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统康复疗法与社区康复.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164748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9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传统康复疗法与社区康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医传统康复疗法与社区康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医传统康复疗法与社区康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医传统康复疗法与社区康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医传统康复疗法与社区康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传统康复疗法与社区康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传统康复疗法与社区康复.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传统康复疗法与社区康复,湖南省马王堆医院王志兴,中医传统康复疗法,概述 概念:中医传统康复疗法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核心,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康复特点,采用中医传统疗法对残疾者进行康复活动的疗法。沿革: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技术历史悠久,远在两千多年前,内经已有关于瘫痪、麻木、肌肉关节挛缩等的康复治疗的记载。此后,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技术不断发展,推陈出新。至现代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康复实践中,并取得显著功效,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内容:传统康复疗法内容极为丰富,它不仅有着系统的康复医学理论,还有着诸如养生、疗病、气功、导引、针灸、浴疗、食疗、药疗、心理疗法等一整套独特的康复方法。,中医传统康复疗法,

2、特点 1、简、便、验、廉的特点,方法多样,效果确切,操作简便易行。2、能防病治病、康复健身、益寿延年。3、对各种疼痛瘫痪性疾病采用康复疗法,均可取得满意效果 4、康复疗法不需要特殊的医疗设备和药物(必要的治疗药物除外),在治疗时,无不良反应和痛苦,而且身体感觉轻松,精神愉快。,中医传统康复疗法,实施总则 1、严格按照中医学天人相应、辩证论治的整体观和辩证观来制定康复方案,因人、因病、因地、因气候等不同情况而制定相应的康复措施。2、合理安排休息与运动,掌握动静结合的原则,要做适当的运动健身。还要对康复功能训练进行指导与护理。,中医传统康复疗法,几种中医传统康复疗法简介 推拿疗法 针灸疗法 气功疗

3、法 药物熏浴疗法 传统运动疗法,中医传统康复疗法,推拿疗法 作用原理:平衡阴阳,扶正祛邪,整骨复位,活血化瘀,强筋壮骨,通利关节,舒筋活络 作用机制:(1)利用神经和器官的功能手法既可兴奋神经功能又可以抑制过于亢奋的神经活动,对神经和器官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2)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3)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4)缓痛和止痛。(5)正骨和复位。(6)修复创伤组织。(7)防止组织萎缩和关节僵硬。,中医传统康复疗法,推拿疗法临床应用:对内、外、妇、儿均可应用。常用于骨伤康复、脑血管病、脑外伤、脑瘫、截瘫的康复都有很好的效果。(1)手法治疗偏瘫、点穴治疗截瘫、周围神经病损等;(2)拉整复位治疗颈椎病

4、、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颈腰椎疾患;(3)手法治疗胃下垂、消化道溃疡、糖尿病、高血压等;(4)有独特的小儿脑瘫成套治疗手法.,中医传统康复疗法,针灸疗法 包括针刺法、灸法和其他针法。“针”是指“针刺”,是一种利用各种针具刺激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灸”是指艾条,是一种用艾绒在穴位上燃灼或熏慰来治疗疾病的方法。作用原理:针灸作用于人体的经络或腧穴,可以起到平衡阴阳、调畅气机、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作用机制:1 功能调整作用 2 免疫增强作用 3 镇痛作用,中医传统康复疗法,针灸疗法临床应用:(1)运动功能障碍,如脑卒中、脑瘫、脑膜炎等后遗症。多发性神经根炎,重症肌无力,面神经麻痹,面肌痉

