业区:北至青银高速,南止银城路,东至中山路,西至西 环路。(2) 城东北居住科教综合区:北至北环路,南至银城路,东至东环街, 西至中山路。(3) 城西工业区:北至银城路,南至六五河,西至西环路,东至解放街。(4城东商贸居住区:北至银城路,南至朝阳街,西至老城区,东至禹 津街。(5城东南居住综合区:北至朝阳街,南至广顺街,西至中山路,东至 禹津街。(6城西南居住综合区:北至六五河,南至广顺街,西至西环路,东至 中山路。第四十条 城区绿地系统结构:“点线结合,水网串绿”1. 依托六五河水系和城北灌溉沟渠水系,构成城区线状绿地框架。2. 在城区安排4个市级公园及若干个居住区级、小区级

24、绿地,并以线 状滨水绿地与这些点状绿地、公园相连,形成“水网串绿”的势态。第二节城区用地布局第四十一条 城区居住用地规划1. 城北I居住区位于胜利路北,居住人口约3. 2万人,配套设置幼儿园2所,小学、初中、高中各1所,主要为工业区提供配套居住。2. 城北II居住区位于胜利路与银城路之间,居住人口约1.5万人,配套设置1所幼儿 园、2所小学、1所初中,使其成为较高标准的居住小区。3. 霍庄居住区位于银城路、河津街、六五河之间,居住人口约4万人,设置2所幼 儿园、1所小学、1所初中,在改造部分现状“城中村”的基础上建成人 居环境较好的居住区。4. 城东居住区位于六五河以南、舜兴街以东、朝阳街以北

25、、禹津街以西,居住人口 约5. 2万人,设置3所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各1所。5. 城中居住区位于现状老城区,居住人口约7.1万人,设置4所幼儿园、4所小学、 2所中学。6. 城南居住区位于文化街以南,居住人口约4万人,配套设置3所幼儿园、1所小 学、1所初中。第四十二条 城区公共设施用地规划1. 规划远期在城北新区形成县级行政中心,同时保留老城区中新建的 以及搬迁有困难的部分现状行政用地。2. 规划保留并扩建旧城商贸中心与城东专业市场,另在城北、城东、 城中各增1个农副产品集贸市场,并在城北北环路处安排城北大型批发市 场印物流中心)用地。3. 规划保留并扩建原工人文化宫、文化馆、广播电视局

26、,另在城北中 心地带建设1处文化活动中心,并在居住小区内配置小区级文化活动室。4. 规划保留并扩建原体育场,在城北新建1处县体育活动中心,并完 善各中、小学和大型企业的体育设施。5. 规划原址扩建县人民医院、红十字医院,保留血浆采集站、大华医 院,异地重建县中医院、城关镇医院、县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新建 县第二人民医院。6. 规划按居住区规范在各居住区配套安排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第四十三条城区工业用地规划在用地布局上,主要在城区西部形成以下二个丁业项目区,同时,保 留现状城区部分无污染、可兼容的劳动密集型工业项目用地。在用地容量 上,要求在确保工业用地总量的同时,着重提高使用强度与容

27、积率。在项 目选择上,严格控制污染大、耗水、耗能大的工业项目的引进。1 .纺织工业项目区位于胜利路以北的地区,包括华芳工业小区。2. 食品工业项目区位于胜利路以南、银城路以北地区,包括城北经济技术开发区。3. 城西工业项目区银城路以南、六五河以北地区,包括城西工业区,为综合性工业项目 区。第四十四条城区仓储用地规划规划在城区东北入口安排物流中心用地,并在城区西部、西南部、东 南部安排普通仓储用地。第四十五条 城区规划建设用地平衡表表5-1城区规划建设用地平衡表用地代码用地名称用地面积(ha)占城出建设用地 百分比例(%)人均(m A)R居住用地809. 9827.4132. 40其中R2二类居

28、住用地598.22R3三类居住用地211. 76C公共设施用地428.4814. 5017. 14其中行政办公用地76. 26C2商业金融业用地220. 02C3文化娱乐用地18. 59C4体苜用地16.81C5医疗卫生用地24. 09C6教育科研用地72. 71M工业用地723. 3824. 4828. 94其中一类工业用地106. 34M2二类工业用地585. 83M3三类工业用地31.21W仓储用地140. 954. 775. 64T对外交通用地42. 551.441. 70S道路广场用地418. 4514. 1616. 74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136. 534. 625. 46G绿地25

