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评估》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91844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2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力评估》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智力评估》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智力评估》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智力评估》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智力评估》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力评估》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力评估》PPT课件.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智力评估,内 容,第一节 智力评估概述第二节 智力评估的工具第三节 实施案例,学习目标与要求:1、理解、掌握智力的涵义、智力评估的方法及影响智力评估的因素;了解智力结构的主要学说及其与智力测验量表的关系;了解智力评估在特殊教育上的应用及智力评估所引发的问题。2、了解所介绍的测验工具的测验目的、适用范围、测验内容、各测验的优势与不足等;学会查看标准化智力测验的使用手册或指导说明;学会对照答题纸和使用手册,正确理解、掌握测验量表的使用方法;培养对各测验题项进行解释、推测的能力。3、结合实例,练习、使用韦氏、比内、西内、画人、学前50项及儿童智力筛查等测验量表于自己的研究个案。,第一节 智力评估概述

2、,主 要 内 容一、智力的内涵及其主要学说 二、影响智力评估的因素 三、智力评估的方法 四、智力评估在特殊教育上的应用 五、智力评估所引发的问题,一、智力的内涵及其主要学说(一)关于智力的定义什么是智力?这个问题在教育和心理学界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一百多年来,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概括地说,这个领域的主要观点及代表性人物有:1智力是抽象思维的能力 例如,比内(Binet)曾经说过:“智力就是推理、判断、记忆和抽象能力。”推孟(Terman)也曾说过:“一个人的聪明程度是与抽象思维能力成正比。”,2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 斯腾(Stern)认为,普通智力就是

3、有机体对于新环境充分适应的能力。桑代克(Thorndike)也认为,智力是一种适当的反应能力。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还有平特纳(Pintner)、威尔斯(Wells)、皮亚杰(Piaget)等。3智力是学习的能力 根据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一些学者提出,智力就是学习的能力。例如,汉蒙(Henmon)曾经说过:“智力就是获得知识的能力。”伯金汉(Buckingham)、科尔文(Colvin)等人也持这种观点。,4智力是各种能力的综合 韦克斯勒(Wechsler)在分析前人观点的基础指出,智力是一个人有目的地行动,合理地思维,并有效地处理周围事物的整体能力。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赞同这种观点。综观一

4、个多世纪以来教育和心理学家提出的各种有关智力本质的观点,可以认为,智力是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它的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学习与适应。,(二)智力结构的主要学说 1二因素说 1904年,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Spearman)首先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心理测量的数据,发现各种能力测验之间或多或少都存在正相关,于是,他将这一现象归结为在人的能力结构中存在一种一般因素(亦称g因素)。后来他又提出还存在一种或几种特殊因素(亦称s因素),由此构成了他的智力二因素说。,2多因素说 1921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智力有三种,即社会智力(如处理人际关系)、具体智力(如处理日常事务)和抽象智力(如处理语言

5、和数学符号等)。1938年,瑟斯顿(Thurstone)用因素分析法对测量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后提出,在人类的智力结构中包含言语理解、言语流畅性、推理、空间表象、数字、记忆、知觉速度七种最基本的心理能力。1967年,吉尔福特(Guilford)提出了一种立方体状的“三向度智力结构”智力结构模型,在该模型中共包含一百多种因素。1983年,加德纳提出多元智力理论,认为在人类的智力结构中至少包括8种智力。,瑟斯顿七项基本心理能力第一,言语能力指理解并有效利用言语观念的能力。第二,数学能力指进行加、减、乘、除基本算术运算的能力。第三,空间能力指与空间物体和空间关系打交道的能力。第四,知觉能力指迅速而准确地

6、识别对象的能力。第五,记忆能力指学习并保持信息的能力。第六,推理能力指认识并利用抽象关系的能力、概括和归纳过去经验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第七,词汇流畅能力指迅速想起词汇的能力。,3层次结构说 1941年,卡特尔(Cattell)首先提出了一个层次结构的理论构想,后来,卡特尔和霍恩(Horn)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取出了五个因素,即流体智力、晶体智力、视觉能力、记忆提取和执行速度,并认为这五个因素依其重要性处于不同的层次。1961年,英国心理学家弗农(Vernon)提出了另一种层次结构模型。他认为,智力的最高层次为g因素;第二层包括两大因素群,即言语和教育方面的因素与实践和机械方面的因素;第三层由一些