5、挛,外伤性截瘫等。(2)疼痛类疾患,风湿类疾患、肩关节病、肩周炎、颈腰椎病等。(3)神经精神类疾患,小儿精神发育迟滞、癫痫、精神分裂症、痴呆症等。(4)其它内、外、妇、儿科疾病。,中医传统康复疗法,气功疗法气功疗法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通过调整息炼气、调心炼意、调身炼形而起到防病治病作用的一种自我身心锻炼方法。作用原理:平衡阴阳、调整脏腑 调和气血、疏通经络 扶正去邪、培育真气。作用机制:1、气功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2、气功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3、气功对呼吸的作用 4、气功对消化系统的调整 5、气功对血液和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中医传统康复疗法,气功疗法练功的原则:松静为主 意气相依 循序渐进 动静

6、结合 练养相兼 练功的注意事项:1、练功前要闭目静养23分钟,排除一切杂念。如情绪不好,不能安静下来,不要勉强练功。2、练功环境要安静,不要在容易产生突然声响的场所练功。3、练功前要排空在小便,松开衣领,袂带,解除约束身体的东西。4、过饥过饱时不宜练功。5、不要在大风直吹的地方练功,以免受凉。6、体弱或病重后,在练功阶段要适当节制房事。7、站桩功最好两人以上练习,以便相互照应。8、收功后应注意保暖。9、练功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中医传统康复疗法,中药熏浴疗法 是利用中药煎液的热量和蒸气,对病人的皮肤和患处进行熏蒸洗浴,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作用于机体,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它源于中国古代的熏法

7、和蒸气浴法。作用机制:1、它的药物渗透作用,因为中药煎煮以后,它的中药有效成份以离子形式存在,离子渗入皮肤,进入体内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2、改善微循环,人体在熏蒸过程中,它的皮肤温度会升高,皮肤的毛细血管会扩张,血液循环增快,促进了皮肤和机体的新陈代谢,可以促进关节肿胀的消退和促进组织的再生能力;3、物理温热作用,因为熏蒸可以降低皮肤的末稍神经的兴奋性,可以缓解皮肤的紧张,肌肉的痉挛和强直,这样可以减轻和缓解关节的疼痛。,中医传统康复疗法,中药熏浴疗法治疗范围:颈肩腰腿痛,如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急性腰扭伤、颈椎病、肩周炎、肩背酸痛、肌无力、风寒湿性关节肿痛、坐骨神经痛等

8、。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病引起的肌肉疼痛、关节肿痛、肌无力、肌肉萎缩等。慢性胃肠炎虚寒型、慢性盆腔炎寒凝血淤型、痛经等妇科病及消化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后遗症,如偏瘫、局部麻木、无力等。风寒袭表而见畏风寒、项背肌肉酸痛、风寒感冒以及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皮肤疾病,如皮肤疮疡疥癣、顽固性瘙痒症等。,中医传统康复疗法,传统运动疗法太极拳太极拳是流传最广,近年来研究较为深入的传统体育康复手段。它集中了古代导引的精华,它以柔韧、浑园、稳定、灵活、放松、运动强度不大为主要特征,是一种意识、呼吸、动作密切结合的运动。太极拳的特点:1.健身祛病,延年益寿。2.姿势要求轻、柔、圆、缓

9、。行动时它的动作自然安稳,轻松柔和,既要徐徐依一定次序而动,又要如竹云流水,连绵不断。这样使练习者周身的关节和肌肉依照一定程序交替舒缓运动,不仅可以解除疲劳,又可以达到锻炼的目的。3.行动的要求心情安静,精神轻松集中,重要的是练拳时始终是以意识引导动作。因此它即可以消除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 和疲劳,达到身心休息,又可以修身养性,益寿延年。4.太极拳要求呼吸自然深长,对呼吸是个很好的锻炼。5.太极拳以柔为主,刚柔相济,男女老幼都能够练习,不受场地和时间限制。,中医传统康复疗法,传统运动疗法五禽戏动作特点(1)虎形:主要学习虎的抓、扑、旋转动作。体现虎的刚劲猛捷。(2)鹿形:学鹿的触、走、盘坐

