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育种.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135527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28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育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育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育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育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育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育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育种.ppt(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育种回顾与展望富 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摘 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的大豆育种工作始于1913年。建国后,大豆育种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先后育成87个大豆新品种,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均作为吉林省的主推品种,使生产上应用品种得到5-6次全面更换。,国家科技进步 三等奖:1个品种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个品种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7个品种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8个品种国家优质农作物后补助:6个品种,一、育种工作研究,1913年建立公主岭农事实验场,开始大豆品种改良研究。1916年以公主岭附近盖家屯地方品种四粒黄为原始材料,经系统选育成黄宝珠、紫花1号、金元1号、小金黄1号和丰地黄等品

2、种。此外,也相继开展了杂交育种,育成了满仓金、元宝金和满地金等品种,平均亩产70公斤。建国初期,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与三省有关学院合作,首先对伪满遗留品种进行区域性鉴定,先后确定小金黄1号、满仓金、丰地黄等品种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的推广与利用价值,进一步扩大这些品种的推广面积。,一、育种工作研究,1、丰产性不断提高(1)1949-1961年选育了10个大豆新品种 集体1、2、3、4、5号,早丰1、2、3、4、5号 系统选育6个品种:集体1、2、3、4号,早丰4、5号,杂交选育4个品种:集体5号,早丰1、2、3号。平均亩产100公斤,产量提高了30%。脂肪19.00-22.00%,蛋白质38.0

3、0-43.00%。主推品种是集体5号(中早),早丰1号(中-中晚)。集体5号吉林省累计推广面积1000万亩以上,早丰1号吉林省累计推广面积800 万亩以上。,一、育种工作研究,1、丰产性不断提高(2)1962-1980年先后选育14个大豆新品种 吉林1、3、4、5、6、8、9、10、11、12、13、14、16号。平均亩产130公斤,产量提高了23%。主推品种是吉林3、4、8、12、13号5个品种。吉林 3 号(中-中晚)吉林省累计推广面积4500万亩,吉林 4 号(中-中晚)吉林省累计推广面积1000万亩,吉林 8 号(中-中晚)吉林省累计推广面积 800 万亩,吉林12号(中 早)吉林省累

4、计推广面积 300 万亩,吉林13号(中-中晚)吉林省累计推广面积 500 万亩。,一、育种工作研究,1、丰产性不断提高(3)1981-1990年选育8个大豆新品种 吉林17、18、19、20、21、22、23、24号 平均亩产150公斤,产量提高了13%。主推品种是吉林18、19、20、21、22号5个品种。吉林18号(中-中晚)吉林省累计推广面积450 万亩,吉林19号(早)吉林省累计推广面积300 万亩,吉林20号(中)吉林省累计推广面积2000万亩,吉林21号(晚)吉林省累计推广面积400 万亩,吉林22号(中早)吉林省累计推广面积400 万亩。,一、育种工作研究,1、丰产性不断提高(

5、4)1991-2000年选育23个大豆新品种 吉林25、26、27、28、29、30、32、33、34、35、36、38、39、40、41、42、43、44、45、46、47、48、49号 平均亩产160公斤,产量提高了6.7%主推品种是吉林26、27、29、30、32、35、38、40、43、45、47号11个品种吉林26号(早)吉林省累计推广面积300万亩,吉林27号(晚)吉林省累计推广面积500万亩,吉林29号(中)吉林省累计推广面积400万亩,吉林30号(晚)吉林省累计推广面积500万亩,吉林32号(中早)吉林省累计推广面积400万亩,吉林35号(中)吉林省累计推广面积500万亩,吉林

6、38号(晚)吉林省累计推广面积300万亩,吉林40号(早)吉林省累计推广面积200万亩,吉林43号(早)吉林省累计推广面积600万亩,吉林47号(中)吉林省累计推广面积800万亩。,1、丰产性不断提高()2001-2005年选育35个大豆新品种 吉育50、52、53、54、55、57、58、59、60、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9、80、81号,吉科豆1、2、3、5、6、7号,吉密1号。平均亩产170公斤,产量提高了6.3%。主推品种是吉育50、57、60、64、67、69、71、74、76、80,吉科豆1号11个品种。吉

7、林省累计推广面积2500-3000万亩。,一、育种工作研究,一、育种工作研究,2、抗病虫性增强 从50年代以来,选育一批抗病虫品种,大大减轻了病虫害的危害。花叶病毒病是吉林省大豆生产上主要病害之一。选育了集体5号,吉科豆1、5、7号,吉林5、13、18、19、20、21、25、26、27、29、30、35、38、39、40、43、45、47、48、50、53、57、58、60、64、67、68、70、74、78、80号等35个抗病品种。霜霉病是吉林省主要病害之一。先后选育了集体4号,吉林8、9、11、13、16、19、27、35、36、41、47、52、63、66、75、79、81号等18个抗

8、病性强的品种。孢囊线虫病是吉林省西部地区的主要病害之一。先后选育了吉林23、32、57、64、77号等5个抗病品种,缓解了孢囊线虫病的危害。灰斑病近年来在吉林省东部有发展趋势。已选育推广的比较抗病的品种有早丰1、5号,吉林8、12、26、40、43、47、58、69、73号等11个抗病品种。大豆食心虫是吉林省大豆生产主要害虫之一。抗虫育种取得较大进展,先后选育了吉林1、3、4、5、6、13、16、21、38、43、57、65、72、73、80号等15个抗虫品种,大大减轻了食心虫的危害。,一、育种工作研究,3、品质不断提高,选育脂肪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高和蛋白质+脂肪含量双高的大豆新品种取得很好的

9、进展。高脂肪含量育种:选育了吉科豆1号,吉林1、6、8、12、16、35、39、47、48、57、59、64、67、72、73号等16个品种,脂肪含 量均超22.00%,其中吉林1号、吉育67号、吉科豆1 号脂肪含量均超23.00%。高蛋白质含量育种:先后选育了集体2号,吉林26、28、40、59、63、69、77号等8个品种,蛋白质含量达44.00-46.60%。蛋白质+脂肪含量双高育种:先后选育集体4、5号,吉林1、6、12、16、19、24、27、38、43、45、60等13个品种,蛋白 质和脂肪含量合计达63%以上。,二、育种工作建议,1、加强种质资源 优异的种质资源是育种工作取得突破

10、性进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应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有组织、有计划地搜集国内外不同生态区的大豆种质资源以及野生、半野生大豆资源,对搜集来的种质资源进行必要的鉴定、研究,以便很好利用。2、加强超高产育种研究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豆单产,首先要研究和创造高产特异株型,在一定生态条件下,依靠大豆品种的株型改造,提高吸收光能和转化光能的能力,同时提高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二、育种工作建议,3、加强抗病虫育种 大豆花叶病毒病、霜霉病、灰斑病、孢囊线虫病、食心虫和蚜虫等病虫是危害我省大豆生产的不利因素。因此,应组织育种、植保等专业密切配合,加强抗主要病虫优异种质的挖掘、抗性鉴定、遗传、创新研究,不断培育出高抗主要病虫的大豆新品种。4、加强品质和专用品种育种 选育优质和专用品种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大豆品质和专用品种育种,既要考虑本省、本地区的生态特点,又要考虑到人民生活、加工和外贸出口需要,相应地开展研究工作,以便更好地为大豆生产服务。,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