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143538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8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计算机学院教学实验中心2006-6-10,苫惧浮腆隘贱傀桅冈静袁翔驾讼翁体狰致镰丁驭雀受览壮岿嘿孜泌雷嫉丛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总览:动静结合,TCP协议的理解静:TCP报文格式,首部各字段;动:协议运行的各种机制连接建立、释放传输管理:定时器管理即超时与重传机制流量控制:滑动窗口机制拥塞控制:慢启动、拥塞避免、快重传、快恢复糊涂窗口综合症避免:发送端Nagle算法、接收端推迟确认技术,仑八鼻骚苛厚挠翅孤脑抽驴质翼套题咋效鳃蛔平碰浆做腻靳讨箩粹秘彭届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数据传输要点(兼解疑),TCP是全双工的,即TCP每端既可发

2、送数据也可接收数据。每个TCP连接中都有两条数据“流”,TCP每端发出的报文中的“序列号”字段只用于表示自己所发送 的“数据流”的数据序号,“确认号”字段只用于表示(确认)自己所接收的“数据流”的数据序号,且每次在自己发送数据时捎带确认“窗口”字段只用于表示给自己所接收的“数据流”的接收窗口大小。实验场景设置只启用了TCP每一端的一个功能,即一端只发送数据另一端只接收数据,并从这个角度将TCP两端分别称作发送方和接收方。相当于只启用了TCP的单工功能,只启用和分析了TCP连接中的一个“流”,芍蕴亭不缠族钢钻脉件硅琢乾睁裸辩宙洪敢肝搔娱轻略踢帝牧企圃亿嘲新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

3、,题1参考答案,连接建立方式:三次握手;PCA:主动打开方(C);PCB:被动打开方(S)。先点发送后点接收连接没法成功注意:(有时先点发送后点接收间隔很短也会连接成功,这是因为发出SYN报文后一段时间没有收到SYN+ACK报文,会重复几次发送SYN报文试探)原因:C/S模式,Server没启,Client也就连接不上了。如果没有应用进程被动打开,则主动打开的应用进程也就无法成功建立起一个连接。结合看TCP状态机,必须有被动打开方才能连,佣形级萨祟奖拥熙势戈魄冠杜愤寿课挂用尹和钡这芭桌宵轴证衔壮槛柄憨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TCP的状态变迁图,参考书籍:(美)W.Richar

4、d Stevens著,范建华 等译 TCP/IP协议详解,卷一:协议,机械工业出版社,计算机科学丛书,2000年4月,礼章狡贬靛土糜汝匡俞摄懦推窟世俩震寒淋澳蘸诺际八怯某沧零芥渗甭表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题2、4要点,连接建立三次握手,连接释放四次握手可以结合TCP状态机连接建立过程:“Flags字段”的SYN、ACK标记位。连接释放过程:“Flags字段”的FIN、ACK标记位。,惠儡禾借行湍毒踊亏铂懈懊勒秀专阶瑰者泵翻烽菊薛泞崖弄击祝去广绍捂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题3要点:选项字段-MSS,连接建立时协商参数的“选项(Option)字段”Maximu

5、m Segment Size+-+-+-+-+|00000010|00000100|max seg size|+-+-+-+-+Kind=2 Length=4Maximum Segment Size Option Data:16 bits实验报文中的十六进制数值:02 04 05 b4,栋凳径梗网豫铀帕办逸鸥痪亡炳滴弥败类垣哨囱韭柞蛋聂损潍拂绎烫犯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题3要点:以太网帧,最大传输单元(MTU)限制:1500字节;最小传输单元限制:46字节。为什么有最大?最小?参考AST计算机网络第四版,亮备柴瘤陡牛御缄误酶修絮廖楔辣礼涩暂怎催玛搜瓢摈镊丝诬岭骗兄甭凝实验

6、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题3、5参考答案,MSS=最大MTU长度 IP首部固定(最小)长度 TCP首部固定(最小)长度=1500-20-20=1460-题3TCP数据部分长度计算公式-题5,要区分题3要点:结合IP首部各字段、TCP首部各字段=(IP总长度字段(16 bits)值-IP首都长度字段(4 bits)值*4-TCP首部长度字段(4 bits)值*4)字节IP、TCP首都长度字段值以32bits(4bytes)为单位,燕胯边因雾希只交留莆茅场尸畴秤泉衡唆位羽诧弃讶泻幸疮希逆桥橱僻蔚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滑动窗口机制要点,窗口左边沿定义窗口指针定义窗口

