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专项教程.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96904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4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专项教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专项教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专项教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专项教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专项教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专项教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专项教程.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专项教程,一、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1、乙炔 理化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大部分工业品含有硫化物、磷化物等杂质,使其有大蒜气味。微溶于水及乙醇,溶于氯仿、苯,极易溶于丙酮。爆炸极限为2.1%80%。危险特性:极易燃烧爆炸,与空气或氧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是各类危险气体中爆炸极限范围最宽的一种,也是各类危险物品中点火量最小的,遇高温、明火有燃烧爆炸危险。与铜、汞、银反应形成爆炸性化合物。与氧化剂、氟和氯发生爆炸性反应。所以乙炔的燃烧爆炸危险性是很突出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时要先切断气源,否则不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内,库温

2、不宜超过30。C。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库房的照明、通风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库外。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损坏。,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专项教程,2、二氧化碳 理化性质:无色无臭不燃的气体。正常大气中含有0.03%。能溶于水及多数有机溶剂。容易液化和固化。临界温度31。C。临界压力7387kPa。危险特性:受热后瓶内压力增大,有爆炸危险。高浓度时抑制或麻痹呼吸中枢,严重者可发生窒息导致休克或死亡。固态(干冰)和液态二氧化碳常压下迅速气化,大量吸热,能造成-43。C以下的低温,可致皮肤冻伤。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内,

3、库温不宜超过30。C。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损坏。3、氧气 理化性质:无色无味助燃性气体,正常大气中含有21%。密度1.43,熔点-218.4。C,沸点-183。C,临界温度-118.4。C,临界压力5050 kPa。能被液化和固化。危险特性:是易燃物、可燃物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乙炔、氢、甲烷等易燃气体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能使活性金属粉末、油脂剧烈氧化引起燃烧。常压下,吸入40%以上氧时,可能发生氧中毒,长期吸入可发生眼损害甚至失明。灭火剂:水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内,库温不宜超过30。C。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

4、与易燃气体、金属粉末分开存放。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损坏。,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专项教程,4、氢气 理化性质:无色无嗅气体,不溶于水、乙醇、乙醚。无毒、无腐蚀性。密度0.07(空气=1)。极易燃烧,燃烧时火焰呈兰色。爆炸极限4.1%74.1%。氢气、氧气混合燃烧火焰温度为21002500。C 危险特性:氢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范围较大,遇火星、高温能引起燃烧爆炸。它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或储存氢气,当有漏气时,氢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自然排出,遇到火星时会引起爆炸。与氟、氯、溴等卤素能起剧烈的化学反应。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时要先切断气源,否则

5、不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内,库温不宜超过30。C。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库房的照明、通风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库外。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损坏。,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专项教程,5、二氧化硫 理化性质:无色气体或液体。具窒息性特臭。易溶于水、乙醇,与水及水蒸汽作用生成有毒及腐蚀性的亚硫酸蒸气。能被氧化成三氧化硫。危险特性:不燃。受热后瓶内压力增大,有爆炸危险。有毒,车间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15mg/m3,漏气可致附近人畜中毒。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

6、挛而窒息。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消防人员须戴防毒面具,穿防护服。在上风处灭火。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库温不宜超过30。C,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其他类危险物品分开存放,特别是与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分库房存放。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损坏。平时要经常检查有否漏气情况。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专项教程,6、氯气 理化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常温下加压到608811 kPa或在常压下冷至-35-40。C可液化,液化后为黄绿色透明液体。易溶于水和碱溶液。危险特性:本身虽不燃,但有助燃性,一般可燃物大都

7、能在氯气中燃烧。在日光下与易燃气体混合时会发生燃烧爆炸。几乎对金属和非金属都有腐蚀作用。有剧毒,车间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1mg/m3。气体对眼、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严重时会使人畜中毒,甚至死亡。受热时瓶内压力增大,危险性增加。灭火剂:泡沫、干粉。消防人员须戴防毒面具,穿防护服。在上风处灭火。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库内,库温不宜超过30。C。应与易燃气体、金属粉末、氨分开储运。搬运时轻拿轻放,切勿损坏钢瓶及瓶阀。如钢瓶漏气严重无法修理,可浸入过量的石灰乳水中,以防人畜中毒。,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专项教程,7、氨气(液氨)理化性质:无色、有刺激性臊臭的气体,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水溶

