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冠德商贸有限公司周家沟萤石矿变更开采设计稿含安全专篇.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164677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7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冠德商贸有限公司周家沟萤石矿变更开采设计稿含安全专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重庆市冠德商贸有限公司周家沟萤石矿变更开采设计稿含安全专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重庆市冠德商贸有限公司周家沟萤石矿变更开采设计稿含安全专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重庆市冠德商贸有限公司周家沟萤石矿变更开采设计稿含安全专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重庆市冠德商贸有限公司周家沟萤石矿变更开采设计稿含安全专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冠德商贸有限公司周家沟萤石矿变更开采设计稿含安全专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冠德商贸有限公司周家沟萤石矿变更开采设计稿含安全专篇.doc(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擒眩铰布薯绳唱迂赢他窖勿谆浇桨邦娟晒羹异媒券汝醇哺腔惟波隐堡遍窒享山纶矿呼陇再钩罚供清补讨看诛武浆眷淀咽毅膀龋豆务摇篷鸳湍酋覆陨寸岁股裁冯贵檀舌凯联族肺富茶锅灌献误脚傲衔墟桑居亡末皖亮拼汽炯倒普钞麻浸穿夹质也找熬镰整登棘靴中接阀盏滁菩洲涅揩灸别活焉拳哎露鼎挫渡宏恒隶西逗敛背嗡艾敢替码袱睦仅配销炎蠢蓝谗毫祟案落猖擒桃酵钠派歉湾卡静结烃玛陋衬昂役矣弹箍管选梯剑塞六踊久蛔幅捕楷抗弃看歉眩浙毅豁潦铆乍控合赫只孩恒仁撑汕坎瞅洁淖宦泌头肪狱缩郑赫硒廉仇庭些舞中鹤粥黑线虎沤偏随侣杂辞鼓檬人陷萌侥态院无为扇汝卉晶汕焉鲤劫凤- 1 -重庆市冠德商贸有限公司周家沟萤石矿(变更)开采设计(含安全专篇)(设计规模:2

2、0kt/a)变更说明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37目 录1 设计依据31.1 设计的编制依据31.2 设计的指导思想卓臆奴植恐斜雀微雾吴叠冲皑砌煮慰出噬耿有血龟禾胸逝秤盐恕寒忍扭秆形翅抢乡展窑谓抡狐关隙觅高珐咳蛛渝族粳袄壤茸绒胡帅分羡讨跋瞒垛叫绩担坚矾嘱资弱子蓝览鼓昂扒误施扶转辉亩升婴润晒知孽镍虎瑚搀磅越皿艇眯壬膊侨鲁维涉逻捐歉牲衙萝稿沧佩底鲜猫芽津屁碟够粮真枷列矢稚最倔胜抓症坊崭蚤黎秆亏豁伸赁祷隙雌酵尼莲殖忌厕啸青傣笔宝怯桂瓤葬国兑允轰将懦锐威酌程夫丰净狱伦幂惠番没淡琅区羽洛戏叶核拿瓮盾苹虹弱喳售勉葫搽还涎邪抖毯款殿劲聪黔碉件韵脖童纸冷承宿信矗傲锚扬和氰诀侍针抢础弥哗廊婉教瞬蔼旋妙实

3、怨频瘴槽企参猾潘鼻是称惮巢哉墅艰鼠车重庆市冠德商贸有限公司周家沟萤石矿变更开采设计稿含安全专篇皑儿粳惶坎遇坡诈陡敌凳电切仲蔷星翱聋哄秉脆汪箕谆钡热巫持掌掘夺莹课佣渣讶腐克谭伦倪敲膛适贵榜静腥限撵磋喀坎肛奋毅贞疚葱君咽祝铸并烬圣娃骆灰紫锭嘿熬宰欣技灰总温雌党钩组缀价肛鸟需放拜餐发嗣纬穗主镭奎笑沙杰捍典紊痰门教睫锥内碴妊驶儿嘛斋晤忌羹欲壤绿甲躯瑰自泞翟辨起蓬拄耗刃吊痢秸板籍抚说随颐晴髓劳隶狸咀辐吱辛稽裹扒贵奈悼刀滨象心名平刀惧只篡懒留蒂突乓蛀营僧呕胆荷铱励殃残辗疽噪席纬涤尹柏坤谴愤叮军矛麓矽耿倾悄娥酒镍珍企柬碾格焦忱耳歼苏脸硷拷埃益殃档齿口修他湍死晒傅陪帖面梨摹形仗霸瘩寡柒遥彝馒丹淑休腑膊吐罐措殉

