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168438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0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麦积区教师进修学校段 虎 军2008年3月,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1、从社会发展看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2、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看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3、从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看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青少年人格发展中的五种不良倾向:(1)、主体价值的迷失;(2)、道德的滑坡;(3)、国民心态危机;(4)、人格的不协调、不和谐;(5)、审美意识差4、从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需要看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知失调情绪偏差情感缺失意志消退性格解体人格变态心灵扭曲行为异常,二、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美状态。”,三、健

2、康的标准,(一)身体健康的标准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6、体重适当,站立时头、臂位置协调;7、眼睛明亮不发炎,反应敏锐;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感觉轻松。,(二)心理健康的标准,1、自我意识正确;2、人际关系协调;3、性别角色分化;4、社会适应良好;5、情绪积极稳定;6、人格结构完整,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概

3、念,1、概念: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2、地位和作用(1)、它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的组成部分。(2)咨询与指导是人类三大教育途径之一。现代教育理论所倡导的三大教育途径: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咨询与指导,五、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1、积极的自我意识教育2、学习心理辅导3、挫折的应付4、情绪的调节5、人际关系的协调6、性心理教育7、优良人格的塑造8、休闲生活与消费心理指导,六、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1、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具体表现(1)认知能力进一步发展,逻辑思维高度发展(

4、2)情感生活丰富而热烈(3)意志品质进一步增强(4)自我意识高度发展,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5)社会交往不断扩大,同伴友谊进一步加深,2、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1)动荡性(2)闭锁性(3)社会性(4)过渡性,七、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一)、发展性心理问题1、入学适应不良问题:产生情绪障碍,出现焦虑、恐惧、抑郁、孤独等不良情绪;自我评价下降,产生自卑心理;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丧失,学习成绩不良;出现行为问题,经常违反校规校纪,出现攻击或退缩行为等。2、与学习有关的心理问题:学习疲劳、学业困难、考试焦虑、厌学等。3、人际关系失调问题:表现为人际冲突,包括亲子关系紧张、师生关系

5、紧张、同学间的矛盾冲突等,也可表现为人际关系困难、缺乏友谊、孤独等。4、不良人格问题:偏激、狭隘、嫉妒、暴躁、依赖、孤僻、怯懦、自卑、神经质等。5、问题行为:按问题行为的性质,可分为过失型和品德不良型;按表现特点可分为攻击型和退缩型。6、青春期性发展中的心理问题:性心理发展所带来的困惑、手淫、早恋、性别角色的分化不良等。,(二)、常见的心理障碍,1、智力缺损2、多动症3、遗尿症4、口吃5、神经性厌食6、学习困难综合症7、品行障碍8、抽动障碍9、吮手指、咬指甲,10、神经症,(1)、神经衰弱(2)、焦虑症(3)、强迫症(4)、恐怖症(5)、癔症(6)、疑病症11、人格障碍悖德型、分裂型、爆发型、

6、偏执型、强迫型、癔病型、依赖型、回避型、自恋型等人格障碍。,八、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1、日常的教育工作2、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即心理健康活动课3、开设心理辅导室4、班主任工作5、重视家庭教育,开设家长学校6、其他途径,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1、说服教育法2、情境熏陶法3、情绪感染法4、榜样示范法5、讨论法6、行为实践法7、意志磨练法8、思想澄清法,十、新时期班主任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途径,1.科学地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2.创设班级良好的心理环境3.寓心理健康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4.坚持个别谈心和辅导5.与家长保持联系与沟通,十一、班主任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所采取的策略,1.情感

7、关爱型2.行为疏导型3.言语疏导型4.责任转移型5.惩罚约束型,资源连接:掌握学生心理与做好班主任工作,1.把握学生的过渡性心理 2.把握学生的闭锁性心理 3.把握学生的自尊心理 4.把握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 5.把握学生的摇摆性心理 6.把握学生的模仿心理,十二、挫折及其心理防御机制,(一)、挫折的含义:挫折是在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不良情绪状态。,(二)、挫折的一般反应形式,1、攻击2、冷漠3、退化4、固执5、焦虑,(三)、心理防御机制,1、消极的防御机制(1)、文饰作用(2)、投射作用(3)、压抑作用(4)、否定作用(5)、反向作用(6)、幻想作用2、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1)、代替(2)、表同(3)、幽默(4)、转向,十三、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一)心理疗法简介1、认知疗法2、理性情绪疗法3、森田疗法4、当事人中心法5、行为疗法6、系统脱敏法7、精神分析疗法,(二)案例分析,十四、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