7、主要的心理能力构成,如数学能力、言语能力、空间知觉能力、心理动作能力等;第四层则包括各种各样的特殊能力。,智力层次结构论中集诸理论大成的是古斯特福森(Gustafsson)于1984年提出“三层次智能结构论”。这项理论的最高层次是普通能力(同Spearman的智力观),其下阶层则包括三项因素:即结晶智力(与语文信息有关)、流体智力(与非语文能力有关)及一般视觉智力(与图形信息有关)。而最低阶层则包括多种基本因素,与瑟斯顿和吉尔福特的理论相似。,4动态结构说 1985年,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了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动态地描述了智力的结构和内部机制。1994年,戴斯、纳格利尔里和柯尔比(Das,

8、Naglieri,&Kirby)在广泛收集和研究与认知过程有关的实验和神经心理学证据的基础上提出了PASS模型理论。该理论也试图从信息加工的角度阐述智力的内部活动过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动态结构说及其在评估实践中的应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二、影响智力评估的因素 1、智力评估受智力理论的制约,有什么样的智力理论,就有什么样的评估实践。2、智力评估受所使用的测验工具的影响,一般来说,用诊断性测验比用筛查性测验获得的信息更多,结果也更可靠。3、智力评估受评估人员所具有的专业素质的影响。4、智力评估受受测者个人特征的影响。对于不同的特殊儿童群体,智力评估的难度、方式、方法等不同。,三、智力评

9、估的方法 自从1905年比内发表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以来,智力评估基本上采用的是测验法。(一)文字智力测验和非文字智力测验 文字智力测验:主要是用文字材料编制的测验,测验内容通常是词汇解释、言语理解、一般常识、类比推理等等。优点:容易编写和施测,可以测量个体的言语智力。缺点:受个体文化背景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比较大,可能会导致歧视性评估。非文字智力测验:主要是用图片、实物等材料编制的测验,测验内容通常是图片排列、积木、拼图、矩阵推理、绘画等等。优点:受个体的文化背景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较小,可以测量一个人的非言语智力。缺点:不能全面地反映个体的智力。,(二)个别智力测验和团体智力测验 若按受测者人

10、数多少来分类,可以分为个别智力测验和团体智力测验两种。个别智力测验:指每次施测只有一个受测者的测验。优点:在施测过程中评估人员有较多观察受测者表现的机会。缺点:这类测验的操作程序通常比较繁琐,评估人员必须受过专门的培训,才能较好地把握测验规则;这类测验比较费时,不适于做大规模的测查。团体智力测验:指每次施测有多个受测者的测验。优点:对评估人员的测验技术要求不高,比较省时省力。缺点:这类测验无法在施测过程中收集到许多有价值的信息,测量的精确性也不如个别智力测验。,四、智力评估在特殊教育上的应用(一)特殊儿童的筛查(二)特殊儿童的鉴别(三)特殊儿童的教育安置(四)教学计划的制定,五、智力评估所引发

11、的问题 1、关于评估人员的资格问题。对策:应该逐步建立和完善评估人员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坚决杜绝不负责任的现象发生。2、关于标签效应问题。对策:评估人员在实施智力评估时应该慎用标签。3、关于测验滥用问题。目前在测验的发行和使用上缺乏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存在滥用、频繁使用现象,最终都会导致测验结果不准确。对策:加强管理,防止滥用测验。,第二节 智力评估的工具 主 要 内 容一、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 二、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第五版三、考夫曼儿童成套评估测验第二版 四、希内学习能力测验 五、盲人学习能力倾向测验 六、古迪纳夫-哈里斯绘人测验 七、学龄前儿童50项智能筛查量表 八、儿童智力筛查测验

12、九、团体儿童智力测验 十、托尼非语文智力测验,一、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一)测验目的:测量儿童、青少年的智力。1949年,韦克斯勒首次发表儿童智力量表(WISC)于,适合于5岁至15岁11个月的儿童。1974年,韦克斯勒发表了儿童智力量表的修订版(WISC-R)。该量表仍沿用原来的框架结构,但适用年龄范围改变成6岁0个月至16岁11个月。1991年,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第三版(WISC-III)正式出版发行。这套量表在结构上进行了一次较大的调整,它不仅将测验项目分成言语和操作两大部分,还把测验项目分成言语理解、知觉推理、工作记忆和加工速度四个部分。此外,还增加了符号搜索分测验。见表6-1

13、。,表6-1 WISC、WISC-R 和WISC-III的框架结构,(二)修订时间:2003年,WISC-IV正式出版。(三)适用范围:6岁0个月至16岁11个月儿童、青少年。(四)测验时间:完成10个必做的分测验,大约65-80分钟,若再加上补充的分测验,大约还需要10-15分钟。(五)测验形式:WISC-IV属于个别施测的标准化智力测验。(六)测验内容WISC-IV已不再把测验项目分成言语和操作两部分,而是直接分成言语理解、知觉推理、工作记忆和加工速度四大领域。整套测验共包括15个分测验,其中10个是必做的分测验,5个是补充的分测验。,1.言语理解(1)类同 要求受测者抽象概括出两个常见事

