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行营养学培训教材.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164741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3.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五行营养学培训教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中医五行营养学培训教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中医五行营养学培训教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中医五行营养学培训教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中医五行营养学培训教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五行营养学培训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五行营养学培训教材.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 医 五行营 养 学,更多资料请登陆:,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更多资料请登陆:,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中医饮食营养学的概念和内容,更多资料请登陆:,一、相关概念,1、中医饮食营养学,2、饮食,3、食物,4、食品,5、营养,更多资料请登陆:,二、研究内容,(一)饮食养生,(二)饮食治疗,(三)饮食节制,(四)饮食宜忌,更多资料请登陆:,中医饮食养生,习称“食养”、“食补”。是泛指利用饮食来达到营养机体、保持健康或增进健康的活动。饮食物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它还具有补养作用,所谓“无病强身”,这是与现代营养学观点不同的。,食养的内容按历代中

2、医中药有关文献统计,常用的近百种食物的补养作用,计有聪耳、明目、乌发、生发、增力、益智、安神、健肤、美容、轻身、固齿、肥人、强筋、壮阳、种子(助孕)、益寿等二十余种。,饮食治疗,习称“食治”、“食疗”。是泛指利用饮食来治疗或辅助治疗疾病的活动。食疗的作用和药疗基本一致,主要体现在扶正与祛邪两方面。,近年来,中医食疗成果已有不少被现代科学所证实,被更多的人所接受。,芹菜,燕麦,红枣,木耳,高血压病,高血脂症,贫血症,眼底动脉出血症,防治,阿胶,更多资料请登陆:,饮食节制,习称“食节”、“食用”。是泛指饮食的方式方法,包括饮食的合理习俗、饮食卫生制度等。,饮食宜忌,习称“食忌”、“食禁”。“宜”为

3、常,故不多言,言“忌”较多。中医“食忌”内容十分丰富,主张因人、因地、因时、因病而有所不同。品评饮食的营养价值,不论是用于食补,还是用于食疗,都不应从珍、奇、名、贵出发,而应着眼于其使用是否得当。,中医饮食营养学的基本观点,第二节,更多资料请登陆:,食药一体营养观,调理阴阳营养观,天人相应整体营养观,全面膳食与审因用膳相结合营养观,更多资料请登陆:,天人相应整体营养观,中医认为,人处在天地之间,生活于自然环境之中,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和自然具有相通相应的关系,遵循同样的运动变化规律。,更多资料请登陆:,调理阴阳营养观,素问骨空论说:“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或补或泻,都是在调整

4、阴阳,都是以平为期。,更多资料请登陆:,在食物搭配和饮食调剂制备方面中医亦注重调和阴阳,使食物无寒热升降之偏颇。,更多资料请登陆:,食药一体营养观,1.食药同源2.食药同理,更多资料请登陆:,全面膳食与审因用膳相结合营养观,数千年的饮食文化历史表明,中华民族的饮食习惯从整体来看,是在素食的基础之上,力求荤素搭配,全面膳食的。,更多资料请登陆:,饮食营养学的现代发展,1976年国家正式批准成立中医养生康复专业,设“中医饮食营养学”课程。2009年12月,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营养专业委员会成立。“营养师”已逐步走俏。,更多资料请登陆:,第三章 食物的性能和饮食的作用,更多资料请登陆:,食物的性能,第

5、一节,更多资料请登陆:,食物的性能,古代简称为“食性”、“食气”、“食味”等。包括气(性)、味、归经、升浮沉降、补泻等内容。更多资料请登陆:,更多资料请登陆:,一、食物的“性”,古人按寒、凉、(平)温、热基本上把食物 分为三大类气质或性质。以常见三百多种食物统计数字来看,平性食物温热食物寒凉食物,更多资料请登陆:,二、食物的“味”,食物的“味”,即是指食物的主要 味道,仍概括为“五味”,即:酸(涩)、苦、甘(淡)、辛、咸。以常见三百多种食物统计数字来看,甘味咸味与酸味辛味苦味,更多资料请登陆:,“芳香”之性,芳香性食物,醒脾开胃,行气化湿,化浊辟秽,爽神开窍,走 窜,更多资料请登陆:,食物味的

6、特殊作用,辛味食物(如辣椒、胡椒),苦味食物(如苦瓜),健脾,咸味食物(如鱼、虾、蟹),补肾,养血分,更多资料请登陆:,食物的归经,食物的“归经”也是食物性能的一个主要方面,归经显示某种食物对人体某些脏腑、经络、部位等的突出作用,它表明食物的重点选择性。,更多资料请登陆:,食物的归经一览表,食物的升降浮沉,食物的气味性质与其阴阳属性决定食物作用趋向。一般来说,质地轻薄、食性温热、食味辛甘淡的食物,其属性为阳,多具有升浮的作用趋向(如姜、蒜、花椒等)。如香菜、薄荷能解表而治疗感冒,菊花、绿茶能清利头目而治疗头痛;,更多资料请登陆:,反之,质地沉实,食性寒凉,食味酸苦咸的食物,其属性为阴,多具有沉

