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呵护.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169874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8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呵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中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呵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中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呵护.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中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呵护.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中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呵护.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呵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呵护.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呵护,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刘电芝,最近美国未来学杂志发表了一个研究结论:过去50年全世界的物质财富大大增加,而最近的调查表明,个人的快乐和幸福并未增加!结论:过去对物质财富过多的注意,而忽略了个人的快乐和幸福我国最近的一个城市调查也表明:幸福指数最高的在3000在5000元内。结论:并不是钱越多越快乐!,个人是不是觉得快乐,与个人的自我意识有关;很多心理问题也都来自于自我意识发展的不良和畸形发展,且看青少年自我意识畸形发展导致的悲剧:1、极度的自尊与自卑的悲剧:马加爵事件:2、人妒红颜:如希腊美神一样的“朱令”铊中毒 3、自我极度封闭:中国矿业大学的“铊中毒”事件,10年

2、前的朱令,10年后的朱令,4、自我极度膨胀 美国弗吉里亚理工大学赵成熙的校园枪杀事件“你们这些小人,你们有奔驰车还不够,你们有金链子也不够,你们有信托基金也还不够。”“我不一定要做这件事。我本可以离开,我本可以逃走的,但现在我不再逃避。如果不是为我,那就为我的孩子、我的兄弟和姐妹,我为他们这样做。”赵自我极度膨胀,为自己尴尬的状态寻找一个信仰,从而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这跟自杀恐怖份子一样。有了自我欺骗并且坚信的价值体系,就可以毫无惧色地杀人。,这些事件虽然发生在大学,其实其在生活的早期时就埋下了隐患,特别是可能在青少年初期埋下的隐患。其发生的根本原因,很大程度在于“自我”的畸形发展,一、自我意

3、识的发展阶段,在呀呀学语之前的婴儿无自我意识可言,对手指的吸吮就如奶头般的投入与专注。1524个月的婴儿明显意识到自我的身体和身体部位,初步有生理自我的萌芽。真正的自我意识形成要到23岁,能够正确区分“你”、“我”、“他”的时候。“我”的正确使用是自我意识形成的标志。,3岁-6岁左右的儿童,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心理学家称为自我中心期,即其行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即以自己的想法来解释外界现象,并把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投射到外界事物上去)。小学儿童都还很强烈地带有“自我中心的特点”,迈入初中阶段以后,人生豁然步入一个新境界。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学习任务,给学生一份欣喜,同时也伴有剧痛和不适随着

4、身体各部位、各系统的发展以及活动能量的猛然增长,身体变化第二特性发育,性心理现象的迅速出现,“成人感”的体验越来越强。与此相联系的独立感产生。1、“成人感”和独立性是少年个性发展的独特现象。,表现:,他们觉得自己已是成人了,愿意以自己的认识作为看待事物的尺度,但往往不愿更多地吐露自己的看法对家长、对教师越来越封闭自己的心理。他们对成年人把自己当小孩管教和监护非常反感,反感老师和家长们指手划脚、横加指责,甚至对老师关爱式的抚摸一下自己的头也极其厌恶。别人一声“小伙子”的呼唤也能引起他们莫大的幸福感。,2、依恋关系的变化从对父母的依恋到与同龄伙伴来往。他们渴望同伴友谊,喜欢在朋友中倾吐心曲。对自己

5、在同伴中的地位很敏感,喜欢在同伴中逞能以显示自己的能力与独立性。,3、认知能力的变化4、独立意识发展迅速,希望独立,关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5、他们精力旺盛,但自控能力仍很脆弱,常为朋友“两肋插刀”,或为“面子”大打出手。6、他们对自尊空前关注,常为引起注意而夸大其辞或另辟蹊径(如奇装异服)。7、其情绪体验总体特征是:“疾风怒涛”,“多事之秋”。,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发展高中生们比较注重自己的衣着打扮、形体外貌,常为脸上几粒小痘痘而挤弄再三。高中生更关注自己的内心体验,无心去顾及别人,时感心理苦闷、彷徨,盼能找人倾诉,又担心别人嘲笑而失自尊,所以把情感转向“日记”,将“日记”和“秘密”锁进