14、物的共同点,例如,“橘子和香蕉有哪些相似的地方?”(2)词汇 要求受测者给每一张图片命名,并口头解释每一个单词的词义。(3)理解 要求受测者回答一系列有关社会常识的问题以推测他的社会成熟度和道德判断水平,例如,“当你看见邻居家的厨房冒出浓烟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办?”(4)常识(补充)要求受测者回答一系列普通常识问题,例如,“为什么熊在冬季会冬眠?”(5)单词推理(补充)主试提供一系列的线索,受测者猜测主试正在描述的是什么东西,例如,“你常常用它当早餐,它是用鸡肉做的,”,2.知觉推理(1)矩阵推理 给受测者呈现一个矩阵图,图中有一小部分缺失,让他从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来填补这个缺失部分,使之成为一

15、个完整的图形。(2)积木 要求受测者用六面有全红、全白或半红半白不同颜色的积木块,拼出和主试呈现的图案一样的图案来。(3)图形概念 给受测者呈现几组印有不同物品的图画,让他从每组图画中选出符合某个概念(如动物)的物品(如小鸟、牛等)。(4)填图(补充)给受测者呈现一系列有某个重要部分缺失的图片,要求他指出哪个部分缺失了。,3.工作记忆(1)数字广度 先让受测者把刚听过的一串串数字按相同的顺序复述出来,再把刚听过一串串数字按相反的顺序说出来。(2)字母数字排序 给受测者念一串串由不同数字和字母混合编排成的序列,让他先把刚听过的数字依由小到大的顺序重说一遍,再把刚听过的字母依26个英文字母顺序重说

16、一遍。(3)算术(补充)给受测者念一道一道的算术题,让他在规定的时间内说出答案(不许用纸和笔来算)。,4.加工速度(1)符号搜索 要求受测者用视觉扫描一组组符号,以确定是否出现了目标符号。(2)译码 要求受测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一系列与数字配对的几何符号都写出来。(3)删除图形(补充)先给受测者呈现若干目标图形,然后让他从一组组图形中找到这些图形并划掉。该测验的原始分数要先转换成平均分为10,标准差为3的量表分数,然后再转换成4个因素指数和全量表IQ(平均分=100,标准差=15)。此外,测验的原始分数还可以转换成百分等级。,(七)测验的信效度:WISC-IV的信度和效度已经过检验,结果表明,整

17、套量表及各大领域的分半信度和再测信度都非常高,构想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也很好。不过,部分分测验的再测信度不是很高,未达到独立使用的标准。(八)评价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是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最新修订本,不仅所依据的理论新,而且其编制技术愈加成熟。该测验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并且已重新制定了常模。这个修订本对测验项目进行了更细致合理的分类,为它的临床使用提供了方便。该测验能提供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受到教育和心理学工作者的普遍欢迎。,二、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第五版(一)测验目的:测量儿童、成人的智力。1905年比内西蒙智力量表(B-S)首次发表。1916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推孟 做了出色的修订

18、,称为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SB)。1937、1960、1973、1986和2003年,又进行过五次修订,这个量表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最广泛使用的智力测验之一。1916年发表的SB共包括90道题,其中39道为新增的题目,其余的题目来自原来的B-S量表。在这个量表中,推孟提出比率智商(IQ)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用IQ分数来评估受测者的智力水平。,1937年发表的SB-2有L型和M型两个等值的复本。该量表适用的年龄范围扩大了,施测过程和常模团体的抽样被进一步标准化。1960年,推孟对SB做了第二次修订。他将原有的两个测验复本中最好的题目合起来,组成一个新的量表,叫做L-M型。1973年发表的修订本只对常

19、模进行了修订,使常模团体更具有代表性,对量表的题目没有作改动。1986年,美国著名心理测量学家桑代克、哈根和沙特勒发表了由他们主持修订的SB第4次修订本。SB-4保持了与以前几个旧版本的连续性,同时又有了比较大的改变。该测验所包含的领域、分测验及题目数如下:,表6-2 SB-4所包含的领域、分测验和题目数,(二)修订时间:2003年,洛伊德()发表了由他主持修订的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第五次修订的修订本(SB-5)。(三)适用范围:2岁至成人。(四)测验时间:完成整套测验大约需要45至75分钟。(五)测验形式:SB-5属于个别施测的标准化智力测验。(六)测验内容洛伊德把整个测验分为言语领域和非言语