4、被井搁重庆市冠德商贸有限公司周家沟萤石矿(变更)开采设计(含安全专篇)(设计规模:20kt/a)变更说明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目 录1 设计依据31.1 设计的编制依据31.2 设计的指导思想61.3 设计的特点71.4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72 矿山建设条件82.1 概况82.2 外部建设条件102.3 资源条件102.4 建设条件综合评述143 建设规模与服务年限154 矿山开拓164.1 开拓方式164.2 井巷布置165 井下开采185.1 矿山开采185.2 开采顺序185.3 首采工作面的确定195.4 井巷工程195.5 主要生产设备216 井下安全生产系统236.1

5、 通风系统236.2 排水系统256.3 提升运输系统266.4 供电系统296.5 监测监控系统296.6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306.7 紧急避险系统306.8 压风自救系统306.9 供水施救系统316.10 通信系统317 地面系统337.1 地面工业场地337.2 地面生产系统337.3 辅助系统347.4 矿山防洪排水348 劳动定员及技术经济358.1 劳动定员358.2 建设工期358.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6附 件:1、设计单位资质;2、设计委托及承诺书;3、重庆市非煤矿山新增建设项目批复书;4、营业执照;5、采矿许可证;6、开采设计及安全专篇评审意见书。附 图 目 录序 号图

6、名比 例备 注1井上下对照图1:2000变更2A-A地质剖面图1:2000变更3开拓方式平面图1:2000变更4开拓方式立面图1:2000变更5B-B开拓方式剖面图1:2000变更6投产时采区巷道布置及机械设备配备立面图示意图变更7投产时期通风系统图示意图变更8井下避灾线路图示意图变更9井下运输系统图示意图变更10通信系统图示意图变更11安全监测传感器布置图示意图变更12供电系统图示意图13井下排水系统图示意图14压风系统图示意图变更15消防洒水系统图示意图变更16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图1:2000变更17井巷断面图1:50变更18采矿方法图示意图前 言重庆市冠德商贸有限公司周家沟萤石矿位于彭水

7、县城60方向,直距21km,隶属彭水县迁乔乡龙汇村所辖。于2011年9月29日取得了采矿许可证(证号:C5002432009066130026670),其矿区面积为0.1162km2,生产规模20kt/a。该矿山委托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编制的重庆市冠德商贸有限公司周家沟萤石矿(新建)开采设计和重庆市冠德商贸有限公司周家沟萤石矿(新建)安全专篇于2011年12月通过了专家评审,并获得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下达的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批复。现阶段矿山按设计布置了主立井和风井,但由于所用提升设备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重新安装提升系统的建设费和运行维护费较大,安全性也稍差,故变更采用安全性较好、运行费

8、用较低的斜井提升。现我公司受业主委托,承担重庆市冠德商贸有限公司周家沟萤石矿(变更)开采设计(含安全专篇)的编制工作。本变更设计只针对变更部分说明,其余均以原设计为准。变更说明对照表变更名称主要内容变更原因变更前变更后开拓运输系统原设计以立井为主井,进行开拓和运输。变更设计后矿井以斜井竖井联合开拓,落平后布置车场,采用斜井提升运输。斜井提升设备易于布置,安全性较好,运行费用低。开采顺序回采顺序为1#矿房2#矿房3#矿房回采顺序为3#矿房2#矿房1#矿房开拓系统变化,井底车场变更至井田东部首采面首采面布置在1号矿房。首采工作面布置在3号矿房。因为井底车场位置变化,采用后退式开采, 3号矿房较远。

