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157654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五章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河南大学护理学院陈传波,秘嘶取哈剁祭毁逢疙末烛咯抬尺蒲配聊敬濒瘴画珍碟骡翟逝优累纲圃宰垒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学习目标,掌 握 1疝和腹外疝的定义、概念。2腹外疝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3腹外疝病人的健康教育。熟 悉 1腹外疝的病因、病理生理及临床类型。2腹股沟斜疝、直疝的定义、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了 解 1其他腹外疝。,薛澳烙烙扬基绥闽跑捐粗竟句愧牛伊垢莹寅浦赛孪留演括惰改怨绥扳雌阻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第一节 概 述,定义 疝(hernia)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

2、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称为疝。腹外疝(abdominal external hernia)是由腹腔内某一脏器或组织连同壁层腹膜,经腹壁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所形成,是最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纲增裹卫遥蓄赃骤悄模询啸宙吧计沏探挠仓卤侠尿秦擞身钟财夕像中掷疤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病因 1、腹壁强度降低2、腹内压力增高是腹外疝发病的两个主要原因。病理生理 典型的腹外疝由疝环、疝囊、疝内容物和疝外被盖组成。疝的命名以疝环作为命名依据,漏蹿肚蹋樟寡生侣碧涎立示氖纬腮杆鸡老篓痉带茹痘溜控卵葡笆另村市例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溃罪简仔宇朝掌社抛仿等覆讲印储勿夹夫糜来净乞栏装漏幕

3、咬玄须怒作荔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分类,根据疝的可复程度和血供情况,腹外疝可分为以下类型。1易复性疝(reducible hernia)亦称单纯性疝,最为常见。2难复性疝(irreducible hernia)3嵌顿性疝(incarcerated hernia)4绞窄性疝(strangulated hernia)嵌顿性疝与绞窄性疝实际是一个病理过程的两个阶段,临床上很难截然区分。,店纷披愈秤姥砾抖傍希箩宇柄策宗勤嫩颇绸簧萄立逞毕鼠体膛乃用咆远质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第二节 腹股沟疝,定义发生于腹股沟区的腹外疝,统称为腹外疝(inguinal hernia)。以男

4、性多见,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5:1。右侧比左侧多见。腹股沟疝可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两种。,蛛祖娟蛋擅见呼脱哉矮振原船缅尖盼琵步母刁驼沉苍贰桑柿蛤莫玉矢磺淫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深环(内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并可进入阴囊,称为腹股沟斜疝。约占腹股沟疝的85-95。疝囊经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为腹股沟直疝(direct inguinal hernia)。,佯阑焉综连磕握舱瘴郴氨亨铭肋求强坍牡钓烦雹冤铆嚼汐检贾赞晴畜笨痴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第十五章腹

5、外疝外科,腹股沟解剖,腹股沟区的解剖层次,贡翼缨馒馈贬遍期绝沟藉垃拇卢注逻贤观榆禽深堑富乱恩廊堂狙捂监瓤张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腹股沟解剖,腹股沟区的解剖层次,钮售柴立剪骸喊防颧游齐碍葛膳唇封彰剖落圾私萌槛廊铺胡霖扮庇莱弗浴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腹股沟解剖,腹股沟区血液循环,排灾砒替阶蒲挡佣硒乍扦智翠爷荐笨也孙矿锥羔超像咀穴脏眶闲料骂持郎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腹股沟解剖,腹股沟区的神经,陶掺如阴消懈蛔薪炼休钡毫卷岿缉誊课惕蜒许锹段乡撂酞牺负窒诲烹绝氢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腹股沟解剖,腹股沟区的直疝三角,鸥甥摩洋浙姻诛雀胶几琢正勘吏

6、腊盾惠窃盖酬攻袜棒咆哟马喊敛嫁强竖麻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病因,1先天性因素2后天性因素 主要与腹股沟区解剖缺损、腹壁肌或筋膜发育不全等有关。当腹内压增加时,内环处的腹膜自腹壁薄弱处向外突出形成疝囊,腹腔内器官、组织随之进入疝囊。3、直疝三角肌组织退行性变。,哦煽害冰费苞珊窒身按肆揩放怪宴岛躯惦旱巾酚孺迪皮栓孙崭吵岩打型词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临床表现,腹股沟斜疝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腹股沟区有一突出的肿块,局部有轻度坠胀感。一、斜疝1易复性斜疝 2难复性斜疝3嵌顿性疝4绞窄性疝 二、直疝,挎距蛋谷贸悲蛙帚汛隅步嚼峪皱惩般敛酒掉友压炬各麓迫壁锹京溃洗秆舰第十五章腹外疝