20、领域两部分,每个部分均包括五个分测验,分别测量流体推理、知识(晶体能力)、数量推理、视觉空间信息加工和工作记忆5个因子。SB-5中的各个分测验所包括的活动内容如下:,1.言语领域(1)言语流体推理 让受测者描述图片中正在发生的事情的因果关系或人物之间的互动;做一些初级的推理;听主试说一段话,指出这段话中所包含的谬误;通过类比推理把一句不完整的话说完整。(2)言语知识(定位测验)用于确定受测者的能力水平及起测点。让受测者说出玩具的面部及身体的特征;看图说出相应的词汇;解释单词的意义。,(3)言语数量推理 让受测者数小玩具、小红点、绿积木块;说出数字的名称;做加减法运算和简单的文字题;做包含有测量

21、概念的几何题和文字题,一部分必须用心算和口答,但有一部分较复杂的题目(如需要逻辑推理或乘法运算)可以用纸笔运算。(4)言语视觉空间信息加工 让受测者按照主试的指令(例如,把物品“放在的上面”、“放在的里面”、“放在的前面”等)放置物品;在听了若干有关方向转变的指令后(例如,“先向左,然后向北,再向右转”等),说出目前正确的朝向。(5)言语工作记忆 让受测者复述句子;回答主试在提问中说出的最后一个单词是什么。,2.非言语领域(1)非言语流体推理(定位测验)用于确定受测者的能力水平及起测点。给受测者呈现物品序列或矩阵,用手指一下缺少的部分和各个选项,然后指一下装有塑料片、积木和玩具的盒子,让他选择

22、一个放在缺少东西的那个位置上。(2)非言语知识 用卡片或直接对受测者说:“让我看看你怎样”,让他做出某个姿势以表明他明白主试让他做什么动作;让他仔细观察图片,指出图片中有哪些谬误。,(3)非言语数量推理 让受测者数小圆点和积木块;用积木块、图片表示数字概念、序列,解决数学问题。(4)非言语视觉空间信息加工 给受测者若干零部件,让他拼接成一个完整的图案。(5)非言语工作记忆 把玩具放在某个塑料杯里,改变杯子的位置,让受测者辨认哪个杯子里有玩具;主试以每秒一个的速度按照一定的顺序敲击不同颜色的积木块,然后让受测者按照同样的顺序敲击积木块。,(七)施测说明施测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施测言语知识和非

23、言语流体推理分测验,根据这两个分测验的得分及受测者的实足年龄查“起测点表”,可确定其他几个分测验从哪一题开始施测。第二阶段施测其他的分测验,根据受测者的应答情况确定他在每一个分测验上的基础水平和上限水平。该测验的大多数题目都是按0或1记分的,但也有一部分难度较大的题目按0、1或2记分。将分测验的原始分数转换为平均分为10,标准差为3的量表分数之后,就可以计算5个因素指数和4个合成分数,即全量表IQ、言语IQ、非言语IQ和简缩版IQ(平均分=100,标准差=15)。还可以将原始分数换算成百分等级和年龄当量。,(八)测验的信效度:测验修订者用多种方法检验了SB-5的信度和效度。研究结果表明,该测验

24、具有很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效标关联效度。(九)评价:SB-5是根据卡特尔、霍恩和卡洛尔的智力结构理论编制而成,反映了智力评估领域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它把测验内容分成言语和非言语两大领域,使对儿童认知能力的诊断和评估变得更为全面。在施测程序上,它采用定位测验的做法,既节省了测试时间,又控制了因受测者必须做不适合其智力水平的题目而可能带来的误差。此外,它还增加了一些难度更低和难度更高的项目,因此适用的年龄范围更广。,中国比内智力测验*(一)目的:测试受试者的智力。(二)修订者:吴天敏教授(三)修订时间:1982年(第三次修订)(四)测验构成:包括语言文字、数字、解图和技巧4类,共有51个项目,主要侧

25、重于考察人的言语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能力,是对人的总体智慧的测量。(五)测验范围:适用于218岁的人。(六)测验时间:30分钟左右。,三、考夫曼儿童成套评估测验第二版(一)测验目的:测量儿童智力。(二)编、修订者:美国心理学家考夫曼夫妇(&)。该测验初版(K-ABC)发表于1983年,是美国心理学家考夫曼夫妇根据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以及临床研究的最新成果编制而成。在测验的编制过程中,他们参考了鲁利亚提出的有关大脑机能的神经心理学模式。鲁利亚认为,人类的认知加工包括三个相互协调的机能系统:一是唤醒与注意系统,使大脑皮层处于警觉状态;二是同时性继时性加工系统,负责接收、加工和存储信息;三是计划系

