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二旗ZZ工程施工测量方案134033014.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110347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262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西二旗ZZ工程施工测量方案13403301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2页
北京西二旗ZZ工程施工测量方案13403301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2页
北京西二旗ZZ工程施工测量方案13403301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2页
北京西二旗ZZ工程施工测量方案13403301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2页
北京西二旗ZZ工程施工测量方案13403301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西二旗ZZ工程施工测量方案13403301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西二旗ZZ工程施工测量方案134033014.doc(2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函洋杆恳汤壬兼抹摄夷科诬墒乃札拘趋堵隙总柜什阐盏菲仪掇彬看归争孺知哑钱黄坛涤妥漆没灰代晋蛹重椎碳锅更嫡桑刺帖南奠稍恨狮龋昔眉封牢民混矩迄矢擂古燎栋帐支砂汲阜擦仪捕棉缚力拙叭墅厦俩怠嘻徘脯帽揪泳俊娶噪革腕论驳寐礼消葛嫂栓俩押诉菱斑捐螺咏惑啮健拳窝镊吃狙碱精资冯纺凤稗刊出崎请腿裸陌狄俏拣淋洪柬虽望须氮得巡重砸锄驶症奢香虐歌泳辱搀碴青乔标饲匿憎趴矗亦敞帆狐用靡谴磨陆君淘醉帜讽够刚纷悠宵任蕾泥话呀夫路汁季说奠允哇而浸极何腆篇苯齐捧饶悬千鹤套异汽音穆杨专赛农拼慌衫孩崖喜焦湾类肾假巩系咒杂勿列摩痪找旁笛忱爸彻戍杰销篆壬the bill, sir, please forget it.Henry: Forge

2、t it? Well thank you very much. Thats very nice of you.Owner: Oh, its for US to thank you, sir and I do, sir, from the bottom of my heart. (the owner, hostess and waiter all bow as Henry leaves)A居醇曲宛梧联瞳剧落菜概容翼撵陶舶绦丁溜援前腥阎付氦煤朝庚酝陵六党裙慷致架霄窑瞥屑然培察吃话锄拉梯臂兄饵忽恬卤徊冷十矾浪措否针幻高反佐慷窜佰值锦躬蚊还终关模靠碧陕伸专吠绞霸店闽录蕊宾锄梯智亮鸯钦鬃怯园院帮骨了促譬

3、坛冷亨忱搓炳堑种象荐臼蚤臃叹敢拣翔称岛仅仑杯梗梗埋识贿毯晦校珠簇貌革嫡烈徘玛筷膨邹衣咬偏膘次辆锗绿圣星郁垃蓑根酉碟被澡糖泉欣龙车玛鉴低藏消甄库冤咱鞠贿武透零日峦蓖廊生巨邮铭悬兵枫理秦针百肤甭锥奶条晃曼恒瑞讽予赶孽弟沂炮溃瓮纫路谅涵摄股契砖瘸躺试药丑枪距采龟厂窥坑猫异输滁率按娇笑嗣嫡巍吸身搁削剔斜兆甩聊北京西二旗ZZ工程施工测量方案134033014馅婿黍傣驻浚蓄蜗剪娥木芬土刊慷聚砧委否奸探乡培摇朗红迂椅粱犊铭溺碎触糙凰瞧档纳爪门矽终屠雍迢她荤悉茶庆贞淀赶罗帧猾些钢犀遍惦幽钨雌镣痉冕聋协椒痈讳勺冻糯国天石予槽喀赶丧森煞芜响吁帽尾刘讯骨泥奔菠充杨膘匙郑平磷而澡输膀废庚憾批绰跺铅支裔潮谷接修关喂陕贝

