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救灾和物资保障工作要点.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102874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救灾和物资保障工作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救灾和物资保障工作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救灾和物资保障工作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救灾和物资保障工作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救灾和物资保障工作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救灾和物资保障工作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救灾和物资保障工作要点.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年救灾和物资保障工作要点2023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及应急管理部工作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为根本遵循,守正创新、勇毅前行,有效应对突发重特大自然灾害,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和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快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全面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一、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一)建立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属地为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地方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部门分工负责制和行业管理责任。县减灾救灾委员会要充分发挥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

2、构建统筹应对各灾种、有效覆盖各环节、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二)建立健全基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机制。更加认识到加强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学习其他地方基层防灾减灾救灾模式,探索加强基层能力建设的新路径、新方法,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健全基层工作机构,提升灾害防范水平,增强应急保障能力,壮大应急救援队伍,着力提升基层应急管理效能,推动城乡安全韧性持续提高,安全发展基础持续夯实,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三)建立健全灾害统筹调度机制。完善部门优势互补、职责分工明确、责任无缝衔接的统分结合管理模式,积极谋划城市和农村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强化资源整合和工作协调,进一步发

3、挥减灾救灾委员会的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强化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在灾情信息管理、综合风险防范、群众生活救助、科普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工作职能和能力建设。(四)建立健全灾情会商评估机制。建立健全自然灾害与生产事故风险监测评估会商机制,进一步加强极端天气、汛情旱情、地质灾害和森林火情、地震监测预警,建立预警信息统一发布机制,完善分工合理、职责清晰的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提升灾害风险预警能力。(五)建立健全灾害救助机制。深刻认识新要求新变化,积极调整工作思路,探索创新方式方法,切实提高救助工作的主动性和精准性,牢牢把握第一关口,限定救助前提,核准核清人员范围和数量,突出重点救助原则,按照规定程序发

4、放资金,最大限度发挥救灾资金使用效益。(六)建立健全防止因灾返贫机制。加强与乡村振兴、民政等部门工作协调,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并实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推进建立健全防范因灾返贫长效机制,有效应对灾情影响,切实防止因灾致贫返贫,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七)不断健全区域减灾交流合作机制。深化自然灾害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实现应急力量、救援专家、应急装备、航空救援、抢险救灾物资优势互补,健全快速投送联动机制,增强区域风险防范能力。二、有效提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A)统筹布局应急物资储备库(点)建设。根据区域风险情况和灾情特点,统筹布局应急物资储备库(点)建设,

5、科学确定应急物资储备品种、储备规模和仓储布点,形成以县级储备为支撑、镇级储备为基础以及村(社区)避灾安置场所零星储备为补充的三级相结合的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健全实物储备为主,协议储备、生产能力储备为补充的储备模式,完善储备管理制度,健全应急物资生产、储备、政府采购、调剂调用等机制,推动家庭储备。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调拨使用和更新工作机制,规范应急物资补充、更新标准,制定灾害应急处置期间紧急政府采购管理办法,优化紧急采购流程。(九)加强应急物资数字化动态管理。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积极探索应急物资管理大数据应用,推广救灾物资进出库管理、库存管理、费用管理、往来账款管理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全县应急物

6、资储备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互联互通。三、切实做好灾情管理工作(十)切实加强灾情信息管理。严格执行汛期等自然灾害易发季节值班制度,落实工作责任,确保灾情信息报送工作及时、准确、规范、全面。各镇要指定专人负责灾情信息管理报送工作,村(社区)要挑选责任心强的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担任兼职灾情信息员,进一步提高灾情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灾情信息员要保持人员相对稳定,确保灾害到来时能及时报送灾情信息。(十一)妥善做好灾害应对准备。密切掌握灾情发展变化,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做好应急救灾工作。建立健全救灾应急管理体制,确保制度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救灾资金到位、救灾物资到位。组织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工作,

7、推动防灾减灾措施落实。(十二)高效有序救助受灾人员。根据XX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按照机构改革后各部门职责,加强部门协调,及时调拨救灾资金和物资,切实做好受灾群众紧急救助、过渡期生活救助、倒损房屋恢复重建补助、冬春救助、遇难人员家属抚慰等工作,确保灾害发生后10小时内受灾人员得到初步救助。(十三)严格管理资金落实情况。严格贯彻落实救灾资金管理有关规定,依法依规使用救灾资金。强化救灾资金使用绩效监控,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自然灾害救灾资金绩效目标管理要求,加强救灾资金使用绩效评估。适时开展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使用情况监督检查,积极联合财政、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开展专项督查检查,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

8、监督,依规依纪安全使用救灾资金,确保“应发尽发”“应管尽管”。四、加强防灾减灾救灾信息化建设(十四)有效提升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以及装备的研发与示范应用。统筹协调各部门、各方面科技资源和力量,加强防灾减灾智库建设,打造防灾减灾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队伍,组建防灾减灾专家库,充分发挥决策咨询作用。积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卫星遥感等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加强防灾减灾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推进军民融合,促进防灾减灾救灾产业集聚发展。五、强化社会服务与保险(十五)不断健全社会力量和市场

9、参与机制。坚持政府鼓励、引导规范、效率优先、自愿自助的原则,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行业标准和行为准则,完善统筹协调和信息对接平台,大力培育、孵化防灾减灾救灾领域各专业类型和服务特长的社会组织,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综合风险调查、隐患排查治理、应急救援、慈善捐赠、生活救助、恢复重建、心理抚慰、科普宣传教育等工作。(十六)推动救助保险等市场机制。探索建立和完善财政支持的多方参与、风险共担、多层分散的农业保险大灾分散机制,推动建立农房保险大灾风险准备金制度,积极推进巨灾保险试点,建立健全“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保障民生”的巨灾保险体系和制度框架。六、提升救灾业务能力建设(十七)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巩

10、固“县-镇-村”三级灾情报送队伍,动态调整,更新“灾害信息员管理系统”数据,确保每个村(社区)灾害信息员配备全覆盖、无死角、能履职。健全灾害信息员常态化培训机制,开展镇、村两级灾害信息员培训班,切实将责任明确到位、业务培训到位、政策宣讲到位,提升基层灾害信息员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不断健全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加强资源整合和宣传教育阵地建设,推动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继续将防灾减灾知识纳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体系,鼓励开发使用在线课程和虚拟仿真教学,加大教育普及力度。充分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消防日、国际减灾日等节点,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针对季节性和区域性自然灾害风险,常态化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宣传、警示教育和应急演练。编制实施防灾减灾救灾教育培训计划,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全面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完善跨部门协作和媒体沟通协调机制,及时开展应急科普宣传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