26、统,负责制定、调节和控制心理活动。考夫曼夫妇编制的智力测验着重测量鲁利亚理论中的第二机能系统,即继时性加工和同时性加工。此外,他们还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加以区分,前者用心理加工量表来测评,后者用成就量表来测评。,K-ABC内容:包含继时性加工量表、同时性加工量表和成就量表,共有16个分测验。其中,继时性加工量表由手部动作、数字记忆和字词顺序3个分测验组成;同时性加工量表由魔术窗、辨认面孔、完形闭合、三角形、图形类推、空间记忆和照片系列7个分测验组成;成就量表由词语表达、人物与地方、算术、猜谜语、阅读/解码、阅读/理解6个分测验组成。适用于2岁6个月至12岁5个月的儿童。,(三)修

27、订时间 20世纪末本世纪初,考夫曼夫妇在鲁利亚神经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又参考了卡特尔、霍恩和卡洛尔的智力层次结构模型,对K-ABC进行了一次重大修订,于2004年发表了考夫曼儿童成套评估测验第二版(K-ABCII)。(四)适用年龄范围:3岁0个月至18岁11个月。(五)测验形式:K-ABCII属于个别施测的标准化智力测验。(六)测验的结构与内容 这套测验的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它所包含的量表、分测验及适用年龄范围如下:,表6-3 K-ABCII所包含的量表、分测验及适用年龄范围,K-ABCII的各个分测验所测量的内容如下:(1)数字记忆 要求受测者按照同样的顺序复述主试刚念过的一串数字(每串数

28、字包括2-9个数字不等)。(2)字词顺序 主试说出一串常见物品的名称后,要求受测者按同样的顺序从图片中指认出来。(3)手部动作 要求受测者按照同样的顺序做出主试先前用拳、手掌和手的侧面在桌子上做过的一系列动作。(4)数积木块 让受测者看由数目不等的积木块堆叠成不同造型的图片(有些积木块被部分或全部遮盖),说出图片中所包含的积木块数。,(5)概念性思维 给受测者看一组图片(有4或5张),要求他指出哪一张图片上的物品和其他几张图片上的物品不属于同一类。(6)辨认面孔 要求受测者从一张团体照片中认出在上一页中刚见过的一两张面孔来。(7)漫游 让受测者在一个设有障碍物(礁石、水生植物)的棋盘格子上移动

29、一只玩具狗,寻找一条需要最少步骤就能走到终点的“最快”路径。(8)三角形 要求受测者用若干个三角板(一面是兰色的,一面是黄色的)拼成几种规定的图案。(9)完形闭合 要求受测者看过一张未画完的墨迹画后,在头脑中把它画完,并说出画中物品的名称或人物的动作。,(10)亚特兰蒂斯 给受测者看12张图片,每张图片用一个无意义的名字来称呼,然后说出每一个名字,要求他指点相应的图片。(11)亚特兰蒂斯回忆 要求受测者回忆大约15-25分钟前在亚特兰蒂斯分测验中做过的图片与名字的配对联想学习。(12)画迷学习 先教受测者若干与每张图画有关联的单词或概念,然后要求他念出由这些图画组成的短语或句子。(13)画迷学

30、习回忆 要求受测者回忆大约15-25分钟前在画迷学习分测验中念过的由若干图画组成的短语或句子。,(14)模式推理 给受测者呈现一组刺激,但还需要补充一个刺激才能构成某种有逻辑关系的模式,要求他从该页下面4-6个选项(通常是抽象的几何图形)中选择一个把该模式填补完整。(15)完成故事 给受测者呈现一组有故事情节的图片,但还需要一张图片才能把故事讲完,要求他从另一组图片中选择一张作为补充,以便把故事讲完。(16)猜谜语 要求受测者根据主试所描述事物的具体或抽象的特征,指认或说出它的名称。(17)言语知识 要求受测者从6张一组的图片中找到与主试刚念过的那个词汇相对应的那张图片来或回答某个常识性问题。

31、(18)词语表达 要求受测者说出图片中物品的名称。,(七)施测说明施测前主试先要根据受测者的年龄、障碍类型,以及解释测验结果时所依据的理论模式从上述18个分测验中选择一部分分测验进行测试。一般来说,对学前儿童施测平均需用45分钟,对学龄儿童施测平均需用75分钟就能完成整个测试。施测结束后,主试要将每个分测验的原始分数转换成平均数为10,标准差为3的量表分数。然后,将18个分测验的量表分数求和,转换成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的标准分数即流体晶体指数,以及相应的百分等级和年龄当量,这样就可以依据卡特尔、霍恩和卡洛尔的理论模式解释测验结果。或者把知识量表去掉,只将前15个分测验的量表分数求和,再