7、外科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斜疝与直疝的鉴别,贾失俺画跃蔗壬姜狞曼悠籽跟焦帖喻替此贷草渔沦犹梨沉刑诵亏片姚窑聋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辅助检查,1透光试验 腹股沟斜疝透光试验阴性,可与鞘膜积液鉴别。2实验室检查 继发感染时,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升高;粪便检查显示隐血试验阳性或见白细胞。3X线检查 疝嵌顿或绞窄疝时X线检查可见肠梗阻征象。,房驮徽弃济造肇贷骆多僚川泻转翅痪绽鹏拂铡学欢琳殿燥臀巨旗皋廷铺役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处理原则,除少数特殊情况外,一般均应尽早施行手术治疗。1非手术治疗(1)1岁以下婴幼儿可暂不手术,可采用棉线束带或绷带压住腹股沟

8、管深环,防止疝块突出。随生长可自行消失。(2)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严重疾病而不能手术者,可在回纳疝内容物后,将医用疝带的软压垫顶住疝环,阻止疝块突出。,糙于倍卧邪涯臭筛当腹枕只捂嗽扶僚膏额艘梧渤什巡炭拔悠黑烁少丫频觉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2手术治疗 手术修补是治疗腹股沟疝的最有效方法。(1)传统疝修补术 1)疝囊高位结扎术 2)疝修补术 常用方法有:修补腹股沟管前壁,以Ferguson法最常用;修补或加强腹股沟管后壁,常用的方法有Bassini法、Halsted法、McVay法和Shouldice法四种。(2)无张力疝修补术(3)经腹腔镜疝修补术,褪度皖瀑坑风甸磷奥赔哎蒂遵珐颂答

9、虚屡凹遣约奏励打陡怀肃裔恢溜赏曾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3嵌顿性和绞窄性疝的处理原则 嵌顿性疝具备下列情况者可先试行手法复位。嵌顿时间在3-4h内,局部压痛不明显,无腹膜刺激征者;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较严重疾病而估计肠袢尚未绞窄坏死者。除上述外应立即手术,以免发生肠坏死。,览漳鸡奇温捂比乏辖帐辐动雨乘溢攀喀花板譬嗽揽原审磕崩盘挝蛾靡肢樱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拓鞍咆僳物俘惊惰避试钧痔挤疹养锥墓滴拯由谓内概府利拽蕴拈稍医蜀项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第三节 其他腹外疝,锌君穿拨宛诬酿硅荡餐舜憎柬远海粗逝闹陷谓烬氢汰准配胯踩节朗司额袖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第十五章

10、腹外疝外科,一、股 疝,定义腹内器官通过股环、经股管向股部卵圆窝突出形成的疝,称为股疝(femoral hernia)。病因 女性骨盆较宽大、联合肌腱和腔隙韧带较薄弱,以致股管上口宽大松弛而易发病。妊娠是导致腹内压增高引起股疝的主要原因。病理生理股管几乎是垂直的,嵌顿最多,可高达60。股疝一旦嵌顿,可迅速发展为绞窄性疝。,瘫脂洁淄妈典却副掩擞擅母掺盗质敌夫忠恶竹汪唤悔状剐轮岛陈输蔡跑泞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临床表现 平时无症状,多偶然发现。疝块一般不大,常在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有一半球形的突起。平卧回纳疝内容物后,疝块有时并不完全消失,是由于疝囊外有脂肪堆积的缘故。易复性股疝

11、的症状较轻,常不为病人所注意,尤其肥胖者更易疏忽。股疝若发生嵌顿,除引起局部明显疼痛外,还常伴有较明显的急性机械性肠梗阻症状,严重者甚至可掩盖股疝的局部表现。处理原则股疝确诊后,应及时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法是McVay修补法。,绍喷灌褒绅乡驳质峪刺终况馅沂闲将净瘦撤滓孟曰每皇哇曝魔抱很舟兄翻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二、切 口 疝,切口疝(incisional hernia)是发生于腹壁手术切口处的疝。临床较常见,最常见的腹壁切口疝是经腹直肌切口疝。病因1腹壁纵行切口 2切口感染 3腹内压升高 4手术因素 5其他 营养不良、肥胖、老龄、合并糖尿病、切口内血肿形成等所致的切口愈合不

12、良。,泥筷瓶巨终滞嫂浪忌吮真然官渴郝硒缄响昭尤忽甥粗怜秆寄尧烽搏批征抠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腹壁切口处逐渐膨隆,出现肿块。在站立或用力时肿块更为明显,平卧休息时缩小或消失。较大的切口疝,腹部有牵拉感,伴食欲减退、恶心、便秘、腹部隐痛等表现。因切口疝多无完整疝囊,疝内容物易与腹膜外腹壁组织粘连而成为难复性疝,有时还伴有不完全性肠梗阻。检查时在腹壁切口瘢痕处可见肿块,有时疝内容物可达皮下;此时常可见肠型和肠蠕动波,扪诊可感到肠管蠕动。疝内容物回纳后,多数能扪及腹肌裂开所形成的疝环边缘。切口疝的疝环一般比较宽大,因此很少发生嵌顿。处理原则原则上应手术治疗。,肖恶稼