6、抽屉,也会因为种挫折和缺陷而过低估价自己。他们虽然认识到自己较稳定的个性,但仍存在自我评价的偏高估价高三后,他们基本上能够注意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感了,但自我意识的分化加剧了,呈现膨胀的“理想我”和滞后的“现实我”。,案例:一中学生的独白,“不知是从哪一天开始,我渐渐地发现自己变了,变得寡言少语,不爱玩,不爱闹,常常情不自禁地沉湎于自我遐想之中。回到家里便直奔进自己的房间看书,想心事,或不停地记日记。我不愿与弟弟玩,他什么也不懂。妈妈也开始变得唠叨了,常使我感到烦,甚至用话来顶撞她。我也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可我就是不喜欢别人打扰我。我虽然觉得上小学时幼稚、可笑,但我怀念那无忧无虑的生活,为

7、何长大后却陷入孤独之中呢?”,二、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一)青少年自我的典型表现1、波动的自我容易随着情景和时间的变化而波动。如刚才还心情愉快,继而就感到忧心忡忡,再过一会,又变得对人讥讽有加有研究者将青少年的这种波动戏称为“温度计自我”,2、矛盾的自我指在不同情景中出现多重角色。这种矛盾自我,长期得不到统一,也会影响自我的发展。,3、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异,自我不相符合状态,理想自我,自我形象,真实自我,自我相符合状态,理想自我,自我形象,真实自我,当自我形象与理想自我差异太大时,他就成了适应不良的标志。抑郁就可能源于个体自我形象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异,因为这种差异的意识能够产生一种失败感和

8、自我批评。,自我整合与自我认同自我整合指把多种角色的自我整合为一致的、连贯的自我自我认同指认同自己,包括认同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自我认同非常复杂,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自我认同一般要在青少年的后期,甚至是直到成年期才发生。它开始于婴儿依恋、自我感的发展、独立倾向的出现,在老年时通过对人生的回顾和整合而达到最终阶段。,自我认同的三种情形:情报式:自我搜寻具有自我价值的信息,并且在必要时调整自己的计划和行为标准式:抗拒变化,拒绝有差异的信息。这是自我认同早闭者的特征逃避式:推迟做决定,逃避反馈。即使有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也是表面化的、短期的,(二)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方面情绪自主,在青少年期,开始

9、脱离父母,开始自我认同,开始承担责任,即开始自主自主包括身体上、生活上、物质上、情绪上情绪自主指青少年减少他们哪些不成熟的对父母的依赖,过早的脱离父母的自主,失去了教诲、指导和支持,这对小孩的成长是重要的损失过晚的自主会导致小孩社会适应减慢例“母亲为刚进大学的小孩请保姆的悲剧研究表明:情绪自主与青少年的社会适应和家庭背景有关,情绪自主是一种发展的适应过程,这一自主过程对发展健康的自我认同是必要的。但健康的自主是在与父母保持积极关系背景中发生的,也就是说应该在不必疏离自己的家庭成员的情况下发展自我依靠,(三)友谊是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内容,青少年同伴的交往,可以从他人眼中进一步认识自我

10、、发展自我;同时友谊可以使青少年摆脱孤独感,青少年对友谊的需求大大增强,并变得非常重要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同伴的依赖相当松散,同伴情感投入少,儿童主要从父母那儿获得情感满足;空间距离接近的容易成为同伴,如同桌、邻居、兴趣相投的玩伴,由于成人感和独立性的增强,由于性成熟带来的情感满足的新感受和新需要,青少年转向同伴去寻求从前由家庭给予的支持。,青少年的同伴友谊的建立更多取决于兴趣、爱好相投;思想、观点、审美的一致、志趣相投在青少年期在建立和维持同伴关系上获得成功,就意味着有良好的社会适应和心理适应要在同伴中获得成功,首要因素就是在朋友之间有亲社会意愿,如提供帮助、情感支持、建议和分享信息,青少年开始

