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课件18胸痹.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165016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2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内科学课件18胸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中医内科学课件18胸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中医内科学课件18胸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中医内科学课件18胸痹.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中医内科学课件18胸痹.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学课件18胸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学课件18胸痹.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节 胸 痹,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胸痹 概 述,定 义,胸痹: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 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 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真心痛:胸痹重证,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手 足青至节,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胸痹 概 述,特 点,胸痹 概 述,文 献 摘 要,最早见于内经,金匮要略正式提出“胸痹”的名称。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治疗胸痹“宣痹通阳”。,胸痹 概 述,范 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痛(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包炎、二尖瓣脱垂综合征、

2、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胃炎等。,胸痹 病因病机,寒邪内侵 饮食失调 情志失节 劳倦内伤 年迈体虚,病 因,胸痹 病因病机,寒邪内侵,素体阳虚,胸阳不振,阴寒之邪侵袭,寒凝气滞、胸阳不展,血行不畅、心脉痹阻,胸痹 病因病机,饮食失调,痰浊久留,脾失健运,上犯心胸,聚湿生痰,痰瘀交阻,胸痹 病因病机,情志失节,忧思伤脾,郁怒伤肝,脾虚气结,心脉痹阻,肝郁气滞,运化失司,郁久化火,津聚成痰,灼津成痰,痰瘀交阻,气滞痰阻,胸痹 病因病机,劳倦内伤,劳倦伤脾,积劳伤阳,脾失转输,心脉痹阻,心肾阳微,气血乏源,胸阳不展,心脉失养,阴寒内侵,血行滞涩,胸痹 病因病机,年迈体虚,肾阳虚鼓

3、动无力,肾阴虚不能滋养,心气不足,心脉痹阻,心阴亏虚,血脉鼓动无力,脉道失润,心阳不振,心火偏旺,灼聚成痰,胸痹 病因病机,寒邪内侵 饮食失调 情志失节 劳倦内伤 年迈体虚,病 因 小 结,邪实壅塞,不通则痛;气血虚少,不荣则痛。,胸 痹,胸痹 病因病机,病位及涉及脏腑: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病性: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气虚、阳虚、气阴两虚;标实:血瘀、寒凝、痰浊、气滞,且可 相兼为病。病势:轻重缓急、病机转化,病 机,胸痹 病因病机,胸痹 病因病机,胸痹 概 述,胸痹 诊查要点,诊 断 依 据,胸部疼痛,主要症状:诱发因素:发病年龄:,操劳过度、抑郁恼怒、多饮暴食、感受寒冷等,中年以

4、上,胸痹 诊查要点,主 要 症 状,膻中及心前区,并向左肩臂放射闷痛、隐痛、刺痛、窒息感阵发性、时间短、反复发作心悸、气短、自汗,甚喘促,部 位:性 质:持续时间:兼 症:,胸痹 诊查要点,诊 断 依 据,胸部疼痛,主要症状:诱发因素:发病年龄:,操劳过度、抑郁恼怒、多饮暴食、感受寒冷等,中年以上,胸痹 诊查要点,相 关 检 查,心电图(ECG)心 脏 超 声心 脏 X 线冠 脉 造 影,明确病变部位及程度。静息ECG、发作ECG、负荷试验、动态监测。,胸痹 诊查要点,病症鉴别,悬 饮胃脘痛真心痛,痰饮之一,胸膈饱满,咳唾引痛,喘促不能平卧。饮流胁下,胸痹与悬饮,胸痹 诊查要点,胸痹 诊查要点

5、,病症鉴别,悬 饮胃脘痛真心痛,脾胃系疾病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胸痹与胃脘痛,胸痹 诊查要点,胸痹 诊查要点,病症鉴别,悬 饮胃脘痛真心痛,胸痹进一步发展的危重病症。,胸痹与真心痛,胸痹 诊查要点,胸痹 诊查要点,胸痹,病变脏腑疼痛部位发作特点诱发因素兼夹症状,疼痛程度持续时间缓解情况兼夹症状相关检查,胃脘痛,悬饮,真心痛,小 结,诊断依据:主症胸部疼痛;诱因操劳 过度、抑郁恼怒、多饮暴食、感受 寒冷等;发病年龄中年以上。相关检查:ECG、心脏超声、冠脉造影等病证鉴别:悬饮、胃脘痛、真心痛,胸痹 诊查要点,胸痹 辨证论治,胸痹 辨证论治,辨 证 要 点,辨标本虚实 标实:气滞、痰浊、

6、血瘀、寒凝 本虚:阴、阳、气、血亏虚。辨病情轻重,胸痹 辨证论治,胸痹 辨证论治,胸痹 辨证论治,治 疗 原 则,标实当泻 气滞当疏理气机、血瘀当活血化瘀、寒凝当辛温通阳、痰浊当泄浊豁痰;本虚宜补 权衡心脏阴阳气血不足及脏腑亏虚,纠正阴阳气血、脏腑偏衰。,胸痹 辨证论治,证 治 分 类,心血瘀阻证 气滞心胸证 痰浊闭阻证 寒凝心脉证 气阴两虚证 心肾阴虚证 心肾阳虚证,胸痹 辨证论治,心 血 瘀 阻 证,证 候:心胸刺痛,痛有定处,入夜为甚,胸闷,舌 紫暗有瘀斑,脉弦涩;暴怒、劳累诱发。病机概要:血行瘀滞,胸阳痹阻,心脉不畅。治 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代 表 方:血府逐瘀汤加减。常 用 药:

