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青来平法讲座.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093398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青来平法讲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陈青来平法讲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陈青来平法讲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陈青来平法讲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陈青来平法讲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陈青来平法讲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青来平法讲座.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03G101-1、03G101-2、04G101-304G101-4、08G101-5、06G101-6科技讲座与疑难问题解答和未来可持续发展规划简介,全国应用最普遍的平法G101系列国建建筑标准设计,主讲人:,山东大学 陈青来 教授邮箱:,讲座主要内容:,频发地震灾难将促使我国完成从抗震到减震观念的转变关于平法在全国建筑工程界的显著作用及在我国城市化伟大进程中的未来可持续发展规划关于平法G101系列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的主要理论概念,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和现场答复问题,抗震到减震是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至2010年4月最近9个月时间,全球已发生7级以上地震24次月均2.6次,相比以往百年统计

2、每年发生19次月均1.6次的记录,月均发生率高出60%以上。尤其是7.7级以上的强震百年来平均每年2次,而最近9个月全球已发生6次,警示人们全球地震活动确实已进入高活跃期,我国汶川、玉树强烈地震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现象在“512”汶川地震发生一周年时,发表了“512”汶川地震房屋建筑震害分析与对策研究报告。报告得出的结论是,应当“严格执行现行抗震技术规范,坚持抗震审查制度”、“加强房屋抗震设计”、“未达到现行抗震设防标准的既有建筑,要制定抗震加固计划”,报告除仅有一句话(22字)提到了减震之外,全文约8千字几乎全部在谈抗震抗震真的能避免地震灾难吗?不能。只有走减震技术路线才能彻底消除人们对地震的恐

3、惧有无隔震动画演示.htm,我国建筑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因素,上世纪后半叶发生的改变世界的微电子技术革命,与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发生的将持续半个世纪之久的史无前例的超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超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约已完成30%,尚有70%将在未来25年至30年内完成在未来25年至30年时间里,将有约5亿农民转化为城市人口,每年需要建设超过6亿平方米房屋为1500万至2000万新增城市居民提供住房,仅此一项便可拉动GDP增长3%至5%在伴随超大规模城市化进程的超大规模房屋建设中,适合我国国情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将占90%以上,每年上亿吨的建筑用钢需求,使“钢筋问题”上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平法在大规模城市化进程

4、中的发展前景,关于通用构件与构造的平法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系列:03G101-1、03G101-2、04G101-3、04G101-4、08G101-5、06G101-6已创作完成,并已在全国范围普及;2010年将启动关于特殊构件与特殊构造的平法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系列的创作,第一册关于特殊梁及普通非框架在通用构件与构造平法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系列中,已推出多项对传统错误概念和错误构造的修正,及推出多项避免浪费材料的更科学合理的构造规则,在今后对平法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中的修版和新创作的特殊系列中,将继续推进改革创新已开始创作关于平法理论概念和应用方法原理的著作,将陆续向业界推出,逐渐改变板块错位现状,平法系

5、列国家建筑标准设计荣获国庆60周年行业大奖,近日,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文件公布了“荣获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国庆60周年作用显著标准设计项目大奖名单”大奖评选是从历届全国优秀工程建设标准设计金奖项目中“优中选优”,共评选出10项大奖由陈青来教授全面创作,曾获全国工程建设标准设计金奖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系列国家建筑标准设计荣获大奖,且位于全国10项大奖首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国庆60周年作用显著标准设计项目大奖名单,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系列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 2001年200亿斤国家储备粮库通用图时速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无碴

6、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双线简支 箱梁公路桥梁上部结构通用图建筑构造通用图集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混凝土岔枕及12、18号单开道岔转换 设备安装图集燃煤、燃气(油)锅炉房工程设计施工图建筑图集合订本3多层砖房抗震构造图集,G101系列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的要点之一平法基本原理,平法应用理论三要点:1.将结构设计分为创造性设计内容与重复性设计内容两部分,两部分为对应互补关系,合并构成完整的结构设计。2.创造性设计内容由设计工程师按照数字化、符号化的全新平面整体设计制图规则完成。3.重复性设计内容(主要为节点构造和构件主体构造)依据广义标准化思路和构造原理新理论编制成国家建筑标准设计。,构造原

7、理要点提示(一):1、将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分为“构件本体构造”和“节点连接构造”两大部分。明确分为两部分的工程意义之一,是解决错把构件本体构造当成节点连接构造的问题。2、构件本体构造的关键点:纵向钢筋的延伸长度(截断点);纵向钢筋连接位置和连接方式;横向钢筋的设置规格;横向钢筋的构造形式;构件本体加强构造为名义构件构造,例如:剪力墙边缘位置加强(暗柱、端柱及框支梁),剪力墙楼层位置加强(暗梁),主梁在次梁交叉部位加强(附加箍筋或吊筋);等等。特别注意:剪力墙边缘构件为名义构件(非独立构件),构造实质为构件本体加强,与节点连接构造完全不同。,构造原理要点提示(二):3、掌握节点连接构造的关键,为

