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防患于未然精品教育.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113248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9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课防患于未然精品教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七课防患于未然精品教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七课防患于未然精品教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七课防患于未然精品教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七课防患于未然精品教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课防患于未然精品教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课防患于未然精品教育.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防 患 于 未 然,2,复习提问:,谁都不能违法,法不可违,违法行为的定义违法行为的分类,刑法的定义、性质犯罪的定义、特征刑罚的定义、种类,犯罪必受惩罚,3,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防 患 于 未 然,4,?,教材第97页陈某的案例,陈某由违纪再走向违法,最后滑向犯罪深渊的原因是什么?,道德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为获得某种满足;对自己要求不严;,思考,5,结合陈某的经历,大家说说违纪、违法和犯罪这三者之间有何联系?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对自己要求不严格,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淡薄,就会追求低级趣味,就难免会违纪,发展下去可能违法,甚至于犯罪。作为中学生,我们应

2、该增强法纪观念,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严格要求自己。,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有密切的关系,6,思考,犯罪有什么危害性呢?,阅读教材第98页“小迪的故事”并思考:犯罪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有些什么危害?,对他人的危害:,侵占他人财物、造成他人的身体和心理受到伤害,对自己的危害:,坐牢、自毁前程,对家庭的危害:,妈妈精神失常、爸爸出车祸姥姥死亡,对社会的危害:,影响社会安定,7,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因为打牌时与同学发生矛盾,遂陆续杀死四名同学。给社会造成了重大危害,也给自己、家人带来了恶果。,犯罪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对自己、他人、社会有百害而无一利!,悔恨的泪,伤心的父母,受害者家属,8,小

3、迪和马加爵的案例给我们哪些启示?,思考,犯罪对自己、他人、社会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我们要在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在心灵上憎恶违法犯罪。,9,阅读教材第98页“相关连接”的内容:那种认为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对不对?为什么?,思考,那种认为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是十分错误的。因为,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岁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岁未满十六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罪、抢劫罪、贩卖毒品罪、放火罪、投毒罪、爆炸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10,1、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有密切的 关系。2、犯罪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百

4、害而无一利。3、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在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一.认清犯罪危害,11,讨论:小张思想上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给我们的启发有哪些?,思考,“爱占便宜的小张”(书本99页案例),我们要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自律;加强修养,践行道德。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守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谚语,12,我们要学会划清是非美丑和行为界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思考:1、为何制定本法?2、这部法律有何作用?,13,请你找出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作了怎样的界定?,不良行为,14,不良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5,不良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6,严重不良行

5、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7,严重不良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8,根据要求填写教材第100页的表格,19,根据要求填写教材第100页的表格,违纪违法受处罚,违纪违法受处罚,违纪违法受处罚,影响社会治安,影响社会治安,败坏社会风气,不良影响,影响家庭和谐,经济损失,心理伤害,影响家庭和谐,20,防微杜渐,预防和减少犯罪,青年刘某在校读书期间就和社会上一些不务正业的人混在一起,经常帮人打架,被称为”小打手”。他虽然受过学校纪律处分,仍不思悔改。家长、老师多次找他谈心,耐心教育他,可他总认为只要不打伤人就没事。后来,在一次酒席上,他和一青年发生争执,一拳把对方打倒在地。那位青年因头部撞在椅角上,

6、致使头骨破裂,医治无效死亡。刘某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受到了刑罚的严厉处罚。,结论: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21,无数事实说明,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道德修养,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相关俗语,1、要树立法律意识,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2、要划清是非美丑和行为界限。3、要防微杜渐,纠正不良行为,防患于未然。,二、加强自我防范,23,1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都有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在我们身边(上)存在的不良行为或严重

7、不良行为有()旷课 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A B.C.D.,A,精练一:单项选择题,24,2、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如下俗语中与其他不相近(不同)的是()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C.蓬生麻中,不扶自立 D.小时偷针,大时偷金,C,精练一:单项选择题,25,3、有人说“一个具有拾金不昧高尚品德的人,一般不会为贪图钱财而贪污、盗窃等,以致最终走上犯罪道路”这句话表明()A、提高道德水平,有助于公民守法;B、提高道德水平就能杜绝违法犯罪;C、道德调整的范围比法律广;D、法律调整的范围比道德广,A,精练

8、一:单项选择题,26,4、小马自小受爷爷、奶奶宠爱,久而久之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气。后来,他从小偷小摸的行为开始,发展到偷同学、老师的钱,最终他与社会上的一伙“哥儿们”持刀抢劫,被判有期徒刑一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违法一定犯罪;B、一般违法与犯罪在本质上是一致的;C、犯罪一定违法;D、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A,精练一:单项选择题,27,1、有些同学认为:“我年龄还小,与犯罪无关;即使犯罪后也不受处罚,因此不用加强自我防范。等以后出来工作再说。”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不赞同这种观点。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我们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

9、为上远离违法犯罪;认为我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也不受处罚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精练二:简答题,28,2、(1)在你身边的未成年人中,你观察到哪些不良行为?(列出3件)(2)有人认为这是无关紧要的小毛病,改不改都没关系,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1)旷课、夜不归宿、打架斗殴、观看黄色网页、强行向他人索要钱物等。(2)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我们一定要重视道德修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精练二:判断分析题,29,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犯罪的危害是极大的,而违法犯罪与每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是密切联系的,我们青少年要远离违法犯罪,加强自我防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30,根据教材第100页的父亲写给儿子的一封信,以儿子的名义给父亲写一封回信,写出真实想法。,作业布置:一封回信,31,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