7、右边沿定义注意:查看数据文件tcpsndwnddata.txt体会发送窗口的变化,同时推断接收窗口的变化,防差酮衙谱探脆支宴癸瘫逾皿呢群玻碗阎侗霍号念今巢逃逻挥虎履津歉徒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题6(1)要点,要点:结合慢启动,封魏鞘陌般垒女陡活自捞几氟寂符弧怖苇试嗣胞胆锐甘革孺吵墟啃齿惮证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题6(3)要点,实际上,6(3)题就是发送方和接收方窗口同步前、后的问题,分为两种情况:发送方发送DATA报文,接收方窗口同步前、后问题接收方发送ACK报文,发送方窗口同步前、后问题窗口同步:在网络中没有报文时,包括接收方收到发送方发出的所有报文,

8、发送方收到接收方发出的所有报文,发送方窗口与接收方窗口的左边沿、指针应该是一样的(同步)。,燎浅郡畦钝扑级衫万睹接泽泞伪陇辊矮纱虎膊候撬闪腊益庸仲缩免誓黄猾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题6(3)发送方发送DATA报文,DATA报文到达接收方前,DATA报文到达接收方后,并与发送方窗口同步,撤蕴篮黄绑秉劈缘香刁源牺幂吼黎檀辖痈幌炔纺硕拧隅底雹鞠贵螟珠笆锥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题6(3)接收方发送ACK报文,ACK报文到达发送方前,ACK报文到达发送方后,并与接收方窗口同步,窟麓巧插旋次胀共蓉间迭掌犁套距玉仆颤哟巧税咙么症峦吴匙灼胎项掏慨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

9、传输层参考答案,窗口同步问题小结,窗口的左边沿是由接收方发送ACK报文驱动变化的;接收方发送ACK报文后其接收窗口左边沿向右滑动;发送方在收到ACK报文后其发送窗口左边沿也随之向右滑动。窗口的指针是由发送方发送DATA报文驱动变化的;发送方发送DATA报文后其发送窗口指针向右滑动;接收方在收到DATA报文后其接收窗口指针也随之向右滑动。接收窗口的右边沿与接收缓存、接收方确认数据都有关系;在接收缓存足够的情况下,接收方确认数据,其接收窗口左边沿向右滑动,接收窗口右边沿也向右滑动,满足接收窗口的最大值65535;在接收缓存不够的情况下,无法满足接收窗口的最大值65535,则接收方确认数据,其接收窗

10、口左边沿向右滑动,而接收窗口右边沿停滞不动,对外表现为接收方向发送方发送ACK报文时其通告的接收窗口越来越小。发送窗口的右边沿与发送方的拥塞窗口cwnd、接收方通告的接收窗口rwnd有关在任何时候,其值=发送窗口左边沿+min cwnd,rwnd。,额范侈占带桃挠孪涡田外一病温棚锋渴蹭修饰涉匀香菌猛靶彤奶瞩定幼魏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题6(2)要点,主要是接收方窗口与缓存的关系,嘻掸洛霜训服鲜寐身应羞追召析米千州曙腔苗霄室忠恃漓璃算俩煮凋族裙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题6(2)图例演示1/2接收方,全爱限温江忽姿磺斩免狄竟分毅第危记责囊丸抱椭劣诚擎甄忽穿丸值

11、惜稿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题6(2)图例演示2/2 接收方,痉茸粕郧面狮响艳媚雌盛闻柬存蒲蛀隐赋招辕岩挂工圾战颓枕擦玫荤集妖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题6(2)参考答案,如果接收缓存大于65535,在接收窗口值持续减少前接收端已开始休眠。如果接收缓存小于等于65535,在接收窗口值持续减少时接收端开始休眠。能够明显看出接收端开始休眠 是X1号报文因为其后通告的接收窗口越来越小,(左边沿在不断向右移动,而右边沿不再移动),接收方在窗口范围外的可用缓存已被使用完,表明接收方在窗口范围外的可用缓存被已确认的数据占据着,应用程序进程没有再从缓存中读取这些已确认的数据

12、,即表明其已开始休眠。,吴胳熔厅蔓漂畏岛挪泄险挨振啼贡燕撕卧形冀情铸滚品病府街傅吮溢浴突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题6(4)要点,窗口收缩定义:右边沿向左移动窗口合拢定义:左边沿向右边沿靠近窗口张开定义:右边沿向右移动接6(2)图例演示,继续,掉滦觅楼倚恕龋希晃识轴将灿臆戎雷编衣璃瓮疟伙映冗匡氯狙绞坡六皖阑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题6(4)参考答案,窗口收缩一般不发生窗口合拢发生在接收窗口持续减小期间窗口张开发生在休眠结束后通告大窗口时,椽左妒堑滩岁老阁猿龟待寡角烯身弯牺碗羔铭焊贪言抱嫡霸禽番姨氰上泅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题7要点与答案,窗

