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南京雨花台导游词.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513260 上传时间:2021-02-06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38.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南京雨花台导游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21南京雨花台导游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21南京雨花台导游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21南京雨花台导游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21南京雨花台导游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南京雨花台导游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南京雨花台导游词.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1南京雨花台导游词 2021南京雨花台导游词1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将去游览的景点是雨花台。雨花台。是一座以自然山林为依托,以红色旅游为主体,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全国独具特色的纪念性风景名胜区。雨花台概况雨花台位于南京城南中华门外,古代叫石子岗,又叫梅岗。相传南朝这里有很多寺庙和高僧,其中高座寺有一个云光法师,坐在山顶说法讲经,精妙绝伦,感动了佛祖,佛祖散天花以褒。顿时天花乱坠,落花如雨。天花坠地之后就变成了雨花石。因盛产雨花石而得名,又因为山顶如平台,故称雨花台。这里属丘陵地带,最高海拔60米,占地面积113.7公顷。为南京南部制高点,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27年以后,雨花台沦为

2、国民党统治者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场。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决定在此兴建烈士陵园。如今的雨花台,已成为一个以自然山林为依托,已红色旅游为主体,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全国独具特色的纪念性风景名胜区。北门、 陵园广场 烈士群雕像现在我们来到雨花台烈士陵园的北门。由2根花岗岩门柱组成,表达后人对先烈的怀念和崇敬。石柱高11.7米,隐喻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m主席曾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由此走向了中国的舞台。 从大门进入陵园广场。广场记有3层平台,四周遍植雪松、龙柏、红枫、冬青、广玉兰、腊梅等常绿树木,中间花圃种植四时花草。二层平台高高的

3、旗杆上国旗终年飘扬。 广场中间,第三层平台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巨型烈士群雕像。这里是三面环山的谷地,原址为北殉难处(在中台岗的东 西两侧,还有西殉难处和东殉难处),是19271937年间革命先烈遇难的地方。雕像群与1980年清明节前落成,是建国以来国内最大型的花岗岩雕像之一。雕像由大小179块花岗岩拼镶而成,像高8.5米,底座3米,宽14.2米,厚5.5米,总重1374吨。这座气魄雄伟的浅赭色石雕,塑造了九个革命先烈就以前的坚贞不屈的形象。其中有党的工作者、工人、战士、农民、学者、学生、报童等。他们横眉冷对敌人的刀枪,表现出革命者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据统计,在22年的国民党统治时期,从全国各地被

4、捕后押解到南京,在这里被杀害的爱国志士多达十万之众,其中有恽代英、邓中夏、罗登贤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有领导江苏人名进行革命斗争的何绍裘、毛福轩、何葆珍、黄励等中共党员等四五百名知名烈士。雨花台烈士纪念碑、荷花池、烈士纪念馆、思源广场、忠魂亭由群雕像东、西偱路南上即为雨花台主峰。主峰峰顶平台上耸立着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碑。原来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立于1950年,正面是毛泽_同志亲笔提写的“死难烈士万岁”六个金字。现在我们看到的是1987年新建的纪念碑,碑高42.3米,隐含着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的日期。碑座位缓坡式四方基座。碑身正面镌刻有邓小_提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镏金大字,背面是由

5、武中奇书写的江苏省级南京市人民政府所立的铭文。碑额综合表现了火炬、旗帜和鼎三种形象。基座的正南方屹立着一尊高5.5米,重5吨别的烈士铜像,象征革命者坚贞不屈和追求自由的坚定信念。纪念碑前是一个大平台,平台上有3个巨型的花环。这些花环同时也是地下展厅的采光天窗。花环两侧各有五具象征性的石棺,棺盖上刻着花圈。平台前端是2尊仿古纪念鼎。现在的纪念碑是可以登临的塔碑,可从地下展厅的入口乘电梯登上碑顶观景厅,从四周的窗户眺望周围的景色。纪念碑设计方案是由东南大学齐康教授综合全国各地578个草案后定稿的。纪念碑前环以廊庑,廊庑后墙上是纪念碑刻,是由全国著名的书法家赵朴初、欧阳中石、武中奇、萧娴等36人书写

6、的三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d思想的里程碑式的经典文献。东廊庑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及三个组成部分】,西廊庑是毛泽_的【新民主主义论】。碑刻全长144米,共由180块黑色花岗岩石碑组成,全文共47043字。我们走下碑前的台阶继续向南参观。前方长方形的水池叫荷花池,周围有围栏环护。荷花池北面是巨型的【国际歌】碑。在花岗岩制成的石碑上,上部刻着【国际歌】的五线曲谱和三段汉语歌词全文,下部分分别用壮语、维吾尔文、藏文和蒙古文刻着【国际歌】歌词全文。在荷花池南面,立有【国歌】碑,其模式与【国际歌】碑模式相同。荷花池畔,有2尊男女青年塑像。男为军人,持枪脱帽,肃