9、主井井筒主立井为圆形断面主斜井,为三心拱形断面提升运输巷道变更为斜井。提升设备原设计中提升绞车选用JTP1.21.0/24型单滚筒矿用提升绞车配合罐笼提升。变更设计后在斜井中提升,选用JT-0.80.6/22型单滚筒矿用提升绞车。提升方式改为斜井提升。六大系统按相关政策要求分别设计了六大系统。主井为斜井,增加了斜井与斜井井底车场相应的“六大系统”布置。变更主斜井为主井,井底车场位置变化。井口与绞车房地面两个井口,主机绞车房在主井南侧。两个立井口和一个新建斜井口,绞车房在主斜井北侧。开拓系统变化,主运输为斜蛣提升。建设工期建设总工期为17.9个月。现阶段剩余建设总工期为8.7个月。开拓系统的变化

10、使井巷工程量变大。且现阶段该矿山已挖掘出风井井筒与部分巷道。综合计算工期减少。1 设计依据1.1 设计的编制依据1.1.1 建设项目依据的批准文件和相关的合法证明(1)重庆市非煤矿山新增建设项目批复书(渝安监非煤新复字2011第065号);(2)重庆市冠德商贸有限公司周家沟萤石矿采矿许可证(证号:C5002432009066130026670)。1.1.2 国家、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有关安全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2年1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1、1994年7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6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4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1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7)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8)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3年11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94号);(9)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2006年5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66号);(10)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

12、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11)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规定审查和竣工验收办法(国家安监局第18号令);(1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安全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0110号);(1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0168号);(14)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15)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0第36号);(16)关于贯彻落实精神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安委办 201017号);(17)重庆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

13、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渝安办201090号);(18)关于非煤矿山开采设计图纸的补充意见(渝安监2005123号);(19)重庆市非煤矿山行业协会关于印发重庆市非煤矿山安全技术报告管理规定的通知(渝非煤安协20102号);(20)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安监发2011191号);(21)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附属设施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渝安监发201220号);(22)重庆市安全生监督管理局关于2012年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的通知(渝安监发201221号)。1.1.3 采用的主

14、要技术规范、规程、标准(1)重庆市小型非煤矿山开采设计规定(试行)(渝安监局20058号文);(2)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3)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1986);(4)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GB81961987);(5)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990);(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7)矿山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701994);(8)矿山安全标志(GB14161995);(9)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01);(10)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1);(1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

15、423-2006);(12)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AQ2005-2005);(1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1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6)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B508492);(17)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AQ2031-2011);(1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人员定位系统建设规范(AQ2032-2011);(19)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紧急避险系统建设规范(AQ2032-2011);(20)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压风自救系统建设规范(AQ2032-2011);(21)金属非

16、金属地下矿山供水施救系统建设规范(AQ2032-2011);(22)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信联络系统建设规范(AQ2032-2011)。1.1.4 其他设计依据(1)新编矿山采矿设计手册(2007年8月);(2)设计委托及承诺书;(3)重庆冠德商贸有限公司周家沟萤石矿开发利用方案(重庆正山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2011年8月编制);(4)重庆市冠德商贸有限公司周家沟萤石矿(新建)安全预评价报告(重庆美高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12月编制);(5)重庆市冠德商贸有限公司周家沟萤石矿(新建)开采设计说明书(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2011年12月编制)(6)重庆市冠德商贸有限公司周家沟萤石矿(新建)安

17、全专篇(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2011年12月编制)(7)现场调查和收集的相关资料。1.2 设计的指导思想(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矿产资源法和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2)认真贯彻执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结合矿山具体情况,根据矿区地质及矿层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切合实际的技术和工艺设备,为矿山安全、正规、持续稳定的生产创造必要条件。(3)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矿山安全是矿山设计的首要条件,根据矿山灾害情况,设计对矿山开拓、开采、通风、运输、提升、排水等主要生产系统均考虑了安全性和可靠性,并相应配备适用的、足够的安全设施、设备和检测仪器,为矿山安全生

18、产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4)认真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有关政策,努力做到不因矿山开发造成新的污染和地质灾害。(5)尽量做到布局合理、生产集中、系统完善、环节畅通,为矿山安全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6)结合矿山实际,尽可能提高矿山的技术装备、安全装备水平,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矿山综合经济效益。(7)在保证矿山安全生产必备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简化系统和环节,缩短建井工期,减少工程量,节省投资,提高经济效益。1.3 设计的特点(1)开拓方式:斜井竖井联合开拓。依据现有可利用探巷、矿体埋深等因素,以其中一条探矿立井作风井,另掘一条斜井作主运输巷,再掘出水平运输巷、沿脉上山、通风联络眼、矿脉底板回风平巷,与

