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法治思维?法治思维的要求是什么?国开2023春《思想道德和法治》大作业参考答案5份.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167179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什么是法治思维?法治思维的要求是什么?国开2023春《思想道德和法治》大作业参考答案5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什么是法治思维?法治思维的要求是什么?国开2023春《思想道德和法治》大作业参考答案5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什么是法治思维?法治思维的要求是什么?国开2023春《思想道德和法治》大作业参考答案5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什么是法治思维?法治思维的要求是什么?国开2023春《思想道德和法治》大作业参考答案5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什么是法治思维?法治思维的要求是什么?国开2023春《思想道德和法治》大作业参考答案5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什么是法治思维?法治思维的要求是什么?国开2023春《思想道德和法治》大作业参考答案5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什么是法治思维?法治思维的要求是什么?国开2023春《思想道德和法治》大作业参考答案5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述题:什么是法治思维?法治思维的要求是什么?(参考答案5份)什么是法治思维?法治思维的要求是什么?答: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是党作为执政党,第一次以大会报告的形式提出“法治思维”的概念。所谓“法治思维”,是相对于人治思维而言的,它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治国理政中,应坚持法律至上,约束权力,按法定职责和程序办事,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承担法律责任。具体来说,法治思维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种内涵要求:规则至上。法治就是规则之治。而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规则,因此法治思维就是要坚持法律至上。任何社会活动的主体都必须遵守法律,任何个人和组

2、织都不能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主权在民。这是所有法治国家最基本的宪法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权力来源和目的。人民通过制定宪法和法律对政府既授权又限权,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严格约束权力,坚持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进一步减少行政许可、审批和核准,以增强市场和社会的活力。简言之就是,对政府要“无法不行政”,对人民则是“法不禁止皆权利权利本位。要把“为人民服务”的传统思维,进一步转化为保障每个公民合法权利的法治思维,要依法保障以公民财产权为核心的各种权利。法律是权利和义务的载体,也是一定数量权利、义务的总和。强调公民的权利第一还是义务第一,是法治与人治的重要分野。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

3、治的价值追求,因此治国理政、行使权力必须以追求、维护公平正义为评判尺度。“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法治不仅要追求实质正义,同时也要追求形式正义。作为看得见的正义,程序正义不仅是实体正义的保障,而且还有其独立的价值。公平正义的另一个要求,是在制定规则时,不能只考虑多数人,而忽视了少数人的利益诉求。要兼顾各类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寻找各方的最大公约数,这就要求在进行重大决策的听证时,选择代表要均衡,不能只选那些有利于决策通过的阶层的代表。接受监督。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受追究,这是法治对政府和官员的基本要求。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

4、,勇于承担行使权力和履行职责带来的法律后果,对违法行为要坚决纠正,做责任政府。公开透明。法治是民主之治,政务公开是现代民主政治的要求。因此,公权力的行使要公开透明,政府要自觉做阳光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则要坚持“公开是原则,保密是例外”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改进方式。坚持法治思维,就要以法治的视角探索新的工作方式。要克服那种大会号召、群众运动、造成高压、强行推广、抓反面典型、拔钉子户的革命性、权力性的思维和管理方式,而向规则导向、理性对话、集体协商、博弈妥协、求同不排异、照顾少数、加强服务、淡化管理的思维和管理方式转变。二、简答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

5、共20分。)什么是法治思维?法治思维的要求是什么?答:所谓“法治思维”,是相对于人治思维而言的,它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治国理政中,应坚持法律至上,约束权力,按法定职责和程序办事,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承担法律责任。法治思维包括以下几种要求:1 .规则至上。法治就是规则之治。而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规则,因此法治思维就是要坚持法律至上。任何社会活动的主体都必须遵守法律,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能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美国开国元勋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说过,“在专制国家国王就是法律,在自由国家法律成为国王二法律能否成为国王,这是法治和人治的根本区别。2 .主权在民。这是所有法治国家最基本的宪法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6、人民,人民是权力的来源和目的。人民通过制定宪法和法律对政府既授权又限权,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严格约束权力,坚持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进一步减少行政许可、审批和核准,以增强市场和社会的活力。3 .权利本位。要把“为人民服务”的传统思维,进一步转化为保障每个公民合法权利的法治思维,要依法保障以公民财产权为核心的各种权利。法律是权利和义务的载体,也是一定数量权利、义务的总和。强调公民的权利第一还是义务第一,是法治与人治的重要分野。4 .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因此治国理政、行使权力必须以追求、维护公平正义为评判尺度。“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法治不仅要追求实质正义

