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与疾病预防.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164760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8.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体质与疾病预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中医体质与疾病预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中医体质与疾病预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中医体质与疾病预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中医体质与疾病预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体质与疾病预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体质与疾病预防.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体质 与疾病预防,体质学说的意义,是研究人群不同个体的身心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对生命延续和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等重要内容的理论知识。,(一)概念,体质:是禀受于先天,调养于后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 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 态等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 人体个性特征。中医体质观:形神合一,体质学说与养生的关系,1、在国外,已有三十多种体质类型学说古罗马医生盖伦(公元30200年)把气质分为性情急躁,动作迅猛的胆汁质性情活跃,动作灵敏的多血质性情沉静,动作迟缓的粘液质性情脆弱,动作迟钝的抑郁质,2、在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阐述了中医体质学说后世医家对中医体质学的发挥朱丹溪格

2、致余论叶天士外感温热篇,(二)影响体质的因素,1.先天因素:先天因素即“禀赋”关键作用。父母生殖之精的盈亏盛衰,决定着子代禀赋的薄厚强弱,影响其体质。它是构成不同体质的基础。2.年龄因素:俗话说:“一岁年纪,一岁人”。灵枢营卫生会指出:“老壮不同气”,即是说年龄不同对体质有一定影响。不同体质都随年龄增加而逐渐成熟、定型和演变的 发展变化过程,也是中医学的“恒动观念”的重要表现。,3.性别差异:中医学家认为“男子以肾为先天”(清费伯雄孟河先生医案)、“男子以精为本”(清程文囿医述)、“女子以肝为先天”(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女子以血为主”(明张介宾景岳全书)。灵枢五音五味提出:“妇人之生,有余

3、于气,不足于血”。在病理上,男性比女性的发病率也以男子较高。清唐宗海血证论卷二专列“男女异同论”一篇,对此详细论述。,4、精神因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即:七情内伤脏腑。,5、地理气候因素: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出“必明天道地理”。素问异法方宜论论证不同的水土性质、气候特点、生活习俗等对体质的影响。6、其他因素:饮食和营养状况的影响。疾病因素的影响,临床上常见大病久病之后,体质趋弱。,(三)体质的特点,1.体质是个体基本生理特性的概括亦是内在脏腑气血等强弱盛衰的概括,2.体质的普遍性和复杂性,体质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不同个体之间表现出复杂的

4、多样性。体质学说的任务就是揭示其规律,并就体质做出合理的分类。,3.体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成年后个体生理特性相对稳定,一般不会骤然剧变。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可塑性和可变性。年龄递增、慢性疾病的病理损害,以及自身持之以恒的摄身行为等,都可以影响体质。,4.体质的连续性和可预测性,在不同个体身上,体质的存在和演变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偏于某种体质类型者,在初显端倪之后,多具有循着这类体质固有的发展演变规律缓慢地演化趋势,从而为及早采取措施,防体质恶化于未然提供了可能。,(四)体质的构成和分类,1.体质的构成要素2.分类,(1)体型,指个体外观形状上的特征。它以躯体的形态和功能特点,并与内部脏器结构有一定的

5、关系。体型差异为直观,一望便知,故备受重视。内经论及体质的篇章中,大多数是抓住体型特点的。,(2)脏腑,各项生理活动离不开脏腑,因此,脏腑的形态和功能特点,是构成个体体质的要素。内经中充分强调了这一点。,(3)精气血津液 都是维持生命活动、并决定生理特点的重要物质,故也可影响体质。,(4)生理功能 机体的防病抗病能力、新陈代谢、自我协调,以及偏盛偏衰的基本状态等,都是生理功能的表现和结果,它们都是构成体质的要素。古代医家常说的“阳体”(阳质)、“阴体”(阴质),,大多是从生理功能的特点来认识或对体质进行分类的。,2.分类,阴阳分类五行分类脏腑分类体型肥瘦分类禀性勇怯分类,体质分类,平和体质,阳