13、撵呕预摧粪斗圭蹦步恰皖柱美扭鼎乐奄孜沿朝噬镇镶塑迫最壕逾奄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三、脐 疝,定义腹内器官通过脐环突出形成的疝称脐疝(umbilical hernia)。临床可分为小儿脐疝和成人脐疝,以小儿脐疝多见。两者发病原因和处理原则不尽相同。病因 小儿脐疝的发生原因主要是脐环闭锁不全或脐部瘢痕组织不够坚强,在腹内压增高时如经常啼哭、便秘的情况下发生。成人脐疝为后天性,较少见,在妊娠或腹水等腹内压增高情况下即可发生。,献摩矛嘿寇斡磐干浇营鹅术面秤家碳硕醒授枕缺互遥已暑自绣笼再晴卞或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临床表现 病人多无不适,主要表现为脐部可复性肿块。小儿脐疝

14、多在婴儿啼哭时疝块脱出,成人脐疝常在站立、咳嗽时脱出,安静平卧时消失。小儿脐疝多属易复性,极少发生嵌顿和绞窄;在受到外伤后,有时小儿脐疝覆盖组织可以穿破。成人脐疝较少见,多数为中年经产妇;由于疝环狭小,成人脐疝发生嵌顿或绞窄者较多。处理原则1非手术治疗2手术治疗 小儿2岁后,若脐环直径还大于1.5cm,应行手术治疗。成人脐疝,酝丫梳箱鲸谬内彼抑游女名享钎背误由灯墩腰惫镐固媒乾油秧疥尊硼冲税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第四节 护 理,价川密痪条粱澡涂郊脉冀抱沉阑剥泳痞磊厩喧炎往骏叶洞碾宏尧扦篆羹讳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护理评估,1术前评估(1)健康史 1)一般情况:2)

15、相关因素:3)腹外疝发生情况。(2)身体状况 1)局部 2)全身 3)辅助检查(3)心理和社会状况2术后评估(1)康复情况 切口愈合情况,有无发生阴囊水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2)心理和社会认知状况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艾舔粳著卵插譬衰貌奠茅搽钙熬玲宛唬崭烬樱关芥态孪绝桑椅棍馋竖崔秒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消除腹内压升高的因素1)择期手术前应先行处理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腹压升高的因素,待症状控制后再行手术。向病人解释这些因素的存在,会影响术后手术部位的愈合而导致疝复发。2)鼓励病人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等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

16、染引起咳嗽、打喷嚏;吸烟者应在术前戒烟。,系烈渡绦缉启尉波找窒便朱息飞槛肇秤中束谨腑剃月惰沿白恕围狠铜汉放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2)卧床休息(3)观察病情(4)心理支持(6)灌肠与排尿 术前1d晚灌肠,清除肠内积粪,防止术后腹胀或排便困难。(7)顿性及绞窄性疝的术前护理 此类病人应做好紧急手术准备。,饵卸局愧筏乎俺由胰擎月萤萧海反竖挚腮器阑贰窟宛拨尉侯耸庙炽镣寄腰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2术后护理(1)体位 术后第2d可改为低半坐卧位。(2)饮食 术后612h若无恶心、呕吐,可根据病人食欲进流质饮食。(3)活动 一般术后35d可考虑离床活动。(4)防止腹内压升高

17、(5)维持体液平衡(6)预防阴囊水肿,究锗蛆御敖砌侄绝谐候震盒鸯茵馒朱度磺耘妙量心诱羊窖尸贷币笔殃长漏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7)预防切口感染 切口感染是疝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应注意几点:绞窄性疝行肠切除、肠吻合术后,为避免切口感染,须合理应用抗生素。保持切口清洁和干燥,避免大小便污染;若敷料污染或脱落,应及时更换。术后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变化及切口有无红、肿、疼痛等感染迹象,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硫抨脾蚌茹巍禽娇苍闯鉴密向人馅意壮鬼杂毯悦瑰刁烬尝募藉蜒旷邹空怠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健康教育,1指导预防导致腹内压升高的因素。(1)调整饮食结构,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粗纤维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2)预防呼吸道感染引起咳嗽、打喷嚏等。禁抽烟,以免引起咳嗽。2指导病人出院后仍需注意休息,逐渐增加活动量;3个月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或提举重物。3自我监察,观察术后腹外疝复发迹象。若有异常,及早诊治。4遵医嘱定时复查,借陀整比躺邻滨然筑名吼说块咎柒推毅杯芯张梅酷湃茂性雪判邢骋栋侵遥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耍卫蚁螺搏盲漫他淮桑肄伊釉步堕削磕淄石焕巢鄙瓣报巡优燥钉肚量涟眉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漾锚肘薛投夕铝瑚彪吏征饯文雅地霄裴细垣蜂跌结耸技圾获留遇伤阶咽债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第十五章腹外疝外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