32、转换成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的标准分数即心理加工指数,以及相应的百分等级和年龄当量,然后依据鲁利亚的理论模式描述受测者的认知发展特点。,(八)测验的信效度:K-ABCII的使用手册中报告了有关该测验的信度和效度的检验结果。研究数据表明,该测验的各量表及整套测验的内部一致性、再测信度都很高,构想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均较好。(九)评价:考夫曼儿童成套评估测验第二版是一套非常新的且测量性能很好的量表。它以鲁利亚的神经心理学理论和卡特尔、霍恩和卡洛尔的智力层次结构理论作为测验编制的理论基础,为分数的解释及其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由于在测验编制过程尽量减少对文字材料的使用,使得它非常适用于听觉障碍、

33、言语障碍、情绪障碍、弱智、孤独症及学习障碍儿童。另外,通过不同量表的组合,该测验可以达到多种评估目的。,四、希内学习能力测验(一)希内学习能力倾向测验1.测验目的:评估听觉障碍儿童的智力。2.编制者: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的希斯基(M.Hiskey)教授。1941年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的希斯基教授专门为听觉障碍儿童编制了一套非文字智力测验,即希内学习能力倾向测验(H-NTLA)。1955年,他又发表了用标准化口语指令施测的听力正常儿童的常模。1966年,希斯基对该测验做了一次修订,在修订本中同时制定了聋童常模和听力正常儿童常模。,3.适用范围:适用于3-17岁的儿童。4.测验时间:大约为45

34、-50分钟。5.测验形式:该测验属于个别施测的标准化智力测验。6.测验说明H-NTLA共包括12个分测验,有166道题。所有的题目全部用操作的方式来施测。如果用于听力正常的儿童,也可以用口语的指导语来施测。每位受测者的测试时间大约为45-50分钟。听力正常儿童的测验结果一般用离差智商表示,聋童的测验结果则用学习年龄(learning age)或学习商数(learning quotient)表示。,7.测验信效度:该测验的分半信度比较好,再测信度也有很好的稳定性。在效度方面,测验编制者及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数据均显示该测验具有较高的协同效度。8.评价:H-NTLA是目前用于评估听觉障碍儿童智力的最好

35、的量表之一。该测验所用的材料均为非文字的,比较容易引起受测者的兴趣。测验手册中提供了手势语的指导语和听觉障碍儿童常模,各测验项目基本上无时间限制,因此特别适合于听觉障碍儿童。其信度和效度资料显示,该测验的测量学性能较好。不过,该测验的常模需要重新修订。另外,因新近发表的一些聋人智力测验如莱特国际操作量表修订本(Leiter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Scale-Revised)也具有较好的测量学性能,人们对这个测验的热情有所下降。,(二)希内学习能力倾向测验中国修订本*1.修订单位和时间1989年,曲成毅等人发表了H-NTLA在我国山西省修订的研究报告。1997年发表

36、了基于全国样本所做的修订报告,并将修订本命名为希内学习能力倾向测验中国修订本,简称H-NTLA-CR。2.适用范围:适用于3至17岁的儿童。3.测验内容:该测验由12个分测验组成,每个分测验所测量的内容如下:,(1)穿珠 分为随意穿珠子、参照模式穿珠子和记忆模式穿珠子三部分。依据穿珠的个数或能完成最难的模式序号记分,最高分记为。主要测量手眼协调能力和记忆力。(2)记颜色 要求受测者拿出与主试所呈现颜色相同的颜色条。共有19题,每题以0或1记分,满分为19分。主要测量辨别颜色及在很短的时间里记住所呈现的不同颜色和顺序的能力。(3)辨认图画 共有7页图画,每页有5幅图,另有22张单张图片,为配合使

37、用,其中的一张用于练习。要求受测者找出与主试所出示的图画一样的图片。共有7题,每题以0、1、2或3记分,满分为21分。主要测量知觉辨认和理解图片关系的能力。,(4)看图联想 有一本图册,共有14页,每页有两张图画和一个空白处。另有14套图片,每套4张,要求受测者找出与主试所呈现的图画相匹配的一张放到空白处。共有14题,每题以0或1记分,满分为14分。主要测量思维联想的能力。(5)折纸 要求受测者重复主试做过的一系列折纸动作。共有9题,每题以0或1记分,满分为9分。主要测量手眼协调能力和记忆力。(6)短期视觉记忆 有7个序列的图画和18张单张图片。要求受测者凭记忆从一系列图画中找出与刚出示的那张

38、图片一样的图画。共有9题,第1-2题以0或1记分,第3-9题以0、1或2记分,满分为16分。主要测量注意力及在短暂的时间里记住图片排列顺序的能力。,(7)摆方木 在一本图册上有15幅图案,要求受测者用9块方木摆出与所出示的图案一样的模型。模型1-5以0或1记分,模型6-14以1、2或3记分,满分为32分。主要测量空间定向及手眼协调能力。(8)完成图画 共有28张图,其中第1张图用于练习。每张图上都有某一缺少的部分或细节,要求受测者把图画中缺少的部分补画上。共有27题,每题以0或1记分,满分为27分。主要测量知觉想象和分析与综合的能力。(9)记数字 要求受测者摆出与主试刚才出示的数字系列一样的系