7、立哀悼;女青年低头默哀,表现了青年一代对先烈的无限追念。经过雨花桥,就来到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纪念馆于1988年七一正式对外开放。馆体为凹字型,东西宽94米,进深49米,最高处为26米,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是一座具有传统名族风格的大型建筑。主体建筑有2层。上有3座锥型堡垛。墙用浅色花岗岩贴面,堡顶屋面覆 以乳白色琉璃瓦。它与四周的苍松翠柏相映,宁静典雅,浩气凛然。纪念馆正面门额上镌刻有邓小_提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镏金馆名,上有雨花台陵园的标志图案,称为“日月同辉”。馆内陈列着127位烈士的生平事迹,其中文字资料达100多万字,实物逾千件。纪念馆是著名的建筑大师杨廷宝先生的绝笔。杨先生

8、逝世后,由东南大学齐康教授将方案完善和深化。纪念馆的南面是一块盆地,现辟为思源广场,意为“饮水不忘思源”,不忘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1997年在池旁新增加了2幅墙式雕塑,展现了8个经典片段。表现了南京地区的革命历程。南部山丘之上建有忠魂亭,为覆钟型,灰色花岗岩贴面,正中横额上有江泽_同志亲笔提写的“忠魂亭”三个金字。它是由南京市30多万党员交纳的特殊党费建成的。它的外形含义为:学习中国革命的斗争史,学习烈士的光辉事迹,常思今天的胜利成果来之不易,要警钟长鸣,居安思危,为建设强大的新中国二不懈努力。到这里雨花台的主体建筑就参观完毕了。雨花台景区还有方孝儒墓、江南第二泉、雨花

9、阁、杨邦义剖心处等景点,各位可以自由参观。我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2021南京雨花台导游词2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将去游览的景点是雨花台。雨花台。是一座以自然山林为依托,以红色旅游为主体,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全国独具特色的纪念性风景名胜区。 雨花台概况 雨花台位于南京城南中华门外,古代叫石子岗,又叫梅岗。相传南朝这里有很多寺庙和高僧,其中高座寺有一个云光法师,坐在山顶说法讲经,精妙绝伦,感动了佛祖,佛祖散天花以褒。顿时天花乱坠,落花如雨。天花坠地之后就变成了雨花石。因盛产雨花石而得名,又因为山顶如平台,故称雨花台。这里属丘陵地带,最高海拔60米,占地面积113.7公顷。为南京南部制高点,历

10、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27年以后,雨花台沦为国民党统治者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场。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决定在此兴建烈士陵园。如今的雨花台,已成为一个以自然山林为依托,已红色旅游为主体,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全国独具特色的纪念性风景名胜区。 北门、 陵园广场 烈士群雕像 现在我们来到雨花台烈士陵园的北门。由2根花岗岩门柱组成,表达后人对先烈的怀念和崇敬。石柱高11.7米,隐喻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m主席曾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由此走向了中国的舞台。 从大门进入陵园广场。广场记有3层平台,四周遍植雪松、龙柏、红枫、冬青、广玉兰、腊梅

11、等常绿树木,中间花圃种植四时花草。二层平台高高的旗杆上国旗终年飘扬。 广场中间,第三层平台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巨型烈士群雕像。这里是三面环山的谷地,原址为北殉难处(在中台岗的东 西两侧,还有西殉难处和东殉难处),是19271937年间革命先烈遇难的地方。雕像群与1980年清明节前落成,是建国以来国内最大型的花岗岩雕像之一。雕像由大小179块花岗岩拼镶而成,像高8.5米,底座3米,宽14.2米,厚5.5米,总重1374吨。这座气魄雄伟的浅赭色石雕,塑造了九个革命先烈就以前的坚贞不屈的形象。其中有党的工作者、工人、战士、农民、学者、学生、报童等。他们横眉冷对敌人的刀枪,表现出革命者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

12、。据统计,在22年的国民党统治时期,从全国各地被捕后押解到南京,在这里被杀害的爱国志士多达十万之众,其中有恽代英、邓中夏、罗登贤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有领导江苏人名进行革命斗争的何绍裘、毛福轩、何葆珍、黄励等中共党员等四五百名知名烈士。雨花台烈士纪念碑、荷花池、烈士纪念馆、思源广场、忠魂亭 由群雕像东、西偱路南上即为雨花台主峰。主峰峰顶平台上耸立着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碑。原来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立于1950年,正面是毛泽_同志亲笔提写的“死难烈士万岁”六个金字。现在我们看到的是1987年新建的纪念碑,碑高42.3米,隐含着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的日期。碑座位缓坡式四方基座。碑身正面镌刻有

13、邓小_提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镏金大字,背面是由武中奇书写的江苏省级南京市人民政府所立的铭文。碑额综合表现了火炬、旗帜和鼎三种形象。基座的正南方屹立着一尊高5.5米,重5吨别的烈士铜像,象征革命者坚贞不屈和追求自由的坚定信念。纪念碑前是一个大平台,平台上有3个巨型的花环。这些花环同时也是地下展厅的采光天窗。花环两侧各有五具象征性的石棺,棺盖上刻着花圈。平台前端是2尊仿古纪念鼎。现在的纪念碑是可以登临的塔碑,可从地下展厅的入口乘电梯登上碑顶观景厅,从四周的窗户眺望周围的景色。纪念碑设计方案是由东南大学齐康教授综合全国各地578个草案后定稿的。纪念碑前环以廊庑,廊庑后墙上是纪念碑刻,是由全国著名