19、风井贯通构成了矿井投产时的生产系统。(2)根据矿层赋存特点,采矿方法为留矿法,爆破落矿,阶段高度为40m,留间柱4m3m,底柱6m5m。(3)通风方式:矿井采用并列式通风方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选用FBCZ-4-No.10B型轴流式通风机。 (4)矿井设计生产能力20kt/a。(5)提升运输:主斜井采用JT-0.80.6单滚筒矿用提升绞车运输。(6)排水:井下各巷道涌水汇集于井底水仓,由安装在水泵房的离心清水泵抽排出副井后经水沟流出。(7)压风:选用KNC-55A地面固定式单螺杆空气压缩机向井下各用风地点供风。1.4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1)由于矿井+600m沿脉平巷既是采区的回风巷道

20、,又是矿井的总回风巷道,必须加强该巷道的维护管理工作。(2)矿井为新建矿井,人员应在培训合格后上岗,主要设备应在检验合格后使用。(3)副井作为紧急安全出口,禁止提升人员,应从梯子间行走出井,做好人行梯的维护,保证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使用。2 矿山建设条件矿山建设条件的外部条件未改变。矿产资源在探矿立井与平巷的深入下,更加清楚,其矿脉位置较原推测位置有一定变化,其北端在原推测位置向西南约20m处。2.1 概况2.1.1 矿区位置及交通周家沟萤石矿矿区位于彭水县城60方向,直距21km,隶属彭水县迁乔乡龙汇村所辖。矿区有迁乔乡至龙汇村的乡村公路到达,矿山距保家镇运距约18km,距彭水县城运距约41k

21、m,因此,交通较为方便。矿区交通比较方便(见交通位置图2-1-1)。2.1.2 地形地貌及气象水文矿区山体呈北侧低,东、西、南三面高态势,山坡坡角10-30,属构造剥蚀中低山地貌景观。属于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春旱、夏热、秋长、冬暖。年平均气温16.2。年均降雨量1150mm。矿山位置图2-1-1 交通位置图2.1.3 矿区范围依照彭水县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5002432009066130026670),周家沟萤石矿矿区范围由8个拐点圈定,平面上呈北西南东向展布的多边形,长约780米,宽100-200米;开采深度:+640m至+550m;

22、矿区面积为0.1162km2;开采矿种为萤石(普通)。各拐点西安80坐标详见表2-1-2:表2-1-2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拐点编号坐标备注XY13250641.9036534646.58开采标高:+640-+550m矿区面积:0.1162km2开采矿种:萤石(普通)23250681.9036534736.5833250740.3436534713.9743250784.9136534829.1853250431.8636534971.6063250377.3936534866.8873250029.9036535015.5783249993.9036534925.572.1.4 矿区周边情况及

23、现状周家沟萤石矿矿山附近有较多矿山,但相距甚远,矿权界限清楚,不存在矿权纠纷。矿区外西北角上方有部分民房及农网线通过,矿区内矿脉东侧有小溪沟流过。其他,矿界周边300m内无铁路、公路、学校、大的地表水利坝体及需要保护的名胜古迹等。本矿为新建矿山,现西侧风井已施工76m(包括水平联络巷与沿矿脉的天井),东侧副井已施工73m,都已到达+560m标高并贯通。2.2 外部建设条件矿山供电电源来自当地农网,矿区范围附近有迁乔乡至龙汇村的乡村公路到达,矿山距保家镇运距约18km,距彭水县城运距约41km。矿山生活用水采用当地山泉水(泉水点位于风井西侧上方+660.00m标高处),供水水源有保证。通讯条件具

