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理禅趣)黎凛.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122801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4.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理禅趣)黎凛.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佛理禅趣)黎凛.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佛理禅趣)黎凛.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佛理禅趣)黎凛.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佛理禅趣)黎凛.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佛理禅趣)黎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理禅趣)黎凛.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代印度。由当时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因而又称“释教”。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关于佛教,释迦牟尼(约前566-前486年),这个名号是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默(清净)的意思。据说他幼时受传统的婆罗门教育;20岁时,始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又对当时的婆罗门教不满,遂舍弃王族生活,出家寻访师友,探索人生解脱之道。开始时,他在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学习禅定,后在尼连禅河畔独修苦行,进而至伽耶,在菩提树下深思默想,经过7天7夜之后,终于“悟道成佛”,这一年他35岁。之后,他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

2、带任教,历时45年,从者甚众,流传下来,称为佛教。据经典记载,佛圆寂时,寿80岁。,关于释迦牟尼,佛教内部由于对释迦牟尼所说的教义有不同的理解和阐发,先后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派别。按照其教理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形成时期的先后,可归纳为大乘和小乘两大基本派别。此外,由于传入时间不同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佛教分类,佛 菩萨,佛教初入我国的时间,当在公元1世纪汉明帝前后。一般说法源于“白马驮经”故事,即东汉永平年间(58年75年),汉明帝夜梦有神人全身金色,顶上有光,在殿前绕梁飞行。翌日问讯群臣,学识渊博的

3、大臣傅毅告之为佛。于是明帝派遣使者蔡愔(yn)等西行求法,永平十年(67年)在大月氏遇见西域僧人摄摩腾、竺法兰,便邀请他们来汉地传授佛教。他们用白马驮着佛像和经卷,回到洛阳。明帝为表示欢迎,在洛阳建起我国首座佛教寺庙“白马寺”。,佛教传入中国,佛教传入中国之初,影响不大,依附于黄老之学(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在皇室宫廷的狭小天地里,十分微弱而缓慢地传播着。随着越来越多的佛经被译成汉语,再加上统治阶级的支持,佛教从三国两晋开始逐渐流传开来,越来越显示出自己的独立品格。魏晋时代,佛教与崇尚老庄思想的玄学合流,大乘佛教的“般若学”借“玄学”

4、之风繁盛起来;东晋、十六国时期,出现了汉地佛教的第一个高潮。经过四五个世纪的流传之后,中国佛教进入了宗派形成和发展的大成时期。儒、佛、道三者鼎足而立。,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据史书记载,梁武帝时建康的佛寺数甚至超过了500座。隋唐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国际文化交流活跃,佛教综合南北思想体系,发展为许多新的宗派。并结合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传统,创造性地确立了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禅宗。五代以后,佛教开始走向衰落,除禅宗、净土宗持续发展之外,其他宗派已经消失或者影响甚微了。但是,佛教的思想已经内化进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中,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政治等各方面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影响。,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中

5、国佛教宗派之一。禅,是梵语的音译,指的是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在彻底寂静中呈现的神秘思维状态,所以名为禅宗。以达摩为中国始祖,故又称达摩宗;也因自称得佛心印,又称为佛心宗。达摩传法弟子为二祖慧可,慧可之传法弟子为三祖僧璨,其传法弟子为四祖道信。道信传法弟子为五祖弘忍,立东山法门,其门下分赴两京弘法,名重一时。其中有神秀、传法弟子六祖慧能二人分立为北宗渐门与南宗顿门。,禅宗,禅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流派,它既不是延续印度佛教已有的某个宗派,也不完全信奉某部已有的经典,而是建立了自己的宗经,标榜自己独特的修持方式。它是完全中国化的佛教,它公开宣称以六祖慧能的言教为经,并以开坛立宗的形式命之为坛经。这