14、的书法家赵朴初、欧阳中石、武中奇、萧娴等36人书写的三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d思想的里程碑式的经典文献。东廊庑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及三个组成部分】,西廊庑是毛泽_的【新民主主义论】。碑刻全长144米,共由180块黑色花岗岩石碑组成,全文共47043字。我们走下碑前的台阶继续向南参观。前方长方形的水池叫荷花池,周围有围栏环护。荷花池北面是巨型的【国际歌】碑。在花岗岩制成的石碑上,上部刻着【国际歌】的五线曲谱和三段汉语歌词全文,下部分分别用壮语、维吾尔文、藏文和蒙古文刻着【国际歌】歌词全文。在荷花池南面,立有【国歌】碑,其模式与【国际歌】碑模式相同。荷

15、花池畔,有2尊男女青年塑像。男为军人,持枪脱帽,肃立哀悼;女青年低头默哀,表现了青年一代对先烈的无限追念。经过雨花桥,就来到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纪念馆于1988年七一正式对外开放。馆体为凹字型,东西宽94米,进深49米,最高处为26米,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是一座具有传统名族风格的大型建筑。主体建筑有2层。上有3座锥型堡垛。墙用浅色花岗岩贴面,堡顶屋面覆 以乳白色琉璃瓦。它与四周的苍松翠柏相映,宁静典雅,浩气凛然。纪念馆正面门额上镌刻有邓小_提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镏金馆名,上有雨花台陵园的标志图案,称为“日月同辉”。馆内陈列着127位烈士的生平事迹,其中文字资料达100多万字,实物逾千

16、件。纪念馆是著名的建筑大师杨廷宝先生的绝笔。杨先生逝世后,由东南大学齐康教授将方案完善和深化。纪念馆的南面是一块盆地,现辟为思源广场,意为“饮水不忘思源”,不忘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1997年在池旁新增加了2幅墙式雕塑,展现了8个经典片段。表现了南京地区的革命历程。南部山丘之上建有忠魂亭,为覆钟型,灰色花岗岩贴面,正中横额上有江泽_同志亲笔提写的“忠魂亭”三个金字。它是由南京市30多万党员交纳的特殊党费建成的。它的外形含义为:学习中国革命的斗争史,学习烈士的光辉事迹,常思今天的胜利成果来之不易,要警钟长鸣,居安思危,为建设强大的新中国二不懈努力。到这里雨花台的主体建筑就参

17、观完毕了。雨花台景区还有方孝儒墓、江南第二泉、雨花阁、杨邦义剖心处等景点,各位可以自由参观。我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2021南京雨花台导游词3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各位来雨花台风景名胜区参观游览。(景点概况)雨花台位于中华门外雨花路南端,是一处悼念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的参观游览胜地。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在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的北大门,在开始游览之前,请大家听我说一个传说故事。相传在南朝梁武帝时,当时的佛教非常盛行,一位叫云光法师的高僧,曾在此地高座寺讲经说法。高僧佛学深厚,口吐莲花,滔滔不绝,闻道者如痴如醉,集聚数日不散。他的一片诚心感动上苍,顿时落花如雨,落地便成宝石,于是人们就称此地为雨花台。其

18、实,雨花台的真正得名,还得从地质上说起。古时此地是古长江的河道,那时,滔滔江水,就在我们的脚下翻卷。后来由于地壳变动,江道北移,造成砾石沉积,地质上称为雨花石层。其石呈卵形,质含玛瑙,光彩晶莹,五色斑斓,纹络旖旎。由于这里地势较高,达到海拔60米,又盛产雨花石,故称雨花台,当是名符其实的。由于雨花台是我们南京城南的一处制高点,故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历来有金陵南大门之称。自古以来,雨花台又为兵家必争之地。东吴孙策攻战这里。南宋金兵入侵,曾在雨花台扎营;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辛亥革命讨伐清兵,抗日战争首都保卫战,都曾在此掀起连天烽火。雨花台饱受战火摧掠,荒芜凄凉,花雨不现。19271949年,雨花台

19、上又书写了一页惊天地、泣鬼神的篇章。数万中华优秀儿女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抛头颅,洒热血,在雨花台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用鲜血谱写了一曲悲壮的先驱者之歌。新中国成立以后,为缅怀先烈,追崇前贤,教育后人,政府作出了修建雨花台烈士陵园的决议。经过半个世纪的规划和建设,雨花台已形成既是庄严肃穆的纪念圣地,又是赏心悦目的旅游景区的基本格局。1997年又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备受世人瞩目。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目前由六个功能区组成。它们是: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区、雨花台名胜古迹区、雨花石文化区、雨花茶文化区、雨花游乐活动区、雨花生态度假区。下面我就以参观景点的先后,依次给大家做介绍。雨花台烈