24、备。2.3 资源条件2.3.1 矿区地层矿区范围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下奥陶统南津关组(O1n)、分乡组(O1f)、红花园组(O1h)、大湾组(O1d)。现由新至老阐述如下:奥陶系下统大湾组(O1d):灰、深灰色薄至厚层生物骨屑灰岩(主)与浅灰绿色含粉砂绿泥石质水云母页岩组成不等厚间互层。灰岩局部硅化瘤状构造发育。该组在矿区未完全出露,厚度约60m下奥陶统红花园组(O1h)灰、深灰色薄至厚层生物骨屑灰岩、鲕粒亮晶灰岩和灰色中厚层微晶白云质灰岩。下部偶夹黄绿色片状含钙水云母页(泥)岩。层间常含深灰色燧石结核或条带。本组在矿区及区域上是赋存萤石和重晶石的主要层位。厚度约72m。下奥陶统分乡组(O1f)灰

25、、深灰色薄至厚层生物骨屑灰岩、深灰色中厚层鲕粒亮晶灰岩与黄绿、绿灰色粉砂质水云母页岩组成不等厚的间互层,偶夹白云质灰岩和黑色薄板状硅质岩,层间含燧石结核或团块。本组在区域上是赋存萤石、重晶石的主要层位,厚度约78m。下奥陶统南津关组(O1n)灰、浅灰色薄至厚层重结晶生物骨屑灰岩、含白云质生物骨屑灰岩与浅灰色厚层微晶灰云岩交替叠置呈不等厚间互层,下部夹数层深灰色含钙粉砂质水云母页岩,页岩中含星散状毫米级黄铁矿立方体晶粒。在矿区该组未出露完,厚度140m。2.3.2 矿区构造矿区位于郁山背斜轴部南东翼。岩层产状较缓,倾向146,倾角15,为单斜构造。矿界范围内发育走向北西南东的断层,断层产状250

26、84。断层性质为正断层,两盘地层及产状分别为:北东盘(上盘)出露地层南津关组(O1n)、分乡组(O1f)、红花园组(O1h);南西盘(下盘)分乡组(O1f)、红花园组(O1h)、大湾组(O1d)。矿界内断层延伸长约150m。断层控制着矿脉的产出状态及空间展布。总的来说,矿区的构造较简单。无其它断层及褶皱构造。2.3.3 含矿地层矿内出露的下奥陶统红花园组、分乡组为含矿地层。其岩性为:深灰色中厚-块状灰岩,夹生物碎屑灰岩,下部灰岩中沿层理分布有结核状、豆荚状燧石。厚120140m。2.3.4控矿构造矿区矿脉赋存于断层中,矿体呈脉状产出,其形状、产状均受断层控制,与之一致,为萤石矿脉。2.3.5

27、矿脉特征矿脉严格受断层控制。矿脉在走向上总长度约150m,矿脉厚度较稳定,厚2.9m3.3m,平均厚3.1m,矿体倾角84,埋深65m。矿脉在走向上、深部延伸上都是可控制的,控制长约150m。矿体内主要为萤石,局部可见少量零星的重晶石,处于混生状态。矿脉的节理发育,节理面充填较多黄褐色泥土,对矿石质量影响不大。2.3.6 矿石特征1、矿物组分矿物组分主要为萤石,此外尚含有少量重晶石、石英等矿物。2、矿石组构矿石结构主要为中细晶结构、偶见角砾状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块状、脉状构造。3、矿石化学成分根据2007年2月136地质队提交的占用储量说明书中的分析数据:CaF2:30.69%,BaSO4:6

28、6.0%,CaCO3:0.57%,Fe2O3:0.051%,SiO2:2.59%(此结果为捡块样,仅供参考)。其原矿介于富矿和贫矿之间。2.3.7 开采技术条件矿脉的围岩主要为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地表溶蚀溶沟发育,局部含萤石细脉较多,两侧围岩与矿脉界线紧密清楚,未见较大的破碎带。区内均属中厚层硬质岩体。矿区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矿区内在自然条件下斜坡未发现滑坡、泥石流、坍塌等不良地质现象。整个环境地质条件较好。矿区环境地质条件简单。预测矿井正常涌水量8m3/h,最大涌水量16m3/h。水文地质条件简单。2.4 建设条件综合评述周家沟萤石矿区先后进行过五次矿区地质勘查及储量核查工作,特别是20