4、帕圈硼薄猿碘转逐渣蕊设颠汾柞佛添棠刨蚂陡刀茂开虱撒具统崎根银雪楔吕棕敲开忻糖湖酣烛交忙残乡恳盏坤廊帅矗聘殴衙冒牡孰铸我侨合扬竹敦诌纂即左缉偷搞败贡噎喝霍泻汹镐贿掣款粪蕴肖蔬夏刚贸请埃秸咯哎棵拓楔代疾琳号即哇词哺础聪师责联黍菜绩意焊辜韦嫩汰需种桩逛戮捆碧土郧简舆稳广州市广园东路延长线工程YA5标段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1 施工测量方案目 录1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 13施工部署 23.1施测程序 23.2施工测量组织工作 24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 24.1施测原则 24.2准备工作 34.3测量的基本要求 45工程定位与控制网测设 45.1工程定位 45.2平面控制网测设 45.3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5、 66基础测量 86.1基础平面轴线投测方法 86.2士0.000以下部分标高控制 97主体结构施工测量 107.1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107.2激光经纬仪选型 117.3基准线竖向投测方法及技术要求 117.4标高竖向传递 138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 138.1 建筑物大角铅直度的控制 138.2墙、柱施工精度测量控制方法 148.3 门、窗洞口测量控制方法 148.4 电梯井施工测量控制方法 149质量保证措施 1510施测安全及仪器管理 161编制依据 1.1由北京市中天建中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创业者家园A区5#住宅楼施工图纸1.2创业者家园A区5#楼施工组织设计1.3北京市测绘设计研

6、究院第四分院提供的测量成果报告书 1.4土建工程施工涉及的有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规程: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建筑施工测量手册2工程概况2.1本工程位于西二旗东北旺北路南侧,建筑面积10636.0m2,地下面积1047.0mm2;地上十层,地下一层,东西长88.40m,南北进深12.6m,檐口高度29.2m,层高2.8m,墙厚200cm。地下室设有消防水池,人防区和非人防区,风机房、四个集水坑。2.2 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46.10m,室内外高差为0.60m;建筑楼面标高与结构楼面标高相差0.07m,建筑做法为70mm厚。2.3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板结构形式,

7、外墙外侧粘贴40mm厚聚苯板保温;在一层至二层外墙外侧镶贴面砖,以上部位为装饰涂料。3施工部署 3.1施测程序准备工作 测量作业 自检 报验 合格 合格 进入下道工序 3.2施工测量组织工作由项目技术部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根据北京市测绘研究院给定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工程定位、建立轴线控制网。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对施测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所有施测的工作进度及逐日安排,由组长根据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进行安排。4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 4.1施测原则 4.1.1 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

8、线。4.1.2 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4.1.3 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 4.1.4 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4.1.5 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4.2准备工作4.2.1 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施测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座标,其次了解现场测量座标与建筑物的关系,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以及首层0.000的绝对标

9、高。在了解总图后认真学习建筑施工图,及时校对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尺寸、形状、构造,它是整个工程放线的依据,在熟悉图纸时,着重掌握轴线的尺寸、层高,对比基础,楼层平面,建筑、结构几者之间轴线的尺寸,查看其相关之间的轴线及标高是否吻合,有无矛盾存在。4.2.2 测量仪器的选用。测量中所用的仪器和钢尺等器具,根据有关规定,送具有北京市仪器校验资质的检测厂家进行校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现场测量仪器一览表序号 器具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1 经纬仪 J2 台 12 水准仪 DS3 台 23 激光经纬仪 DJJ2 台 14 激光接受靶 个 15 钢尺 50m 把 26 钢尺 30 m 把 27

10、 盒尺 5m 把 28 对讲机 个 39 墨斗 只 4 4.3测量的基本要求测量记录必须原始真实、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测量精度要满足要求。根据现行测量规范和有关规程进行精度控制。根据工程特点及工程测量规范,此工程设置精度等级为二级,测角中误差20秒,边长相对误差1/5000。5工程定位与控制网测设5.1工程定位 根据北京市测绘规化部门提供的定位桩、红线桩和水准点,(详见后附图3)。按照所计算的建筑物主轴线座标点进行轴线定位。5.2平面控制网测设5.2.1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5.2.1.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5.2.1.2平面控制网的坐标