20、士就义群雕雨花台风景区的北门朝向南京中华门,是一对约11.7米的花岗岩陵门,隐喻“十月革命”,石柱雕着两只巨大的白花表达对烈士的崇敬。现在展示在大家面前的这座雕塑,叫雨花台烈士就义群雕,是目前我国同类题材中最大的花岗岩石刻。它高大威武,浑厚凝重,高10.03米,宽14.2米,厚5.6米,由179块花岗岩石装配而成,总重量约为1300吨。它主题突出,层次分明,上实下虚。大家请看;那戴着镣铐、蔑视敌人的工人;横眉冷对的知识分子;怒目圆睁的农民;临危不惧的女干部;咬紧牙、抿着嘴的小报童、小童工;身陷囹圄、充满胜利希望的女学生,栩栩如生地再现了烈士就义前的光辉形象。再看群雕四周簇拥的鲜花,背倚翠绿如海

21、的松柏,环绕如血似火的红枫,将雕塑衬托得更加雄伟壮丽。这9位烈士是谁?他们是成千上万先烈的代表。为什么只选九个人?这是根据中国的9为大为多的传统民俗而沿用的,寓意在雨花台牺牲的先烈人数非常之多。有的游客可能还会问,塑像为什么建在这里?这是因为当年作为刑场的雨花台共有东、西、北三个殉难处,这里就是当时的北殉难处,是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烈士最多的地方。西殉难处主要是掩埋遗体的地方。除了北殉难处,现在东、西殉难处都建有纪念性的标志。纪念碑各位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了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前的一层平台上。现在看到的就是雨花台烈士纪念碑。该景点由纪念碑、碑廊、地下展厅三部分组成。 雨花台烈士纪念碑于1989年建

22、成于雨花台主峰。纪念碑碑高42.3米,寓意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南京是旧中国首都,它的解放日纪念意义是特殊而重大的。纪念碑由碑帽、碑身、碑座三部分构成,碑帽像红旗又似火炬;碑身正面是邓小_亲笔题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八个烫金大字。背面是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政府撰写的碑文。请看碑前的这座高5.5米的青铜塑像,它目光如炬,屈臂劲张,铁链断折,阳刚之气中更显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铮铮铁骨,他是众多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的象征。看到它,将使人们感受到砸碎旧制度之不易,更加珍惜今日,倍感中华振兴的责任重大。在纪念碑广场中间南北向有三个圆形石雕花圈,东西两则各有五具石棺,石棺上都雕刻着一只石花圈,以志人们永

23、远纪念之意。石棺四周用常青蜀桧衬托,象征着烈士的精神万古常青。不知各位有没有发现,雨花台许多建筑都是用花岗岩建造的,这是因为花岗岩具有坚硬、庄重、浑厚、朴素、敦实的品格,它充分体现了烈士的精神和后人继承先烈遗志的决心,同时也展示了雨花台建筑的独特风格。请大家随我到纪念碑的二层平台上。我现在给大家介绍的是纪念碑东西两侧护墙内的碑廊。这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现代碑廊,在东西侧墙上各用90块黑色大理石砌成的碑面上镌刻着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和三个组成部分、毛泽_的新民主主义论等三篇经典著作,正文累计47043个字,由赵朴初、萧娴、武中奇等36位著名书法家题写。当你仔细观摩

24、鉴赏时,你会被这博大精深的内容所吸引,你会为这挥洒淋漓的书法艺术所征服。现在我们下至纪念碑一层平台。从这里向南望去,倒影池、纪念桥、纪念馆、忠魂亭等建筑依次映入眼帘。整个建筑群,依地势而建,布局流畅,错落有序,肃穆庄严,气势恢宏。 倒影池我们面前的这个清水盈盈的水池叫倒影池,它长72米,宽26米。建筑学家利用原有地形,运用物理学折光原理,巧妙地将纪念碑、纪念馆的影像在池中南北两端水面上显现出来,形成独特的景致,供人们欣赏。倒影池东西两侧,雪松、龙柏、红枫、海棠排列有序;蔷薇、爬山虎、云南黄馨顺坡披挂;斜坡草坪,绿茵掩映,四时花草姹紫嫣红。倒影池南北两端各有一块花岗岩和大理石质地的照壁,在北面的

25、照壁上用汉、壮、蒙、维吾尔、藏五种民族文字镌刻着国际歌,南面的这块则用五种文字镌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倒影池南端两侧有两座相对肃然矗立高5.5米的圆雕,一位战士手握钢枪肃立,一位少女扶手胸前,他俩神情严肃,目光柔和,表达了人民群众缅怀先烈,继承遗志的主题。 纪念桥我们现在经过的这座桥叫纪念桥,它将倒影池、纪念馆连接为一体。能工巧匠们在原有的雨花湖上用钢筋混凝土修建了这座双曲不等跨拱桥。桥长103米,宽16米。桥的两侧以卧式花岗石坡面为栏,上饰有直径1.2米的花岗岩花圈24只,凝重厚实,别致新颖。桥面上砖石居中,旁铺鹅卵细石,原本中直的桥,竟有了几分曲径通幽的感觉,桥下碧波荡漾,鱼儿徜样,好一