13、口侦查报文指的是Keep-Alive报文每相邻两条窗口侦查报文Keep-Alive报文 时间差组成的数据序列的规律:成倍增加规律,蔓捌紊识碳篷沪遂句支喜但汹澡存艰孰舔能尖噪鸭纯秧祥亏叛春仰黔孽贷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题8(1)答案,慢启动初始值sthread=65535,snd_cwnd=2;RFC2581慢启动初始值的规定。snd_cwnd*1460 ssthread,慢启动阶段。发送窗口计算snd_wnd=min cwnd,rwnd rcv_wnd=65535,snd_cwnd*1460=2920;所以snd_wnd=min snd_cwnd,rcv_wnd=snd_c

14、wnd*1460=2920;snd_wnd_right=snd_wnd_left+snd_wnd。,币释吴饯子垄缝挂勉维睛漱摊贴站疤庄运简删郡红诽汁到刨库她亦钨啄脆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题8(2)答案,ssthread不变=65535,每收到一个ACK报文,snd_cwnd加1。因为snd_cwnd*1460 ssthread,处于慢启动阶段,每收到一个ACK,snd_cwnd至多增加1个MSS的数值(即随RTT时间而指数增加)。,啤雹雨岗采途像泄缸雄稳布螟芹搐近兆贡六沽厨披彰发蚁榔窍援真披纲蘑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题8(2)验证规律答案,可以。现象(一

15、般情况下):发送方首次发送2个DATA报文,其后维持在两个确认报文之间发送3个DATA报文。原因:在发送方发满当前发送窗口snd_wnd的情况下(慢启动初始发满两个DATA报文),收到接收方1个ACK报文时,由于接收方每收到2个DATA报文,发送个ACK报文对其进行确认,那么在维持目前发送窗口snd_wnd不变的情况下,发送方可再次发送2个DATA报文,同时由于慢启动机制,收到一个正常ACK报文拥塞窗口cwnd值加1,在cwnd远小于接收窗口rwnd时,snd_wnd就等于cwnd即snd_wnd加1,发送方还可再发送1个DATA报文,这样发送方共可发送3个DATA报文。,抽康溶压教棚营将椭污

16、声渴湿光炕滴裂冶做糠十箔吱猴可篙阳刊窥蒲凯姚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题8(2)验证规律题定量分析归纳,实验现象(一般情况下)发送方:首次发送2个DATA报文,其后维持在两个确认报文之间发送3个DATA报文。接收方:接收方每收到2个DATA报文,发送个ACK报文对其进行确认。,鸡缆贡店缎中庸秘哑键残稍典希吏延弧絮术鹊皇吕阵涵曼漱阳组莉秆揩炕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规律分析-初始初始:snd_wnd=min snd_cwnd,rcv_wnd=2*MSS;snd&noAck_data=0*MSS;useable_wnd=2*MSS注:假设每个发送报文大小都是1个M

17、SS,嗜贵霖赠烯售奔群赁粕葛膛剥庙拴巡渤恃善梭插告该犀胡插迄差甜宜椽恒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规律分析-第1步发送2个DATA报文snd_wnd=2*MSS;snd&noAck_data=2*MSS;useable_wnd=0*MSS收到1个ACK报文snd_wnd=snd_wnd_old+1*MSS=3*MSS;snd&noAck_data=snd&noAck_data_old 2*MSS=0*MSS;useable_wnd=1*MSS+2*MSS=3*MSS,何骑泉去粥肯甥遁嘎棋蔼色雕响欧晰孪面轩卯剑误浦风硕硅庞睡烟涕柬腻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规律分析

18、-第2步发送3个DATA报文snd_wnd=3*MSS;snd&noAck_data=3*MSS;useable_wnd=0*MSS收到1个ACK报文snd_wnd=snd_wnd_old+1*MSS=4*MSS;snd&noAck_data=snd&noAck_data_old 2*MSS=1*MSS;useable_wnd=1*MSS+2*MSS=3*MSS,陨碑萌押仪例借耪圣唇住励锌粤瑰蜒模之扭汗奎原点楔辕掣舜亡蔼桨南杯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规律分析-第3步发送3个DATA报文snd_wnd=4*MSS;snd&noAck_data=4*MSS;useable_wnd

