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低中高频简介).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161800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0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基(低中高频简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三基(低中高频简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三基(低中高频简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三基(低中高频简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三基(低中高频简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基(低中高频简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基(低中高频简介).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物理疗法简介,(低、中、高频),低频电疗法,概论概念:医学上把频率范围在01000Hz的脉冲电流划分为低频电流。应用低频电流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低频电疗法。低频电疗的频率之所以定在1000Hz以下,是由于电流的生理学特征决定的。有关研究及实验表明,对于运动神经,110Hz的频率可以引起肌肉的单个收缩,2030Hz可以引起肌肉不完全的强直收缩,50Hz可以引起肌肉完全的强直收缩。对于感觉神经,50Hz可以引起明显的震颤感,10200Hz特别是100Hz左右的频率可以产生镇痛和中枢神经的镇静作用。对于自主神经,110Hz的频率可以兴奋交感神经,1050Hz可以兴奋迷走神经。,分类(根据其治疗作用及

2、临床应用分为以下4大类):一、主要用于刺激神经肌肉,使肌肉收缩的低频电疗法二、主要用于镇痛或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低频电疗法三、主要用于促进骨折和伤口愈合的低频电疗法四、以其专项治疗作用命名的低频电疗法,神经肉电刺激疗法(NMES),定义:应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骨骼肌或平滑肌以回复其运动功能的方法,称为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由于治疗目的不同,又分为正常肌肉电刺激疗法、失神经支配肌肉电刺激疗法、痉挛肌电刺激疗法、平滑肌电刺激疗法和呼吸肌电刺激疗法。生理作用:直接对神经肌肉进行电刺激可以引起肌肉节律性收缩,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静脉与淋巴回流,促进神经细胞兴奋和传导功能的恢复,肌肉有节律的收缩,可使肌纤维增粗

3、、肌肉的体积和重量增加、肌肉内毛细血管变丰富、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三磷酸腺苷酶(ATP)等有氧代谢酶增多并活跃、慢肌纤维增多、并出现快肌纤维向慢肌纤维特征转变、增强肌力、延缓肌萎缩等。,神经肉电刺激疗法(NMES),治疗作用1、治疗失用性肌萎缩。2、增加和维持关节活动度。3、肌肉再学习和易化作用。4、减轻肌肉痉挛。5、促进失神经支配肌肉的恢复。6、强壮健康肌肉。7、替代矫形器或肢体和器官已丧失的功能。,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MES),适应症:1、神经失用症,各种原因所致的失用性肌萎缩,肌腱移植等手术后姿势性肌肉软弱,因长期卧床、活动减少等所致的轻度静脉回流不畅等;2、凡下运动神经元病损所

4、致的失神经支配肌肉者,均可应用,病程3个月以内者可延缓肌肉萎缩,病程3个月至1年者可防止肌肉纤维化,病程3年以内者虽预后不良,但仍有恢复的可能性。注意事项:对于反射性抑制引起的肌肉萎缩进行电刺激时必须注意(1)电刺激治疗不能再疼痛区进行;(2)肌肉收缩的强度应控制在不增加病灶区疼痛的范围内;(3)电刺激治疗中必须配合患者的主观意志,直至出现自主收缩而无需帮助为止。,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疗法,TENS是通过皮肤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刺激神经达到镇痛的方法,也称周围神经粗纤维电刺激疗法。是根据疼痛闸门控制学说,应用电刺激以治疗疼痛为主的症状的无损伤性治疗方法。治疗作用1、镇痛。2、改善

5、周围血液循环。3、促进骨折、伤口愈合。4、治疗心绞痛。,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疗法,TENS疗法是减轻各种不同性质的疼痛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多数患者在开始治疗后12分钟疼痛消失,局部压痛明显减轻,疼痛区缩小。该疗法的主要优点是镇痛效果持续时间长,每次停止治疗后持续几分钟到810小时。有些急性疼痛病例,经12次治疗后疼痛完全消失。当急性躯体疼痛或根性疼痛加剧时疗效最好。截肢残端神经痛治疗23次后可完全止痛,对早期出现的幻肢痛可止痛数小时。,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疗法,适应证:各种急慢性疼痛:各种神经痛、头痛、关节痛、肌痛、术后伤口痛、分娩宫缩痛、牙痛、癌痛、肢端疼痛、幻肢痛等,也可用于骨