6、是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创作的、被公开而持久地称为“经”的佛教著作。禅宗自称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以心传心”。,禅宗,佛性本有 佛性是众生本来就具有的,凡和圣的区别在于是否悟到它。佛在心中,自心即是佛,不须向外索求。无住生心 要在没有执著的情况下,保持心的圆融无滞,自然流转。顿悟法门 从众生到佛的转化就在一念之间,转化的形式就是“悟”和“顿悟”。“悟”就是“一念相应,便成正觉”,“顿悟”即“不由阶渐,顿时完成”。,禅宗思想,六祖慧能是禅宗的发扬光大者,提倡佛性本有、无住生心、顿悟法门。慧能以后,禅宗广为流传,于唐末五代时达于极盛。禅宗使中国佛教发展到了顶峰,对中国古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7、,六祖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三生有幸 大显神通 不二法门(不二:不用两极端,而用处中的方法;法门:修行入道的门径。后比喻独一无二的门径、方法。)借花献佛看破红尘 一尘不染 五体投地 半路出家大彻大悟 善男信女 生老病死 顶礼膜拜无事不登三宝殿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不看僧面看佛面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自大乘佛教最重要的典籍般若菠萝蜜多心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义理。色非女色男色,空也非虚无乌有。色即是空,让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它是劝人向善的

8、基础。)临时抱佛脚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生活中的佛语,坛 经两则,坛经又称六祖坛经或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中国佛教禅宗典籍。禅宗六祖慧能说,弟子法海集录。,五祖弘忍和尚夜里到了三更天的时候,把慧能召唤到佛堂里,为他解说金刚经。慧能一经传授,顿时就领悟了佛法。当天夜里接受训导,别人都不知道。于是弘忍和尚就把顿悟的法门和本门的信物袈裟传给了慧能:“你就是六代祖师了,这件袈裟就是信物,要代代传下去;本门修行要以心传心,,慧能受法,应当引导弟子自己领悟。”弘忍

9、又说:“慧能!自古传授法器,都是很危险的事情,就像生命悬在发丝上一样!如果你在这里停留,有人就会害你,你应该即刻就离开这里。”,慧能受法,世人都流传着“南能北秀”的说法,却未能知道根本的缘由。神秀禅师,在南荆府当阳县玉泉寺担任住持修行;慧能大师,在邵州城东三十五里的曹溪山修行。佛法均属一个宗派,因为传人居住一南一北,所以就有南北流派。为什么又有渐悟和顿悟的区别?佛法只有一种,人领悟佛法有慢有快,领悟慢,南能北秀,的,就采用渐悟的方法,领悟快的,就采用顿悟的方法。佛法本身没有顿和渐的区别,但是因为人的根器有迟钝和敏捷的区别,所以才有了渐、顿之称。,南能北秀,坛经两则,慧能受法说的是慧能受衣法时的

10、情景和弘忍的教诲,南能北秀这段文字是对“南能北秀”一说提出自己的看法。,行事谨慎,办事稳妥。,语重心长,寄寓厚望。,关心弟子,谋事周全,慧能:顿悟 直指人心,神秀:渐悟 循序渐进,语言特征,语言质朴简洁,不尚浮华。善于运用比喻。,1、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也称百譬经。2、古印度僧伽斯那著,南朝齐求那毗地译。3、全书4卷,共有98个寓言故事,均为宣扬佛教教义而作。4、但“除去教诫,独留寓言”,完全可以当成一部极有趣味的文学作品来读,对社会、人生也有启发意义。,百喻经,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

11、是惩恶扬善,充满智慧哲理。,文体知识,愚人食盐,哲理,做事要恰到好处,过犹不及;要全面看待问题,避免以偏概全;学会克制私欲,不可贪得无厌;,人生启示: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凡事应努力达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最佳状态。,修行人适当地节制饮食,少欲知足,对身体和修行都有好处。但“外道”矫枉过正(纠正偏差过了头),对修行没有一点益处。,佛理,渴 见 水,哲理,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实事求是,切忌贪多求大;做好眼前事,防止好高骛远;明确目标,量力而行;,人生启示: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切不可因为目标太远而放弃一切努力;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