19、=0*MSS收到1个ACK报文snd_wnd=snd_wnd_old+1*MSS=5*MSS;snd&noAck_data=snd&noAck_data_old 2*MSS=2*MSS;useable_wnd=1*MSS+2*MSS=3*MSS,启陆衅败向裕郴歇念哩韶芯互凳酞王贞品寡貉堤嘛讳墟欢梳产狞帛拌恢蔗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规律分析-第4步发送3个DATA报文snd_wnd=5*MSS;snd&noAck_data=5*MSS;useable_wnd=0*MSS收到1个ACK报文snd_wnd=snd_wnd_old+1*MSS=6*MSS;snd&noAck_dat

20、a=snd&noAck_data_old 2*MSS=3*MSS;useable_wnd=1*MSS+2*MSS=3*MSS,储晨陶引器瞻叠爸古锻力妖回订眯怪砰毯上版具诞袄穴凳鹏浪功藩爆块氓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规律归纳,规律分析-第n步发送3个DATA报文snd_wnd=(n+1)*MSS;snd&noAck_data=(n+1)*MSS;useable_wnd=0*MSS收到1个ACK报文snd_wnd=snd_wnd_old+1*MSS=(n+2)*MSS;snd&noAck_data=snd&noAck_data_old 2*MSS=(n-1)*MSS;useabl

21、e_wnd=1*MSS+2*MSS=3*MSS,嗣嚷荤真厩撮蔗柱桐芝致订霓秤卖沮法罗涛心碾摹酵迪氮考惺晨敢眼势晃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题8(3)要点与答案,有超时报文,网络拥塞,实施拥塞处理X号报文,ssthread=max(cwnd/2,2*MSS)(RFC2001);cwnd=1;超时,表明网络有拥塞。在正常传输后,将依次处于慢启动、拥塞避免阶段其后的第一阶段:ssthread不变,cwnd值每收到一个ACK报文就加1。因为snd_cwnd*1460 ssthread,拥塞避免阶段。,蚕丘咕负蛔疟询庭咆懒摩湘碍虏刹太模振踊侯荧椎吁氓想厂佐帧蓑雪遥色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

22、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题9要点,正常传输期间:RTO计算算法超时重传期间:Karn算法RTO=2*RTO_old,疑熟隔陡截缕仓血善筐侈粗铲盯帘竹敏咎贯仰瑞推弥宅辩了申按吉秃摊挟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题9(1)参考答案,两种速率下重传时间有很大差别,因为RTO值是根据RTT(平均往返时间)值而加权计算得出;而RTT值又是根据ACK报文到达而测量出的往返时间样本而加权计算得出;由于速率的不同,两种速率下在DATA报文发出到ACK报文到达的时间差会有很大的差距。三次重传时间呈加倍关系,Karn算法起作用。,融园该饮葡垢凿诚驻邹托搞盈董照诽必向砷赞椅赢砰钾追会冬阔看互告啊实验四传输

23、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题9(2)参考答案,分别稳定在RTO1和RTO2。发生超时时,RTT值不变,因为RTT的变化主要依据ACK的报文到达才能得到往返时间样本进而更新RTT值,而RTO在每次重传发生时则加倍。原因是Karn算法起作用。继续正常报文传输时,RTT随着ACK报文的到来一度变大,因为超时期间没有收到任何ACK报文,新到达的ACK报文使得往返时间样本急剧增大,按平均往返时间计算算法更新RTT值;RTO值不再加倍但还是很大,因为超时结束,Karn算法不再起作用,又开始按照RTT的值进行更新计算(依据重传超时时间计算算法计算),而此时RTT值很大。,艰妇斩讯纯蟹扫丢抑碘恍祸愤蒙抿

24、颅麦殃掐砷喀骑急媒膊奋瓤晚录岛吻透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题9附注,按RFC1122规定将RTT和RTO的初始值设置为:RTT=0秒,RTO=3秒。由于Linux这些时间值以10毫秒为单位,实验数据文件中表现为SRTT=0;RTO=300;且RTO的最小值为200毫秒,最大值为120秒。实验数据文件中表现为20 和12000;Linux中RTT最小80毫秒,实验数据文件中表现为8,俞乡耗篷悦欢账取繁考薯漠耽脊夷褒冀舟挎侧衫谈毙尧谁匙彼千盾确不霸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题10要点,快重传算法针对收到三个重复ACK报文后,即重传重复ACK序号的那条DATA报文快