7、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柴胡、桔梗、枳壳、牛膝;当归、生地;降香、郁金。加 减:乳没、郁金、降香、丹参;沉香、檀香、荜 茇;桂枝、细辛、良姜、薤白;人参、附子。,胸痹 辨证论治,气 滞 心 胸 证,证 候:心胸满闷,隐痛,时欲太息、嗳气,苔薄腻 脉细弦,情志不遂诱发。病机概要: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心脉不和。治 法:疏肝理气,活血通络。代 表 方:柴胡疏肝散加减。常 用 药:柴胡、枳壳;香附、陈皮;川芎、赤芍。加 减:失笑散;丹栀逍遥散;当归芦荟丸。,胸痹 辨证论治,痰 浊 闭 阻 证,证 候:胸闷痰多气短,肢重肥胖,倦怠乏力,吐涎,舌胖有齿痕,苔腻或滑,脉滑,阴雨天发作。病机概要:痰浊盘踞,胸

8、阳失展,气机痹阻,脉络阻滞。治 法:通阳泄浊,豁痰宣痹。代 表 方: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常 用 药:瓜蒌、薤白;半夏、胆星、竹茹;人参、茯苓、甘草;菖蒲、陈皮、枳实。加 减:黄连温胆汤加郁金;海浮石、海蛤壳、山栀、天竺黄、竹沥;桃仁、大黄。,胸痹 辨证论治,寒 凝 心 脉 证,证 候:卒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形寒肢冷;心 悸,面色苍白,脉沉紧或沉细,感寒而发。病机概要:血行瘀滞,胸阳痹阻,心脉不畅。治 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代 表 方:血府逐瘀汤加减。常 用 药: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柴胡、桔梗、枳 壳、牛膝;当归、生地;降香、郁金。加 减:乳没、郁金、降香、丹参;沉香、檀香、荜

9、茇;桂枝、细辛、良姜、薤白;人参、附子。,胸痹 辨证论治,气 阴 两 虚 证,证 候:心胸隐痛时作,心悸气短,动则益甚,倦怠 易汗出,舌淡胖有齿痕,脉虚细缓或结代。病机概要:心气不足,阴血亏耗,血行瘀滞。治 法:益气养阴,活血通脉。代 表 方: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常 用 药:人参、黄芪、炙甘草;肉桂;麦冬、玉竹;五味子;丹参、当归。加 减:川芎、郁金;茯苓、白术、白蔻仁;茯苓 茯神、远志、半夏曲;柏子仁、酸枣仁。,胸痹 辨证论治,心 肾 阴 虚 证,证 候:心痛憋闷,心悸盗汗,虚烦不寐,腰酸膝软,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促代。病机概要:水不济火,虚热内灼,血脉不畅。治 法:滋阴清火,养

10、心和络。代 表 方: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加减。常 用 药:生地、玄参、天冬、麦冬;人参、炙甘草、茯苓;柏子仁、枣仁、五味子、远志;丹参、当归身、芍药、阿胶。加 减:酸枣仁汤;珍珠母、灵磁石、石决明、琥珀、黄连阿胶汤;左归饮。,胸痹 辨证论治,心 肾 阳 虚 证,证 候:心悸而痛,胸闷气短,自汗,神倦怯寒;舌 淡胖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迟。病机概要:阳气虚衰,气机痹阻,血行瘀滞。治 法:温补阳气,振奋心阳。代 表 方: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常 用 药:人参;附子;肉桂;炙甘草;熟地、山萸 肉、仙灵脾、补骨脂。加 减:真武汤加黄芪、汉防己、猪苓、车前子;四逆加人参汤,参附注射液。,胸痹 辨证论治,证

11、 治 分 类,胸痹 辨证论治,胸痹 预防调护,预 防,注意调摄精神,避免情绪波动;注意生活起居,寒温适宜;注意饮食调节;注意劳逸结合,坚持适当活动。,胸痹 预防调护,调 护,发作期:立即休息;密观病情变化;吸氧、心电监护、保持静脉通道通畅,并做好抢救准备;缓解期:要注意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坚持力所能及的活动。,胸痹 辨证论治,胸痹 结 语,结 语,临床特征:闷痛,甚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病 因: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劳倦内伤、年迈体虚。病位在心,与肺肝脾肾有关。病 机:本虚标实 辨 证:分清标本虚实。治 则: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治 法:实证-活血化瘀,辛温散寒,泄浊豁痰;虚