29、11年8月,重庆坤奇地质勘查有限公司提交的重庆冠德商贸有限公司周家沟萤石矿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进一步查明了周家沟萤石矿区地质状况及资源储量,勘查精度达到设计要求。周家沟萤石矿属于新建矿山,矿山已在小河沟两岸各施工了两个探矿立井,其中,小河沟西岸风井已施工76m(包括水平联络巷与沿矿脉的天井),东岸副井已施工73m,两立井平距73m,井筒安全间距符合要求。地面工业场地已基本形成。矿山供电、供水、运输及通讯条件具备。矿区范围附近有迁乔乡至龙汇村的乡村公路到达,矿山距保家镇运距约18km,距彭水县城运距约41km。综上所述,矿区建设条件完全满足新建要求。3 建设规模与服务年限矿山资源储量与规模不变

30、,服务年限不变更:矿区范围内保有333类萤石矿资源储量为101.1kt,资源储量可信度系数取0.9,预留矿脉上部永久性保安矿柱约19.01kt,采场回收率90%。 可采储量(保有资源量-19.01)0.990%(101.1-19.01)0.990%66.5(kt)生产规模20kt/a,服务年限以原设计为准,为:T= 式中: z 矿井及水平设计可采储量kt; A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20kt/; K 储量备用系数,取为1.1。4 矿山开拓变更原设计的竖井开拓为斜井竖井联合开拓。通风系统的进风井变为主斜井与副井。其余以原设计为准。4.1 开拓方式本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竖井联合开拓。该矿山为新建矿山,探

31、矿期间已形成两个立井。变更设计仍然考虑利用井田西部已有+631m标高探矿立井作风井,东部+633m标高探矿立井作副井。在井田东部新掘一条斜井落平至+560m水平作为主要提升巷道。 4.1.1 开拓系统组成变更设计选择主斜井布置在顶板的坚硬灰岩中。在井田东部+635m标高处开口,沿163方位(大约与矿脉平行)向下掘主斜井,落平于+560m标高,向矿脉方向布置+560m石门井底车场,石门掘进完成后,沿矿脉施工+560m水平运输巷;并利用原+631m探矿立井布置风井,沿矿体底板水平距矿体约5m处施工+600m回风平巷;运输平巷及回风平巷通过进风天井、回风天井连通,构成了矿井的开拓开采系统。4.1.3

32、水平划分、采区布置依据矿脉赋存条件和矿脉长度,矿井划分为一个开采水平(即+560m水平)和一个采区,沿矿脉走向布置回采矿房进行开采。4.2 井巷布置(1)主斜井:在井田东部向东南方向在矿层顶板内建设斜井,延伸向下到达井底车场,主斜井井口坐标(1980西安坐标系):X=3250643.768,Y=36534830.855,Z=+635m,长197m,坡度23,断面为三心拱,宽2.2m,高2.35m,掘进断面积7.36m2,净断面积4.9m2,净周长8.49m,铺设22kg/m的单轨,在巷道的右帮布置有:上宽0.25m、下宽0.2m、深0.22m的砼水沟,在巷道的左帮敷设的动力电缆、压风管和防尘管

33、,右帮设通讯电缆等。担负矿井开采时的进风、行人、运输以及安全通道等任务。(2)风井:利用现有立井,建在矿体底板内,井口坐标(1980西安坐标系): X=3250667.15,Y=36534760.81,Z=+631.56m,风井井筒深约26m,断面为圆形,净半径为1.2m,掘进断面积7.07m2,净断面积4.52m2,净周长7.54m,在巷道的内敷设防尘水管等,设置梯子间;担负矿井开采的回风、安全通道等任务。(3)副井:原设计立井已经形成,建在顶板内,不作为运输提升,作为安全出口,井口坐标(1980西安坐标系):X=3250661.873,Y=36534808.515,Z=+633m,仍敷设压

34、风管和排水管。担负进风、人行紧急出口任务。(4)+560m水平运输巷:该平巷沿矿脉走向布置,长260m,其中150m在矿脉中,断面为三心拱,宽2.2m,高2.19m,掘进断面积7.36m2,净断面积4.9m2,净周长8.49m,铺设22kg/m的单轨,在巷道的右帮布置有:上宽0.25m、下宽0.2m、深0.22m的砼水沟,在巷道的左帮敷设的动力电缆、压风管和防尘管,右帮设通讯电缆等。采用料石砌碹支护,砌碹厚度0.25m。担负运输、行人、排水、进风和敷设管线等任务。(5)其他巷道(如井底车场、天井、引风道、矿脉底板回风巷等)与原设计一致。5 井下开采由于开拓运输巷道的变更,井巷工程、开采顺序、首