7、降的作用趋向(如杏仁、梅子、莲子、冬瓜等)。如西瓜清热而治热病烦渴,冬瓜利尿而治小便不通,乌梅收敛而止泻痢等。据统计表明,沉降的食物多于升浮的食物。,更多资料请登陆:,食物的补泻,食物性能的“补”与“泻”概念,般是 泛指食物的补虚与泻实两方面作用,这也是食物的两大特性。据统计,泻性食物多于补性食物,,更多资料请登陆:,第二节 饮食的作用,更多资料请登陆:,内容,饮食的预防作用,饮食的滋养作用,食物的延缓衰老作用,饮食的治疗作用,一、饮食的预防作用,中医学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有如下记载:,动物肝脏,海带,谷皮、麦麸,水果和蔬菜,夜盲症,甲状腺肿大,脚气病,坏血病,预防,更多资料请登陆:,现代研究

8、表明,中医所述的某些食物的预防保健作用确有科学道理。,大 蒜,山楂、红茶、燕麦,玉米粉粥,苦瓜、芦笋、马齿苋,杀菌和抑制病毒,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病,防癌抗癌,更多资料请登陆:,二、饮食的滋养作用,一个人一生中摄入的食物要超过自己体重的10001500倍,这些食物中的营养素(中医称为“水谷精微”)几乎全部转化成人体的组织和能量,以满足生命运动的需要。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曾经说:“安身之本必资于饮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更多资料请登陆:,三、食物的延缓衰老作用,中医在应用饮食调理进行抗衰防老方面,除因时、因地、因人、因病之不同,做到辨证用膳,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外,还常注意对肺、脾、肾三脏的

9、调理。临床实际表明,肺、脾、肾三脏的实质性亏损,以及其功能的衰退,常导致若干老年性疾患。,更多资料请登陆:,四、饮食的治疗作用,食物与药物都有治疗疾病的作用。历代医家都主张“药疗”不如“食疗”。古时人们称道能用食物治病的医生为“上工”。,更多资料请登陆:,历代本草文献所载具有保健作用的食物归纳如下:,聪耳(指增强或改善听力)类食物:莲子、山药、荸荠、蒲菜、芥菜、蜂蜜。明目(指增强或改善视力)类食物:山药、枸杞子、蒲菜、猪肝、羊肝、野鸭肉、青鱼、鲍鱼、螺蛳、蚌。生发(指促进头发的生长)类食物:白芝麻、韭菜子、核桃仁。,更多资料请登陆:,美容颜(指润肌肤、助颜色等)类食物:枸杞子、樱桃、荔枝、黑芝

10、麻、山药、松子、牛奶、荷蕊轻身(指消肥胖)类食物:菱角、大枣、榧子、龙眼、荷叶、燕麦、青粱米。肥人(指改善瘦人体质,增加肥胖)类食物:小麦、粳米、酸枣、葡萄、藕、山药、黑芝麻、牛肉。,更多资料请登陆:,增智(指益智、健脑等)类食物:粳米、荞麦、核桃、葡萄、菠萝、荔枝、龙眼、大枣、百合、山药、茶、黑芝麻、黑木耳、乌贼鱼。安神(指使精神安静、利睡眠等)类食物:莲子、酸枣、百合、梅子、荔枝、龙眼、山药、鹌鹑、牡蛎肉、黄花鱼。强筋骨(指强健体质,包括筋骨、肌肉以及体力)类食物:栗子、酸枣、黄膳、食盐。,更多资料请登陆:,第四章,饮食的应用,更多资料请登陆:,第一节,饮食的配伍,更多资料请登陆:,升降并

11、举,升浮性质食物和沉降性质食物并用。以防止升降过偏之弊。,葱豉汤,食盐,更多资料请登陆:,散收同用,补益类食物常调以发散性食物,以防止滋腻之性。,芫爆里脊,芫荽,猪肉,更多资料请登陆:,寒热并调,即寒凉性质食物和温热性质食物并用,以防止寒、热过偏之弊。,辣椒,苦瓜,炒苦瓜,更多资料请登陆:,攻补兼施,即泻实祛邪性质食物和补虚扶正性质食物并用,以防止攻邪而伤正之偏。,红枣,薏苡仁,薏苡粥,更多资料请登陆:,第二节,饮食禁忌,更多资料请登陆:,一、患病期间饮食禁忌二、服药饮食禁忌三、孕期和产后饮食禁忌,根据饮食物对胎儿的不同影响,主要有:1、活血类食物2、滑利类食物3、大辛大热类食物4、酒类饮料5

12、、其他有关食物,更多资料请登陆:,孕妇产后,瘀血内停,不宜进食酸涩收敛类食物,如乌梅、莲子、芡实、柿子、南瓜等,以免不利恶露排出;不宜进食辛辣发散和渗利小便类食物,以防加重产后气血虚弱。,更多资料请登陆:,中医学认为,“产后必虚”。产后的饮食原则应以平补阴阳气血,尤以滋阴养血为主,可进食甘平、甘凉类粮食、畜肉、禽肉和蛋乳类食品,慎食或忌食辛燥伤阴、发物、寒性生冷食物。,更多资料请登陆:,休息一会儿!,更多资料请登陆:,1、中医饮食营养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食物来保健强身,预防和治疗疾病,或促进机体康复以及延缓衰老的一门学科。,2、饮食:泛指固态、流态、半流态的食物或食品。,3、食物:给人提供养分,满足心理要求的自然界的一种物质。,4、食品:食物进一步的加工品。,5、营养,系指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或养料,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过程。更多资料请登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