8、液呈碱性。熔点-77.7。C,沸点-33.5。C,自燃点651。C,爆炸极限15.7%27.4%。容易加压液化成液氨,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当压力减低时液氨则气化而同时吸收周围大量的热。危险特性:受热后瓶内压力增大,有爆炸危险。空气中氨蒸气浓度达15.7%27.4%时,遇火星会引起燃烧爆炸,有油类存在时更增加燃烧危险。有毒,车间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30mg/m3。气体外溢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液氨有腐蚀性,可灼伤皮肤。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沙土。消防人员须戴防毒面具,穿防护服。在上风处灭火。储运注意事项:可放在阴凉通风库棚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

9、与氟、氯、溴、碘及酸类物品分开存放。搬运时轻拿轻放,防止钢瓶及瓶阀受损。槽车运送要灌装适量,不可超压超量运输。,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专项教程,二、易燃液体1、丙酮(1)本品蒸气与空气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2)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三、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四、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1、双氧水(1)遇明火极易燃烧爆炸。(2)遇易燃物、有机物会引起爆炸。(3)撞击、摩擦、振动有燃烧爆炸危险。(4)有腐蚀性。(5)有强氧化性。(6)会缓慢分解放出氧气,接触金属(铝除外)分解速率亦增加。5、氯酸钠(1)遇高热分解。(2)遇硫酸发生剧烈反应,有燃烧爆炸危险。(3)与硫、磷等易

10、燃物、有机物、还原剂混合,经摩擦、撞击有燃烧爆炸危险。(4)有毒或其蒸气有毒。(5)有吸湿性或易潮解。(6)有强氧化性。五、有毒品、1、草酸(1)对眼、粘膜或皮肤有刺激性,有烧伤危险。(2)触及皮肤易经皮肤吸收或误食、吸入蒸气、粉尘会引起中毒。(3)有毒、不燃烧。2、碳酸钡有毒、不燃烧。,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专项教程,六、腐蚀品1、硝酸 理化性质:无色透明发烟液体,工业品常呈黄色或红棕色。能与水以任何比例相混合。有硝化作用,能在有机化合物中引入硝基而生成硝基化合物。危险特性:是强氧化剂,遇金属粉末、松节油立即燃烧,甚至爆炸。与还原剂、可燃物,如糖、纤维素、木屑、稻草等接触可引起燃烧。遇

11、氰化物则产生剧毒气体。有强腐蚀性,其蒸气刺激和上呼吸道,皮肤接触能引起灼伤,误触皮肤应立即用苏打水冲洗,再做医治。灭火剂:砂土、二氧化碳、雾状水(禁用加压的柱状水,以防飞溅影响消防人员安全)。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铝罐、陶瓷坛或玻璃瓶中,陶瓷坛可放露天或棚下,下垫沙土或白灰吸附中和,再用雾状水冷却稀释后处理。,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专项教程,2、硫酸 理化性质:无色透明粘稠液体。能与水任意比例混合同时发热,浓硫酸有氧化性。与有机化合物起磺化作用。危险特性:遇H发孔剂能立即燃烧,遇氰化物产生剧毒气体,遇可燃物、有机物通能引起炭化甚至燃烧。遇电石、高氯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

12、猛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遇水大量放热,故绝不可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因发热引起爆溅伤人。有强腐蚀性,易灼伤皮肤损坏衣物。有强烈的吸水性可使木材、稻草、碳水化合物脱水而炭化。灭火剂:干砂、二氧化碳。禁用柱状水,以防飞溅伤人。储运注意事项:储罐、坛装、瓶装的一般均可露天或棚内存放,下垫砂土。冬天须防止凝固。远离易燃可燃物、碱。避免接触皮肤,误触皮肤应立即用苏打水冲洗,再作医治。3、盐酸 理化性质:澄清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有刺激性臭味,无氧化性。危险特性:与H发孔剂接触立即燃烧。与氰化物接触会放出剧毒气体。遇碱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有毒,车间空气最大容许浓度为15mg/m3。有强腐蚀

13、性。灭火剂:雾状水、砂土。储运注意事项:储罐、坛装、瓶装的一般均可露天或棚内存放,下垫砂土。冬天须防止凝固。远离易燃可燃物、碱。避免接触皮肤,误触皮肤应立即用苏打水冲洗,再作医治。,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专项教程,4、氢氧化钠 理化性质:白色易潮解的固体,有块、片、棒、粒等形状。溶于水并大量放热,水溶液呈强碱性。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不溶于丙酮。危险特性:不燃。溶于水大量放热并成为腐蚀性液体能破坏有机组织,伤害皮肤。与酸起中和反应并放热。灭火剂:砂土、水。但须防止遇水发热而飞溅伤人。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干燥库房或货棚,防止雨水浸入。远离可燃物及酸类。,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

