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培训.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169598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6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培训.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小学公共安全养成教育,主讲人:郭晓娜 博士重庆市教科院学校发展研究中心 主任重庆市教科院巴蜀实验学校 校长,主 要 内 容,一、公共安全与学生学校生活二、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解读三、公共安全养成教育的含义与内容四、学校公共安全养成教育的策略五、统整的公共安全养成教育课程设计六、公共安全体验场建设,一、公共安全与学生学校生活,校园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故、意外伤害事故、自然灾害、社会安全事故、网络安全事故、心理健康事故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平安健康成长是教育的头等大事,是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基础和前提。袁贵仁:生命不保,何谈教育,这是我们应当必须共同遵循的教育准则。一个没有安全保障的学校,绝对是

2、一所不合格的学校,一个不具备安全意识的教师,绝对是一个不称职的教师。,生命:一个教育的基本问题,一、教育的原点(基因):生命实践 叶澜: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二、生命结构:道德生命(社会性),情智生命(认知性和情感性)体能生命(生理性)(摘自熊川武教学通论),被欣赏的学生与被淘汰的女婿,江老师的女儿26岁了,还没有找到男朋友。江老师的一个同事热心地充当起了红娘,把江老师当年的一个得意门生介绍给了江老师的女儿。相亲的门生走后,江老师对红娘说:“他读中学的时候

3、,我是多么欣赏他啊!他学习成绩棒,又特别听话,调皮捣蛋的事儿准找不着他。现在,人家也挺成功,这么年轻就当上了单位的中层干部。可是,要让他做我家的女婿,那就不够格了。你看他的背,明显地驼了,像个小老头儿;你看他的近视眼镜,足有800度吧,以后会影响生活质量的;你再看他说话时细声细气的样子,哪像个小伙子啊;最让我看不上的是他那么古板,一点幽默感都没有,我女儿要是跟这样的人生活一辈子,她上哪儿去找快乐呀!”,新加坡教育部校长委任状,你的手中是许许多多正在成长中的生命,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全部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梦想。他们都依赖你的指引、塑造及培育,才能成为最好的个人和有用的公民。,艰难

4、的选择:什么最重要?,实验: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检验:生命结构中哪个要素最重要?艰难选择:宣称的理论与实践的理论教育的功利化,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白岩松说:校园安全行动是一场持久战。校园事故发生的频率并没有在减少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如何打好这场持久战,取得最后的胜利,还值得政府、学校、以及每一个学生做更深的思考。,当前中小学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公共安全教育模式单一,缺乏技能操作和演练。之二:课程设置零散,内容不系统和缺乏课程操作性之三:安全教育效果的低效甚至无效,当前中小学学生安全素养分析,1、安全意识淡薄:近半中小学安全事故的原因2、安全知识和技能的缺乏,是校园安全悲剧的主要原因3、社会安

5、全责任感不强4、日常生活中的安全行为不规范5、突发应急事件中的应对技能欠缺,二、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解读,2007年2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关转发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1、纲要指出,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的目标:通过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中小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2、中小学安全教育的基本原则(1)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学生认知特点,注重实践性、实用性和

6、实效性。(2)(五个结合)坚持专门课程与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知识教育与强化管理、培养习惯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国家统一要求与地方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相结合;自救自护与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相结合。,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主要内容,纲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公共安全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2)“主要内容”;(3)“实施途径”;(4)“保障机制”。纲要相应地确定了公共安全教育的六个模块内容:一是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二是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三是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四是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五是预防和应对自然

7、灾害;六是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它事件。在内容设置上,考虑到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范围和特点的不同,针对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纲要按照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四个学段分别设置的教学内容,并且侧重点各有所不同,以提高公共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一是学校要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二是利用地方课程,采用班、团、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和演练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公共安全知识;三是通过游戏、模拟、活动、体验等主题教学活动和丰富校园文化等方式来开展安全教育;四是学校通过