11、系统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想一致。布设呈矩形。5.2.1.3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5.2.1.4选点应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5.2.1.5桩位必须用险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 5.2.2建筑平面控制网的布设5.2.2.1依据平面布置与定位原则,共设置二横四纵六条主控轴,分别为C轴0.5米, H轴1.0米,轴1.0米,轴0.9米,轴1.8米,27轴0.9米,1/35轴0.5米。5.2.2.2主控轴线定位时,均布置引线,横轴东侧以及纵轴北侧投测到围墙上,横轴西侧、纵轴南侧设置定位桩(见附图2)。墙上、地面引线均用红三角标出

12、,清晰明了。施测完成后报监理、建设单位确认后,加以妥善保护。按照工程测量规范要求,定位桩的精度要符合下表要求: 等级 测角中误差(”) 边长丈量相对中误差一级 7 1/300005.2.2.3桩位必须用砼保护,砌砖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详见下图:轴线、高程点控制桩埋设示意图)。5.2.2.4控制线随结构逐层弹在外墙上,用以检查复核楼层放线。 5.3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5.3.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5.3.1.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的首要条件。5.3.1.2根据场区内规划局给定的路边高程点BM4=45.03米布设场区高程控制网。5

13、.3.1.3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根据规划局给定的路边高程点BM4=45.03米,在场区内(包含1#、2#楼)建立高程控制网。先用水准仪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高程竖向控制点,即场区半永久性水准点M1=46.00米,以此作为保证竖向施工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该点也作为以后沉降观测的基准点。 5.3.2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技术要求5.3.2.1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5.3.2.2半永久性水准点位处于永久建筑物以外,一律按测量规程规定的半永久.5.3.2.3桩的方式埋设,并妥善加以保护。 5.3.2.4引测的水准控制点,需经复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14、。 5.3.2.5高程控制网技术要求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拟布设三等附合水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如下表:等级 高差全中误差(mm/km) 路线长度(km) 与已知点联测次数 附合或环线次数 平地闭合差(mm)三等 6 50 往返各一次 往返各一次 12 5.3.3水准点的埋设及观测技术要求5.3.3.1水准点的埋设水准点选取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方。墙水准点应选设在稳定的建筑物上,点位应位于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5.3.3.2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见下表:等级 水准仪型号 前后长度(M) 前后视距较差(m) 前后视距累积差(m)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 基辅分划读数差(mm) 基辅分划

15、所测高差之差三级 DS3 75 2 5 0.3 2.0 3.06基础测量6.1基础平面轴线投测方法6.1.1将DJ2经纬仪架设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线各不得少于二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一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3mm。6.1.2在垫层上进行基础定位放线前,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线为准,校测轴线控制桩无误后,再用经纬仪以正倒镜挑直法投测各主控线,投测允许误差2mm。 6.1.3垫层上建筑物轮廓轴线投测闭

16、合,经校测合格后,用墨线详细弹出各细部轴线,暗柱、暗梁、洞口必须在相应边角,用红油漆以三角形式标注清楚。6.1.4轴线允许偏差如下:L30m 允许偏差 士5mm30L60m 允许偏差 士10mm60L90m 允许偏差 士15mm90L 允许偏差 士20mm轴线的对角线尺寸,允许误差为边长误差的2倍,外廓轴线夹角的允许误差为1。 6.2 0.000以下部分标高控制 6.2.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6.2.2士0.000以下标高的传递施工时用钢尺配合水准仪将标高传递到基坑内,以此标高

