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附子炮制过程.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92835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72.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今的附子炮制过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如今的附子炮制过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如今的附子炮制过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如今的附子炮制过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如今的附子炮制过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今的附子炮制过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今的附子炮制过程.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今的附子炮制过程-看的我寒 心痛心啊(转帖)(转载liiJ=i半部居士实地调研附子的采挖及炮制过程一 .附子历来被称为“百药之长”、“回阳第一要 药”。在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里,使用附子 来治疗阳虚、脱阳的方比比皆是,如著名的“四 逆汤”、“白通汤”、“附子汤”、“附子理中汤”、 “桂枝加附子汤”等等。据统计,伤寒论全 部112方中使用到附子共计10余方。而对于中 医扶阳学派(火神派)来说,附子如同一国之君 一般,其重要性更是不可言喻。在卢氏扶阳学派 祖师爷卢铸之、卢永定老先生立法处方中,附子 的运用占到全部处方的3/4以上。但到了现今 “卢火神第三代传人”卢崇汉先生,附子的运用 却在减少,甚

2、至有段时间卢火神已少用附子,是 什么原因促使最擅用附子的卢火神少用自己的 拿手好药呢?卢火神的回答是:“附子的质量在 下降,附子的药效在降低,甚至还有副作用在增 加!”附子的生长特性是:冬至一阳生时栽种,三月末打尖、去枝、修根(促进根茎和附子的生长), 四月末二次修根,到夏至阳尽之时,附子已秉足 天地一岁之全阳之气,也正是采挖之时,如不及 时采挖附子将很快烂掉。.很早卢火神就想亲自前往附子的产地实地 考察附子的生长、采挖以及炮制过程,探索附子药效下降的真正原因,谋求恢复附子功效的方法。.夏至刚过数天,我们一行7、8人随从卢火 神一道前往附子的道地之地一一江油中坝,实地调研附子的采挖及炮制过程。

3、已时左右,驱车到达中坝的河西大桥。国家中药材公司中坝附子公司的汪总一行已在此等候多时,随及步行前往附近的田间观看采挖情 况。剩下的根就是川乌半部居士实地调研附子的采挖及炮制过程二.汪总从事附子有关工作已近40年,对附子 生长、采挖、炮制均有发言权。据他介绍,中坝III种植附子始于唐代,兴于宋代,盛于明清。而到 60年代时达到鼎盛,种植面积最多达5000余亩。但从此开始衰退,近十多年更是快速萎缩,今年 的种植面积仅为1200余亩。当然收购价格也是 一低再低,前几年甚至为每公斤三、四块钱左右, 极大挫伤了种植户的积极性,近两年价格才略略 回升。汪总在分析这种现状时,总结出两点原因:一是教材原因,5

4、0年代为大力发展中医中药,i=jl=Jw在全国新办了许多中医院校,将全国优秀的名老 中医从民间汇集于中医院校及中医医院,在课程 设置上放弃中医经典,大肆采用统编教材,而统 编教材的编制者恰恰是受金元以降医学思想影 响较深之人,误解阴阳平衡,重用寒凉之法,加 上教学与实践脱离,近亲繁值几代后,培养出的 学生已无疗效水平,更不用说灵活使用温阳重剂 附子,大都陷入附子有毒;非身凉、四肢 厥则不可用;非危证不用”的怪圈,用汪总的话 就是:“学院派不用附子”。二是政策原因,“药 典”颁发后,里面明确记载附子用量的上限是 15克,如果能用附子的医生开方用量超过15克 的话,则有可能成为医疗事故的责任人,而

5、根本 不管这医疗事故是不是附子用量造成的。综上所 述,这是导致附子市场极度萎缩的两个主要原 因。.我们不由得感概,从附子市场的衰败也可从 一方面折射出中医、中药市场的全面衰败。政策往往是一把双忍剑,不管发心如何好,结果往往 事与愿违。大办中医院校,无非是想大力发展中 医中药,想通过西方的教学模式大规模复制人 才,但结果呢?现在许多中医院校的老师根本没 有能力看病,不能看病的老师能培养出能看病的 学生吗?基本上是天方夜谭。而被集中到中医院 校的优秀中医因受各种限制,如必须采用统编教 材,必须有“科研”成果、“学术”论文才能评 定职称,判断一个教师的学术地位已不是医术而 变成职称、资历等等,这将直