11、主要是与同性伙伴的交往,逐渐产生与异性接触的需要由于现代青年的开放特点,异性接触已不再是“地下活动”,而且十分普遍,异性朋友已成为重要的友谊,案例:一名初二的女生,在信中写到:“我和一名男生在一起,让一些思想复杂的人见到了,就会产生误会,四处散发谣言。弄得两个人关系破裂。并且会说我多么多么的不要脸。其实,我只是想和班里的男生成为哥们儿从来就没有非分之想,可还总是被误会。我不想失去朋友,我很苦恼。”,青少年由于在情感依赖上开始脱离父母,但又会缺乏安全感、充满焦虑,因此同伴友谊对青少年很重要,友谊的建立可以获得力量、克服孤独、建立自我一起分享情感、互相帮助解决问题个人问题和人际冲突。因此父母、班主

12、任不要擅自干涉青少年的友谊,例:几个少女的集体离家出走原因:家长、教师强行分离亲密的同伴,往往会导致逆反心理,(四)逆反心理自我意识发展的产物,人生主要有两个逆反心理时期:(1)幼儿时期。一是当人处于“第一断乳期”时,此时儿童开始把自己与他人区别开来时期的儿童常常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反抗,不听话、任性、反抗父母的约束。可以把这时期的反抗称之为“第一反抗期。,(2)青春期二是从青春期开始,即当人处于“第二断乳期”,又称为“心理断乳期”时。青少年随着生理成熟和智力发展,感觉到自己已经长大了。急切想取得独立、自治,摆脱过去那种依赖和束缚,从而产生了要抵抗和排除在他看来是压抑自己的那种外界力量的欲望。于是

13、,出现了“第二反抗期”,青年的反抗往往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理智的反抗,是针对某些在青年看来不合理的事和物,他们的敢想敢干、思想敏锐、很少保守思想、富有理想而又缺乏生活经验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那些在他们认为不合理的东西的批判态度、反抗行为。,非理智的反抗则是青年人为反抗而反抗。青年人急需独立,树立自我形象,确立自我地位,他们想通过对外界的反抗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试探自己的力量,引起外界注目,来感受自立要求的满足。这时候青年的反抗,大多是一种反抗情绪,有时并没有明确的反抗理由。,理智的反抗主要是内容的反抗,非理智的反抗主要是形式的反抗。逆反心理便是反抗的方式之一。逆反心理的消极影响主要是在非理智反抗

14、情况下发生的。,逆反心理就其本身而言有它的两重性:一方面表明青年人的批判精神、独立意识、不愿人云亦云,对于传统的、大众的流行的、权威的东西的不迷信的态度、反叛的精神。青年人最不保守,最有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最有革命的思想。然而,由于他们的经验、阅历的不足,因而他们的这种反叛精神有时会显得成熟不够。,另一方面,是不少青年人还不善于确切地把握反抗。表现在内容上可能会一概排斥正确与错误、精华与糟粕;表现在手段上往往是粗劣的对抗、简单的排斥,情绪成份大;表现在目的上,有时只是为了反抗而反抗。正是由于逆反心理的这一面,从而会给青年的健康成长带来消极的影响。,逆反心理常常表现在:青年的自我意识发展,使青年

15、人的好胜心大大增强,为了表明自己的学识,才能,他们可能会自觉不自觉找别人的茬,对别人的意见持否定态度。明知自己错了,也不愿认错,表现出逆反心理,逆反心理从本质上讲,是青年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产物,它是青年人的一种反抗形式,是青年人试图确立自我形象、强调个人意志的一种手段。,逆反心理通常产生的情景:家长唠叨;与家长无共同语言;无情感沟通;家长不尊重子女教师不公正;过度惩罚;不尊重学生、甚至不诚信,三、青少年自我发展障碍的常见表现,自我过度放大表现两种:目中无人,我行我素,过于自负。无视旁人的反映甚至感觉不到旁人的反映自我过度缩小表现:过于自卑,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觉得自己微不足道;坐角落,总是低着头,不敢和老师对视,自我过于敏感对批评反映特别强烈,对关于我的话题特别敏感,甚至捕风捉影自我认识不清不清楚自己的优缺点,不清楚自己可以干什么,四、自我意识发展的呵护,了解青少年自我意识的阶段掌握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典型表现避免引起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种种情景对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障碍对症下药理解青少年自我发展的同伴需要和情感需要,呵护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让快乐和幸福回到每个人的身边!,om,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