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课件月经病.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165330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0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妇科课件月经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医妇科课件月经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医妇科课件月经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医妇科课件月经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医妇科课件月经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妇科课件月经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妇科课件月经病.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月经病,中医妇科学 崔晓萍,月经病概论,概念: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经色、经质发生异 常或伴月经周期出现的症状为特征的疾病。素体正气不足 再感外邪病因病机 七情所伤 多产房劳 大病久病 诊 断:根据周期、经期及量、色、质判断。,月经病概论,辨证:根据期、量、色、质结合腹痛情况治则:调气血 1、调经以治本 补肾 扶脾 疏肝 2、分清先病后病 3、周期性用药 4、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5、结合年龄重视不同脏腑,月经先期,一、概念: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十余 日一行者。二、病因病机:1、气虚:疏摄无权冲任失固提前而至2、血热 实热 阳盛血热 肝郁化热 火热下扰,血海不宁 经血提前 虚热 阴虚

2、火旺,月经先期,三、诊断要点 1、特征:提前7天以上,连续2个周期。2、鉴别诊断:经间期出血 3、转归:崩漏四、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2、治则 3、分型论治,月经先期,气虚:补气摄血调经 补中盖气汤 阳盛血热 清热凉血调经 清经散血热 肝郁血热 舒肝清热调经 丹栀逍遥散 虚热 养阴清热调经 两地汤,月经过少,一、概念:月经周期基本正常,月经总量明显 少于正常或行经时间缩短不足两天,量亦 减少者。二、病因病机,月经过少,三、诊断 周期正常、经量少或经期短 鉴别:激经 转归:闭经四、辨证论治 周期正常、经量少或经期短辨证要点 来势 缓慢:虚 突然:实,月经过少,治则 虚补 实通分型 血虚人参滋血

3、汤 肾虚归肾丸 血瘀桃仁四物汤 痰湿苍附导痰丸,经期延长,概念:行经时间延长7天以上,周期基本正常。病因病机:实:气滞血瘀,瘀血内阻 冲任不固 虚:阴虚内热,虚热内扰诊断:与漏下,赤带鉴别辨证论治:血瘀 桃红四物汤+失笑散 止血固冲任 阴虚血热 两地汤+二至丸,闭 经,一、概念:女子年逾18周岁月经尚未初潮,或已行经 而又中断达三个月以上者。二、病因病机:肝肾不足 气血虚弱 冲任空虚血枯 无血可下 阴虚血燥 闭经 气滞血瘀 冲任阻滞血隔血不得下 痰湿阻滞,闭 经,三、诊断要点 1、排除生理性停经早孕 2、了解第二性征 3、有无全身性疾病 4、是否服用药物四、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月经特点、来

4、势,有无腹痛。2、治疗原则:虚者补而通之 通经 实者泻而通之,闭 经,3、分型论治:肝肾不足补肾养肝调经 归肾丸 气血虚弱补气养血调经 人参养荣汤 阴虚血燥养阴清热调经 加减一阴煎 气滞血瘀理气活血,祛瘀通经 血府逐瘀汤 痰湿阻滞豁痰除湿,调气活血通经苍附导痰丸,崩 漏,概念: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称崩中或经崩,后者 称漏下或经漏。病因病机:虚热虚火下扰 血热 实热极迫血行 阳虚冲任失固 冲任损伤 经血从胞宫 肾虚 阴虚相火变动 不能制约经血 非时妄行 脾虚 统摄无权 血瘀 血不归经,崩 漏,诊断 特点:月经的期、量发生严重紊乱 鉴别:1、月经病 2、妊娠出血 3、癥瘕出血辨证论治

5、辨证要点 首辨崩、漏 来势急,出血量多 崩 来势缓,出血少,淋漓 漏 分清虚、实 一般虚多实少,热多寒少 久崩多虚 久漏多瘀,崩 漏,治则 塞流(止血)澄源(审因)复旧(固本)分型 血热 虚热保阴煎 实热清热固经汤 肾虚 阳虚右归丸 阴虚左归丸 脾虚 固本止崩汤 血瘀 四物+失笑散,经行吐衄,概念:每逢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有规律 的吐血或衄血称经行吐衄。病因病机:肝经郁火:火炎气逆,血随气升 血热气逆 吐衄 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迫血妄行诊断:1、有规律性 特征 2、伴周期发作 3、常致经量少或无月经 4、常伴有经生期,经行吐衄,鉴别:1、鼻咽部疾患 2、肺部疾患辨证论治 辨虚实:实:经前1

6、-2天,多,鲜红 虚:经后,少,淡红 治 则:清热降逆,引血下行 分 型:肝经郁火 清肝引经汤 肺肾阴虚 顺经汤,经行乳房胀痛,概念:每于经行或正值经期,经后出现乳房作帐,或乳头胀痒 痛,甚者不能触衣者,称经行乳房胀痛。简称“经行乳胀”。病因病机:肝气郁结乳格不畅 乳胀 肝肾阴虚乳格失养诊断 特征:双侧,随周期发作,经后多消失。鉴别:乳腺增生 乳腺癌。,经行乳房胀痛,辨证论治:实:经前,经期,按之有块,触之即痛。辨虚实:虚:经后;柔软,无块。肝气郁结:柴胡疏肝散 分 型:肝肾阴虚:一贯煎,绝经前后诸证,概念:部分妇女在绝经前后伴随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如:月 经紊乱;眩晕耳鸣,烘热汗出,面红潮

7、热,烦躁易怒;面 目肢体浮肿,尿频失禁,腰膝酸软,肢冷便溏等各种症 状。称经断前后诸证。病因病机:肾阴虚 肾虚所致一系列症状。肾阳虚诊断:1、49岁 特征 2、月经紊乱 3、血管舒缩症状:烘热汗出,眩晕,心悸 4、神经精神症状:激动、抑郁、失眠,绝经前后诸证,鉴别:1、内科疾病 2、妇科恶性病变辨证论治:辨证要点:月经、全身、舌脉 治则:补肾固肾 分型:肾阴虚左当饮 肾阳虚右归丸合理中丸,带 下 病,概念:广义:一切妇科病;狭义: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或伴 全身、局部症状者称带下病。病因病机:,带 下 病,诊断 依据:带下(量、色、质、气味)异 常或伴局部、全身症状。鉴别:漏下,经间期出血,恶性病变辨证论治:要点:带下的色、质、气味 脾虚:升、燥 治则:健脾升阳除湿 肾虚:补、涩 湿热:清、利 湿毒:清热解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