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课件-腰痛.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164891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内科-课件-腰痛.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医内科-课件-腰痛.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医内科-课件-腰痛.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医内科-课件-腰痛.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医内科-课件-腰痛.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课件-腰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课件-腰痛.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内科教研室,1、了解腰痛的发病情况、范围和研究进展。2、熟悉腰痛的病因病机与转归。3、掌握腰痛的临床诊断依据。4、掌握腰痛辨证论治内容。,目的要求,概 述,腰痛又称“腰脊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挫闪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一、定义,二、源流,素问脉要精微论载:“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首先提出了肾与腰部疾病的密切关系。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言:“肾著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论述了寒湿腰痛的发病、症状与治法。,二、源流,丹溪心法腰痛谓:“腰痛主湿热,肾虚,瘀血,

2、挫闪,有淤积”。七松岩集腰痛指出:“然痛有虚实之分,所谓虚者,是两肾之精神气血虚也,凡言虚证,皆两肾自病耳。所谓实者,非肾家自实,是两腰经络血脉之中,为风寒湿之所侵,闪肋挫气之所得,腰内空腔之中为湿痰瘀血凝滞,不通而为痛,当依据脉证辨悉而分治之。”对腰痛常见的病因和虚实作了概括。,三、范围,西医学的腰肌纤维炎、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病变、腰肌劳损等腰部病变以及某些内脏疾病,凡以腰痛为主要症状者,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病因病机,寒湿,湿热,外邪着腰,肾亏体虚,腰痛,先天不足、年衰、久病、纵欲不节,气滞血瘀,跌仆外伤摒气闪挫用力不当体位不正,劳役损伤,长期劳役超量负重,一、病因,二、

3、病机,病位:腰为肾之府,由肾之精气所溉,肾与膀胱相表里,足太阳经过之,此外,任、督、冲、带诸脉,亦布其间,所以腰痛病变与肾脏及诸经脉相关。基本病机:外感腰痛的主要发病机理是外邪痹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内伤腰痛多由肾精气亏虚,腰府失其濡养、温煦。精气亏虚则肾气不充,偏于阴虚则腰府不得濡养,偏于阳虚则腰府不得温煦,故发生腰痛。病理性质:有实有虚,以虚证为多。凡因寒湿、湿热、瘀血阻滞者为实证,因肾虚腰府失养者为虚证。腰痛以虚和虚中夹实多见。,诊查要点,1急性腰痛,病程较短,活动后加重,脊柱两旁常可及压痛点。2慢性腰痛,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多为隐痛或酸痛,常因体位不当,劳累过度,天气变化等因素而诱发。

4、3常有居处潮湿阴冷、涉水冒雨、跌仆闪挫或劳损等病史。,一、诊断依据,1腰痛与背痛、尻痛、胯痛的鉴别背痛为背部疼痛为主,尻痛是尻骶部位的疼痛为主,胯痛是指尻尾以下乃两侧胯部的疼痛为主。以上三者与腰痛病位不同,故不难鉴别。2肾痹肾痹是指腰部强直弯曲,不能屈曲,行动困难而言,多由骨痹日久发展而来。,二、病证鉴别,三、相关检查,(一)腰痛是一种多病因疾病,进行血常规、抗溶血性链球菌“O”、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等检查,有助于风湿和类风湿等疾病的诊断;(二)拍摄腰椎、骶髂关节X光或CT片有助于腰椎病变引起腰痛的诊断;(三)部分内脏疾病也可引起腰痛,血、尿检查和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泌尿系统疾病引起

5、腰痛的诊断;妇科检查可排除妇科疾病引起的腰痛。,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一)腰痛病因主要分为外感、内伤与外伤。外感者,多起病较急,腰痛明显,常伴有感受寒湿之邪的症状;内伤者,多起病隐袭,腰部酸痛,病程缠绵,常伴有脏腑虚损症状,多见于肾虚;外伤者,起病急,疼痛部位明显,瘀血症状明显,常有外伤史可鉴。,1证候特征:自觉腰部疼痛,或左或右或中,或 全腰疼痛,腰部活动不利2、各类腰痛特征:寒湿腰痛:冷痛、重着,阴雨天或局部受冷后疼 痛加剧,遇温痛减。湿热腰痛:驰痛,腰部有热感,遇热痛甚。肾虚腰痛:痠痛,隐痛。时痛时止,绵绵不休,稍劳即痛,喜柔喜按,膝腿无力。外伤腰痛:有外伤病史,突然发生,剧痛难忍,