6、折后愈合不良。禁忌证:置有心脏起博器者;严禁刺激颈动脉 窦部位。,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疗法,注意事项:1、皮肤有瘢痕、溃疡或皮疹时,电极应避开这些部位;电极与皮肤应充分接触以使电流均匀作用于皮肤,以免电流密度集中引起灼伤;电极部位保持清洁,便于通电。2、对儿童进行治疗时,缓慢开机先以弱电流消除恐惧,再将电流逐步调至治疗量。3、有脑血管意外史的患者,不要将电极对置于颅脑;不要让有认知障碍的患者自己做治疗。4、综合治疗时,先采用温热治疗法,再行TENS进行镇痛,可增加局部血流量,降低皮肤电阻,增强治疗作用。,中频电疗法(MFE),一、定义:临床应用频率为1000100 000Hz的脉冲电流治

7、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中频电疗法。二、分类:1、干扰电(传统、动态、立体)2、等幅中频电疗法(音频、超音频、音频电磁场疗法)3、调制中频电疗法(正弦、脉冲)4、低、中频电混合疗法(音乐疗法、波动电疗法),中频电疗法(MFE),三、中频电流的临床治疗作用 1、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基础作用)2、镇痛 3、消炎 4、软化瘢痕、松解粘连作用 5、神经肌肉刺激作用,中频电疗法(MFE),四、MFE的注意事项(一)、注意检查仪器(二)、注意正确使用(三)、注意观察反应,高频电疗法,定义:频率大于100kHz的交流电属于高频电流。应用高频电流作用于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高频电疗法。作用方式:火花放电法、直接接触

8、法、电容场法、电感法、电磁波辐射法5种。,超短波疗法,一、定义:频率30300MHz、波长101m的电流为超短波电流。应用超短波电流作用于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超短波疗法。超短波电场作用于机体主要产生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主要采用电容场法治疗。二、电极放置方法:1、对置法:两个电极相对放置,电场线集中于两极之间,作用较深。2、并置法:两个电极并列放置,电场线分散,多用于表浅组织的病变。,超短波疗法,三、治疗剂量、时间与疗程1、剂量:无热量:患者无温热感,电流100120mA,急性疾病微热量:刚能感觉温热,电流130-170mA,亚急性、慢性疾病温热量:明显而舒适的温热感,电流180-240mA

9、,慢性疾病热 量:明显的强烈热感,但能耐受,电流240mA以上,适用于肿瘤,超短波疗法,2、时间和疗程:根据病情而定。急性病疗程短,慢性病疗程可适当延长。一般每次10-15分钟。急性炎症早期和水肿严重时应用无热量,水肿减轻时改用微热量;亚急性炎症一般用微热量;慢性炎症和其他疾病一般用微热量或温热量;急性肾衰竭用温热量。,超短波疗法,适应证 1、炎症性疾病:包括软组织、五官和内脏器官的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炎症急性发作等。2、疼痛性疾病:周围神经损伤、神经炎、神经痛、肌痛、幻痛、坐骨神经痛、偏头痛等。3、血管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闭塞性脉管炎、雷诺病、痔疮、血栓性脉管炎等。4、消化系统疾病:胃肠功能低

10、下、溃疡病、胃肠痉挛、胆囊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等。5、软组织、骨关节疾病:软组织扭挫伤、肌肉劳损、肩关节周围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骨折愈合迟缓、关节积血、关节积液等。6、其他:烧伤、冻伤、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肾衰竭、痛经,超短波疗法,禁忌证 恶性肿瘤(一般剂量时)、出血倾向、活动性结核、妊娠、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局部金属异物、置入心脏起搏器者、颅内压增高、青光眼等。,微波疗法,一、定义:波长1m-1mm、频率300-300 000MHz的特高频电流为微波。波长不同分为:分米波(1m-10cm)、厘米波(10-1cm)、毫米波(10-1mm)。前两者疗法统称微波疗法

11、。微波是一种特高频电磁波,在电磁波谱中介于红外线于超短波之间。其穿透力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穿透能力越弱。,微波疗法,二、治疗剂量:根据病情而定 一般规律是急性期剂量宜小,慢性期剂量可稍大些,其剂量分级与超短波同 疗程:急性病3-6次,慢性病10-20次为一疗程。,微波疗法,三、适应证1、肌肉、关节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炎症和损伤:肌炎、纤维织炎、滑膜炎、肌痛、扭挫伤、血肿、肩周炎、关节炎、腰腿痛、术后黏连等。2、急性软组织化脓性炎症:如疖、痈、乳腺炎等,但治疗效果不如 超短波疗法。3、慢性和亚急性炎症:伤口愈合迟缓、鼻炎、中耳炎、喉炎、四肢血栓性脉管炎、胆囊炎、肝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盆腔炎、附件炎、前列腺炎等。4、内脏疾病:胸膜炎、肺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炎等。5、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意外、神经痛、周围神经损伤、神经根炎、脊髓炎、多发性硬化等。,微波疗法,禁忌证 眼及睾丸附近照射时应将其屏蔽。其余同超短波禁忌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