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95955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4.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历史选修1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一、卓有成效的新制,特 点:,冯太后主持,创建新制度,措 施:,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改革前,官吏,改革后,官吏,俸禄制,吏治好转,矛盾缓和,政局安定,为各项改革创造了有利的政治局面。,政府控制大量无主荒地。,改革内容: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租,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土地不得买卖。,实质:,改革前提:,均田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均田制,探究1:如果你是北魏的一个农民,你一家三口可以分到多少土地?又有多少土地归你家所有?其实质是什么?,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

2、,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 初受田者,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资治通鉴,国家所有,农民所有,无地少地农民得到土地,提高积极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改革后(影响),探究2:北魏的农民分得土地,会对北方地区的经济产生什么影响?,均田制,均田制的局限性:,虽然能抑制土地兼并,但没有触动地主土地私有制,所以土地占有不均状况仍然存在。,改革前,改革后,宗主,北魏政权,农民,农民,北魏政权,影响:,三长制,地方政权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三长,探究3:北魏政权怎么知道多少农民分到了土地,又怎么向他们征税

3、、征发徭役兵役呢?,影响: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租(缴纳粮食)调(缴纳绢帛),原因:赋税征收混乱,农民负担重;,赋税征收有序,农民负担减轻,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交纳粟二石,帛或布一匹,租调制,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推行租调制,北方社会经济好转,设立三长制,推行均田制,吏治有所好转,1.特点: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2.措施及影响:,一、改革前期卓有成效的新制,制定俸禄制,一、改革前期卓有成效的新制,推行租调制,设立三长制,推行均田制,1.特点: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2.措施及影响:,制定俸禄制,配合,平城,洛阳,各抒

4、己见: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北魏平城遗址,二、设巧计迁都洛阳,1.孝文帝自身的原因。孝文帝自幼在冯太后教养之下,深受汉族文化影响,认为鲜卑族必须学习汉族文化才能巩固政权,统一南北。,2.平城不宜为都。,3.洛阳的优势。,(1)政治:长期为北魏都城,保守势力大,不利改革。(2)经济:周围多为游牧区,耕地少,粮食产量有限。(3)军事:北方出现强大少数民族柔然族,威胁其安全。(4)地理:位置偏北,不能充分吸收汉族的文化制度,不利于 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1)曾是东周、东汉、曹魏、西晋的都城,自古以来就是黄河流域政治文化中心。(2)周围地区农业发达,能给大都市提供充足的粮食。,各抒己见,出谋划

5、策,面对众多守旧反迁都的势力,请你设计一下孝文帝会用什么更高明的手段达到其迁都的目的?,以“南伐”为借口,493年495年由平城迁都到洛阳。,迁都目的:,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减少改革阻力,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三、改革后期孝文帝的移风易俗,北魏政权迁都洛阳后,请你以北魏人的身份谈一谈风俗习惯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变化?,穿越时空,改易服饰,?,孝文帝诏书,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讲汉话,改汉姓,定门第等级,在汉族地主中,以父祖在北魏所任官职高低分为甲乙丙丁四等级;在鲜卑贵族中除皇室元氏门第最高外,以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为首,其门第与汉族大族四姓(崔、卢、李

6、、郑)相对应;其他则是一般世族。,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女子为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同时还将北魏公主下嫁汉族地主,鲜卑、汉族互为姻亲。同时规定迁至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通婚姻 改籍贯,通婚姻,讲汉话,改汉姓,定门第等级,1.特点:,2.措施:,易服装,改籍贯,小结:改革后期孝文帝的移风易俗,由孝文帝主持,以学习汉文化为主要目的。,移风易俗措施的推行产生了什么影响?,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了汉族地主对政权的支持;推动北魏政权向汉族统治模式转化。,小结:改革后期孝文帝的移风易俗,1.特点:,2.措施:,3.影响:,北魏崛起智者选择,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知识

7、结构示意图,3.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这是为什么?,动脑筋,选修一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孝文帝,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概念阐述,1.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 经济农耕化的过程;2.从习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 汉化的过程;3.从政

8、治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 政权封建化的过程,概念解读,古代的民族融合,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农业生产发展: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商业日趋活跃:,1.表现:,2.原因:,孝文帝政策的调整: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农业生产力进步:农具革新、耕作技术进步、兴修水利民族融合的推动: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创造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一、经济的复苏与繁荣,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极。,南梁大臣陈庆之的感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繁荣;文化和制度的封建化程

9、度。,洛阳伽蓝记卷二,士族制度是萌生于东汉,形成于汉魏之际的政治制度。士族制度在洛阳的盛行说明北魏统治模式发生怎样变化?,鲜卑族奴隶制统治模式向汉族封建制统治模式的转化,1.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文化),2.恢复汉族礼乐制度(伦理道德),3.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政治制度),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例题: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北魏政权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A、实行均田制 B、与汉族通婚C、迁都洛阳 D、采用汉族政治制度,A,1.对鲜卑:,2.对汉族:,生活习惯封建化,鲜卑优秀文化精华融入,牧民变为农民,贵族转为地主;生产、生活、习俗中原化。,吸收畜牧业生产经验和技能;文学、生活习俗融入鲜卑色彩。,三

10、、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为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小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1、经济: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2、政治: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3、民族:促进了民族融合和交流,为隋唐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经济农耕化、思想儒学化),最重要的影响,少数民族统治者推行的自上而下的措施全面的一次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孝文帝改革的性质:,孝文帝改革成功了

11、吗?分析成功的原因。并联系现实,说说对当今改革的启示。,1.改革是历史发展和前进的表现。2.改革是对新制度新思想的催生。3.改革是新与旧势力的激烈较量。4.改革要有大无畏的勇气和决心。,成功的原因:,1、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根源)2、内容全面措施得当。3、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本人以身作则,信心坚定。4、符合民族融合趋势和各民族人民愿望。,启示:,材料:对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学术界基本持肯定态度,但也不乏不同声音。499年孝文帝去世后,北魏即进入内部动乱不已的多事之秋,二十余年之后,爆发了六镇起义,再过十余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二国,实权分别落入高欢、宇文泰之手。因此,有学者认为造成北魏后来局面

12、的根源,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孝文帝改革。因为,孝文帝舍平城迁洛阳,改鲜卑武勇之风为汉人文弱之风,进一步削弱北魏军事力量,这是他终不能强大魏国的重要原因,并说孝文帝的改革,学来的主要是汉人的繁文缛节,丢掉的恰恰是拓跋的长处勇武质朴,这就加速了北魏的衰亡。,你同意上述见解吗?谈谈你的看法。,评价孝文帝改革应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历史前进,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为标准,而不能以某一少数民族的“衰亡”论道。,不同意。迁都洛阳后,鲜卑族在孝文帝改革的推动下,其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的文化与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为隋唐时期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因此,对孝文帝改革应充分肯定,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