26、幅立体画轴。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现在展示在各位面前的这座高大雄伟的建筑就是著名建筑大师、东南大学教授杨廷宝先生生前最后一件作品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形似一“凹”字,正中为一重檐主堡,其正门上方镌刻着“日月同辉”标志图案,门庭南上方刻有邓小_亲笔题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名。整个建筑是以乳白色琉璃瓦为屋顶,花岗岩贴墙面,白色的大理石为窗框,加上精美的石雕、石廊、石几、石栏、石阶,把纪念馆装点得更加庄重肃穆,典雅古朴。从20XX年起,为了迎接建党90周年,南京市政府对纪念馆进行了新一轮的改扩建,如今呈现于大家面前的就是新纪念馆陈展。雨花台新馆采用一流的新媒体手段,运用国内一流的声光电设备,全景式地展示了

27、中共党史的篇章,其中具有点睛之笔的便是序厅中的“雨立方”。新的陈展以“为中华民族之崛起”为主题,上版陈列恽代英、邓中夏等170位烈士的生平事迹,用8组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场景,35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革命烈士伟大崇高的人格和真实感人的形象。英名榜留有2401位烈士的姓名。陈展分:序厅、基本陈列、光荣厅、专题厅和幸福厅五个版块。新展厅内容的时间跨度从大革命事情开始,至南京解放结束。分为投身大革命洪流、在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上前仆后继、石城周边的抗日烽火以及冲破黑暗迎接光明四个部分。新馆还首次完整呈现中共南京地下党的发展脉络,将南京地下党遭遇八次破坏的经过及牺牲的23位烈士在专题厅进行了重点展

28、示。纪念馆是集研究、收藏、宣传为一体的革命传统教育场所和机构。(思源广场)纪念馆的南面是一座盆地,现辟为思源广场,意为饮水不忘思源,不忘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1997年在池旁新增了两组墙式雕塑,撷取八个典型片段,表现了南京地区的革命历程。“忠魂亭”位于雨花台烈士园区最南端,是由南京市30多万党员缴纳的特殊党费修筑而成的,由东南大学著名的建筑大师齐康教授设计,1996年完工。由忠魂亭、忠魂广场、思源曲水池、忠魂颂四个部分构成,其建筑风格与纪念碑、纪念馆等主体建筑物协调一致,浑然一体。亭帽上隽凿“忠魂亭”三个烫金大字,雄浑有力,为江泽_亲笔题写。这组立于思源曲水池两边的忠魂颂浮

29、雕,是由江苏省美术馆组织有关艺术家设计创作的,以“狱中斗争,刑场就义”为主题,用构思精巧的艺术手法,浓缩了英烈们威武不屈,悲壮卓绝的历史史实。A(其他)雨花石又称文石、观赏石、幸运石,是世界观赏石中的一朵奇葩,以“花”为名,为石中珍品,有“石中皇后”之称,被誉为天赐国宝,中华一绝。主要产于南京市六合区,是南京的特产,几乎成了南京的象征。南京雨花茶产于南京中山陵、雨花台风景区,茶叶外形圆绿,带有白毫,犹如松针,象征着革命先烈坚贞不屈,万古长青的英雄形象。冲泡后茶色碧绿清澈,香气清澈,有止渴,清神、消食等功效,是绿茶中的珍品,也是中国三针之一,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江南第二泉位于雨花台东岗,原名雨花

30、泉,又称永宁泉。宋陆游品为第二泉,位列金陵名泉之首,旁有郑光复设计的二泉饭店和茶社,为第二泉增添了建筑景观。位于雨花台风景区内的高座寺原名“甘露寺”,它始建于西晋永嘉年间(公元307-312),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寺内的主体建筑不同于普通的佛教寺院,除建有天王殿、大佛殿,斋堂等传统寺庙建筑外,还修建有观音应愿堂、祈愿堂、灾难馆、聚缘堂等建筑。寺庙门前是一座安徽歙县青石雕刻的大照壁,正中摆放了一座龙形石雕吉祥高座,空座寓意佛家的“舍”与“空”。这也是寺庙中所有佛像的宝座,有佛门龙相,天龙护法之意。迎面便是一般寺庙最常见的天王殿,殿门前青铜门罩上镌刻高座寺三字,寺门关闭时,可见门板上两尊青