6、虚体质,阴虚体质,气虚体质,气郁体质,瘀血体质,血虚体质,痰湿体质,特禀体质,平和体质,功能协调体质:身体强壮,胖瘦适中;面色与肤色虽有五色之分,但都明润含蓄;目光有神,性格开朗,随和;食量适中,二便通畅;舌质红润,脉象缓和有力;夜眠安和,精力充沛,反应灵敏,适应能力强。,身体强壮,胖瘦适中;面色与肤色虽有五色之分,但都明润含蓄;目光有神,性格开朗,随和;食量适中,二便通畅;舌质红润,脉象缓和有力;夜眠安和,精力充沛,反应灵敏,适应能力强。,身体强壮,胖瘦适中;面色与肤色虽有五色之分,但都明润含蓄;目光有神,性格开朗,随和;食量适中,二便通畅;舌质红润,脉象缓和有力;夜眠安和,精力充沛,反应灵

7、敏,适应能力强。,阳虚体质,临床表现: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平素畏寒喜暖,手足不温,小便清长,大便时稀溏,唇淡口和,常自汗,舌淡苔白,脉细弱或沉迟。病机:1、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2、体内阳气虚弱,或寒邪凝滞。,易感疾病,1、感冒2、过敏性鼻炎3、脾胃疾病4、面瘫5、痛经,养生方法,1、精神调养肝阳虚者善恐、心阳虚者善悲。2、环境调摄此种人适应寒暑变化之能力差。“避寒就暖”在春夏培补阳气!夏季:进行二十至三十次日光浴,每次1525分钟为宜。若贪凉,易发生手足麻木不遂,或面瘫等“风痹”证。3、体育锻炼“动则生阳”,故四季坚持每天12次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4、饮食调养,应多食温补

8、阳气的食物:羊肉、狗肉、鹿肉、鸡肉等。“春夏养阳”的法则,夏日三伏,每伏可食用附子粥或羊肉附子汤一次。,5、药物养生,选用补阳祛寒、温养肝肾的药物 常用的药物鹿茸、冬虫夏草、海狗肾、蛤蚧、巴戟天、淫羊藿、仙茅、肉苁蓉、补骨脂、胡桃、杜仲、续断、菟丝子等。,治则:温中散寒、调畅经络、活血补气。方药: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偏心阳虚者:桂枝甘草汤加肉桂 阳虚甚者加人参 偏脾阳虚者:(附子)理中丸 脾肾两虚者:济生肾气丸药膳: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30克、生姜50克、羊肉300克针灸:雷火灸(神阙、关元);悬灸;艾灸;隔附子饼灸。保健穴:气海穴(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5寸)(每日按摩2-3次,每次3-5

9、分钟)。,针灸:雷火灸(神阙、关元);悬灸;艾灸;隔附子饼灸。保健穴:气海穴(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5寸)(每日按摩2-3次,每次3-5分钟)。,阴虚体质,临床表现:形体消瘦,午后面色潮热,口咽少津,心中时烦,手足心热,少寐,便干,小便黄,不耐春夏,多喜冷饮,脉细数,舌红少苔。病机:1、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2、体内阴液不足,或虚火阳盛。,易感疾病,1、目赤肿痛2、口舌生疮3、高血压4、胃溃疡5、月经过少,养生方法,1、精神调养阴虚体质之人性情急躁、心烦易怒。内经指出“恬憺(dan)虚无”、“精神内守”之养神大法。加强自我涵养,自觉的养成冷静、沉着的习惯。2、环境调摄阴虚者,应注意避暑。“

10、秋冬养阴”,特别秋季气候干燥,更易伤阴。3、体育锻炼不宜过激运动,着重调养肝肾功能。如:太极拳、八段锦等。,4、饮食调养,调理原则:保阴潜阳宜用:芝麻、糯米、蜂蜜、乳品、甘蔗、蔬菜、水果、豆腐、鱼等。粥类:沙参粥、百合粥、枸杞粥、桑葚粥、山药粥高级补品:冬虫夏草、燕窝、银耳、海参、淡菜、龟肉、蟹肉、等。少食:葱、姜、蒜、韭、辣椒,5、药物养生,选用滋阴清热、滋养肝肾的药物 常用的药物女贞子、山茱萸、五味子、旱莲草、麦门冬、天门冬、黄精、玉竹、玄参、枸杞、桑椹、龟板等。,治则:补肾益精、滋阴降火。方药:偏肾阴虚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偏肺阴虚百合固金汤 偏心阴虚天王补心丹 偏脾阴虚慎柔养真