10、等动作,体现鹿的矫健善走。(3)熊形:学熊的推、攀、摇、晃行走动作,体现熊的稳重有力。(4)猿形:学猿的跃、闪、采、转、进、退动作,体现猿的灵敏、圆滑。(5)鸟形:学鸟的飞、落、伸展等动作,体现鸟的平衡轻快。主要作用 实践证明五禽戏对人体五脏均有作用:虎形能益肺气、鹿形能健脾气、熊形能舒肝气、猿形能固肾气、鸟形能调心气。临床上常用于肺气肿、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康复治疗,亦可用于抗衰老和保健。,中医传统康复疗法,传统运动疗法八段锦八段锦 是以上肢活动为主、头身活动为辅的蹲位或立位的医疗体操。由八节不同动作组成,包括:1、双手托天理三焦;2、左右开弓似射雕。3、调理

11、脾胃单举手;4、五劳七伤往后瞧。5、摇头摆尾去心火;6、背后七颠百病消。7、攒拳怒目增力气;8、双手攀足固肾腰。八段锦具有调三焦、和脾胃、理肺气、宁精神、消食去积、固肾养精、锻炼躯干四肢肌肉关节等作用。其运动量不大、易学、易练,适用于年老体弱的慢性病人防病治病、益寿延年。对增强肌力、培养正确姿势有良好作用。,中医传统康复疗法,传统运动疗法易筋经 是一种以锻炼肌肉、筋骨为主的方法,共包括12个动作,所设动作都是模仿各种劳动姿势而演化,活动以形体屈伸、俯仰、扭转为特点。动作刚劲有力,每一个动作要使某几组肌肉维持在一定姿势,紧张用力尽可能维持一定时间,是一种肌肉等长收缩练习。对青少年来说,这种方法可

12、以纠正身体不良姿势,促进肌肉、骨骼生长发育;对年老体弱者来讲,经常练此功法,可有助于防止老年性肌肉萎缩、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对慢性病的恢复、延缓衰老都很有益,特别是对增强肌力和肌肉耐久力有显著效果。,中医传统康复疗法,中医传统康复疗法和现代康复医学和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康复方法不同,但起实质是相同的,都是为了预防残疾的发生和减轻残疾的影响,以使残疾者重返社会。现代康复医学中的康复评定和康复工程为传统医学所缺,但传统中医气功养生及运动锻炼等方法治疗一些慢性病和疑难病则是其所长。各种养生和锻炼手段可以预防疾病和残损的发生,可以改善心、脑、肺的功能以利于残损的修复和病体的康复。中医强调天人

13、合一整体观,强调辨证康复,从心身两方面锻炼又可以调整残者的心理状态使其更快更好回归社会。,社区康复,社区康复是指以社区为基地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它是一种新的康复方式和制度,与过去一向实行的“医院康复”完全不同。随着社区康复服务的不断深入、发展,其定义也在不断完善。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康复专家 委员会所下的定义是:“在社区的层次上采取的康复措施,这些措施是利用和依靠社区的人力资源 而进行的,包括依靠有残损、残疾、残障的人员本身,以及他们的家庭和社会。”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发表的关于残疾人社区康复的联合意见书对社区康复做了新的定义:“社区康复是社区发展计划中

14、的一项康复策略,其目的是使所有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实现机会均等、充分参与的目标。社区康复的实施要依靠残疾人、残疾人亲友、残疾人所在的社区以及卫生、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中医传统康复疗法与社区康复,中医传统的康复疗法具备了简、便、验、廉的特点,方法多样,效果确切,操作简便易行。不仅在临床中被广泛推广应用,在社区康复中,尤其对于残障人士功能恢复和保健强身方面更是有着独到的优势。康复医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多种手段,使病残者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回归社会,同健康人一样分享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成果。社区康复更体现了康复的回归社会的理念,我国社区康复有着国外社区康复所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医传统康复疗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物质、文化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民寿命的延长,人们对康复的需求增多,社区康复日趋成熟,中医传统康复疗法将会显得更加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