6、接导致无法将优秀 的学术思想及实践经验传递给学生,从此恶性循 环,直至今天成为中医衰退的一个主要的政策原 因。而药典的制定,出发点也是很好的,无非是 为了更好指导医生用药,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但怎么制定却是一门艺术。而现在的制定基本上 是求稳、求全的方式。安全是安全,但药性也没 有了。用附子就是用它的偏性(毒性、烈火之性), 扶病体阳性的缺失,该用重剂时量不跟上,哪还有疗效呢?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有人曾经进食 二两饭导致胀死,我们是不是也制定出一个“饭 典”规定中国人每餐饭量不得超过二两,否则 后果全由餐馆老板自负,那岂不是要将体力工作 者全部活活饿死?!i=j.其实汪总还忽略了一个导致附子

7、市场极度 萎缩的重要原因,那就是附子质量在下降,药效 在降低。附子因为必须炮制才能使用,炮制流程 的把握是关系附子质量的重要原因。生附子秉天 地之全阳之气,是一团烈火,人体无法接受,故 必须炮制,使其具有火性而又不至太过而伤及人 体。从古至今,炮制方法经历了炮(高温)制、 童便制、盐制,到明末清初基本上固定下用胆巴 水炮制。胆巴为至阴之物,用其制至阳之物也合 适不过。再者胆巴还有固形的作用,也就是说经 过胆巴浸泡的附子再怎么蒸煮也不会散形,这样 就利于下一个流程的制作。但问题也同样出来 了,到底该用多少胆巴炮制?制附片成品残留多 少胆巴成份才是合格的产品,这些作为制附片最=1重要的检测指标在“

8、药典”中却没有任何规定。 于是在利益驱动及监管缺失之下,许多炮制者减 少了胆巴浸泡后的附子漂洗次数,因为漂洗会导 致胆巴和附子的流失,也就减少了出成率,导致 成本的增加。一般而言,按照漂洗三次计算,制 附子的出成率为3.5:1,也就是说3.5公斤生附 子产出1公斤制附子,但现在许多炮制者的出成 率却为2.8: 1,更有甚者,许多利欲熏心者, 则千方百计增加制附子中胆巴的含量,因为胆巴 的价格比生附子便宜多了。这样炮制出来的附子 不仅没有其应有的阳性,反而有其相反的阴性, 用于处方配药效果不下降才怪,不出事才怪!我 曾经在许多药店都购买过制附片,大都有问题, 就连大名鼎鼎的“北京同仁堂”所卖的制

9、附片有 时也都不能入口,胆巴含量严重超标。.那么我们在平常应该怎样鉴别良好的制附 刨附片呢?我想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没有过度 残留的胆巴成份,可以通过品尝是否有咸、苦、 涩味,若有则胆巴残留成分过多;也可用手掰掰,如果发软,肯定胆巴成分也过多。另外一个条件 是尝尝还有没有附子的味道,也就是麻味,如果 巳无麻味,说明炮制过度,制附片的药性基本丧 失贻尽,没什么用了。汪总他们现在就专门为台 湾生产了一批“刨附片”一点胆巴的咸涩味都没 有,但也没有一点麻味了,这已不是制附片了, 而是土豆片了。.下午我们一行前往位于江油工业开发区的 中坝附子公司继续考察附子的炮制过程。占地30余亩的附子公司在这收获旺

10、季里本应是很繁忙的,但事实恰恰相反,相当冷清,生 产设施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汪总解释道,他们从 建厂起就亏损至今,他们的产品基本上都未在市 场上流通,现在基本上都是按需生产。原因很简 单,他们的炮制基本是按正规流程做的,成本高 很多,根本无法与其他个体炮制者生产的产品竞争。又一个活生生的“李逵被李鬼打败”的例子。这样的事对于一般商品尚可忽略,但这可是或救 人活命或贻害无辜的药品啊!造成这种恶果的症 结在哪里呢?还是政府的制度造成的!在引导人 们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换言之:一切向钱看)后,i=j道德规范已不足以约束经营活动,只有靠完善 的、人性化的、可执行的制度来规范经营秩序。 就附子而言,由于缺乏