6、痛无休止,腰部拒按,活动明显受限,(二)审察要点,(一)腰痛治疗当分标本虚实:感受外邪属实,治宜祛邪通络,根据寒湿、湿热的不同,分别予以温散或清利;外伤腰痛属实,治宜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为主;内伤致病多属虚,治宜补肾固本为主,兼顾肝脾;虚实兼见者,宜辨主次轻重,标本兼顾。,二、治疗原则,二、治疗原则,(二)治疗腰痛应注意补肾固本。但在外感偏盛时,则应急则治其标,先祛邪,后治本。诚如杂病源流犀烛指出:“肾虚,其本也;风、寒、湿、热、痰饮、气滞、血瘀、闪挫,其标也;或从标,或从本,贵无失其宜而已。”,三、证治分类,(一)寒湿腰痛证(二)湿热腰痛证(三)瘀血腰痛证(四)肾虚腰痛证 1、肾阴虚 2、肾阳

7、虚,(一)寒湿腰痛证,1、症状:主症: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兼症: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则加重。舌脉: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2、证机概要:寒湿闭阻,滞碍气血,经脉不利。3、治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4、主方:甘姜苓术汤加味。本方有温中、散寒、化湿作用,适用于寒湿闭阻经脉,腰脊疼痛。,(二)湿热腰痛证,1、症状:主症:腰部疼痛,重着而热;兼症:暑湿阴雨天气症状加重,活动后或可减轻,身体困重,小便短赤。舌脉: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2、证机概要:湿热壅遏,经气不畅,筋脉不舒。3、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止痛。4、主方:四妙丸加味。本方有清利湿热,疏筋通络,强壮腰脊作用,适用于湿热壅

8、遏,经脉不舒,腰脊疼痛。,(三)瘀血腰痛证,1、症状:主症:腰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兼症:日轻夜重,轻者俯仰不便,重则不能转侧。舌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2、证机概要:气滞血瘀,气血运行不畅,阻滞经脉。3、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4、主方:身痛逐瘀汤加减。本方有活血通络止痛作用,适用于腰部外伤,瘀血阻脉腰痛如刺。,(四)肾虚腰痛证,肾阴虚1、症状:主症:腰部隐隐作痛兼证:酸软无力,缠绵不愈,心烦少寐,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脉:舌红少苦,脉弦细数。2、证机概要:肾阴不足,不能濡养腰脊。3、治法:滋补肾阴,濡养筋脉。4、主方:左归丸加减。本方有滋阴补肾,强壮腰脊作用,适用于

9、肾阴亏虚,腰脊失于濡养,腰痛绵绵,五心烦热。,(四)肾虚腰痛证,肾阳虚1、症状:主症:腰部隐隐作痛;兼症:酸软无力,缠绵不愈,局部发凉,喜温喜按,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少腹拘急,面色白,肢冷畏寒。舌脉:舌质淡,脉沉细无力。2、证机概要:肾阳不足,不能温煦筋脉。3、治法:补肾壮阳,温煦经脉。4、方药:右归丸加减。本方有补肾壮腰,温养命门火作用,适用于肾阳不足,筋脉失于温煦,腰痛绵绵,拘急肢冷。,1、药敷疗法:根据不同证型,选用不同功效药膏外敷腰部。肾虚:“腰肾膏”、“摩腰膏”;外伤闪挫:“跌打 701 药膏”;风湿:“伤湿止痛膏”、“麝香风湿膏”;寒湿:“辣椒膏”、“汉热垫”;湿热:“

10、双柏膏”。2、温熨法:适用于寒证、虚寒证,取温热性药 物,加热后布包温熨痛处,以散寒活血止痛。3、针、灸、推拿、按摩法:,(四)其他疗法,1、防寒、湿,注意空调病。2、保持正确姿势。3、劳逸结合,不勉力举重。4、自我按摩、活动腰部、打太极拳。,五、预防与调摄,结语,一、腰为肾之府,肝肾同系,乙癸同源,肾之精气,源出于脾,湿邪又易于困脾,故腰痛常与肾、肝、脾等脏密切相关。二、腰痛病因有外感、内伤、跌仆挫闪。其发病常以肾虚为本,感受外邪、跌仆挫闪为标。肾虚或为肾阳不足,或为阴精亏虚,腰府失养,属虚;寒湿、湿热、瘀血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属实。实证延久可致正虚,虚证又易感邪致病。三、治疗时实证重在祛邪通脉活络,寒湿腰痛当温经散寒袪湿;湿热腰痛当清热利湿舒筋;瘀血腰痛当活血化瘀通络。虚证重在扶正,补肝肾、强腰脊、健脾气是常用治法。,结语,四、腰痛日久,虚实夹杂,治疗应掌握标本虚实,选用祛邪和培本的方法。一般初起以祛邪为主,病久则予补益肝肾、健脾培本,或祛邪与扶正并用,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用药亦需互参。五、治疗本病,除内治外,尚可配合针灸、按摩、理疗、拔火罐、膏贴、药物熏洗等方法综合治疗,疗效较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