11、汤 偏肝阴虚一贯煎药膳:海参百合羹 海参1条、百合50克、猪肉末150克、冬菇5个、冬笋1块、生姜1块、鸡蛋2个针灸:关元、气海、中极、中脘、大横。保健穴:太冲穴(取穴法:位于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每日按摩2-3次,每次3-5分钟)。,气虚体质,临床表现: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晄白,语声低怯,常自汗,动则尤甚,体倦健忘,舌淡苔白,脉虚弱。病机:1、饮食寒凉之品,损伤脾气。2、元气不足、卫气虚损。,养生方法,1、气功锻炼中医认为:肾为元气之根,故气虚者宜作“养肾功”功法:屈肘上举:端坐,两腿自然分开,双手屈肘时侧举,以两胁部感觉有牵拉为度,随即复原,反复10次。抛空:端坐,左臂自然

12、屈肘,置于腿上,右臂屈肘,手掌向上,做抛物动作35次,然后,右臂放于腿上,左手做抛物动作,同右手,反复5次。荡腿:端坐,两脚自然下垂,先慢慢左右转动身体3次,然后,两脚悬空,前后摆动,10次。功效:益肾强腰。摩腰:端坐,宽衣,腰带松开。双手相搓,发热为度,再将双手置于腰间,上下摩擦腰部,直至腰部发热。功效:刺激腰部穴位,疏经通络,行气活血,温肾强腰。“吹”字功:直立,双脚并拢,两手交叉上举过头,然后,弯腰,双手触地,继而下蹲,双手抱膝,心中默念“吹”字,反复10次。功效:固肾气。,2、饮食调养,粳米、糯米、小米、黄米、大麦、山药、马铃薯、大枣、胡萝卜、香菇、豆腐、鸡肉、鹅肉、兔肉、鹌鹑、牛肉、

13、狗肉、青鱼、鲢鱼等。,治则:益气健脾、补中益气。方药: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药膳:参芪淮山乌鸡汤 人参10克、黄芪30克、山药50克、乌鸡1只、生姜1块。针灸:艾灸足三里(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保健穴:足三里穴(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小头旁1横指 处)(每日按摩2-3次,每次3-5分钟,或每次按摩100次)。,气郁体质,临床表现:心情不畅郁滞,悲悲切切,胸闷懒言,面色青黯,腹胀不固定,食少纳差,舌质紫黯,脉涩。病机:1、肝气郁结。2、情志郁滞。,养生方法,1、精神调养此种人性格内向,神情常处于抑郁状态。内经曰“喜胜忧”,故应学会主动寻求快乐

14、,参加集体活动,接受积极向上的书籍、音乐等。2、气功锻炼以强壮功、保健功、站桩功为主。着重锻炼呼吸吐纳功法,以开导郁滞。,3、饮食调养,少量的饮酒,可以活血化瘀多食:佛手、橙子、桔皮、荞麦、韭菜、茴香、大蒜、火腿、高粱、豌豆、香橼等。,4、药物养生,选用疏肝理气的药物 常用的药物 香附、乌药、川楝子、小茴香、青皮、郁金等。,治则:疏肝解郁、调畅情志。方药:逍遥散;柴胡舒肝丸。药膳:双花西米露 玫瑰花20克、茉莉花20克、西米50克针灸:三阴交、完骨、翳风、内关。保健穴:阳陵泉穴(取穴方法:位于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每日按摩2-3次,每次3-5分钟,或每次按摩100次)。,血瘀体