8、按构件之间的支承关系判断谁为节点主体,谁为节点关联,如基础支撑柱,基础为节点主体柱为节点关联;柱支承梁,柱为节点主体梁为节点关联;主梁支承次梁,主梁为节点主体次梁为节点关联;梁支承板,梁为节点主体板为节点关联。4、然后明确其为刚性关联还是半刚性关联。如基础与柱的节点、框架柱与框架梁节点为刚性关联;主梁与次梁端节点为半刚性关联;梁与板端节点为半刚性关联。5、再分清节点连接构造的类型:宽主体节点、宽关联节点、双侧同面(等宽度)节点、还是单侧同面节点。当为宽主体节点时,节点关联构件纵筋的锚固效果最好;当为宽关联节点时,节点关联构件纵筋的锚固必须设箍筋;双侧同面(等宽度)节点需解决双侧钢筋冲突;单侧同

9、面节点需解决单侧钢筋冲突。,构造原理要点提示(三):6、关于节点主体:节点属于节点主体构件,节点主体构件的功能是支承节点关联构件;任何情况下节点主体构件的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必须完全贯通节点;7、关于节点关联:节点不属于关联构件,节点关联构件本体从节点边缘起算;当为宽主体节点时,关联构件纵筋锚入或贯通节点,但箍筋通常不进入节点;当为宽关联节点时,关联构件纵筋锚入或贯通节点,箍筋应配合纵筋在节点内设置;当为双侧同面节点时,关联构件纵筋的锚固将与主体构件纵筋发生冲突,关联构件纵筋锚固走主体构件纵筋内侧还是外侧应遵循“锚固可靠”原则,走内侧时锚固、连接较可靠,走外侧时应有箍筋配合锚固;当为单侧同面节点

10、时,关联构件与主体构件的同侧纵筋发生冲突,该侧关联构件纵筋的锚固或贯通有不同方式。8、特殊情况:互为主体节点(如井字梁的交叉部位);互为关联节点(如独立基础与条形基础相连);节点关联构造过度成本体加强构造;等等。,基础梁本体构造与节点主体构造(基础支承柱节点),节点关联构造(柱与基础连接),基础梁包柱侧腋,将宽关联节点转为宽主体节点图示,框架柱本体构造与节点主体构造(柱支承梁节点),框架梁本体构造,框架梁本体构造,框架梁节点关联构造(框架梁与柱连接),平法构造的要点提示(一),要点一:首先分清本体构造与节点构造;然后分清节点构造的支承与被支承关系,即明确何构件起支承作用(支承者即为节点主体构件

11、),何构件被支承(被支承者即为节点关联构件);再而明确关联强度(刚性关联还是半刚性关联)。要点二:明确构件本体构造各个要素。要点三:明确节点主体构件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在节点贯通设置。要点四:明确节点刚性关联构件的钢筋在节点主体内的止锚位置。例如:梁端支座的纵筋无论直锚还是弯锚,均应伸至柱内止锚位置,然后截断或弯钩;梁纵筋在柱内的止锚位置宽度为过柱中线加5d至柱外边纵筋内侧之间的一段距离;抗震梁纵筋在边柱支座锚固,当直锚时锚长应laE且应进入止锚位置后截断;当弯锚时应使直锚段0.4laE且应进入止锚位置后弯钩,弯钩长度为15d即可。再如抗震框架梁下部钢筋在中间支座节点主体的直锚长度,应为过柱中线

12、加5d与laE的较大者。如果贯穿支座到梁跨下某部位连接,应经设计人出具变更。上部纵筋贯穿节点主体。此外,注意必须满足最长尺寸才能满足锚固钢筋的多控要求。,平法构造的要点提示(二),要点五:宽主体节点锚固最可靠。如遇双侧同面或单侧同面节点,受力纵筋的锚固不应全走混凝土保护层,如果不可避免,当直锚时应在laE的纵筋锚固长度范围设置箍筋,相当于在锚固纵筋外侧配置横向约束钢筋;当弯锚时可使水平锚固段走保护层(水平锚固段也应设置横向约束钢筋),并将弯钩段扎入钢筋混凝土内(弯钩走保护层只能是半刚性关联)。要点六:当两构件或构造配筋重叠、或构件配筋与构件本体加强构造配筋重叠时,同向钢筋应取较大者设置,不需要

13、重复设置。要点七:剪力墙身第一根竖向筋距暗柱或端柱纵筋的距离,为墙身竖向筋间距的1/2;楼板的第一根钢筋距相平行梁纵筋的距离,为板筋间距的1/2;剪力墙第一根水平筋距暗梁纵筋的距离,为墙身水平筋间距(相当于与暗梁纵筋联合布置)。,平法构造的要点提示(三),要点八:受力纵筋“能通则通”,可以贯穿多层或多跨,但在构件主体范围连接要控制在内力较小的“适宜连接区域”。要点九:抗震构件中“受力钢筋”的搭结连接,应按搭接长度在规定的连接区域连接,例如柱纵筋的连接,梁通长钢筋的连接。注意:非接触搭接受力更合理。要点十:应执行钢筋非连接区和混凝土非连接区的规定,确保地震破坏时的重灾区的材料安全。非连接区的箍筋非常重要,省去复合箍是违法行为。要点十一:构件中的“构造钢筋”,如架立筋、侧面构造筋等按构造交错搭接长度连接,通常取150或12d。分布钢筋按5d交错长度与同向受力筋连接,绑扎时应放在主筋外面。受扭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锚固和连接。,平法G101系列国家建筑标准设计解析,短肢剪力墙的弱连梁问题平法国家建筑标准设计讲解:03G101-1、08G101-5、06G101-6、04G101-3现场答复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