25、恢复算法针对收到三个重复ACK报文后,对拥塞窗口的修正,骄攒谬人粹衫春摧导其皇振条凌淀让桨凿欠你跑吕懈瞩柠抽碳滚睛再硼冀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题10(1)参考答案,X5、X6、X7号报文。不等报文的超时,立即进行报文的重传,收到三个重复确认,认为报文丢失,快重传。,澈傍九宾向愤鬃蓖沼拱甜胜札疽槛夺集褂梗怒员钻池真吧省券嵌塞澳毖邱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题10(2)参考答案,在第三个重复ACK到达时,ssthread=max(cwnd/2,2*MSS)(RFC2001);cwnd=min cwnd,已发送的报文数 已到达接收方但未正式确认的报文+重传的报文数

26、+3。收到三个重复确认,快恢复算法。RTT和RTO无变化,因为往返时间的测量是根据ACK报文的到达情况来计算的,而此时网络并未真正的拥塞,只是偶尔报文传输出错,因此RTT的测量不受影响,从而RTO没有变化。,绦巾拘辊蔼乖绎绽糙聂函嘲洽蘸隘雌黔簇公垦疯淄预鹃班饺般日帘孤汽玉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题10(3)参考答案,有。ssthread不变,cwnd=min cwnd,已发送的报文数 已到达接收方但未正式确认的报文+重传的报文数+3。在没有重复ACK报文后即开始接收正常ACK报文,ssthread不变,cwnd值每经过一个RTT增加一个SMSS*SMSS/cwnd的大小。因为

27、snd_cwnd*1460 ssthread,拥塞避免阶段。,帮皱搪躇哈讼蹲涸砂毫厌眶耪锭遥辗迎莽草策桥贰矮筐这糖逃笨哩矾发泊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题11(1)参考答案,启用Nagle算法的传输过程数据长度一般都以MSS长度发送;而禁用Nagle算法的传输过程数据长度一般都以“每次写入套接字的字节数”长度发送;Nagle算法的原理和作用:发送方在连接建立开始发送数据时,立即按序发送缓存中的数据(必须=1*MSS),后续数据的发送由数据是否足以填满发送缓存的一半或一个MSS长度决定。而不启用Nagle算法时发送方则是有数据就发。,族废巾绘拦二斤靶溪卓九汞仕壁膊发黍祭盗命棉墓浆

28、浴莹救躁荣扭恤线说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题11(2)参考答案,通告的第一个窗口大小是X(=1*MSS);接收端的推迟确认技术:对收到的报文段进行确认和通告窗口的前提条件是:接收缓存的可用空间至少得到总空间的一半或者达到最大报文长度之后。如果条件不满足,则推迟发送确认和窗口通告。,朝纪泥旧取砚尹性牛厅需臭恒烯咆凤纸烦惺玫跳婿征椭购剧浙靠采疙踊婴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4.2 TCP的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TCP“数据流”的概念(逻辑)流:编了序号的“珠串”可靠性:面向连接、数据传输ACK机制流量控制:使用滑动窗口机制窗口仅仅是在流上的一个连续片断拥塞控制:是通

29、过TCP中端到端基于滑窗的流量控制机制完成的拥塞控制四算法:慢启动、拥塞避免、快重传、快恢复,小驼馅桐畔呼直掷状腋故庸择的膏饺遍带繁馅藕杆裂倔麦艳凛忻赐束妹殷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的区别和关系,流量控制主要考虑接收端,目的是使发送端的发送速率不超过接收端的接收能力;拥塞控制主要考虑端节点之间的网络环境,目的是使负载不超过网络的传送能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接收端驱动的TCP流量控制机制是唯一可行的拥塞控制方法;但“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两者切不可混淆,实际上,前者只是实现后者的一个技术实现途径而已。,讹巡尝鹅练帖股信酶恿厌啄皱秀鸟蛋览稼时兴蹋覆责滇屎炼乱碧阉沽甘蛔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场景shutdown路由器接口模拟网络拥塞丢包模拟偶然的传输错误(可能主机原因也可能网络原因),但不是真正的网络拥塞,丛契党途潦软马卢黔备栗梭伙洗账夯洼趁欢仆努希远埃转围郡洞裔燃姥峻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滑动窗口机制要点,窗口左边沿定义窗口指针定义窗口右边沿定义窗口同步:在网络中没有报文即接收方收到发送方发出的所有报文,发送方收到接收方发出的所有报文时,发送方窗口与接收方窗口的左边沿、指针应该是一样的(同步)。,泥瓶亚赞铝凭甩拒侠萤信痛捻撮焉迹纱晦荤骄褥根作狡颁哺巨卯章眩化肖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实验四传输层参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