29、4. 648. 6210. 18其中G|公共绿地193. 117. 72G2生产防护绿地61. 532. 47城出建设总用地2955100118.20E水域和其它用地51. 52E水域51. 52规划城区总用地3006. 52注:“现状”指2003年底;“规划期末”指2020年,规划期末人口为25万人。夏津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文本第六章城区道路交通规划第一节城区对外交通规划第四十六条规划将城区现状客运站搬迁至银城城街与建设街相交处 的东南侧,并在砚池街与银山路相交处的西南侧设货运站。第四十七条规划修建北环路东段和东环路,完善城区外环路。第二节城区道路系统规划第四十八条 规划城区形成“一环、三纵、

30、八横”的路网结构。规划 城区道路分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级,共35条;其中,主干路间距 为600-1000m,次干路间距为300-500m,支路间距为200-300m。详见表 6第四十九条规划城区主干路红线宽为42-50m,次干路红线宽为 26-40111, 支路为 8-26ni。沿主干路建筑一般后退沿次干路后退3-5m。第五十条 规划在城区商业服务比较集中的地区、休闲娱乐区、主要 道路交叉口及对外交通设施附近设机动车停车场供21处),在城区设加油 站供12个)。第五十一条城区广场规划规划在文化街与中山路相交处的西南侧、中山路与河津街相交处的东 北侧、显德街与中山路相交处的东南侧新建市民广场

31、供3个)。第三节城区公共交通规划第五十二条 规划城区近期共需公交车75标台,远期共需170标台; 近期共需出租车75辆,远期共需250辆。第五十三条 规划在城区共安排12条公交线路,具体走向详见“城区公共交通规划图”。表6T城区规划道路一览表等级路名性质红线(m)长度(m)备注拟改名主干路也街综合性424477东西向胜利路交通性424386东西向银城路交通性504290东西向砚池街综合性424340东西向河津街综合性504394东西向朝阳东街综合性422780东西向朝阳西街综合性302330东西向文化街生活性423562东西向广顺街生活性422784东西向银山路交通性426613南北向中山北路

32、综合性502100南北向中山中路综合性561394南北向中山南路综合性423452南北向城ih路综合性426923南北向众坏路交通性427711南北向南坏路交通性424784东西向些M路交通性427870南北向北环路交通性423975东西向次干路延庆街交通性303479东西向显德街综合性303350东西向承宣街综合性303167东西向崔公路综合性303099东西向泰和街交通性301446东西向建设街生活性261053南北向大寺街生活八生262947东西向南城街生活性402826东西向济运街交通性304401南北向解放街交通性305159南北向九龙街生活性302205南北向银山北路交通性3043

33、68南北向西城街生活性302357南北向兴隆街生活性303080南北向宛兴街生活性303302南北向众苑街生活性262479南北向支 路建安街生活性182628东西向北城街生活性182212东西向永宁街生活性202013东西向永济街生活性261885东西向花园街生活性261219南北向东城街生活性181498南北向兀丰街生活性202287东西向第五十四条规划城区近期公交路网覆盖率达80% ,线网密度为2. 5km/km2 ;远期路网覆盖率达90% ,线网密度为4. 7km/km2o第五十五条规划在银城路南、长途汽车站西侧布置公交总站,占地2. 26ha第五十六条 规划城区公交首末站用地为100

34、0T200ni2;中心区中间 停靠站站距为500-600m,其它地区站距为800-1000m。规划要求城区两条 以上公交线路的交叉处应安排公交枢纽站。第七章城区绿地景观规划第一节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第五十七条城区绿地规划指标1. 规划近期城区人均公共绿地仙2久,人均绿地6.5眼久,绿化 覆盖率20%。2. 规划远期城区人均公共绿地7ni2久,人均绿地9ni2久,绿化覆 盖率37%。第五十八条城区公园绿地布局1. 市级公园(1) 城北水系公园:综合性公园,总面积74.91启 拟利用现有灌溉沟 渠水系并加以扩宽,为整个城区尤其是城北新区居民提供游憩、休闲场所。(2城东生态公园:综合性公园,总面积110