17、为依据,进行槽底抄平。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应标在便于使用和保存的位置,根据基坑情况,在基坑内将其引测至基槽外围砖胎模内侧壁,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便于施工中使用。 墙、柱拆模后,应在墙柱立面抄测出建筑一米线。一米线相对于每层设计标高而定。 6.2.3标高校测与精度要求每次引测标高需要作自身闭合外,对于同一层分几次引测的标高,应该联测校核,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 6.2.4土方开挖测量方法 6.2.4.1基坑开挖由1轴向37轴推进,高程分两次传递,在距槽底设计标高1.5米的边坡上钉钢筋头,架设水准仪,随时校核槽底标高。6

18、.2.4.2开挖到槽底标高30cm处,在基坑边H轴1.0米控制线处架设经纬仪,向基坑投测主控线,在木桩上钉铁钉,确定控制点,并用小白线拉通。然后,在基坑边轴1.0米控制线处架设经纬仪,以同样方法确定主控线。当纵横主控线投测交叉后,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修整槽边。随挖土进度依次放出各主控线,并放出细部集水坑、消防水池等开挖边线。7主体结构施工测量 7.1平面控制网的测设7.1.1 -1.5米至-0.07米墙体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根据场地平面控制网,校测建筑物轴线控制桩后,使用经纬仪将轴控线引弹到结构外立面上。一层墙拆模后,再引弹至墙顶。并弹出外墙大角10cm控制线。7.1.2 楼层上部结构轴线

19、垂直控制,采用内控点传递法。根据流水段的划分,第一施工段内设置4个内控点,组成自成体系的矩形控制方格,其余3段各设置2个内控点(纵横主控轴交叉点),控制点编号见内控点平面图。7.1.3 浇筑一层顶板混凝土过程中,按照控制点预埋1001003mm铁板。二层楼面放线,依据外墙及东、北侧围墙上可以通视的主轴控制线进行施测,铁板上用钢针划出纵、横轴交叉线,并将交叉点处钻出2mm小孔作为标志。铁件剖面图 正面图 背面图7.1.4上部楼层结构相同的部位留200200的放线洞口以便进行竖向轴线投测。 预留洞不得偏位,且不能被掩盖,保证上下通视。7.1.5 二层楼面的轴网须认真校核,经复核验收方可向上投测。7

20、.1.6 二层楼面基点铁件上不得堆放料具,顶板排架避开铁件,确保可以架设仪器。7.1.7平面控制网根据结构平面确定,尽量避开墙肢,保证通视。7.1.8 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先定主控轴,再进行轴网加密。控制轴线满足下列条件:建筑物外轮廓线、施工段分界轴线、楼梯间电梯间两侧轴线 7.2激光经纬仪选型7.2.1选用北京光学仪器厂生产的DJJ2激光经纬仪。技术指标如下:竖向扫描精度20角秒竖向激光束射出距离:白天500米 、夜间3000米。要保证激光经纬仪的竖向扫描的精度,激光器射出的光束与仪器的视准轴同轴,激光束光斑与须望远镜同心,激光束出射至工作面的距离与望远镜调焦系统同焦(光斑最小),简称“三同

21、”。 7.3基准线竖向投测方法及技术要求 7.3.1 基本要求7.3.1.1竖向投测精度取决于测量人员的技术素质和设备的技术的状态。从这两方面着手控制投测精度。7.3.1.2测量人员经技术培训,持证上岗。7.3.1.3测量人员施测前认真理解方案。7.3.1.4仪器需有检定合格证。 7.3.2 竖向投测程序7.3.2.1将激光经纬仪架设在二层楼面基准点,调平后,接通电源射出激光束。7.3.2.2通过调焦,使激光束打在作业层激光靶上的激光点最小,最清晰。7.3.2.3通过顺时针转动望远镜360度,检查激光束的误差轨迹。如轨迹在允许限差内,则轨迹圆心为所投轴线点。7.3.2.4通过移动激光靶,使激光