14、专项教程,七、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储存和运输1、仓库应阴凉通风,远离热源、火种,防止日光曝晒,严禁受热。库内照明应采用防爆照明灯。库房周围不得堆放任何可燃材料。2、钢瓶入库验收要注意:包装外形无明显外伤,附件齐全,封闭紧密,无漏气现象,包装使用期应在试压规定期内,逾期不准延期使用,必须重新试压。3、内容物互为禁忌物的钢瓶应分库储存。例如:氢气钢瓶与液氯钢瓶、氢气钢瓶与氧气钢瓶、液氯钢瓶与液氨钢瓶等,均不得同库混放。易燃气体不得与其他种类化学危险物品共同储存。储存时钢瓶应直立放置整齐,最好用框架或栅栏围护固定,并留有通道。4、装卸时必须轻装轻卸,严禁碰撞、抛掷、溜坡或横倒在地上滚动等,不可把钢瓶对

15、准人身,注意防止钢瓶安全帽脱落。装卸氧气钢瓶时,工作服和装卸工具不得沾有油污。易燃气体严禁接触火种。5、储存中钢瓶阀应拧紧,不得泄漏,如发现钢瓶漏气,应迅速打开库门通风,拧紧钢瓶阀,并将钢瓶立即移至安全场所。若是有毒气体,应戴上防毒面具。失火时应尽快将钢瓶移出火场,若搬运不及,可用大量水冷却钢瓶降温,以防高温引起钢瓶爆炸。消防人员应站立在上风处和钢瓶侧面。6、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应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向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7、各种钢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定期技术检验。钢瓶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有严重腐蚀或其他严重损伤,

16、应提前进行检验。,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专项教程,八、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总的要求是:1、先控制,后消灭。针对危险化学品火灾的火势发展蔓延快和燃烧面积大的特点,积极采取统一指挥、以快制快;堵截火势、防止蔓延;重点突破,排除险情;分割包围,速战速决的灭火战术。2、扑救人员应占领上风或侧风阵地。3、进行火情侦察、火灾扑救、火场疏散人员应有针对性地采取自我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面具,穿戴专用防护服等。4、选择适当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5、对由可能发生爆炸、爆裂、喷溅等特别危险需紧急撤退的情况,应按照统一的撤退信号和撤退方法及时撤退。6、火灾扑灭后,起火单位保护好现场,不得擅自清理火灾现场,接受事故调

17、查,协助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和上级安全管理部门调查火灾原因。,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专项教程,九、急性中毒的现场急救处理:发生急性中毒事故,应立即将中毒者及时送医院急救。护送者要向院方提供引起中毒的原因、毒物名称等,如化学物不明,则需带该物料及呕吐物的样品,以供医院及时检测。如不能立即到达医院时,可采取急性中毒的现场急救处理:1、吸入中毒者,应迅速脱离中毒现场,向上风向转移,至空气新鲜处。松开患者衣领和裤带。并注意保暖。2、化学毒物沾染皮肤时,应迅速脱去污染的衣服、鞋袜等,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1530分钟。头面部受污染时,首先注意眼睛的冲洗。3、口服中毒者,如为非腐蚀性物质,应立即用催吐方法,

18、使毒物吐出。现场可用自己的中指、食指刺激咽部、压舌根的方法催吐,也可由旁人用筷子一端扎上棉花刺激咽部催吐。催吐时尽量低头、身体向前弯曲,呕吐物不会呛入肺部。误服强酸、强碱,催吐后反而使食道、咽喉再次受到严重损伤,可服牛奶、蛋清等。另外,对失去知觉者,呕吐物会误吸入肺;有抽搐、呼吸困难、神志不清或吸气时有吼声者均不能催吐。对中毒引起呼吸、心跳停者,应进行心肺复苏术,主要的方法有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挤压术。参加救护者,必须做好个人防护,进入中毒现场必须戴防毒面具或供氧式防毒面具。如时间短,对于水溶性毒物,如常见的氯、氨、硫化氢等,可暂用浸湿的毛巾捂住口鼻等。在抢救病人的同时,应想方设法阻断毒物