39、列。共有8题,每题以0、1或2记分,满分为16分。主要测量在短时间里记住所出示的不同数字和顺序的能力。,(10)迷方 要求受测者将大小不等的若干红色小木块摆成一个大的方木块。每摆成一个大的方木块记1分,速度快、颜色正确有加分。共有7题,每题以0、1、2或3记分,满分为21分。主要测量把若干有色的方木块拼成一个大的完整立方体的能力。(11)图画类同 共有12页图画,每页分上下两组,上面一组有两幅供类推分析用的图画,下面一组的左边有一幅图,右边是空白,要求受测者通过类比推理从每套(5张)图片中选择一张合适的放在空白处。共有12题,每题以0或1记分,满分为12分。主要测量理解图片关系及类比推理的能力

40、。(12)空间推理 共有10套图画,每套图画中有一个几何图案和四组几何图形,其中的一组能组合成目标图案,要求受测者找出能组合成目标图案的那组几何图形。共有10题,每题以0或1记分,满分为10分。主要测量空间知觉、分析和综合的能力。,4.测验说明:H-NTLA-CR有两套指导语,一套是手势语的,用于聋童;另一套是口语的,用于听力正常的儿童。该测验基本保留了原测验的结构和题目。在信度方面,已有的研究数据显示,该测验有较高的分半信度、再测信度和评分者信度。在效度方面,该测验具有较高的效标关联效度。5.评价:希内学习能力倾向测验是国内第一套专门为聋人修订的智力测验。该测验已在全国范围内抽样,制定了标准

41、化的聋童常模,并且从测量学性能来看已达到要求,因此适合在我国聋童中使用。,五、盲人学习能力倾向测验(一)测验目的:评估盲人的学习能力或智力。(二)编制时间与编制者1969年,纽兰(Newland)为评估盲人的学习能力或智力而专门设计了一套量表,即盲人学习能力倾向测验(BLAT)。(三)适用范围:这套量表目前已在美国620岁的普通儿童中标准化,但它主要用于612岁的盲童。(四)BLAT的特点:(1)题目以浅浮雕的形式呈现;(2)测验中的点和线比盲文读物更容易辨别;(3)除了指导语,所有的测验材料都是非言语的;(4)不要求受测者口头回答;(5)题目基本上都是由点和线构成的图形。,(五)BLAT内容

42、:主要测量辨别、概括、序列、类比推理、完成图画、完成矩阵6种能力,测验结果用学习商数表示。(六)BLAT的信效度:有研究者对盲人学习能力倾向测验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的检验,结果表明,该测验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再测信度和构想效度。在美国用于评估盲童智力的各种量表当中,盲人学习能力倾向测验称得上是性能较好的量表,但这个量表目前还没有被引入我国。,六、古迪纳夫-哈里斯绘人测验*(一)测验目的:评估儿童的智能。古迪纳夫哈里斯绘人测验(Goodenough-harris Drawing Test)是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古迪纳夫编制,最早版本发表于1926年。1963年美国人哈里斯对这套测验进行了修订。后来

43、日本的小林重雄和城户氏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50项评分法。1979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将这套测验引入我国。(二)修订者:1985年,首都儿科研究所修订,并命名为绘人智能测验。(三)适用范围:适用于412岁的儿童。(四)测验形式:既可以个别施测,也可以团体施测。,(四)施测方法:让受测者按自己脑子里想的人画一张全身的人像,可用橡皮擦,时间不限,但一般都能在1020分钟内完成。在受测者画完人像以后,主试按照测验手册中提供的评分标准及评分样例(见表6-4和图6-2)进行评分,并根据受测者的实足年龄和原始分数查智商转化表,得到他的智商。最后,根据以下标准评价儿童的智力:高智能 130 IQ中上智能 115

44、 IQ 130中等智能 85 IQ 115中下智能 70 IQ 85低智能 IQ 70,(五)测验说明绘人智能测验的常模是根据北京市区的4-12岁儿童的测量数据制定的。从4岁至6岁半,每半岁为一个年龄组,从7岁至12岁,每一岁为一个年龄组。该测验有较高的评分者信度、再测信度和协同效度。(六)评价:绘人智能测验是一个有趣的测验,施测方法简便易行,不需要复杂的工具和指导语,受测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完成。不过,它属于筛查性测验一类,其测量结果往往不够精确,不能全面地反映儿童的智能,评分也比较主观,对于善于绘画或缺乏绘画技巧的儿童都不适用,因此,在应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七、学龄前儿童50项智能筛查量