12、。,有些人以为佛教戒律很宽泛、很严格,一时不能全部接受,索性舍弃不受,最终没有得道的希望,可怜可笑!,佛理,入海取沉水,哲理,随波逐流和急于求成,会导致“事倍功半”认清事物本质,不盲目效仿;执着于目标,有恒心,方可取得成功。,驼瓮俱失,哲理,身处两难困境,需冷静思考、正确处理;要有主见,不可轻信他人。,小结,读 寓 言 悟 哲 理 导 人 生 升 境 界,作业:从尝庵婆罗果和诈言马死中选择一则,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和体验写一篇作文。,二、汉语中有很多成语来自佛典,请在辞书中查找下列成语的出处和本义。大千世界:出自起世经和长阿含经。“世界”,本是一个佛教名词,指的是无穷无尽的时间(世)和广袤无垠的

13、空间(界)。佛教认为,须弥山是世界的中心,它的周围分布着广阔的大海。大海中分布着四大部洲,它们分别有两个“中洲(大岛)”,统称为“八中洲”。在大海的外面,则环绕着九座山,每座山也为大海所环绕。这些统称为“九山八海”,它们被同一日月所照,构成了一个“小世界”。佛教把“小世界”的1000倍叫做“小千世界”;把“小千世界”的1000倍叫做“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1000倍则叫做“大千世界”。,探讨 练习,天女散花:维摩诘经记载,天女受如来佛的派遣,前去检验诸菩萨和弟子们的道行,将满篮鲜花自空中倾下,落向正在参禅的众人身上。道行够的就会从身上坠落,唯有道行不够的才会附着在身上不下坠。水涨船高:出自

14、五灯会元:“十五日前,水涨船高。”禅宗认为,“烦恼是功德之体”,烦恼越多,心的觉醒就越深刻,就像水位上升,船身也会随之升高一样。这是个带有朴素的辩证法的观点。“水涨船高”最初就是用来说明这个道理。,本来面目:出自坛经。原指内心纯真的自性,后来用来表示事物原来的样子。头头是道:这是一个禅宗用语,表示“道”无所不在。语出续传灯录:“头头皆是道,法法本圆成。”自作自受:出自太子成道经:“自作业时应自受。”指的是:自己造下的业因,应该由自己承担后果。,自欺欺人:出自石门文字禅:“古盖吾法中罪人,而自以能嗣云门,其自欺欺人之状,不穷而自露。”意思是,从前有个违犯了佛法的人,却自以为能够承继云门大师的衣钵

15、,他那种既欺骗自己又欺骗别人的样子,不用去描述就已经全部显示出来了。同床异梦:出自古尊宿语录:“同床共被,梦各不同。”比喻一起生活或者共事,却各有各的打算。,闭门造车:出自祖堂集:“闭门造车,出门合辙。”意思是,虽然关起门来造车,但是由于按照统一的规格制作,使用时自然和道路上的车辙相合;由于义理一致,今天的修行者自然会和古代的圣贤相应。皆大欢喜:出自金刚经结尾:“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意思是听佛讲完了这部佛经后,大家都非常高兴,诚心实意地接受了佛佗的教导,并照着去做。还有些经书,如维摩诘经法华经圆觉经等也都有相同或类似的结尾。,拖泥带水:出自五灯会元:“狮子翻身,拖泥带水。”这是禅宗

16、僧人常用的一个譬喻,表示法力强大。神通广大:佛教宣称,释迦牟尼具有神秘莫测、无所不能的力量,这种力量叫做“神通力”。“神通广大”用来形容佛的法力广大无边。引火烧身:出自法苑珠林。佛教宣称,罗汉成佛的时候,处理肉身的方法之一,是“自心出火烧身”。,鹦鹉学舌:出自景德传灯录。本义是说,佛经传达的是佛的意思,不理解佛的意思只是诵读经文,就像鹦鹉学人说话一样。解铃还须系铃人:出自指月录。比喻谁弄出来的事情,谁惹出来的麻烦,仍须由谁解决。,白马寺,玄学,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一般特指魏晋玄学。“玄”这一概念,最早见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王弼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学即

17、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玄学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玄学,中国战国时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故名。黄老之学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黄老之学,达摩祖师,达摩,天竺人,禅宗二十八代佛祖。北魏时期,他把禅学带入中土,为弘扬佛法东渡中历尽艰辛,后终在少林寺后山面壁九年得悟大道和高深武艺。其经历充满传奇性和戏剧性。,杜牧千里荤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绝句,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