19、泄漏处,阻止蔓延扩散。,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专项教程,十、危险化学品烧伤的现场抢救 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有毒等特点,在生产、贮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燃烧、爆炸等事故。出于热力作用,化学刺激或腐蚀造成皮肤、眼的烧伤;有的化学物质还可以从创面吸收甚至引起全身中毒。所以对化学烧伤比开水烫伤或火焰烧伤更要重视。(一)化学性皮肤烧伤 化学性皮肤烧伤的现场处理方法是,立即移离现场,迅速脱去被化学物沾污的衣裤、鞋袜等。清除残余化学物质,以减少创面继续损伤。1、无论酸、碱或其它化学物烧伤,立即用大量流动自来水或清水冲洗创面1530分钟。2、新鲜创面上不要任意涂上油膏或红药水,不用脏布

20、包裹。3、黄磷烧伤时应用大量水冲洗、浸泡或用多层布覆盖创面。4、烧伤病人应及时送医院。5、烧伤的同时,往往合并骨折、出血等外伤,在现场也应及时处理。(二)化学性眼烧伤1、迅速在现场用流动清水冲洗,千万不要未经冲洗处理而急于送医院。2、冲洗时眼皮一定要掰开。3、如无冲洗设备,也可把头部埋入清洁盆水中,把眼皮掰开,眼球来回转动洗涤。4、电石,生石灰(氧化钙)颗粒溅入眼内,应先用蘸石蜡油或植物油的棉签去除颗粒后,再用水冲洗。危险化学品知识讲解(第三期),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专项教程,十一、危险化学品储存的安全要求(一)危险化学品出入库管理1、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必须建立严格的出入库管理制度

21、。2、危险化学品出入库前均应按合同进行检查验收、登记。3、进入危险化学品储存区域的人员、机动车辆和作业车辆,必须采取防火措施。4、装卸、搬运危险化学品时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做到轻装、轻卸。严禁摔、碰、撞击、拖拉、倾倒和滚动。5、装卸对人身有毒害及腐蚀性物品时,操作人员应根据危险条件,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装卸毒害品人员应具有操作毒品的一般知识。操作时轻拿轻放,不得碰撞、倒置,防止包装破损商品外溢。作业人员应佩带手套和相应的防毒口罩或面具,穿防护服。作业中不得饮食,不得用手擦嘴、脸、眼睛。每次作业完毕,应及时用肥皂(或专用洗涤剂)洗净面部、手部,用清水濑口,防护用具应及时清洗,集中存放。装卸腐蚀品

22、人员应穿防护工作服、防护帽、胶皮手套等必需的防护用具。操作时,应轻搬轻放,严禁背负肩扛,防止摩擦震动和撞击。6、装卸易燃易爆物料时,装卸人员应穿工作服,带手套、口罩等必须的防护用具,操作中轻搬轻放、防止摩擦和撞击。装卸易燃液体需穿防静电工作服。禁止穿带铁钉鞋。大桶不得在水泥地面滚动。桶装各种氧化剂不得在水泥地面滚动。各项操作不得使用沾染异物和能产生火花的机具,作业现场远离热源和火源。7、各类危险化学品分装、改装、开箱(桶)检查等应在库房外进行。8、不得用同一车辆运输互为禁忌的物料。包括库内搬倒。9、在操作各类危险化学品时,企业应在仓库,针对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制定急救预案。,危险化学品危险特

23、性及应急处置专项教程,(二)消防措施1、根据危险化学品特性和仓库条件,必须配置相应的消防设施、器材和灭火剂。消防器材应当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周围不得堆放物品和杂物。仓库的消防设施、器材应当有专人管理,负责检查、保养、更新和添置,确保完好有效。对于各种消防设施、器材严禁圈占、埋压和挪用。2、储存危险化学品建筑物内应根据仓库条件安装自动监测和火灾报警系统。3、储存危险化学品建筑物内,如条件允许,应安装灭火喷淋系统(遇水燃烧危险化学品,不可用水扑救的火灾除外)。(三)人员培训1、仓库工作人员应进行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对危险化学品的装卸人员进行必要的教育,使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操作。

24、3、仓库的消防人员除了具有一般消防知识之外,还应进行在危险化学品库工作的专门培训,使其熟悉各区域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种类、特性、储存地点、事故的处理程序及方法。,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专项教程,十二、水不能扑救的火灾有:(1)碱金属不能用水扑救。因为水与碱金属(如金属钾、钠)作用后能使水分解而生成氢气和放出大量热,容易引起爆炸。(2)碳化碱金属、氢化碱金属不能用水扑救。如碳化钾、碳化钠、碳化铝和碳化钙以及氢化钾、氢化镁等遇水能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可能引起着火和爆炸。(3)轻于水的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原则上不可以用水扑救。(4)三酸(硫酸、硝酸、盐酸)不能用强大水流扑救,必要时,可用喷