8、与公安消防、交通、治安以及卫生、地震等部门,以及与家庭和社会共同联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安全教育。,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工作之保障机制,一是要保证公共安全教育的时间。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不同学段的课程方案,确保完成本纲要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并要安排必要的时间,开展自救自护和逃生实践演练活动。二是要加强教学资源建设。积极开发网络资源、图文资料等在内的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大力提倡学校使用公用图书经费统一购买相关教育材料,并作为学校公共图书的一部分,供全体学生循环借阅使用,促进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不得增加学生负担。三是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公共安全教育列入全体在职教师继续

9、教育的培训系列和教师校本培训计划,分层次开展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开展公共安全教育的水平。四是要加强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积极开展地区层面的课题研究,推进学校层面的校本研究。五是要重视和加强教学评价与督导。,三、公共安全养成教育的提出,公共安全养成教育的提出缘由: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把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具备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知识教育与强化管理、培养习惯相结合纲要多处提到把公共安全教育作为一种养成教育。,养成教育与基础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10、。”陶西平:养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孙云晓:习惯决定一个人的成败,最根本的教育就是养成教育。关鸿羽: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是教给青少年儿童终身受益的东西,它与素质教育密切相关。洛克:一切教育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培养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养 成 教 育 释 义,何谓养成?养成:培育使之形成或成长。(1)养成指后天的养成,后天的培养和启蒙。“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吕氏春秋(2)养成注重生命个体自我的内在规律,注重自我生成,具有生态学意义。“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种树郭橐驼传。(3)养成要趁早。“蒙以养正,圣功也”易经(4)“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孔子)讨论:培育与教育的区别(主

11、体性的差异)培育在于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的综合发展,在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养成习惯。注重从微观入手,是一种成人的生态学观点。,养 成 教 育,何谓养成教育?并不是养成和教育的简单结合,而是在综合辩证后生成新的意义。1、自我教育 2、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3、技能的训练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是一种成人的生态学教育思想。养成教育的阶段:被动自发自觉主动中国古代教育就是一种养成教育(知、情、意、行)(知行合一,渗透情感、态度、意识、价值观等)养成教育的特点:1、谁?主体:学生 辨:教师的作用 2、养成什么?内容:知、情、意、行 3、怎样养成?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

12、,逐渐使孩子养成良好习惯。4、养成的手段:严格管理、规范行为、长期践行、外在培养、自我内化 5、养成的结果:浑然天成、习惯成自然,公共安全养成教育的含义与内容,公共安全养成教育的含义 公共安全养成教育指通过对中小学生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公共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使学生在和谐与平安的校园环境中身心健康成长。公共安全养成教育的内容 培养 公共安全意识 习得 公共安全知识和技能 养成 公共安全行为习惯,公共安全教育过程中学校的能为,学校要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对无法在其他学科中渗透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可以利用地方课程的

13、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公共安全知识和技能。公共安全教育可以针对单一主题或多个主题来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游戏、实际体验、影片欣赏、角色扮演等活动,也可以运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探索寓教于乐、寓教于丰富多彩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增强公共安全教育的效果。学校要建设符合公共安全教育要求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生存技能,认识、感悟安全的意义和价值。学校要与公安消防、交通、治安以及卫生、地震等部门建立密切联系,聘请有关人员担任校外辅导员,根据学生特点系统协调承担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并且协助学校制订应急疏散

14、预案和组织疏散演习活动。,公共安全养成教育的策略,创设学生公共安全体验情景,安全意识默化是前提统整的公共安全课程设计,安全知识引领是条件公共安全活动开展,安全行为习惯训练是核心,统整的公共安全课程设计课程目标,统整:将关于公共安全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技能,适时地选择主题融入相关学科或独立主题的一种课程设计方式。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 2、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3、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4、养成预防和应对安全事故的行为习惯 5、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统整的公共安全课程设计课程内容的组织,(一)公共安全教育课程与现行课程的关系:1、内容显性交叉。(生命教育、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15、、思想品德、社会科等学科课程具有内容交叉的部分)2、目标内在相契。课程目标中的“珍爱生命、遵纪守法、安全意识”等,和现行人文课程如语文、社会、思想品德等,理科课程,如化学、物理、生物等具有内在关联。3、公共安全教育独有的主题。生存危机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等。(二)课程内容的组织:根据公共安全教育与现行学科的交叉、包含的关系,我们可以采取统整的公共安全教育课程类型:1、对于学科课程中包含有公共安全教育内容的,将这些内容统整为一个独立的主题活动单元,这种课程内容组织方式对应的就是公共安全教育的独立主题式课程。2、对于隐含在相关学科中的公共安全课程资源,我们需要在原有学科的基础上,进行与原有内容主题相