45、表*(一)测验目的:测查学龄前儿童综合能力。(二)编制时间:1986年公开发表。(三)适用范围:4-7岁儿童。(四)量表内容:这套量表共有50个项目(见表6-5),其中13项测量自我认识能力,13项测量运动能力,4项测量记忆能力,6项测量观察能力,9项测量思维能力,5项测量常识,满分是60分。(五)施测方法:在施测过程中,被试要逐题回答问题或按要求操作。施测完毕,主试需通过查常模表将被试的原始分数转换成能力商数,从而判断他的智能水平。,八、儿童智力筛查测验(一)测验目的:测查儿童智力发展水平。(二)适用范围:7-15岁儿童。(三)测验说明:整套测验共有8个项目,每个项目都包含5道题,答对1题记

46、1分,满分是40分,施测方法与学龄前儿童50项智能筛查量表基本相同。该量表的各个项目名称和题目举例如表6-6所示:,表6-6 儿童智力筛查测验的项目名称和题目举例,九、团体儿童智力测验(一)测验目的:评估儿童的智力。(二)编制者与编制时间:团体儿童智力测验(GITC)是由华东师范大学金瑜教授编制的,发表于1996年。(三)适用范围:该测验适用于9至18岁的中小学生。(四)测验的结构:GITC的结构与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十分相似,也由语言量表和非语言量表两部分组成,共包括10个分测验,其中常识、类同、算术、理解、词汇5个分测验属于语言量表,辨异、排列、空间、译码、拼配5个分测验属于非语言量表。(

47、五)测验说明:该测验采用纸笔测验的方式,所有的题目均为多项选择题的格式即从五个选项中选一个最恰当的作为答案)。各分测验的名称、题目数及部分分测验的题目举例如下:,(1)常识 共有38题。例如,第1题:会抓老鼠的动物是:A、猫;B、老虎;C、狮子;D、狗;E、猪。(2)辨异 共有26题。(3)类同 共有32题。例如,第5题:桔子桃子:A、都有核;B、都是甜的或酸的;C、都是有营养的食物;D、都是水果;E、都有皮。(4)排列 共有13题。(5)算术 共有20题。例如,第2题:我哥哥比我大5岁,弟弟比我小3岁,弟弟是9岁,问哥哥几岁?A、15岁;B、18岁;C、14岁;D、17岁;E、20岁。,(6

48、)空间 共有30题。(7)理解 共有32题。例如,第10题:城市里有交通警察的原因是为了:A、保持车辆和行人有秩序地通行;B、使行人不违反交通规则;C、防止恶意破坏;D、儿童安全;E、使车辆不损坏。(8)译码 共有34题。(9)词汇 共有50题。例如,第15题:曲折:A、顺境;B、顺利;C、容易;D、顺心;E、顺手。(10)拼配 共有17题。例如,第11题(见图6-1)。,1 2 3 4 5 A、2 3 1 4 5 B、2 4 3 1 5 C、2 1 4 3 5 D、2 1 3 4 5E、2 3 4 1 5 图6-1 团体儿童智力量表分测验的题目举例,测验一开始有一个总指导语,各分测验开始之前

49、还有一个分测验指导语,通过阅读指导语,受测者就能了解测验的要求。每个分测验施测的时间规定为6分钟,做完整个测验大约需用1小时20分钟。测验完毕,根据受测者的原始分数和实足年龄就可以通过查常模表确定他的语言IQ、非语言IQ和全量表IQ。GITC已制定了上海市区常模和全国城市常模。团体儿童智力测验的编制者已用多种方法对该测验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该测验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十、托尼非语文智力测验(TONI-2)(一)目的:通过非文字方式评价受试者推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二)修订者:查子秀教授(三)修订时间:2000年。(四)适用对象:适合测查518岁的学生的智力水平。(五)测试方式、时间:

50、可以单独或团体施测,30-40分钟。(六)量表构成:有63道题,以抽象图形为题型,要求受试者自题目中找出图形排列规则,完成一系列问题解决程序。(七)评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简便易行。不受语言文字,动作技能,教育水平和文化背景影响,适合在听、说、读、写、动作上有障碍的学生使用。可以重复测验,适合前后对比。,第三节 实施案例(一)背景情况介绍 梁健,男,11岁3个月,某所小学的五年级学生,是由爸爸带来做评估的。他爸爸介绍说,梁健学习很吃力,尤其是在语文、数学科目上,学习成绩经常排在班里倒数第一。他的理解力、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很差,平时不爱学习,经常不完成作业。家有三口人,爸爸、妈妈和他。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