31、铜浮雕护法神哼哈二将,神态生动。正中汉白玉雕弥勒佛端坐在龙式高座之上,两边的四大天王、飞天以及后面的护法韦驮菩萨像均为烙画工艺作品,不同于传统寺庙,令人耳目一新。主殿为供奉释迦牟尼的大佛殿,与天王殿前后相连,双殿合一。出大佛殿,便是露天斋堂,供香客休憩品茗。B(其他)二忠祠位于南京雨花台,是祭祀南宋抗金英雄杨邦义和文天祥的祠堂。该祠于1998年复建,其主体建筑为歇山顶仿古寺院,祠堂正门的照壁上刻有武中奇书写的文天祥的正气歌。祠内影壁正面刻绘了二位忠臣的全身像,背面刻有建祠后记。1999年雨花台风景区请东南大学丁宏伟教授设计修改方孝孺墓,2002年在方孝孺遇难600周年之际,方孝孺后人又捐款与雨

32、花台管理局一道重新修整了方孝孺墓。方孝孺生于1357年,卒于1402年,是建文帝朱允炆的老师,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夺取了皇位,令方孝孺写即位诏书,他坚拒不从,被株连十族。辛亥革命人马冢为在辛亥革命期间于雨花台之役中阵亡的200多位江浙联军烈士遗体及战马墓,是革命军为纪念烈士而在雨花台东岗坡上修筑的。原有高约3米的“辛亥革命阵亡纪念碑”后毁于“文化_革命”。1999年重修墓冢。位于雨花台风景区内的高座寺原名“甘露寺”,它始建于西晋永嘉年间(公元307-312),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寺内的主体建筑不同于普通的佛教寺院,除建有天王殿、大佛殿,斋堂等传统寺庙建筑外,还修建有观音应愿堂、祈愿堂

33、、灾难馆、聚缘堂等建筑。寺庙门前是一座安徽歙县青石雕刻的大照壁,正中摆放了一座龙形石雕吉祥高座,空座寓意佛家的“舍”与“空”。这也是寺庙中所有佛像的宝座,有佛门龙相,天龙护法之意。迎面便是一般寺庙最常见的天王殿,殿门前青铜门罩上镌刻高座寺三字,寺门关闭时,可见门板上两尊青铜浮雕护法神哼哈二将,神态生动。正中汉白玉雕弥勒佛端坐在龙式高座之上,两边的四大天王、飞天以及后面的护法韦驮菩萨像均为烙画工艺作品,不同于传统寺庙,令人耳目一新。主殿为供奉释迦牟尼的大佛殿,与天王殿前后相连,双殿合一。出大佛殿,便是露天斋堂,供香客休憩品茗。2021南京雨花台导游词4你们好!欢迎各位来雨花台风景名胜区参观游览。

34、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在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的北大门,在开始游览之前,请大家听我说一个传说故事。故事发生在南朝时期梁代天监年间,当时的佛教非常盛行,雨花台一带寺庙林立香烟缭绕。相传一位叫云光法师的高僧,就在这里一处峰高林深,禅境幽远的地方设坛讲经说法。高僧佛学深厚,口吐莲花,滔滔不绝,闻道者,如痴如醉,集聚数日不散。这天,讲经坛上,飘过几朵彩云,突然天光一闪,顷刻间,七彩花儿,如雨坠下,遍布山岗。却道是那云光说法竟使天神动了真情,泪眼婆娑。从此高僧讲经处便留下了雨花台之名。而落下的七色花便幻化为大家熟知的雨花石。其实,雨花台的真正得名,还得从地质上说起。各位现在站的位置是古长江的河道,那时,滔滔江水

35、,就在我们的脚下翻卷。后来由于地壳变动,江道北移,造成砾石沉积,地质上称为“雨花石层”。其石呈卵形,质含玛瑙,光彩晶莹,五色斑斓,纹络旖旎。由于这里地势较高,达到海拔60米,又盛产雨花石,故称雨花台,当是名符其实的。由于雨花台是我们南京城南的一处制高点,故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历来有“金陵南大门”之称。自古以来,雨花台又为兵家必争之地。东吴孙策攻破刘繇就在这里。南宋金兵入侵,曾在雨花台扎营;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辛亥革命讨伐清兵,抗日战争“首都保卫战”,都曾在此掀起连天烽火。雨花台饱受战火摧掠,荒芜凄凉,花雨不现。从刚才的传说故事中,我们一定会联想到雨花台必定是很美的地方,不错,历史上雨花台就是著

36、名的风景名胜地,这里山岗起伏,林木葱笼,流水清泉,鸟语花香,名胜荟萃。历代文人墨客,帝王将相登临览胜,流连忘返,留下了许多脍灸人口的诗词佳作。南宋丹阳志载“江南登临之地”即有雨花台,明、清两代又分别被列入“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19271949年,雨花台上又书写了一页惊天地、泣鬼神的篇章。数万中华优秀儿女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抛头颅,洒热血,在雨花台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用鲜血谱写了一曲悲壮的先驱者之歌。新中国成立以后,为缅怀先烈,追崇前贤,教育后人,启迪来者,1949年12月12日,南京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次会议作出了修建雨花台烈士陵园的决议。根据建陵