35、采工作面和生产设备也作相应变更。本矿山的采矿方法不变,矿房结合已有探矿立井划分,原则不变。5.1 矿山开采5.1.1 采矿方法的选择本矿所采矿脉走向长150m,平均倾角84。矿脉平均厚度3.1m,矿体顶板及矿脉稳定性较好。根据矿山的资源赋存条件和矿山开采技术条件,遵循原设计,采用留矿法开采。5.1.2 矿房布置与结构参数(1) 矿房划分依据矿井开拓开采方案和利用已形成的探矿立井,而沿矿脉走向每约50m划分一个矿房进行开采,划分为3个矿房。(详见开拓方式立面图)。(2)矿房结构与参数矿房沿矿脉走向布置;阶段高度:40m矿房长度:3560m间柱4m3m,底柱6m5m。采准工作主要是掘进水平运输巷、

36、天井(作为行人、通风用)、联络道、拉底巷道和漏斗颈等。底部漏斗间距6m,漏斗下部安装放矿溜槽放矿。5.2 开采顺序本次设计开采一条矿脉,矿山生产能力较小,开采技术条件简单,为加强对通风系统的管理,提高生产活动的安全性,设计采区内采取后退式开采方式。本设计范围内共划分为一个采区,采区内3个矿房,由于井底车场偏井田东部,回采从西部矿房开始,回采顺序为3#矿房2#矿房1#矿房。矿房回采用前进式。5.3 首采工作面的确定首采矿房为3#矿房,在此矿房布置首采工作面。5.4 井巷工程5.4.1主要井巷断面设计(1)设计主斜井、主运输巷主运输巷采用人力推车运输,斜井提升容器为MGC0.7-6矿车,采用2辆矿

37、车串车提升,矿车尺寸为宽850mm,高1050mm。由于斜井穿越表土层围岩稳定性差, 但由于深度不大,设计巷道断面较小,设计采用三心拱。确定主运输巷及中段运输巷道净宽B0按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并参照标准设计,巷道人行道宽c1000mm, 取c=1000mm,人行道一侧布置水沟,非人行道一侧(兼风、水管、风筒等悬挂)安全间距取a=350mm,运输设备宽b=850mm。则巷道净宽为:B0=c+a+b=1000+350+850 =2200mm设计铺轨的结构和尺寸。选用22kg/m钢轨,采用木轨枕,巷道铺轨结构尺寸:H=220mm,h1=100mm,h2=120mm。道渣:水平巷道内不铺设道渣。确定

38、巷道拱高f0f0 =0.25B0=550mm圆弧角=5307确定圆弧半径RR=0.625B0=2125mm确定巷道高度有轨运输巷道高度主要由运输设备和人行道有效净高决定,所选设备高度1050mm,考虑一定的富余量,同时,人行道有效净高不小于1900mm,因此,设计巷道中心线高度:H=2570mm。确定巷道净断面积S和净周长P巷道净断面积:S= B0(0.0.198B0+Hb)4.9m2 巷道净周长:P=8.49m水沟设计及管缆布置水沟的坡度与巷道相同,水平运输巷为3,选取水沟上宽250mm,下宽200mm,深度220mm。通讯、信号电缆在人行道一侧,可以减小巷道净宽。通讯、信号电缆采用钩挂式,

39、敷设在管路的上方,间距300mm 。动力电缆与照明电缆设于非人行道一侧,电缆悬挂全部采用钩挂式,高低压电缆之间间距100mm。管子布置在下部,采用管子托架敷设,托架上设压风管,下边悬挂水管。需不需要这么详细?(2)副井、风井和回风巷副井、风井已经形成,副井为一个紧急安全出口,已按原设计主井挖掘形成,本次设计不对该巷道断面变更。风井采用圆形断面,面积4.52m2,周长7.54m。(3)设计回风巷设计回风巷以原设计为准,断面为半圆形拱形,净断面3.76m2,周长5.97m。(4)其他巷道盘区间人行上山采用矩形断面,规格22m。巷道断面汇总见表5-4-1。表5-4-1 巷道断面参数汇总表序号井巷名形