11、必要的质量检测标准来监 管市场,必定导致市场混乱,进而市场衰退。在附子公司的会议室里,汪总给我们展示了 二、三十种制附子样品,有白附片、黄附片、黑 顺片、炮天雄、盐附子、刨附片、淡附片、生附 片,熟附块等等。汪总一一向我们介绍各种产品 的炮制工艺。.听汪总介绍附子的生长、采挖和炮制情况 一、炮附片(炮天雄)传统工艺:将附子或附片在特制的烤炉里用 热土煨烤而成。现在工艺:将附子或附片在工业微波炉里烘烤而成。二、白附片、黄附片、黑顺片等 1.浸泡流程.传统工艺:用童便或盐或胆巴浸泡,用流水 (一般是河水或溪水)冲洗几日,无咸味乃可。现代工艺:用胆巴浸泡,在水槽中漂洗1-3 次,甚至未经漂洗。2.蒸

12、、煮流程白附片.传统工艺:将浸泡和漂洗后的附子在蒸笼中 九蒸九晒后去皮开片,出产的白附片晶莹剔透, 用手掰断后,断面如玻璃断面一般。用口尝之, 有淡淡麻味而绝无咸、苦、涩味。.现代工艺:将浸泡和漂洗后的附子在工业蒸 箱中高温高压蒸制一次,去皮开片而成。(2)黄附片.传统工艺:将浸泡和漂洗后的附子并同甘 草、栀子、红花、姜黄、牙皂等煮透心后,去皮 开片并点上四点红印而成,出产的黄附片黄澄透 亮。现代工艺:将浸泡和漂洗后的附片去皮开片在食用黄色颜料中蒸煮,并点上一红色五角星 (文革时尚遗留下来)而成,成品毫无通透感觉。(3)黑附片(黑顺片).传统工艺:将浸泡和漂洗后的附子开片,并 拌上红糖、菜油,

13、在烤炉文火烤制而成。黑顺片一般不去皮,色泽红黄但仍剔透。现代工艺:将浸泡和漂洗后的附子开片,在食用黑色颜料中蒸煮而成。半部居士实地调研附子的采挖及炮制过程在与我们谈论炮制过程中,汪总还提到一些有关附子的趣事,也颇值得玩味。一件是种植地的趣事。目前附子的种植地较多,凉山、安县和陕西汉中各有1000亩左右, 云南、山西和河北各有200亩左右。凉山、安县、汉中等地的附子都可以在夏至后的小暑、大暑甚 至立秋时采挖,而中坝的附子必须在夏至左右数 天采挖,否则就会烂掉。这是不是从节气的角度 证明了中坝确实是附子的道地之地呢?另一件是关于生附子的毒性的趣事。汪总他们工厂里有许多老鼠,经常看到他们偷吃生附子

14、而活蹦乱跳的,这好像又给那些事必坚持“科学 实验气“小白鼠实验”的人一记响亮耳光,他们 把小白鼠看成是缩小的人体显得是多么的可笑。还有一件也是跟毒性有关的。以前有一南方的收购员到汪总他们厂里,饿了要吃一枚生附 子,汪总他们都劝他不要吃,他说没事,削皮后 就吃了,也确实没事。第二天又叫他吃时,他却 不吃了,问他原因,他说:昨天他刚到中坝,体 内还是外地的水土,所以可以吃,但今天已经是 中坝的水土就不能再吃了。这真有点匪夷所思。当然也有当地农民看见汉中当地人煮生附子当 土豆吃,回来后打赌吃生附子时导致急救的,或 牲口误吃生附子而牺牲的,这些故事都说明一个 问题,我们对附子的毒性还了解太少,还处在探

15、 索中,或者说现在的科学技术还不足以将附子的 毒性理解透彻,所以不要再举着“科学”的大棒 挥打一切了,让我们还是保持一种“存而不议” 的科学态度吧 传统工艺的炮制设施几乎全部废弃。原因很简 单:这些落后的设施哪里符合“现代化”的要求? 哪里能达到GMP标准呢?如有一些客户要求汪 总他们按传统工艺生产出一批炮附片(想必是欲 遵从张仲景时代的炮制方式),汪总说,出再高 的价钱也只能拒绝,因为他们一旦用传统的热土 炮制的话,药检部门马上就会上门来罚款,因为 他们违反了 GMP的生产标准。中药与西药的药效机制是两套完全不同的 理论体系,既然是不同的理论体系,理应有不同 的管理体系,而现实呢?却是完全照搬西方关于 西药的管理体系,中药材种植要按GAP标准执 行,中药材生产要按照GMP标准执行,我们不反对这些标准中某些有利于中药材安全、规范的措 施,但许多不利于中药材特性的标准将不可避免 的导致一些传统工艺彻底灭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