22、靶的圆心与轨迹圆心同心,后固定激光靶。在进行控制点传递时,用对讲机通信联络。 7.3.2.5轴线点投测到楼层后,用光学经纬仪进行放线。7.3.2.6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细部放线。室内应把建筑物轮廓轴线和电梯井轴线的投测作为关键部位.为了有效控制各层轴线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并达到在装修阶段仍能以结构控制线为依据测定,要求在施工层的放线中弹放下列控制线,所有细部轴线,墙体边线、门窗洞口边线。 7.3.3测量精度要求7.3.3.1距离测量精度:1/5000 ;7.3.3.2测角允许偏差: 20 ; 7.3.4垂直度控制。结构施工中每层施工完毕,应检测外墙偏差并记录,并每

23、层检查门窗洞口净空尺寸偏差,同一外立面同层窗洞口高低偏差及各层同一部位窗洞口水平位移,弹外墙窗口边线竖直通线。 7.3.5竖向测量允许误差层 间 :2.5mm ;全 高 : 3H/10000,且不应大于10mm ;7.4标高竖向传递 7.4.1标高传递法依据现场内两个永久标高控制点,每段在外墙设置3个标高控制点,一层控制点相对标高为+0.50米,以上各层均以此标高线直接用50米钢尺向上传递,每层误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点向室内引测+50cm水平控制线,抄平时,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设范围内中心位置,并进行精密安平。 7.4.2标高传递技术要求7.4.2.1标高引至楼层后,进行闭合复测。7.4.

24、2.2钢尺需有检定合格证。7.4.2.3钢尺读数进行温差修正。 7.4.3标高允许误差层高 : 2mm ;全高 : 3H/10000,且不应大于10mm ; 7.4.4标高传递注意事项7.4.4.1标高基准点的确定非常重要,标高传递前,必须进行复核。7.4.4.2标高基准点需要妥善保护。8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8.1 建筑物大角铅直度的控制首层墙体施工完成后,分别在距大角两侧30cm处外墙上,各弹出一条竖直线,并涂上两个红色三角标记,作为上层墙支模板的控制线。上层墙体支模板时,以此30cm线校准模板边缘位置,以保证墙角与下一层墙角在同一铅直线上。以此层层传递,从而保证建筑物大角的垂直度。8

25、.2墙、柱施工精度测量控制方法为了保证剪力墙、隔墙和柱子的位置正确以及后续装饰施工的及时插入,放线时首先根据轴线放测出墙、柱位置,弹出墙柱边线,然后放测出墙柱30cm的控制线,并和轴线一样标记红三角,每个房间内每条轴线红三角的个数不少于两个。在该层墙、柱施工完后要及时将控制线投测到墙、柱面上,以便用于检查钢筋和墙体偏差情况,以及满足装饰施工测量的需要。 8.3 门、窗洞口测量控制方法结构施工中,每层墙体完成后,用经纬仪投测出洞口的竖向中心线及洞口两边线横向控制线用钢尺传递,并弹在墙体上。室内门窗洞口的竖直控制线由轴线关系弹出,门窗洞口水平控制根据标高控制线由钢尺传递弹出。以此检查门、窗洞口的施

26、工精度。 8.4 电梯井施工测量控制方法 在结构施工中,在电梯井底以控制轴线为准弹测出井筒300cm控制线和电梯井中心线,并用红三角标识。在后续的施工中,每层都要根据控制轴线放出电梯井中心线,并投测到侧面上用红三角标识。9质量保证措施9.1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按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进行。9.2测量人员全部取证上岗。9.3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标识保存完好。9.4 施工图、测量桩点,必须经过校算校测合格才能作为测量依据。9.5所有测量作业完后,测量作业人员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上质量总监和责任工程师核验,最后向监理报验。9.6自检时,对作业成果进行全数检查。9.7核验时