25、雾水流扑救。(5)高压电气装置火灾,在没有良好接地设备或没有切断电流的情况下,一般不能用水扑救。(6)燃料油或油漆起火千万不能用水浇,应用泡沫、干粉、1211灭火器具或沙土进行扑救。十三、化学品泄漏的应急处理 在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盛装化学品的容器常常发生一些意外的破裂,倒洒等事故,造成危险化学品的外漏,因此需要采取简单、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来消除或减少泄漏危险,如果对泄漏控制不住或处理不当,随时有可能转化为燃烧、爆炸、中毒等恶性事故。下面介绍一下化学品泄漏必须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专项教程,(一)疏散与隔离 在化学品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首

26、先要疏散无关人员,隔离泄漏污染区。如果是易燃易爆化学品大量泄漏,这时一定要打“119”报警,请求消防专业人员救援,同时要保护、控制好现场。(二)切断火源 切断火源对化学品的泄漏处理特别重要,如果泄漏物是易燃品,则必须立即消除泄漏污染区域内的各种火源。(三)个人防护 参加泄漏处理人员应对泄漏品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征有充分的了解,要于高处和上风处进行处理,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要用水枪(雾状水)掩护。要根据泄漏品的性质和毒物接触形式,选择适当的防护用品,防止事故处理过程中发生伤亡、中毒事故。1、呼吸系统防护 为了防止有毒有害物质通过呼吸系统侵入人体,应根据不同场合选择不同的防护器具。对于泄

27、漏化学品毒性大、浓度较高,且缺氧情况下,必须采用氧气呼吸器、空气呼吸器、送风式长管面具等。对于泄漏中氧气浓度不低于18%,毒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的场合,可以采用防毒面具(毒物浓度在2%以下的采用隔离式防毒面具,浓度在1%以下采用直接式防毒面具,浓度在0.1%以下采取防毒口罩)。在粉尘环境中可采用防尘口罩。2、眼睛防护 为防止眼睛受到伤害,可采用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安全防护面罩等。3、身体防护 为了避免皮肤受到损伤,可以采用带面罩式胶布防毒衣、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橡胶工作服、防毒物渗透工作服、透气型防毒服等。4、手防护 为了保护手不受损害,可以采用橡胶手套、乳胶手套、耐酸碱手套、防化学品手套等,危险化

28、学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专项教程,(四)泄漏控制 如果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要在统一指挥下,通过关闭有关阀门,切断与之相连的设备、管线,停止作业,或改变工艺流程等方法来控制化学品的泄漏。如果是容器发生泄漏,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堵塞和修补裂口,制止进一步泄漏。另外,要防止泄漏物扩散,殃及周围的建筑物、车辆及人群,万一控制不住泄漏,要及时处置泄漏物,严密监视,以防火灾爆炸。(五)泄漏物的处置 要及时将现场的泄漏物进行安全可靠处置。1、气体泄漏物处置 应急处理人员要做的只是止住泄漏,如果可能的话,用合理的通风使其扩散不至于积聚,或者喷洒雾状水使之液化后处理。2、液体泄漏物处理 对于少量的液体泄

29、漏,可用沙土或其它不燃吸附剂吸附,收集于容器内后进行处理。而大量液体泄漏后四处蔓延扩散,难以收集处理,可以采用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为降低泄漏物向大气的蒸发,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进行覆盖,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后,抑制其蒸发,然后进行转移处理。3、固体泄漏物处理 用适当的工具收集泄漏物,然后用水冲洗被污染的地面。,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专项教程,十四、逃生的状况及方法 一般而言,逃生状况可分为三种,一是逃生避难时,二是室内待救时,三则是在无法期待获救时。其方法叙述如下:(一)逃生避难时 1.不可搭乘电梯,因为火灾时往往电源会中断,会被困于电梯中。2.顺着避难方向指标,进入安全梯逃生。3.