37、初期确定的“先绿化,后建设”的建陵方针,经过40多年的绿化造林工作,雨花台风景名胜区已栽植雪松、龙柏、银杏、玉兰、海棠、桂花、红枫等观赏树木240余种,近30万株,绿化覆盖率达87%。从70年代末至今,党和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兴建了大规模的纪念建筑群。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规划和建设,雨花台已形成既是庄严肃穆的纪念圣地,又是赏心悦目的旅游景区的基本格局。如今的雨花台景区内庄重、质朴、清新、典雅、优美的环境,横贯中轴、气势恢宏的纪念建筑群,与春夏秋冬,四时美景毕现的自然景观以及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相互交融,美仑美免。近年来,雨花台人在坚持“高举爱国主义主旗帜,教育功能与旅游功能并举”的建设思想

38、的指引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先后被国务院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国家教委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997年又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备受世人瞩目。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目前由六个功能区组成。它们是: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区、雨花台名胜古迹区、雨花石文化区、雨花茶文化区、雨花游乐活动区、雨花生态度假区。下面我就以参观景点的先后,依次给大家做介绍。(雨花台烈士就义群雕)现在展示在大家面前的这座雕塑,叫雨花台烈士就义群雕,是目前我国同类题材

39、中最大的花岗岩石刻。它高大威武,浑厚凝重,高10.03米,宽14.2米,厚5.6米,由179块花岗岩石装配而成,总重量约为1300吨。它主题突出,层次分明,上实下虚。大家请看;那戴着镣铐、蔑视敌人的工人;横眉冷对的知识分子;怒目圆睁的农民;临危不惧的女干部;咬紧牙、抿着嘴的小报童、小童工;身陷囹圄、充满胜利希望的女学生,栩栩如生地再现了烈士就义前的光辉形象。再看群雕四周簇拥的鲜花,背倚翠绿如海的松柏,环绕如血似火的红枫,将雕塑衬托得更加雄伟壮丽。这9位烈士是谁?他们是成千上万先烈的代表。为什么只选九个人?这是根据中国的“9”为大为多的传统民俗而沿用的,寓意在雨花台牺牲的先烈人数非常之多。有的游

40、客可能还会问,塑像为什么建在这里?这是因为当年作为刑场的雨花台共有东、西、北三个殉难处,这里就是当时的北殉难处,是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烈士最多的地方。西殉难处主要是掩埋遗体的地方。除了北殉难处,现在东、西殉难处都建有纪念性的标志。(纪念碑)各位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了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前的一层平台上。现在看到的就是雨花台烈士纪念碑。该景点由纪念碑、碑廊、地下展厅三部分组成。雨花台烈士纪念碑于1989年建成于雨花台主峰。纪念碑碑高42.3米,寓意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南京是旧中国首都,它的解放日纪念意义是特殊而重大的。纪念碑由碑帽、碑身、碑座三部分构成,碑帽像红旗又似火炬;碑身正面是邓小_亲

41、笔题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八个烫金大字。背面是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政府撰写的碑文。请看碑前的这座高5.5米的青铜塑像,它目光如炬,屈臂劲张,铁链断折,阳刚之气中更显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铮铮铁骨,他是众多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的象征。看到它,将使人们感受到砸碎旧制度之不易,更加珍惜今日,倍感中华振兴的责任重大。在纪念碑广场中间南北向有三个圆形石雕花圈,东西两则各有五具石棺,石棺上都雕刻着一只石花圈,以志人们永远纪念之意。石棺四周用常青蜀桧衬托,象征着烈士的精神万古常青。不知各位有没有发现,雨花台许多建筑都是用花岗岩建造的,这是因为花岗岩具有坚硬、庄重、浑厚、朴素、敦实的品格,它充分体现了烈士的精神和

42、后人继承先烈遗志的决心,同时也展示了雨花台建筑的独特风格。请大家随我到纪念碑的二层平台上。我现在给大家介绍的是纪念碑东西两侧护墙内的碑廊。这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现代碑廊,在东西侧墙上各用90块黑色大理石砌成的碑面上镌刻着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和三个组成部分、毛泽_的新民主主义论等三篇经典著作,正文累计47043个字,由赵朴初、萧娴、武中奇等36位著名书法家题写。当你仔细观摩鉴赏时,你会被这博大精深的内容所吸引,你会为这挥洒淋漓的书法艺术所征服。现在我们到纪念碑地下展厅去参观。地下大厅有1664平方米。刚才给大家介绍的纪念碑的正中的三个石花圈,实际上还兼具了大厅的采

43、光孔功能,这是匠心独具的设计构思。目前在地下大厅常年展出的是雨花台风景区与江苏省国家安全厅合办的国家安全教育展。在全国首次向人们展示了我国国家安全隐蔽战线的卓越功绩,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广大观众的好评,同时展厅内还陈列有雨花石精品图和精美的光导纤维工艺灯饰,供游人欣赏。大家知道雨花台的主峰高度是海拔60米,如果有的朋友觉得不够高的话,还可以在地下展厅乘电梯直达碑顶,到达海拔102米的高度,远眺金陵通衢广厦,俯瞰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秀色。现在我们下至纪念碑一层平台。从这里向南望去,倒影池、纪念桥、纪念馆、忠魂亭等建筑依次映入眼帘。整个建筑群,依地势而建,布局流畅,错落有序,肃穆庄严,气势恢宏。(倒