15、质,临床表现:面色青暗,口唇色暗,肌肤干燥;瘀血阻滞部位不同,症状有差异,疼痛固定,拒按,舌质紫黯、有瘀斑,脉细涩、沉弦、结代。病机:1、情志、饮食、劳逸致血行不畅。2、外邪、内伤、气虚、邪热迫血妄行。,养生方法,1、精神调养培养乐观的情绪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营卫流通。2、体育锻炼以益于心脏血脉的活动。如:舞蹈、太极拳、八段锦等全身运动的活动以助气血运行。,3、饮食调养,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少量饮酒有助于活血化瘀。多食:桃仁、油菜、慈姑、黑大豆等。醋类。,4、药物养生,选用活血化瘀的药物 常用的药物 地黄、丹参、川芎、当归、五加皮、地榆、断续等。,治则: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方药:血府逐瘀汤;。

16、药膳:当归三七乌鸡汤 乌鸡1只、三七5克、当归15克、生姜1块。针灸:刺血疗法。保健穴: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踝关节上三寸)(每日按摩2-3次,每次3-5分钟,或每次按摩100次)。,血虚体质,临床表现: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不耐劳作,易失眠,舌质淡,脉细无力。病机:1、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2、久病脉络空虚。,养生方法,1、起居调摄谨防“久视伤血”!不可劳心过度。2、饮食调养常用食物:桑椹、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羊肉、羊肝、甲鱼、海参、平鱼等。,4、药物养生,选用调补气补血的药物补气药: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补血药: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治则:补益肝脾、补

17、血。方药:当归补血汤、四物汤、归脾汤 气血两虚八珍汤、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药膳:土茯苓草龟汤 草龟1只、鲜土茯苓100克、茯苓50克、猪瘦肉100克、葱姜适量。脾胃功能差者,加白术50克。针灸:火罐治疗,(闪罐、走罐、旋罐、抖罐、平衡火罐,取背俞穴)。保健穴:脾俞、肝俞、足三里穴等(足三里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每日按摩2-3次,每次3-5分钟)。,痰湿体质,临床表现:嗜睡,喜食辛辣、肥甘厚腻,周身乏力,倦怠,身体沉重,阴雨天加重,大便粘腻,舌淡,苔白 腻,脉滑。病机:1、六淫、饮食、劳逸、2、七情内伤等 病因是痰饮形成的。,我是“痰湿

18、体质”,郭德纲,养生方法,1、环境调摄不宜居住潮湿的环境阴雨季节要注意湿邪的侵袭。2、体育锻炼该体质的人多肥胖,故应坚持长期的活动。如:散步、慢跑、球类、武术、八段锦、五禽戏及舞蹈。活动量应该逐渐增加,使得皮肉逐渐变得结实。,3、饮食调养,选用“健脾利湿”作用的食物。少食肥甘厚味、酒类不宜多饮。多食:白萝卜、紫菜、海蜇、洋葱、枇杷、白果、大枣、扁豆、薏苡仁、红小豆、蚕豆等。,4、药物养生,选用调补肺脾肾三脏的药物补肺:银耳补脾:山药补肾:枸杞子,治则:温化痰饮、健脾利湿。方药:苓桂术甘汤。肺失宣降二陈汤 脾失健运(香砂)六君子汤 肾虚金贵肾气丸药膳:芡实莲子苡仁汤 排骨500克、芡实30克、莲

19、子20克、苡仁30克、陈皮5克、生姜1块。针灸:足三里、丰隆、中脘、水道。保健穴:丰隆穴(定位: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足阳明胃经的络穴)(每日按摩2-3次,每次3-5分钟)。,特禀体质,临床表现:爱打喷嚏,爱过敏(花香、气味、海鲜等),皮肤瘙痒。病机:1、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2、遗传。,治则:益气固表、增强体质。方药:八珍汤;十全大补汤。药膳:黄芪灵芝炖瘦肉汤 黄芪30克、灵芝30克、猪瘦肉200克、生姜1块。针灸:敷贴疗法(天灸),(附子、细辛、白芥子等辛温药,研细末,姜汁调和外敷)。保健穴:迎香穴(每日按摩2-3次,每次3-5分钟,或每次按摩100次)。,弘扬中医药文化祝您益寿延年,复习题,中医体质的概念是什么?,2.中医体质具体分类有哪些?,3.常见的八个中医体质的证型,及其表现、病因、治法、方药、药膳、针灸及保健是什么?,4.中医体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