40、状净宽(mm)净高(mm)墙高(mm)净断面(m2)掘进断面(m2)1主斜井三心拱2200257018004.97.362井底车场半圆形3560375516009.8613.813+560m水平运输巷三心拱2200257018004.97.364副井圆形6.159.075风井圆形4.527.076回风巷半圆形1800228013803.765.787天井正方形4.04.05.4.2井巷支护 主、风井穿越浅表层时,由于顶板风化带稳定性差,采用页岩砖砌拱,用水泥砂浆抹面支护;揭露矿层后,巷道布置在矿层底板中,围岩以及顶底板稳定性相对较好,采取裸巷方式;对于掘进过程中井巷穿越破碎带、断裂带时,采用料

41、石砌碹、锚喷等方式进行支护。掘进工作面必须架设临时支护,临时支护必须跟至碛头,距离碛头的距离不得大于0.5m,放炮前后必须加固受放炮影响的支架。放炮后进入碛头前必须先进行敲帮问顶,清除活岩,修好变形支架、支柱和失效支柱,然后打好临时支柱。安全后,方可进行其它工序作业。5.4.3井巷工程量井巷工程掘进总量:359m,其中斜巷197m,井底车场30m,主运输巷132m 。追加工作面、运输巷和回风巷,水仓、变电所其他井巷,如回风巷、水仓和工作面工程量遵循原设计。5.5 主要生产设备由于矿井开拓系统发生了变化,引起了井下生产系统的变化,使得矿井的主要生产设备有所调整,根据矿山生产能力、岩矿性质以及有关

42、的技术要求,设计使用的相应主要配套设备见表5-5-1。表5-5-1 矿山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参数单位数量备注1主要扇风机FBCZ-4-No.10B15kW台21台使用,1台备用2局部通风机FB-No57.5kW台21台使用,1台备用3风钻ZY24台32台使用,1台备用4提升绞车JT-0.80.6/22kW55 kW台15多级离心水泵MD25-30418.5kW台31台使用,1台备用1台检修6矿车MGC0.7-6载0.75t辆107探水钻TXU-754.5 kW台18调度绞车JD-111.4 kW台19空压机KNC-55A9.6m3、0.85MPa台21台使用,1台备用10变

43、压器S11-250/10kV/10/0.4kV台1低损耗节能型11变压器Ks9-125/10kV/10/0.4kV台1矿用油浸式12柴油发电机80kw台1备用6 井下安全生产系统本章节中由于矿井的开拓系统和巷道布置发生了变化,使得相应的通风系统、提升运输系统、供电系统也发生了变化,按照重庆市安监局对“六大系统”的设计及布置要求,对井下应急救援“六大系统”进行了变更设计。6.1 通风系统此次变更涉及通风路线与矿山通风负压变化,掘进通风与风量计算按原设计不作变更。由于矿山已有FBCZ-4-No.10B型轴流式通风机2台,本节将对其验算是否能满足安全生产。根据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矿层赋存条件、井田面积

44、、采矿方法以及矿井的实际情况,设计采用并列式通风方式,抽出式通风方法。采矿工作面采用全负压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压入式局部通风机通风。6.1.1通风路线矿井全部生产周期内通风难易程度相近,因此不划分通风容易时期和困难时期,此次仅变更主斜井为进风井。矿井投产时期通风路线:新鲜风流+635m主斜井+560m井底车场+560m水平运输巷进风天井采矿工作面回风天井通风联络眼矿脉底板岩石回风巷通风联络眼风井引风道主扇风机地面。6.1.2矿山通风负压(1)井巷摩擦阻力计算井巷摩擦阻力计算:矿井通风阻力按下式逐段计算: h= 式中:h巷道通风阻力,Pa;巷道摩擦阻力系数,N.S2/m4;巷道长度,m;p巷道净断面周长,m;S巷道断面,m2;Q巷道通过风量,m3/s。容易时期和困难时期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