7、,同时也要追求形式正义。作为看得见的正义,程序正义不仅是实体正义的保障,而且还有其独立的价值。5 .接受监督。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受追究,这是法治对政府和官员的基本要求。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勇于承担行使权力和履行职责带来的法律后果,对违法行为要坚决纠正,做责任政府。6 .公开透明。法治是民主之治,政务公开是现代民主政治的要求。因此,公权力的行使要公开透明,政府要自觉做阳光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则要坚持“公开是原则,保密是例外”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7 .改进方式。坚持法治思维,就要以法治的视角探索新的工作方式。要克

8、服那种大会号召、群众运动、造成高压、强行推广、抓反面典型、拔钉子户的革命性、权力性的思维和管理方式,而向规则导向、理性对话、集体协商、博弈妥协、求同不排异、照顾少数、加强服务、淡化管理的思维和管理方式转变。参考答案3二、简答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什么是法治思维?法治思维的要求是什么?答: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法治思维要求将法律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的准绳,要求崇尚法治、尊重法律,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协调关系和解决问题。二、简答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什么是法治思维?法治思维的要求是

9、什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是党作为执政党,第一次以大会报告的形式提出“法治思维”的概念。所谓“法治思维”,是相对于人治思维而言的,它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治国理政中,应坚持法律至上,约束权力,按法定职责和程序办事,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承担法律责任。具体来说,法治思维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种内涵要求:规则至上。法治就是规则之治。而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规则,因此法治思维就是要坚持法律至上。任何社会活动的主体都必须遵守法律,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能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主权在民。这是所有法治国家最基本的宪法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0、,人民是权力来源和目的。人民通过制定宪法和法律对政府既授权又限权,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严格约束权力,坚持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进一步减少行政许可、审批和核准,以增强市场和社会的活力。简言之就是,对政府要“无法不行政”,对人民则是“法不禁止皆权利二权利本位。要把“为人民服务”的传统思维,进一步转化为保障每个公民合法权利的法治思维,要依法保障以公民财产权为核心的各种权利。法律是权利和义务的载体,也是一定数量权利、义务的总和。强调公民的权利第一还是义务第一,是法治与人治的重要分野。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因此治国理政、行使权力必须以追求,维护公平正义为评判尺度。“正义不仅要实现,而

11、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法治不仅要追求实质正义,同时也要追求形式正义。作为看得见的正义,程序正义不仅是实体正义的保障,而且还有其独立的价值。公平正义的另一个要求,是在制定规则时,不能只考虑多数人,而忽视了少数人的利益诉求。要兼顾各类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寻找各方的最大公约数,这就要求在进行重大决策的听证时,选择代表要均衡,不能只选那些有利于决策通过的阶层的代表。接受监督。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受追究,这是法治对政府和官员的基本要求。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勇于承担行使权力和履行职责带来的法律后果,对违法行为要坚决纠正,做责任政府。公开透明。法治

12、是民主之治,政务公开是现代民主政治的要求。因此,公权力的行使要公开透明,政府要自觉做阳光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则要坚持“公开是原则,保密是例外”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改进方式。坚持法治思维,就要以法治的视角探索新的工作方式。要克服那种大会号召、群众运动、造成高压、强行推广、抓反面典型、拔钉子户的革命性、权力性的思维和管理方式,而向规则导向、理性对话、集体协商、博弈妥协、求同不排异、照顾少数、加强服务、淡化管理的思维和管理方式转变。一、法治思维法治思维,是以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仰为基础,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

13、问题的思维模式。(1)法治思维,是一种法本位思维。(2)法治思维,是一种正当性思维。(3)法治思维,是一种符合逻辑的思维。(4)法治思维,是一种科学思维,它强调符合规律、尊重事实。二、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1)法律至上法律至上,是法治思维最直观的题中之义。是指法律是地位最高、效力最广、强制力最大的规范。现代国家有很多规范,如宗教规范、道德规范、团体规范和行业规范等,法律至上要求这些规范都不得超越法律规范,不得与法律规范相抵触。(2)权力制约法治思维,强调法大于权,权受制于法。权力制约,是指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的规制和约束。在我国:国家权力是人民的,即一切权力为民所有;国家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即一切权力为民所用。因此,只有依法对权力的配置和运行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才能防止权力私用、权力滥用和权力腐败。(3)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法治思维的价值追求。正确理解公平正义,需要正确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正确处理法理与情理的关系。正确处理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关系。正确处理普遍与特殊的关系(4)权利保障权利保障,是法治思维的目的所在。法治本身不是目的,目的还是通过法治来保障公民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