18、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唐宪宗欲迎佛骨入朝,朝臣无谏阻者,韩愈一生致力于兴儒辟佛,独上谏佛骨表谏阻,言辞激切。宪宗大怒,欲斩韩愈,幸得宰相裴度等力保,方得免死,贬为潮州刺史。,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南北少林,青海 塔尔寺,慧能幼年丧父,家境贫困,靠卖柴养母。一天,他在集市卖柴,听见有人诵佛经典籍金刚经,颇有感悟,便立志寻师学佛。他告别老母亲,投靠到弘忍门下。弘忍问他:“你是何人,来此见我欲求何事?”慧能答道:“弟子岭南人,今远道求见,无他也,乃求成佛之理。”弘忍训斥道:“你为岭南穷乡僻壤的蛮人,有何资格成佛?

19、”慧能从容回答:“人有南方北方之别,而佛性则不分南北;我虽岭南蛮人,同你尊贵的法师身份不同,但你我佛性何别?”弘忍听了十分震惊,未料这位乡下人对佛理有如此深刻的领悟,于是留他下来当行者,在寺院中,打柴、推磨、做粗活。有一天,弘忍把弟子们召到面前,当众宣布让每人写一首偈(j,佛经体裁之一),说明自己对佛理的认识。谁能真正领悟佛理真谛,袈裟和佛法就授予谁,并让他做第六代祖。当时弘忍门下有位首座弟子神秀,名声显赫。他很快就作出一偈,悄悄地把偈写在南廊壁间。偈中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慧能听了神秀的偈子,知道神秀尚未体悟“空性”,于是念了一首偈,由他人代为写,在墙壁上。偈

20、子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偈刚写完,很多和尚都围过来观看,都很惊讶,议论说:“奇怪啊!想不到像他这样做苦役的人竟有如此修行?真不可以貌取人!”弘忍见众人如此惊怪,恐怕有人从中暗害,立即用鞋擦掉慧能的偈,故意说:“亦未见本性啊!”第二天,弘忍悄悄来到舂米房,看见慧能腰上背着石正在舂米,便自言自语说:“求道的人为了佛法而忘记肉身,应当这样吗?”接着就问:“米舂好了吗?”,慧能答:“早舂好了,还没有筛罢了。”弘忍用禅杖敲击碓(du)三下而离去。三更时候,慧能悄悄来到弘忍处。弘忍用袈裟把窗户遮住,为慧能解说金刚经,说:“一切事物无自性,皆从心生,如果觉悟到真实本性,心

21、就是无所滞着了。”慧能听了很有启发,领悟到佛理真髓:“一切事物都不离本性。”弘忍看到他已真正领悟,就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接着便把禅法和衣钵秘授给慧能,说:“你为第六代祖。”嘱他立即下山回南方隐居,待弘忍死后再继承发展禅宗事业。,此后,慧能一直坚守师嘱,混于众人,不露声色。16年后,弘忍去世,他才出示隐藏多年的法衣,亮明自己的身份,正式落发出家,成为禅宗的首领,在曹溪宝林寺讲法二十余年,影响遍及海内。慧能的偈所以得到弘忍的赞赏,是因为他对于佛家的性空思想有更深的理解。佛家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缘起性空的,什么菩提树、明镜台统统并非真实存在,人的心性也是

22、如此,根本谈不上沾惹尘埃,何必时时勤拂拭?只要内心一旦觉悟到世界空无的道理,就可以立地成佛。这是彻底的唯心论。,“如来”即是“佛”,“如来”和“佛”实际是一个意思,意为“乘真如之道而来”。比如称释迦牟尼佛或称释迦牟尼如来,都是一样的。但称释迦牟尼为如来佛就错了。因为如来和佛同是一切佛的通称,并不说明是某佛。,释迦牟尼 现世佛,弥勒佛 未来佛,潭柘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燃灯古佛 过去佛,四大菩萨 观音菩萨,观音表“悲”,所谓“悲”,就是恻怆他人之苦而欲救济之心。全称尊号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能够“送子”,故有女身观音。,四大菩萨 文殊菩萨,