35、. 50启 位于六五河与银城 路、城东路相交处,作为供居民休憩、观赏的自然风景园。(3城中儿童公园:专类公园,总面积6. 98hq由临六五河的两块绿地 组成,为城区儿童提供游乐场地。(4城西公园:总面积14.45h句位于六五河与西环路交叉处,为以绿化种植、观赏、游憩为主的综合性公园。2. 居住级公园规划在城区安排居住区级、小区级公园绿地共12处。3. 街头绿地规划沿城区主要干道安排若干街头绿地。第五十九条城区生产绿地布局规划在城区文化街东端南部,以及北环路与青银高速路之间安排苗圃、 花圃等生产绿地,面积分别为11.7%8及49.74启 并设置集苗木生产、销 售和管理三位一体的经营机构。第六十条

36、城区防护绿地布局1. 卫生防护林带规划在城区各工业区与居住区分界的道路边,以及过境公路两侧和高 压走廊内布置卫生防护林,并精心选择那些对有害物质抗性强、或能吸收 有害物质的树种,林带总宽度一般不小于30m。2. 水系防护绿带规划沿六五河、城东干沟、东关沟、城栾干沟、规划城西干沟等水系 安排20 50ni的防护绿带。第六十一条城区附属绿地规划1. 居住绿地规划要求城区居住组团绿地服务半径不大于250m ,居住小区组团绿地 指标不少于1. 0n)2/人;老城区改造的居住绿地指标可酌情降彳氐,但不得低 于相应指标的60%。2. 交通绿地规划城区道路行道树的选择应因地制宜,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度引种 一

37、些抗性强、易管理的风景观赏树种,其绿化设计应执行道路绿化设计 规范。3. 单位附属绿地规划城区各单位建筑物周围一切可绿化的用地均应绿化,并宜发展垂 直绿化和草坪、花卉种植;其绿化树种以庭园观赏树为主,并提高地方树 种比例。第六十二条城区生态绿地规划规划在城区北环路和青银高速路之间安排大片的生态林地。第二节城区景观规划第六十三条 本规划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来进行城区景 观规划与建设,形成“水网串绿”的夏津城市景观特色。1. 景观点:4个一级景观节点+4个二级景观节点+4个绿色景观节点(1) 4个一级景观节点:分别位于中山路与显德街、银城路、河津街、 朝阳街交叉处,要求以较大型公共建筑与

38、绿化、广场结合形成。(2) 4个二级景观节点:分别位于城北、城东、城东南、城南对外出入 口地段,体现城市门户景观形象。(3) 4个绿色景观节点:为规划城区的4个市级绿化公园,以软质绿化、 开敞空间为主体景观。2. 景观线:2条滨水景观带+4条主体景观轴(1) 2条滨水景观带:即六五河城区段滨水防护林和以灌溉沟渠为基础 的滨水景观带,要求以自然水体和防护绿化作为主体景观要素,辅以游憩 设施,成为市民休闲、赏景的场所;两侧的滨水建筑注要安排公共建筑) 应作到通透明快、起伏有致,露水衬绿、相得益彰。(2) 4条主体景观轴:规划以中山路、步云街、银城路、朝阳街这“一 纵三横”共4条城区主干路作为城区4

39、条主体景观轴线或景观大道,通过 控制道路两侧界面上的建筑高度、形式、色彩、风格,形成与道路空间尺 度相适应、高低变化有致的街景立面。3. 景观面:8个景观区日城商贸中心景观区:以商业建筑景观为主,体现繁华、热闹、亲 切的旧城商业氛围,并形成连续性的商业街道空间界面。(2城北行政中心景观区:体现现代办公建筑简洁明快、庄重朴素的风 格,使开敞空间与公共建筑有机结合,构成开放式现代行政中心景观面貌。(3城西北和城西现代工业景观区:体现现代化工业园区风格,建筑布 局宜规整有序,简洁明快。(4城东北现代居住文教景观区:注重室外环境建设,体现温馨、宁静、 欣欣向荣的居住教育氛围。(5)城东现代居住景观区:

40、结合六五河、城东干沟等水系绿化,形成环 境宜人的现代居住景观风貌。(6城东南和城西南旧城居住风貌区:部分保留现状较好的传统民居, 通过调整与改造,形成低层与多层相结合的、具有旧城风貌特色的居住景 观。第六十四条城区其它景观要素规划1. 广场景观规划要求城区中的3处广场均以开敞空间、绿化小品为重点,形成节 点地标作用的公共空间场所。2. 夜景规划规划要求重点形成城北行政中心、城南旧城商贸中心以及中山路、银 城路、步云街、朝阳街和3个广场的夜景照明,使其在夜间亦能显示夏津 城区的景观结构特征。3. 建筑景观规划要求城区建筑的体量、尺度与环境相协调,高低错落;新建建筑 屋顶形式应富于变化,居住建筑屋

41、顶宜采用坡顶或退台屋顶形式。新建建 筑尽量采用现代建筑风格,并以浅白或浅灰为基调。4. 广告景观规划城区的广告设置应利于城区环境美化,切忌乱铺乱贴,遮挡建筑 立面。第八章城区市政工程规划第一节城区给水工程规划第六十五条 城区用水标准及需水量预测规划城区居民近期人均生活用水量指标为120L/d,远期为150L/d;城 区近期总用水量为5万t/d远期总用水量为10. 4万t/d第六十六条城区水源选择规划以夏津水库作为城区主要的供水水源,同时以地下水作为辅助水 源。第六十七条城区水厂规划1. 规划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城区现状自来水公司,主要负责老城区的生 活、市政用水。2. 规划在城区东部、银城路(原国

42、道三O八)与六五河交叉处以北新 建水厂,近期供水能力达4万t/d远期达9万t/d用地规模为2.5h岔第六十八条城区输配水管网1. 规划在老城区利用现状供水管网作为供水支管,新增供水主干管; 在新城区新建供水干、支管,一次规划、分步实施。规划城区供水采用环 状管网。2. 规划城区供水大致分为南、中、北3个供水区,各区供水主干管成 环布置,管径在DN400-DN600之间;次干管管径在DN200-DN350之间, 支管管径为DN150 o第六十九条城区水源保护1. 规划在城区给水水源和取水构筑物周围必须设置卫生防护地带。在 井群的影响半径范围内和水库水域及其沿岸不得使用污水灌溉和施用有 持以性、居

43、膺性的农药,不得修建渗水厕所、渗水坑和水渠,以保持良好 的卫生状况,并创造条件进行绿化。2. 规划要求城区卫生部门和供水单位应经常观察水源卫生防护地带 以外的附近地区的污水排放、污水灌溉、污水传染病发病率、事故污染等 情况;如发现有可能污染水源时,应及时报请地方行政机关责成有关单位 采取必要措施,保护水源水质。第二节城区排水工程规划第七十条城区排水体制规划近期老城区仍采用截流式合流制,远期将老城区合流管改为雨水 管,新增一套污水管;规划新城区近、远期均采用分流制。第七十一条城区污水量计算规划城区近期污水量约为3. 6万t/d远期为8. 9万t/d第七十二条城区污水处理厂选址规划城区污水处理厂选

44、址在城区胜利路与东环路交叉路口的西北角, 占地3. 48hq 近期日处理规模为1. 5万t/d远期为6. 3万t/d第七十三条城区污水管网规划规划城区污水的排放以六五河和灌溉沟渠为界分为南、中、北3个污 水排放区域,分别在灌溉沟渠城区段东端以及六五河南设污水提升泵站。 规划南区污水经沿六五河的总干管收集后,通过污水提升泵站送入城区东 部的污水处理厂中;中、北区的污水沿东西向的污水总干管收集后,亦送 入污水处理厂处理,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均排往城东北的城北改碱沟。第七十四条城区雨水量计算本规划拟采用德州市的暴雨强度公式,即:q二3082 (1+0. 71gP)/(t+WQ= p q F式中,q为暴雨强度(F/Sh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