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的独立性.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167137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6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银行的独立性.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什么叫中央银行独立性,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实质上是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一关系有两个含义:1、中央银行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 2、中央银行对政府独立性是相对的,中央银行与政府的隶属关系,与财政部的资金关系是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主要方面,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提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最初提出并引起广泛重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1920年的布鲁塞尔会议上。背景:一战后,各国政府为了恢复经济,继续沿用增加货币发行的办法,造成严重通货膨胀,冲击了货币制度和金融制度的稳定,加剧了经济的

2、困难。,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历史发展,第一阶段:中央银行成立至一战以前 独立性情况:政府对央行干预较少,央行相对独立 背景:(1)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阶段,央行没有成为国家干预和调节的工具;(2)经济思想方面,传统货币主义占据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可以通过“看不见的手”实现充分就业的平衡;(3)货币制度处于金本位制的鼎盛时期,央行的首要任务是维护金本位制,维持银行券和黄金的自由兑换;(4)除代理国库外,央行作为政府的银行职能有限。,第二阶段:一战至20世纪60年代独立性情况:独立性受到严重威胁,货币政策成为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背景:(1)大危机宣告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的结束,“看不见的手”自发地实

3、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已不可能,国家开始全面干预经济;(2)在经济思想上,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成为主流;(3)两次世界大战中央行服从政府的领导筹措战争费用,弥补财政赤字;欧洲复兴计划使各国效仿罗斯福新政,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努力恢复经济。(4)大危机之后,各国纷纷废除金本位制,开始实行信用货币制度。,第三阶段:1970年至今独立性情况:再次受到重视背景:(1)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出现滞胀,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存在缺陷(2)在经济思想上,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思想重新抬头,他们批判凯恩斯学派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认为应该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3)在此阶段,治理通货膨胀成为各国政府

4、和央行的最重要的政策目标,结论,政治家缺乏经济远见,干扰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政府为满足短期利益的需要,推行通货膨胀政策。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工作侧重点不一致,致使相互的措施矛盾对立。中央银行作为社会化的服务机构也需要相当的独立性。,央行的独立性问题一直是一个争议较大的话题,争论的焦点是中央银行应该对政府保持多大的独立性。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争论对各国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产生了直接影响。提倡中央银行保持相对独立性的主要理由之一就是担心政府和一会置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的危险于不顾,滥用货币扩张手段,以满足财政上的需要,即所谓的“财政性通货膨胀”。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中央银行保持独立性是必要的,因为中央银行独

5、立性有助于实现长期的价格稳定目标。,中央银行独立性较高的德国、美国、加拿大都实现了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其经济增长率并不比通货膨胀率较高的英国、法国、意大利低。这也就意味着,保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并不是以牺牲经济增长速度为代价的。,央行对政府保持一定独立性的原因,1、有利于维护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避免政治性经济波动。2、可以避免通过增加货币发行或购买国债的方式来弥补财政赤字。3、央行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实施金融监管等方面有较强的专业性。4、可以使中央银行与政府其他部门之间的政策形成一个互补和制约的关系,有利于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力和稳定性,避免因某项决策或政策失误而造成经济与社会发展

6、全局性的损失。5、央行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可使中央银行的分支机构全面、准确、及时地贯彻总行的方针政策,较少受地方政府的干预,保证货币政策决策与实施的统一,增强央行宏观调控的实效性和提高央行运作的效率。,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主要内容,1、中央银行享有独立的货币发行权(集中货币发行权、不承担财政透支)2、中央银行独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3、独立监督、监测金融市场(独立行使管理权、控制权、制裁权),中央银行保持相对独立性的原因,1、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不能背离国家总体经济发展目标。2、货币政策是整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一部分,不能超出所隶属的这个整体。3、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和监管是在国家授权下进行的,在特殊情况下

7、,中央银行必须完全服从政府的领导和指挥。,中央银行保持相对独立性应遵循的原则,1、中央银行货币金融政策的制定及整个业务操作必须以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为基本出发点2、中央银行货币金融政策的制定及整个业务操作都必须符合金融活动自身的规律性。,决定央行独立性的主要因素,法律地位隶属关系中央银行负责人的产生决策机构的组成与财政部的资金关系,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类型,1、独立性较强型:美国、德国、瑞典、瑞士。表现:中央银行直接对一会或者国会负责,可以单独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政府不得对中央银行发布命令和指示。2、独立性居中型:英国、日本、加拿大。表现:中央银行名义上隶属政府的财政部,在名义上独立性较弱,但实

8、际上中央银行拥有较大的决策与管理权的独立性。3、独立性较弱型: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韩国。表现:中央银行隶属政府的财政部,无论在名义上还是在实际上,中央银行在制定和执行政策、履行其职责时,都比较多地服从政府或财政部的指令。,中央银行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与财政部门:行政隶属关系 资金与业务往来关系 政策关系,与财政部门协调配合与其他金融管理部门:中央银行是核心机构,其他金融管理机构在特定的方面承担管理的责任。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央行提供基础货币,其他商业银行只参与货币创造的过程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为其他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创造条件、提供保障。,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1、中国人民银行

9、独立性在法律上的体现2、中国人民银行与其他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3、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存在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2003年修订)规定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二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第五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就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重要事项作出的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就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有关货币政策事项作出决定后,即予执行,并报国务院备案。”第七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履行职责,开展业务,不熟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会

10、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第十二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设货币政策委员会,货币政策委员会的职责、组成和工作程序,由国务院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应当在国家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制定和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人民银行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关系,1、与财政部的关系:不存在隶属关系,两者都同属国务院直接领导;中国人民银行不能与财政部进行直接融资;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货币政策,财政部负责财政政策。2、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法减少了地方政府对货币政策的干预,维护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3、与银监会的关系:银监会的设立使银行监管与货币政策职能相对分离,保证货币政策的

11、独立性和灵活性。,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在不断加强和完善,但仍有一些问题。现阶段我国有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业务和公开市场操作这三项货币政策工具,然而中央银行相对于国务院而言,只享有一般货币政策事项的决策权,对于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重大货币政策事项只有制定和执行权,最终决策权却在国务院手中,所以工具的运用打了折扣。虽然法律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政府当然也不能接受融资。但是中国人民银行每年的贷款有相当部分投向本应由财政支出负担的项日,如对国有企业亏损的补贴,建设公共基础设施。这样的赤字货币化使得货币政策服务于政策,中央银行缺乏对货币政策的实际控制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