12、证-益气通脉,滋阴益肾,益气温阳。,胸痹 辨证论治,胸痹 临证备要,临证备要及前沿动态,胸痹治疗应以通为补,通补结合 活血化瘀法的应用 芳香温通药的应用 注意益气化痰 治本以补肾为主,胸痹 临证备要,以通为补,通补结合,特征:胸闷痛、气短,兼心悸、眩晕、疲乏等。病机:本虚标实。治法:通法-芳香温通、宣痹通阳、活血化瘀等 补法-补气血法、温肾阳、补肾阴,胸痹 临证备要,活 血 化 瘀 法 的 应 用,病机:本虚标实特点:反复发作,病程日久,多为夹杂证候。临床应用:1、活血化瘀中伍以益气养阴、化痰理气之品;2、选用养血活血之品;3、破血攻伐之品,易伤及正气,应慎用。,胸痹 临证备要,芳 香 温 通

13、 药 的 应 用,病机:寒邪内闭临床应用:1、芳香走窜、温通行气类中药;2、芳香温通药物宜配合温补阳气之剂;(寒邪 易耗伤阳气,又易感寒,产生阴寒之邪)3、芳香温通药物辛散走窜,中病即止,防伤阳。,胸痹 临证备要,注 意 益 气 化 痰,病机:痰浊与胸痹直接相关,且与易患因 素相关。治疗:着重健运脾胃;祛痰加用健脾益气。临床应用:温胆汤为基本方。根据痰浊与 气虚轻重加减。注意:补气之品用量不宜太大。,胸痹 临证备要,治 本 以 补 肾 为 主,病 机:本虚标实。本虚指心、肺、肝、脾、肾等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其 本在肾。临床应用:重视补肾固本,尤其在缓解期。滋肾阴、补肾气、温肾阳等。,胸痹 附真心

14、痛,附 真 心 痛,胸痹 附真心痛,概 述,定义:胸痹进一步发展的严重病证,特点为 剧烈而持久的胸痛,伴心悸、水肿、肢冷、喘促、汗出、面色苍白等,甚 至危及生命。特点:疼痛出现最早、最突出,疼痛剧烈,难以忍受,范围广泛,持续时间长,伴恐惧、濒死感。,胸痹 附真心痛,病 因,病 因:年老体衰、七情内伤、气滞血瘀、痰浊化生、寒邪侵袭、等因素有关。病 机:发病基础-本虚,发病条件-标实。小 结:病位在心,其本在肾;病机为本虚标 实,急性期以标实为主。,胸痹 病因病机,寒凝气滞,血瘀痰浊,心脉闭塞,气血中断,闭阻心脉,上犯心胸,胸痹,真心痛(心肌梗死),胸痹 病因病机,心气不足,心血亏虚,运血无力,心

15、动悸,脉结代(心律失常),气血运行不利,心脉瘀阻,胸痹 病因病机,心肾阳虚,水邪泛滥,心悸、水肿、喘促(心力衰竭),凌心射肺,胸痹 病因病机,阴阳俱脱,阴阳离决,心源性休克,亡阴厥脱,亡阳厥脱,胸痹 附真心痛,治 疗 原 则,发作期:使用速效止痛药物,以迅速 缓解心痛症状。缓解期:以补气活血、温阳通脉为法。,胸痹 附真心痛,证 治 分 类,气虚血瘀证寒凝心脉证 正虚阳脱证,胸痹 附真心痛,气虚血瘀证,证 候:胸闷刺痛,动则加重,伴短气乏力,汗出心悸,舌胖有齿痕,舌质黯淡有瘀斑,脉弦细无力。治 法:益气活血,通脉止痛。代 表 方: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常 用 药:人参、黄芪;失笑散、桃仁、红花、

16、川芎;赤 芍、当归、丹参;柴胡、枳壳、桔梗;甘草。加 减:莪术、延胡索,三七粉;麦冬、生地;肉桂、仙灵脾;黄连、瓜蒌、法半夏。,胸痹 附真心痛,寒凝心脉证,证 候:胸痛彻背,心悸不宁,神疲乏力,形寒肢冷,舌淡黯苔白腻,脉沉无力,迟缓或结代。治 法:温补心阳,散寒通脉。代 表 方:当归四逆汤加味 常 用 药:当归;芍药;桂枝、附子;细辛;人参、甘 草;通草、三七、丹参。加 减:干姜、蜀椒、荜茇、高良姜;白檀香;苏合香丸。,胸痹 附真心痛,正虚阳脱证,证 候:心胸绞痛,胸中憋闷,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烦躁不安或,神识昏迷,四肢厥冷,脉疾数 无力或脉微欲绝缓或结代。治 法:回阳救逆,益气固脱。代 表 方:四逆加人参汤加减;阴竭阳亡合生脉散。常 用 药:红参;附子、肉桂;山萸肉、龙骨、牡蛎;玉竹、炙甘草。加 减:五味子;独参汤。,胸痹 附真心痛,其 他 疗 法,蝮蛇抗栓酶、蚓激酶、丹参注射液、血栓通(三七制剂)、毛冬青甲素、川芎嗪等,具有一定程度的抗凝和溶栓作用,并可扩张冠状动脉。,胸痹 附真心痛,调 护,1卧床休息1周;2间断或持续低流量给氧;3进食不宜过饱,可少量多餐;4防止不良刺激,保持情绪稳定;5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时过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