23、文殊菩萨表“智”,文殊菩萨以智慧著称。智能、辩才第一,称“大智”。,四大菩萨 普贤菩萨,普贤菩萨表“行”,他为一切行德之本体。,地藏菩萨表“愿”,所谓“愿”,就是要尽度六道众生,救人于苦难之中。据说他就是阎罗的化身,曾扬言“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四大菩萨 地藏菩萨,净土宗慧远大师:朝中王宫大臣请去供养礼拜,他拒绝。一个人粗衣菲食,在小关房茅棚中修行,而且三十年不下山,因此他的德辉照耀于万世。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虽然没有华衣来庄严,没有美食来饱暖,但是由于他甘于淡泊,无所需求,人格自然就会高贵。,高僧 慧远大师,法海和尚俗姓张,唐代中期的一位禅家高僧。法海是禅宗六祖慧能和尚几十名弟子中颇有

24、成就的一位。听六祖讲佛理,记六祖法语,把不识字的六祖讲说全部记录下来,加以整理成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后世简称为六祖坛经。,高僧 法海,人间活佛济公,原名李修缘,是南宋禅宗高僧,法名道济。济公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既“颠”且“济”,他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独特而美好的印象。,高僧 济公,弘一法师(1880-1942年),即李叔同,经典歌曲送别(又称为骊歌)的词作者。近代史上著名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一生在音乐、戏剧、美术、诗词、篆刻、金石、书法、教育、哲学、法学等诸多文化领域中都有较高的建树。,弘一法师,沉香,苏东坡到金山寺和佛印禅师打坐参禅,觉得身心十分

25、通畅,于是问禅师:“禅师!您看我坐的样子怎么样呢?”佛印禅师说:“你的坐姿很庄严,俨然一尊佛啊!”苏东坡听了禅师的话后,十分高兴。佛印禅师接着问苏东坡道:“学士!您看我坐的姿势怎么样呢?”苏东坡从来不放过嘲弄禅师的机会,于是马上回答说:“像一堆牛粪!”可是,佛印禅师听了却也很高兴!禅师被比喻为牛粪,竟没有什么话说,因此,苏东坡暗自高兴,心想可算赢了佛印禅师,于是逢人便说:“我今天赢了!”很快,消息传到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的耳朵里,苏小妹就问苏东坡:“哥哥!你究竟是怎么赢了禅师的啊?”苏东坡眉飞色舞,神采飞扬地详细叙述了一番。没想到,苏小妹听了苏东坡的叙述后,正色说:“哥哥!你输了!禅师的心中如佛

26、,所以他看你如佛,而你心中像牛粪,所以你看禅师才像牛粪啊!”,语言是人的精神世界的表现,是心灵的图画,正所谓言为心声。人的道德修养主要表现在语言方面,言语不端,往往表明修养不好。有时言语虽然可以掩盖真实的内心世界,但最终都会自觉或不自觉的流露心机。,龙虎寺禅院中的学僧正在寺前的围墙上,模拟一幅龙争虎斗的画像,图中龙在云端盘旋将下,虎踞山头,作势欲扑,虽然修改多次,却总认为其中动态不足,适巧无德禅师从外面回来,学僧就请禅师评鉴一下。无德禅师看后说道:“龙和虎的外形画得不坏,但龙与虎的特性你们知道多少?现在应该要明白的是龙在攻击之前,头必须向后退缩;虎要上扑时,头必然自下压低。龙颈向后的屈度愈大,虎头愈贴近地面,他们也就能冲得更快、跳得更高。”学僧们非常欢喜的受教道:“老师真是一语道破,我们不仅将龙头画得太向前,虎头也太高了,怪不得总觉得动态不足。”无德禅师藉机说教道:“为人处事,参禅修道的道理也一样,退一步的准备之后,才能冲得更远,谦卑的反省之后才能爬得更高。”学僧不解似的道:“老师!退步的人怎能向前!谦卑的人怎能更高?”无德禅师严肃的说道:“你们且听我的禅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