44、影池)我们面前的这个清水盈盈的水池叫倒影池,它长72米,宽26米。建筑学家利用原有地形,运用物理学折光原理,巧妙地将纪念碑、纪念馆的影像在池中南北两端水面上显现出来,形成独特的景致,供人们欣赏。倒影池东西两侧,雪松、龙柏、红枫、海棠排列有序;蔷薇、爬山虎、云南黄馨顺坡披挂;斜坡草坪,绿茵掩映,四时花草姹紫嫣红。倒影池南北两端各有一块花岗岩和大理石质地的照壁,在北面的照壁上用汉、壮、蒙、维吾尔、藏五种民族文字镌刻着国际歌,南面的这块则用五种文字镌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倒影池南端两侧有两座相对肃然矗立高5.5米的圆雕,一位战士手握钢枪肃立,一位少女扶手胸前,他俩神情严肃,目光柔和,表达了人民群众

45、缅怀先烈,继承遗志的主题。(纪念桥)我们现在经过的这座桥叫纪念桥,它将倒影池、纪念馆连接为一体。能工巧匠们在原有的雨花湖上用钢筋混凝土修建了这座双曲不等跨拱桥。桥长103米,宽16米。桥的两侧以卧式花岗石坡面为栏,上饰有直径1.2米的花岗岩花圈24只,凝重厚实,别致新颖。桥面上砖石居中,旁铺鹅卵细石,原本中直的桥,竟有了几分曲径通幽的感觉,桥下碧波荡漾,鱼儿徜样,好一幅立体画轴。(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现在展示在各位面前的这座高大雄伟的建筑就是闻名于世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它坐落在距纪念碑450米处的任家山上。它是由著名建筑大师杨延宝先生设计的。1984年4月开工,1988年7月建成。馆东西长90米

46、,南北侧翼伸展49米,为重檐屋顶的民族风格建筑,面积5900平方米。馆形似一“凹”字,正中为一重檐主堡,高26米,其正门上方有“日月同辉”标志图案。门庭南上方刻有邓小_亲笔题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名。建筑侧翼两端各有一小堡,顶高23米。整个建筑的乳白色琉璃瓦为屋顶,花岗岩贴墙面,白色的大理石为窗框,加上精美的石雕、石廊、石几、石栏、石阶,把纪念馆装点得更加庄重典雅。纪念馆是集研究、收藏、宣传为一体的革命传统教育场所和机构。(忠魂亭)细心的游客刚才站在纪念碑一层平台向南远眺时,可能就已发现了这座身影勾勒在纪念馆门厅中的亭子。现在当我们站在纪念馆广场上时,它的英姿就更加真切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47、这就是位于雨花台风景名胜区最南端的“忠魂亭”。“忠魂亭”是由南京市30万党员捐款240万元于1996年修建的,总设计师是东南大学著名的建筑大师齐康教授。它是由忠魂亭、忠魂广场、思源曲水池、忠魂颂等四部分组成,建筑风格与纪念碑、纪念馆等主体建筑物协调一致。主体(亭子)建筑长宽各5.8米,高8.3米,亭帽上镌凿的“忠魂亭”三个烫金大字,雄浑有力,为_亲笔题写。请看这组立于水池两边的忠魂颂浮雕,它是由江苏省美术馆组织有关艺术家设计创作的。它长20米,高3米,以“狱中斗争,刑场就义”为主题,用构思精巧的艺术手法,浓缩了英烈们威武不屈,悲壮卓绝的历史史实。(“雨花石之歌”雕塑及雨花石文化区)现在大家看到

48、的这座雕塑就是“雨花台之歌”雕塑,它由黑色花岗石路面衬底,红色花岗石基座状如雨花石,银白色音符直指蓝天。雕塑的碑座上刻有江苏著名词作家胡子林、倪亚范作词,著名作曲家吕远作曲的雨花石之歌。它在全国旅游景点词曲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这座富有时代气息的艺术雕塑,是景区内正在建设的雨花石文化区的标志,根据设计规划,以“雨花台博物馆”为龙头的雨花石文化区内,除了博物馆的陈列之外,雨花台文化区内还将结合水体规划,通过水位控制、调节,形成四季不同水体形态的“雨花滩”,供游人自己动手拣雨花石,满足游人的参与性;兴建“雨花石文化广场”,以山、水、洞为基础,以石为本,配以花草树木和亭台楼阁等,组成错落有致、赏心悦目的石文化景观木樨苑;同时,按1:1比例仿建标准的雨花石文化区,将集观赏、购物、休闲、教育为一体,成为风景区内的又一胜迹。(竹林)雨花石文化区边上的这片竹林,是目前南京市最大的连片竹林。请看眼前万株翠竹,端直挺秀,疏密得体;林中一片静谧,风雅宜人,疏风醉影。此刻竹径小路就是无声的导游,请各位沿路欣赏两边的竹姿,近显远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