16、关的公共安全教育的融入式开发,这主要是对公共安全教育内容的扩充、安全教育意义的深入挖掘。3、公共安全教育的特有主题,可以进行系统开发成为独立的公共安全主题单元,在教师的公共安全素养和学科体制完备的情况下可以独立学科。,统整的公共安全课程设计课程开发,主题单元式学科融入式公共安全教育并不是固定的学科或课程,而是属于随机的、整合的。因此,在课程设计与教材开发上,秉持公共安全教育的完整性与统整性,重视与各学科课程之间的统整以及生活事件的关联性。公共安全教育主题的安排,应依据安全教育课程目标、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注重公共安全教育联系日常生活事件。,统整的公共安全课程设计课程实施,随机教学

17、:当生活中发生重大校园事故、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时,以此类事件为契机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安全知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规范,必要的应对措施和逃生技能,安全意义的教育和学习,灵活运用安全教育的主题。参与式讨论(价值澄清):包括集体讨论和小组讨论,设计安全教育案例,安全教育的两难问题,借助影片、文学作品、报刊杂志等进行讨论,从而检视个人在应急情况下的选择,和建立正确应对的习惯。模拟想像(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让学生假定自己处于一定的情景中,在想象的情景中经历安全行为的体验,比如突发灾害下的逃生演习等。计算机模拟亲身体验(通过直接的参观访问,诸如消防队、交通事故现场、专业机构的展览观),统整的公共

18、安全课程设计课程评价,评价原则:1、多元性原则 2、体验性原则 3、整体性原则评价方法:1、轶事记录法 2、知情合一评定法 3、追踪调查,公共安全体验场建设,创设学校公共安全体验场 1、学校公共安全场:指通过传播安全知识、体验安全情景与养成良好安全行为,提升教师和学生公共安全意识的学校环境。2、从要素上看,学校公共安全教育场可分为公共安全知识传播场、公共安全体验场、公共安全实践场 3、从组织结构看,可以在学生处设立公共安全教育指导中心,也可设立班组安全教育。4、在人员安排上,把班主任负责班级安全教育,逐渐向全部学科教师转移。5、从性质上看,可以通过正面的安全行为和技能强化形式,也可以通过负面的

19、激发安全意识与行为规范的形式。6、教育内容上看,即要求传播安全知识与技能,也要求通过安全体验增强安全意识。7、平安的校园文化建设。,公共安全体验场建设(二),公共安全教育场,意在把“他为”的公共安全教育转化为“自为”的公共安全教育。从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传授安全知识和技能,开展安全演练和活动,形成安全行为习惯的环境建设。公共安全场建设,既有物质场所,也有精神的(安全意识),建设过程既包括安全知识培训,也包括安全设施的使用(操作层面),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并要求学生写出活动总结和书面体验,并及时进行反思。通过想像体验,直接体验和理性体验的全过程。综合利用校内外各种有利于安全教育的资源,如聘

20、请校外辅导员,(公安、消防、交通、治安、卫生、地震等部门)并进行实地参观和进行演练。加强安全体验,加速安全知识向安全行为转化,从意志行为转向习惯行为,从情感体验变为安全意识。,设置学校安全体验活动室,1、各类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图片展示2、各种活动的体验设施3、配套多媒体讲解设施4、配套安全管理与教育的专业人员,资 源 链 接,中国安全教育网http:/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指导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安全教育的实践研究,1、组织机构与制度2、物质环境建设(安全警示语,安全宣传3、平安的学校文化建设(理念文化)4、校本课程开发(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5、安全活动和安全演练设计6、安全行为与应急技能手册,谢谢!祝大家平安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