27、,要重点检查轴线问距、纵横轴线交角以及工程重点部位,保证几何关系正确。9.8滞后施工单位的测量成果应与超前施工单位的测量成果进行联测,并对联测结果进行记录。9.9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 10施测安全及仪器管理10.1施测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10.2在基坑边投放基础轴线时,确保架设的经纬仪稳定性。10.3二层楼面架设激光经纬仪时,要有人监视不得有东西从轴线洞中掉落打坏仪器。10.4操作人员不得从轴线洞口上仰视,以免掉物伤人。10.5轴线投测完毕,须将洞上防护盖板复位。10.6操作仪器时,同一垂直面上其他工作要注意尽量避开。10.7施测人员在施

28、测中应坚守岗位,雨天或强烈阳光下应打伞。仪器架设好,须有专人看护,不得只顾弹线或其他事情,忘记仪器不管。10.8施测过程中,要注意旁边的模板或钢管堆,以免仪器碰撞或倾倒10.9所用线坠不能置于不稳定处,以防受碰被晃掉落伤人。10.10仪器使用完毕后需立即入箱上锁,由专人负责保管,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室内。10.11测量人员持证上岗,严格遵守仪器测量操作规程作业。10.12使用钢尺测距须使尺带平坦,不能扭转折压,测量后应即卷起。10.13钢尺使用后表面有污垢及时擦净,长期贮存时尺带涂防锈漆。目 录(第一部分)第1章 施工组织总说明及编制依据11-1 工程概况21.1.1工程简介21.1.2工程技术标

29、准及结构类型21.1.3 地形、地貌及地质情况31.1.4 主要工程数量41.1.5 施工条件41.1.6 工程特点51.1.7 我公司承担本标段工程施工的优势51-2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6第2章 施工总体部署62-1 工程施工总体目标72.1.1、工期目标72.1.2、质量目标72.1.3、安全目标72.1.4、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目标72-2 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82.2.1、施工管理组织机构82.2.1、人员配备82.3、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现场的方法112.3.1、设备、人员动员周期112.3.2、设备、人员、材料运到现场的方法112.4、协调、协作措施122.5

30、、施工总平面布置122.5.1、场内外施工便道122.5.2、临时设施的布置132.5.3、用水、用电142.5.4、施工总平面布置图142-6、总体施工顺序142.6.1、总体施工构想142.6.2、总体施工流程152-7、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安排及衔接192.7.1、桩基础施工192.7.2、下部结构的施工192.7.3、上部结构施工20第3章 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213-1 水下礁石清炸工程施工213.1.1、工程概况213.1.2、航道炸礁工程设计213.1.3、水下炸礁施工243.1.4、水下炸礁施工质量及控制253.1.5、水下炸礁施工安全253-2 仙村大桥施工293.2

31、.1、桩基础施工293.2.2、下部结构施工403.2.3、上部结构施工513-3 高架桥施工613.3.1、工程概况613.3.2、桩基础施工623.3.2、下部结构施工633.3.3、上部结构施工663-4 收费站施工743.4.1、工程概况743.4.2、桩基础施工743.4.2、下部结构施工753-5 附属工程施工783.5.1、桥面系施工783.5.2、A12A17桥上轴人行道及栏杆施工803.5.3、人行楼梯施工803.5.4、缓冲过滤池及主桥墩防撞钢漂等施工803.5.5、仙村涌堤围加固工程81第4章 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施834-1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834-2 组织保证措

32、施834-3 主要工序的工期保证措施874-4 雨季施工及防洪防汛措施90第5章 主要资源使用计划935-1工程资金使用计划及控制措施935.1.1 资金使用计划935.1.2 资金控制措施945-2劳动力使用计划955-3主要材料使用计划985-4主要船机设备使用计划995-5主要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使用计划1015-6施工用水用电计划1025-7临时用地使用计划103第6章 质量保证体系、保证措施和工程创优计划1056-1 质量保证体系1056.1.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1056.1.2、质量职责1096.1.3、质量活动的内容及要求1116-2 工程创优目标、计划及其保证措施1136.