30、以毛巾或手帕掩口:毛巾或手帕沾湿以后,掩住口鼻,可避免浓烟的侵袭。4.浓烟中采取低姿势爬行:火场中产生的浓烟将弥漫整个空间,由于热空气上升的作用大量的浓烟将漂浮在上层,因此在火场中离地面30公分以下的地方应还有空气存在,愈靠近地面空气愈新鲜,因此在烟中避难时尽量采取低姿势爬行,头部愈贴近地面愈佳,但仍应注意爬行的速度。5.沿墙面逃生:在火场中,人常常会表现得惊慌失措,尤其在烟中逃生,伸手不见五指,逃生时往往会迷失方向或错失了逃生门,因此在逃生时,如能沿着墙面即可进入,而不会发生走过头的现象。(二)室内待救时 1.用避难器具逃生:逃难器具包括绳索、软梯、缓降机、救助袋等。通常这些器具都要事先准备

31、,平时要经常训练,熟悉使用,以便突发状况发生时,能从容不迫加以利用。,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专项教程,2.塞住门缝,防止烟流进来:一般而言,房间的门不论是铁门、铜门、钢门,都会有半小时至两小时的防火时效。因此在室内待救时,只要将门关紧,火是不会马上侵袭进来的。但烟是无孔不入的,烟会从门缝间渗透进来,所以必须设法将门缝塞住。此时可以利用胶布或沾湿毛巾、床单、衣服等,塞住门缝,防止烟进来,潮湿能使布料增加气密性,加强防烟效果,因此经常保持塞住门缝的布料于潮湿状态是必需的。3.设法告知外面的人:在室内待救时,设法告知外面的人知道您待救的位置,让消防队能设法救你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待救的房间有阳

32、台或窗户开口时,应立即跑向阳台或窗户的明显位置,大声呼救并挥舞明显颜色的衣服或手帕,以突显目标,夜间如有手电筒,则以手电筒为佳。如所在的房间刚好没有阳台或窗户,则可利用电话打“119”告知消防队你等待救助的位置。4.至易于获救处待命:在室内待救时,如可安全抵达安全门,进入安全梯间或跑至顶楼平台,均是容易获救的地点。如不幸受困在房间内,则应跑至靠阳台或窗户旁等待救援。,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专项教程,5.要避免吸入浓烟:浓烟是火灾中致命的杀手,大量的浓烟吸入人体内会造成死亡,吸入微量的浓烟则可能导致昏厥,影响逃生。因此务必记住,逃生过程中,尽量避免吸入浓烟。(三)无法期待获救时 当无法期待

33、获救时,绝对不要放弃求生的意愿,此时应当力求镇静,利用现场之物品或地形地物,设法逃生。1.以床单或窗帘做成逃生绳:利用房间内之床单或窗帘卷成绳条状,首尾互相打结衔接成逃生绳。将绳头绑在房间内的柱子或固定物上,绳尾抛出阳台或窗外,沿着逃生绳往下攀爬逃生。2.沿屋外排水管逃生:如屋外有排水管可供攀爬往下至安全楼层或地面,可利用屋外排水管逃生。3.绝不可跳楼:在火灾中,常会发生逃生无门,被迫跳楼的状况,非到万不得已,绝不可跳楼,因为跳楼非死即重伤,最好能静静待在房间内,设法防止火及烟的侵袭,等待消防人员的救援。现场急救,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专项教程,十五、毒气泄漏场所逃生 遇到毒气泄漏时,应

34、该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因为对于毒气泄漏的处理是有特殊要求的,作为一般人员,我们也要了解一些毒气泄漏的常识。1、若在毒气泄漏现场,应立即穿戴防护服装,并检查防毒面具等有没有漏洞,能否起到防护作用,如果没有佩戴防护服装或防毒面具时,就应该尽快用衣服、帽子、口罩等,保护自已的眼、鼻、口腔,防止毒气的摄入。2、当毒气泄漏量很大,而且又无法采取措施防止泄漏时,特别是通风条件差、较封闭的场所,在场人员应迅速逃离毒气泄漏场所。3、不要慌乱,不要拥挤,要听从指挥,特别是人员较多时,更不能慌乱,也不要大喊大叫,要镇静、沉着,有秩序地撤离。4、撤离时要看清毒气的走向,不可顺着毒气流动的风向走,而要逆向逃离。5、逃离泄漏区后,应立即到医院检查必要时进行排毒治疗。6、逃离泄漏区后,应立即到医院检查必要时进行排毒治疗。7、还要注意的是,当毒气泄漏发生时,若没有穿戴防护服,决不能进入现场救人。因为这样不但救不了别人,自已也会被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