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案例.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激励教育,关爱成长一、个案信息(一)基本情况离异家庭,平时主要是爷爷奶奶居家带她,照顾其生活起居。出生于农村,家庭经济尚可。性格孤僻,不合群,学习成绩中上。有自伤、自残行为。(二)主要问题自己从小觉得受到歧视,缺少父母的关心关爱。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动脑筋,学习成绩不稳定,在学习中遭多次失败,就产生了厌学心理,认为功夫花了,没有用,不如不出力;犯了错误受到老师教育后,有时有悔改之意,想振作精神奋发向上,但是由于自制能力差,一遇到小小的挫折就有可能知难而退,坚持不了几天时间便又故态复萌了,长期如此,就自己放弃自己,听之任之了。有自伤、自残行为。二、原因分析1、个人成长因素人在每个发展阶段都会有相
2、应的心理发展任务,因此,个人成长因素是心理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大部分人的性格属于内向不稳定型,属于粘液质或抑郁质,即其心理有一定的易损伤性和对生活事件的易感受性。所以,个体心理素质的问题,特别是一些特殊的人格特征,是导致心理问题的内在因素之一。2、青春期因素中学生基本上处于青春期的开端,心理的发展正在过渡中,孩子所处年龄阶段正是一个心理变化最激烈、最明显的时期,也是最富特色,最具矛盾性充满好奇与渴望的心理转折期。这一时期心理发展不平衡,情绪不稳定,处于家庭和社会二者若即若离的关系中。遇到的挫折少,心理承受力低,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3、家庭因素该生为离异家庭,父
3、亲常年外出,从小缺失父母的关心关爱。三、辅导目标1、改善心理健康目标改善心理健康的目标是帮助努力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改善其情绪和心理状态,改变其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以及实现孩子想要的心理健康指标和生活品质。增强信心,实现自我实现和成长,坚持积极的生活方式,改变和管理行为,改善情绪管理和处理,以及进行情绪调节。2、培养健康的心态的目标通过辅导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心态,如理性思考、自我调节、自我安慰、自我调节、拒绝焦虑,改变负面思维,自我反思,培养自控力,学会更加积极的生活态度,接受意外事件等。改善其情绪,提高管理能力,改变消极的生活态度,调节情绪,学会处理挫折,增强自信等。四、辅导方案1、以心理健
4、康教师和班主任齐心协力做好心理健康辅导,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跟踪学生心理变化,及时矫正学生的心理偏差。.2、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开设心理保健课,加强心理健康指导,做到全员育心。3、疏通学校、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发挥家教的作用,邀请学生家长到校听课、座谈,增加家庭教育意识,提高家长心理素质,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建立校内外一体化网络,形成辅导学生,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五、辅导过程1、班主任与心理健康教师相互配合与该生谈心谈话,深入课堂交流。关心关爱学生在校的生活起居。让学生感受的老师对其的关怀和温暖。2、通过周末家访,了解该生居家的具体学习、生活情况;全面掌握该生的信息,悉心引导,循循
5、善诱帮助其健康成长。六、辅导效果1、生活方面通过班主任和心理教师的长期辅导,该生现已与同学们打成一片,有班集体意识,有群体意识,有着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2、学习方面通过一年多来不断的对其引导,在教育教学上对其的深入关心,该生学习成绩方面有着显著的提高。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也使孩子感受到了同学们的温暖,老师的温暖,学校的温暖,社会的温暖;养成了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七、辅导反思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扩展及思维方式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若想做好一名心理健康教师,就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心理需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帮助学生获得心理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形成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