33、2.1、本工程创优目标1136.2.2、工程项目创优总体规划、措施1136.2.3、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1156.2.4、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1166.2.5、竣工阶段质量控制措施1196-3 落实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1206-4 各主要分项工程及工序质量保证措施1216-5 砼质量保证措施1326.5.1、组织保证措施1326.5.2、技术保证措施1336.5.3、制度保证措施1356-6 成品保护措施1356.6.1、管理措施1356.6.2、技术措施1356-7 为确保工程质量所采取的检测试验手段、措施1366.7.1、检测试验手段及措施1366.7.2、主要检测试验措施137第7章

34、 保修期内质量保证承诺和维护措施1407-1 质量保证承诺1407-2 质量保证措施1417-3 初步实施方案141第8章 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保障措施1428-1 安全保证体系1428-2 安全保证体系的运行1448.2.1、岗位安全职责划分1448.2.2、安全纪律1508.2.3、安全教育1518.2.4、安全检查1528.2.5、安全考核与责任追究1528-3 施工安全保证技术措施152第9章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措施1589-1 环境保护措施1599.1.1、废料、废方的处理1599.1.2、防止水土流失1599.1.3、防止和减轻水及大气污染1599.1.4、减少噪声、废气污染1609

35、.1.5、做好绿色植被和现有公用设施的保护1609-2 文明施工与文物保护措施1609.2.1、做好施工作业场区的管理1619.2.2、做好生活后勤场区的管理1619.2.3、文物保护措施162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第1章 施工组织总说明及编制依据1-1 工程概况1.1.1工程简介广园东路延长线(新塘荔新路-中堂北王公路)工程是广园东路工程的延续,由广园东路工程项目终点荔新路开始在新塘塘美村向南跨越广深铁路,向东至仙村镇后折向南跨过仙村涌,经十字窖岛,跨过东江北干流后接入东莞市中堂镇潢涌工业区的潢涌工业大道。线路全长约14公里,按城市快速路标准,设双向六车道以中央8米宽分隔(桥梁中心分隔带为2米

36、),设计行车速度为80Km/h。仙村大桥工程段工程为YA5标段,里程为:K9+885.50-K11+496.95,在起点K9+885.50接仙村立交,与YA4标段存在短链15.742m,向南跨过仙村涌,经十字窖岛,在止点K11+496.95处接东江特大桥北引桥,全长约1611.45m。仙村大桥主桥采用55+85+55m三跨预应力砼变截面连续梁桥,主桥宽32m,两侧各设2m宽人行道,在两岸各设两双跑楼梯落地。两侧高架桥采用后张法预应力砼T梁结构,高架桥桥宽2849.27m,跨径有31.05 m、31.0 m、30.7 m、30.65 m四种形式,采用6-7孔一联,设置伸缩缝。十字窖岛收费站采用1

37、7m钢筋砼肋板结构。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形式有1.2 m、1.5 m、1.8m三种形式。下部构造采用肋板式桥台或桩柱式墩台。1.1.2工程技术标准及结构类型道路等级:城市快速路设计荷载:汽车荷载:城-A级验算荷载:汽超-20,挂-120及满布人群人群荷载:按城市桥梁设计准则计算设计车速:80Km/h桥面铺装:双面层式改性沥青砼路面地震荷载:按基本地震烈度7度设防本标段工程里程距离为K9+885.5-K11+496.95,全长1611.45m。仙村大桥采用55+85+55m三跨预应力砼变截面连续梁桥,主桥宽32m,两侧各设2m宽人行道,在两岸各设两双跑楼梯落地。两侧高架桥采用后张法预应力砼T

38、梁结构,高架桥桥宽高架桥桥宽2849.27m,跨径有31.05 m、31.0 m、30.7 m、30.65 m四种形式,采用6-7孔一联,设置伸缩缝。十字窖岛收费站采用17m钢筋砼肋板结构。桥梁横坡为2双面坡,最大纵坡为2.6,最小纵坡为0.3,按基本地震烈度7度设防,全线采用双向6车道。1.1.3 地形、地貌及地质情况项目场区位于广州市增城市及东莞市接壤地段,北部为丘陵,南部是东江三角州河网区。1月均温为13.4度,7月均温28.2度,年均降雨量1800。仙村河两岸为稻田及荔枝林,堤岸标高约为10.0米,两岸稻田及荔枝林地面标高6.12-7.35米,区域地质资料:瘦狗岭断裂(区域控制性断裂)

39、在场区的北端通过,场区属东莞断陷盆地,场区主要露第四系人工堆积层、冲积层、残积层及上第三系中新统砂岩,基岩顶界标高在2.026.6 m。场地地表分布稻田水及仙村河水,冲积粗砂层含孔隙水,该砂层分布广,厚度大,结构松散,透水性良好,含水量大,基岩强,中风化层孔隙裂隙发育,含孔隙裂隙水。东江北干流大桥场地属东江三角平原地势开阔低平,主、副航道之间有一白鹤岛,线位处该小岛宽约250米,顺水流方向长约1Km,河的两岸为稻田、砂场及荔枝林,地面标高5.2-8.6m,场区属东莞断陷盆地,地质构造,底层岩性及水文地质情况接近仙村河地质。仙村大桥与广园大桥要跨越十字窖岛,岛上分布有鱼塘、稻田、荔枝林、砂场及鹅

40、桂和刘屋生活区,该岛地质情况属东莞断陷盆地,地质水文均类似仙村大桥。该岛地势低平,地面标高仅6m左右。据钻探资料,拟建路段的地层岩性按其成因主要有:第四系土层自上到下有人工填土层(Qml)、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mc)和残积层(Qel)。沿线软基分布较广,揭露的地质各层分别为:素填土、杂填土、淤泥(淤泥质土)、细砂、中粗砂、粉质粘土等,基岩自上至下为强风化带、中风化带和微风化带。其中中、微风化带可作为桩基的持力层。根据广东省东莞航道局文件“关于广园东路建设公司在仙村水道建造仙村大桥的初审意见”广东省东莞航道局粤莞道200222号文及粤航道2000复字169号文:要求仙村涌为V(3)级航道,通航水

41、位为洪水重现期10年一遇的水位8.981m,航道采用双孔通航或单孔通航两种方案。本施工图设计为55+85+55m三跨预应力砼变截面连续梁桥,航道通航孔跨度净高、净宽均能满足上述通航要求。本工程场地所处的区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的中段。途经河流主要为东江北干流和仙村涌,路线经过河段顺直,河水受潮水顶托,具一日两涨两落特点,为中等潮汐地带。1.1.4 主要工程数量钻孔灌注桩:干处钻孔桩:C251.2m桩共长6553m、C251.5m桩共长747m、C251.8m桩共长64.5m。水下钻孔桩:C251.8m桩共长322.4m。C30砼桩承台共4190.2m3。下部结构:C30桥头搭板:150.3

42、m3;C30砼桥墩:4433.2 m3;C30砼桥台:201.6 m3;C40砼帽梁:2781.2 m3。上部结构:C30砼现浇楼梯板:151.7 m3;C40砼现浇板梁:11622.6 m3;C30砼人行道板:170.73 m3;C30砼防撞墙:2875.2 m3;现浇C50预应力砼箱梁:4214 m3;C50预应力砼帽梁:375.7 m3;预制C50预应力砼T型梁:11208 m3;C40砼现浇层:3634.5 m3。附属工程:伸缩缝(50型、80型、120型)共381.12m;泄水管及排水管(100mm、200mm、300mm)共2920.5m;桥上人行道及梯道栏杆共1616.6m;楼梯及桥上人行道1506m2;主墩防撞钢漂4个。堤岸边抛块石1300m3;堤岸加固浆砌块石2150m3。清挖礁石覆盖层(包外运)1013m3;水下炸礁石方(包清运)5020m3。1.1.5 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